寻找错因,减少失误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a9816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分初中生在参加各种数学考试时会出现各种失误,这些失误不但会影响学生的成绩,还会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特别是在中考时,一旦出现失误,将会出现难以挽回的局面.所以,教师在教好课的同时更要帮助学生降低失误的发生几率,让他们尽量避免失误,从而取得高分.本文就学生失误的主要成因展开分析,并总结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失误成因
  分析这些学生出现的失误的成因,主要由两个方面:第一,知识能力方面.由于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存在局限,导致解题过程顾此失彼,遇到阻碍.第二,习惯因素方面.所谓习惯因素,就是指学生在解题时的习惯特征,比如审题是否认真、解题是否准确、读题是否马虎等.可以说第二方面是导致学生考试失误的罪魁祸首.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学生说:“这道题我会做的,就是看错了题目.”看,本来应该到手的分数就这样丢失了,这种情况无疑是令人沮丧的.可是,仔细想一想,因为这些失误而丢掉分数,又能怪谁呢?尽管教师经常会提醒学生在考试时要认真审题读题,解题完毕后注意检查等,可是在考试时,多数学生常会忘记叮嘱,我行我素.
  二、解决方案
  1.认真审题,读懂题意
  不论是参加哪门科目的考试,审题都是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经常有学生在审题环节出现问题,继而写下错误的过程、得出错误的结果.这种失误是非常严重,而且非常“冤枉”的.根据笔者的调查,每次考试,都会有几名学生在这个环节栽跟头.所以,教师需要在日常课堂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审题,并将正确的审题方法传达给他们,比如,在课堂练习中选出一些习题供学生审题,不要求他们求出结果,只要挖掘出题干中的条件,并明确题意,可以总结出解答步骤即可,从而让学生可以快速且准确地读懂题意,挖掘出习题中的信息和陷阱,以此顺利完成习题锤炼.
  2.把握基础,明确信息
  所谓把握基础,就是在答题的过程中写明相关基础信息,确保习题解答的准确无误.比如,填空题和计算题需要填写单位量,但是经常有学生忘记填写,从而造成丢分;也有部分学生会写作单位量,比如将m误写成cm等;部分学生在答题时没有格式意识,随心所欲地填写,单纯地以为只要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就能获得满分,但现实是他们常常会因为这个习惯而被扣分;许多学生在解答单项式或二次根式的考试题时,常常会得出结果正确,但书写不规范、不标准的答案,如分母带根号,或者是根号中存在分母等情况.因为这种书写不规范而造成的丢分是最冤枉的,也是最应该避免的.
  3.调动思维,正确解题
  大部分学生在参加考试时“死脑筋”,不懂得灵活应变,不懂得转变解答思想的重要性和意义.有的习题解答起来看上去非常难,但如果转变解题思想,巧用方程进行解答,却能很快地求出答案.也有一些习题看似抽象模糊,但如果借助图形,数形结合,其隐含条件和解题思想变得一目了然,容易解答.尤其像解答二次函数这类试题时,画个函数草图就能起到很好的解题效果.此外,在解答几何类试题时,通过添加辅助线,同样可以挖掘出许多的隐藏条件,从而让问题解答变得事半功倍.所以,在平时学习中,教师要有意地渗透思维机制,全面调动学生的解题思维,让他们利用正确的方法顺利得出准确的答案,减少失分.
  4.分配时间,合理答题
  学生往往在数学考场中关注考试时间,但少有学生会分配解题时间,从而导致他们感觉考试时间不够用.其实,并非是时间不够用,而是他们分配时间不合理.比如在解答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时,个别题目过难,部分学生采取“硬攻”政策,不解出答案不罢休,直接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这种不顾及后果的答题态度前,他们又怎能拥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所有题目,并还留有复核解题的时间呢?所以,教师有必要向学生交代分配答题时间的重要性和方法,比如,遇到难题时先审题,后思考几分钟,如果五分钟后依然无法想出解题方法就立马解答下一道习题,切忌“硬攻”.这样一来,便可以为学生节省一些解题时间.
  5.科学检验,剔除漏洞
  数学考试主要分为审题、解题、检验三个阶段.其中,检验是保障考试质量的关键环节,但经常被学生所忽略,从而造成丢分.我们经常看到明明那道题很简单,可是学生偏偏将答案填错,而且未能检验试卷,结果失分,影响成绩.笔者认为,考试后的检验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弥补失误,需要学生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地选取一些以往的试卷供学生自己查看、分析,找出解题的漏洞和失误,以此提高学生检验试卷的能力,帮助他们纠正答题漏洞.
  三、结束语
  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学生在考试时所出现的失误率大大降低,虽然还未能完全避免,但是比起以往,可谓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笔者认为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考试习惯和答题习惯,无疑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关键所在.在以往,大部分数学教师都认为“题海战术”才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首要方法,但是,良好的解题习惯同样重要,不可忽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数学教师有必要纠正学生的陋习,让他们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考试,并以此获得能力上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继述中学
其他文献
如今,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提升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课程改革的推广之下,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问题引领学生的兴趣,已经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教学方法。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为此,要想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就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化学问题提问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技巧,让问题引领兴趣,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创设有效合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数学情景的创设给学生呈现的是数学信息一个好的情景引入,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起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探讨和解决数学问题积极地投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进展顺利,课堂效率相对提高。下面结合笔者
期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双曲线的概念掌握双曲线的定义会用双曲线的定义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及化简无理方程的常用方法;  3。了解借助信息技术探究动点轨迹的几何画板的制作或操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理解双曲线的概念;  。通过类比椭圆掌握推导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亲自动手实践通过观察实验、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他们思考
期刊
有专家这样说“数学是玩概念的”而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积累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概念的教学中要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原则。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这种过渡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丰富的感性材料。所以数学概念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而是靠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的。  下面结合本人在任意角的一节的不断的磨课过程和备课过程中的感悟,谈谈自己对概念教学尤其这种起始课教学的认识。任意角作
期刊
摘要:孩子对科学事物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望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只要保护好孩子的这份热情就不怕孩子学不好孩子的潜能自然就可以被充分挖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教师应具有敬业、勤奋和有童心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保护和挖掘孩子学习科学热情的方法。  关键字:初中科学;学习热情;保护和挖掘  在农村从教十多年所担任的班级科学成绩在学校一直都是佼佼者在市排名也都不错孩子学习科学的兴趣很浓被同事开玩笑说是“教学能手”也
期刊
内容提要:影响一个人发展的因素除了人的智力之外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在物理教学中若能恰当的利用非智力因素让学生知晓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融洽师生的情感培养学生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能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得更好甚至于一生为物理事业而奋斗。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物理教学;作用;教学效果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动机、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充分认识
期刊
因材施教是大家都熟悉的教学方法作为学生得到因材施教不仅可以成才更是终身受益。也就说从学生的具体实际从教材内容的具体实际从选拔人才需要的具体实际出发科学地实施教育教学既可以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而且对学生终身受益无穷。初中化学教学教研怎样才是从实际出发呢?为什么必须从实际出发呢?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不仅不能实现教学目标也许还会偏离教学的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达不到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
期刊
引言  在提出问题这一过程中爱因斯坦说过只有先有问题人们才会进行思考才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办法因此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和关键。所以教师要善于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要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同时也要不断地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并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能力的现状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根深蒂固的地
期刊
自2010年以来,全国职业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大赛的陆续开展,有效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职业学校的广大教师在这一浪潮的影响下,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在不断地尝试“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华南师范大学的郭思乐教授早在1999年就提出的“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如何将信息化教学手段与生本教育有效融合,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在做这方面的探索.接下来
期刊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做数学题也是这样,题目中明确给定的条件,人人都能看到,并加以利用,而对于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条件,往往不能察觉,导致题目的错解.尤其是三角函数,其内容的独特性,使得三角问题的条件更为隐蔽,稍不留神就会落入命题设置的陷阱中.一些带有隐含条件的三角问题频频出现在各种参考书中,教学中发现,即使对一些较简单的习题,学生也常因知识或认识上的缺陷而步入解题的陷阱.本文将通过实例就学生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