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进行,人们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学目标方面,不仅要求知识领域和技能领域的“双基”教育,对情感领域的教育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情感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化学教师要根据化学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在进行“双基”教学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情感教育,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情感教育;教育改革;主体性
高中时期是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生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开掘人的精神世界的生命工程。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调动学生的情绪力量,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无疑是课堂教学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涵。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是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因此,如何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增进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获得最佳的教学效益,是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化学教学中情感规律的应用和发挥谈几点看法。
一、理论部分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教材已走进学校,走入课堂。新教材是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而知、情、意相结合是现代教学论的要求。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和学生群体的积极互动是使化学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也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因此,教学过程中,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也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
1.在教学情景的设置中贯彻情感教育。创设学习化学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和兴趣。所谓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和获取某种事物,并于积极肯定情绪想联系的个性倾向。”毫不夸张的说,情感是化学教学中的润滑剂,兴趣是化学学习中的催化剂。学生对社会热点有一种新鲜感及了解内容的强烈欲望,因此要把握好理论和社会的联系,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培养他们的思维全面发展和变通走向。人的任何心理过程和行为总是带有某种情绪色彩,对人的环境应起着这样和那样的作用。
2.以情育情,发挥教师主体性,学生主动性。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心理面貌的重要反映。健全人格应具有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客观理智的自我意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才能在学习中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期望。如经常用“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谁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请你来试试,好吗”之类的言语,以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
3.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化学教育,尤其注意农村化学教育。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在社会科技的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广大农村中的化学教育,本着实验少、实验难的观点,在生活中谋求基础实验或生活实验。从学生的现实经验出发,才会对问题情景产生一种真实感,亲切感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教育之中找到适合农村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情景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二、实验部分教学
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首要外部因素,要使学生喜欢化学,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化学实验。所以在化学实验的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动手的能力。
1.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在平时的学生实验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学生常常是马虎应付,实验课堂一片混乱,铃声一响学生不欢而散;当老师催要实验报告时,他们就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填写实验报告;还有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该做的实验项目,就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或凭猜测填写实验结论等等。这样就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的目标。
2.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操作引导。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展示微观现象,呈现微观世界的魅力,用微观世界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从而产生去探究微观世界的欲望。
1、微观粒子运动。化学是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的科学,而微观粒子的运动又是肉用眼所看不到的用手摸不着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有借助于挂图和模型,通过我们教师的讲解而使得学生理解。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例如,但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微粒的分开和结合的过程,却能使学生很快地理解而和接受。高中化学的电子云、化学键、晶体结构、有机物分子空间结构、有机物反应机理如消去反应等、电解池原理、原电池原理、胶体的渗析与电泳等等,都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
2、化学生产流程的宏观演示。如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陶瓷、水泥、玻璃的生产流程等。这些过程对大多数学生不可能亲自参观体验,但可以通过课件的演示得到认识,加深理解,开扩眼界。
最后要说的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不可急功近利,它需要长期积累,潜移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的师德、情操、教学素质、能力及人格魅力等隐形教育的影响,是保证德育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有良好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过硬的教学本领和基本功,才能使教书育人达到最佳的统一,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情感教育;教育改革;主体性
高中时期是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生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开掘人的精神世界的生命工程。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调动学生的情绪力量,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无疑是课堂教学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涵。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是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因此,如何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增进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获得最佳的教学效益,是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化学教学中情感规律的应用和发挥谈几点看法。
一、理论部分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教材已走进学校,走入课堂。新教材是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而知、情、意相结合是现代教学论的要求。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和学生群体的积极互动是使化学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也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因此,教学过程中,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也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
1.在教学情景的设置中贯彻情感教育。创设学习化学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和兴趣。所谓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和获取某种事物,并于积极肯定情绪想联系的个性倾向。”毫不夸张的说,情感是化学教学中的润滑剂,兴趣是化学学习中的催化剂。学生对社会热点有一种新鲜感及了解内容的强烈欲望,因此要把握好理论和社会的联系,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培养他们的思维全面发展和变通走向。人的任何心理过程和行为总是带有某种情绪色彩,对人的环境应起着这样和那样的作用。
2.以情育情,发挥教师主体性,学生主动性。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心理面貌的重要反映。健全人格应具有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客观理智的自我意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才能在学习中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期望。如经常用“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谁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请你来试试,好吗”之类的言语,以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
3.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化学教育,尤其注意农村化学教育。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在社会科技的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广大农村中的化学教育,本着实验少、实验难的观点,在生活中谋求基础实验或生活实验。从学生的现实经验出发,才会对问题情景产生一种真实感,亲切感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教育之中找到适合农村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情景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二、实验部分教学
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首要外部因素,要使学生喜欢化学,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化学实验。所以在化学实验的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动手的能力。
1.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在平时的学生实验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学生常常是马虎应付,实验课堂一片混乱,铃声一响学生不欢而散;当老师催要实验报告时,他们就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填写实验报告;还有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该做的实验项目,就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或凭猜测填写实验结论等等。这样就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的目标。
2.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操作引导。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展示微观现象,呈现微观世界的魅力,用微观世界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从而产生去探究微观世界的欲望。
1、微观粒子运动。化学是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的科学,而微观粒子的运动又是肉用眼所看不到的用手摸不着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有借助于挂图和模型,通过我们教师的讲解而使得学生理解。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例如,但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微粒的分开和结合的过程,却能使学生很快地理解而和接受。高中化学的电子云、化学键、晶体结构、有机物分子空间结构、有机物反应机理如消去反应等、电解池原理、原电池原理、胶体的渗析与电泳等等,都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
2、化学生产流程的宏观演示。如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陶瓷、水泥、玻璃的生产流程等。这些过程对大多数学生不可能亲自参观体验,但可以通过课件的演示得到认识,加深理解,开扩眼界。
最后要说的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不可急功近利,它需要长期积累,潜移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的师德、情操、教学素质、能力及人格魅力等隐形教育的影响,是保证德育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有良好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过硬的教学本领和基本功,才能使教书育人达到最佳的统一,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