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除障碍,从容领略诗歌之美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ndu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鉴赏题不等同于文学欣赏,不能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喜欢赏析,按时髦的话说,不是“私人订制”,而是要在限定时间完成规定动作。特别难的是,所有的考生难度系数一致,如此情形之下,谁完成的漂亮,谁的分数就会高些。
  跳水运动员为完成动作,可以千万次地练习。学生为了提高欣赏水平,在考场上拿到理想的分数,也需要练习,因为能力是练出来的。但学生的练习动作都是“失明”状态,不可能练到真题。所以,如何练,如何在练习中提高能力,就需要教师好好花费一番工夫了。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有的放矢,方能百发百中。高考考什么,学生必须了然于胸,即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对于诗歌鉴赏,在高考考纲中明确规定,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形象分三类:人物、事物、景物。语言包括:炼字、语言风格、诗眼。技巧包括: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即可根据诗歌题材来加以确定,根据题材,可划分为山水田园诗、送别诗、边塞诗、羁旅行役诗、闺怨诗等,每一种类型的诗,抒发的情感大体是有规律可循的。以上这些知识,教师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烂熟于心。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打胜仗不能毫无准备,赏析诗歌也需掌握解题规律,熟知答题术语,明晓答题套路。所谓规律,比如,律诗,一诗四联,起承转合,主旨句在最后。绝句,即由律诗截取而来,故而并非所有绝句均存在主旨句。词,一般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诗人在抒发感情时,既可借助意象抒情,也可直抒胸臆。答题术语,比如,关乎形象的术语有超然不群、鄙弃官场、寄情山水等,关乎抒情方式的术语有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关乎手法的术语有象征、衬托、以景结情、用典等,关乎语言风格的术语有含蓄沉郁、自然清新、豪放飘逸等。赏析手法题,即可按手法+简析+效果+情感的模式套路进行。
  三、操千曲,然后晓声
  操千曲,然后晓声;观千剑,然后识器。在以上基础之上,还要加上必要的针对性练习。比如,咏史怀古类诗歌,高考诗歌鉴赏常选题型,对学生来说又是难点;可以通过练习,让学生鉴赏此类诗歌时,能从容应对。咏史怀古类诗歌的结构特点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写作技巧是:主要是用典和对比;诗歌的内涵是:怀人伤己、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怀人伤己的,往往是重在写古人古事;怀古伤今的,往往重在写古地。又比如,近年来高考首选的写景抒情类诗歌,诗人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寓情于景,移情于物,融情于物。这类诗歌通常是先写景后抒情,但也有诗歌皆写景,将情付托于景。一般是乐景写乐,哀景写哀,但也有的反其意行之。鉴赏此类诗歌,要留意触觉、视觉、听觉、嗅觉等描写角度,注意从远到近、从高到低等空间方位,关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方法,正确解读意象,准确把握意境。有了平时扎实有效的针对性练习,在考场上,学生应对自如也就是自然的事了。
  四、切磋琢磨,内化成能力
  题海战术会把教师累死,会把学生淹死。所以,要注重引导学生,练前化生为熟,练后反思总结,做新题当做是复习旧题,对答案当做是提高升华:在反复练习中形成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精心筛选习题,学生认真做题,并且做完后反思总结得与失。
  五、习惯成自然,以不变应万变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遵从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规律、方法讲清楚了,剩下来的事完全交给学生。学生拿到一首诗,均遵从以下的阅读步骤:分辨诗体,疏通诗意,仔细审题,确定思路,组织语言。人常说,习惯成自然,两三周练习下来,学生不仅养成了习惯,还培养了自信。带着这样的自信上考场,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用平时所学解决考试难题。
  因为阅读中频遇障碍,影响了学生赏析诗歌的热情,使大多数学生对鉴赏诗歌题恨爱交加。因此,应帮助学生清除障碍,让他们尽情领略诗歌的美丽。
其他文献
写景状物的文章,特别是那些情辞优美的写景散文,最具魅力的还是那些鲜活的意象。把握完整的意象是欣赏散文的关键,只有把意象的“象”把握完整了、准确了,才能真正准确地理解寓含在意象中的“意”——作者的情思意趣。而作者创造鲜活意象的有效手段,莫过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所以能否准确辨识比喻和拟人,并且从意象的完整性去认识它们的作用,就成为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和提高学生散文写作的能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
期刊
19年教学生涯转瞬即逝,有人说语文教学是痛苦的,也有人说语文教学是快乐的,所有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承载着痛苦,也享受着快乐。在忙碌而又愉快的学习中,教师不禁反思,自己是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吗?  一、采撷阅读精彩  读肖川老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刘乾跃老师的《家庭教育启示录》,颇有感触:1.教师的智慧是最大的财富,绝大多数的灵感来自同伴的启发;2.做书香型教师,卓越者首先应该是善于学
期刊
工作三年来,我觉得2013年是我收获最多的一年,无论从教学上还是与学生相处上,不能说自己突飞猛进,至少也算是进了一大步。更重要的是,从纵向比较中得来的进步,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幸福从教的决心和使命感。  一、得与失  1.“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来记录教学中的杂事简直太重要且必要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遇到的琐事很多,需要一个专门的工作笔记本,来记录学生的平日练习情况、上课情况以及每节课
期刊
如何写好考场作文,方法很多,若能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确能起到立竿见影之效。笔者在多年教学中深深体会到,修辞手法的适当选用,不仅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也有利于文章从众多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一、运用修辞,优化结构  谋篇布局,安排结构,方式很多,若能让修辞参与这项工程,常会使作文别具一格,新意迭出。可以用设问、比拟、排比、对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来谋篇构段。  1.巧设问,能
期刊
2010年那个暑假,作为全国最后一批实行新课改的省份,四川开始如火如荼地推行新课改。就如近些年每一次的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一样,虽然说法不同,其实做法和目的基本是一致的。那就是教学中教师拿起教鞭是为了充分发挥好引导的作用,同时教师更要放开手,充分发动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师由主体地位转化为主导位置,最终让学生自己学会读书,提高学生自己接受知识的能力。  三年过去了,四川率先实行新课改的
期刊
高中语文是一门充满生机与活力、兼具人文性与科学性、又富有趣味性的学科,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知识,但它曾因为紧扣高考与现实脱节而陷入困境。为解决这些问题,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教育教学改革,也就是新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面对当前形势,高中语文新课改该何去何从,语文课堂教学又该如何进行呢?在此,略谈一些个人的浅薄认识。  一、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传统教学以教师单纯的说教为主,
期刊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已经半年了,第一次接触这么多孩子,心中颇多感慨。感慨最深的是,我从一位学生身上深切体会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的真谛。  这位学生叫何举正,是高一十五班的一名男生。起初,他并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总是默默无语,课上不积极回答问题,课下也不主动问问题,后来是因为他总是不交作业而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开始关注这个不积极的男生。为此,我多次找他谈话,令人欣慰的是,我的坚持使这个男
期刊
新课改的实质是唤起教师的教学热情,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应该一改往日单纯的知识体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多注重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体验。让情感教育贯串在课堂教学的始终,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富有情感色彩,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感受作者的心境,让学生带着感情阅读,陶冶情操  过去的语文教学目标只停留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上,新课程改革
期刊
“下面,请大家先朗读课文,进行预习。”在过道里,听着学生的朗读,感觉就像在候车大厅里听到的报站声和提醒声,像“机器人”一般毫无感情,平淡苍白。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不仅仅在于文字表意的丰富性、其内蕴的含蓄性,也在于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读起来更可体会其抑扬顿挫。可是这样毫无感情的朗读,怎么可能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美?怎么能让学生真正爱自己的语言?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不但看到
期刊
行走在字里行间,总是感动于那些或优美、或深邃的意蕴,或清新或质朴的文风,可以说,读书是我唯一的爱好。如今,身为人师,让学生像我一样爱上阅读却成了一大挑战,反复试验,所得了了。姑且略作总结,或许能与有识之士碰撞出心灵的火花,也算于人于己都是有益之事。  我总觉得读书谁都能读,但未必谁都会读。虽然高考要考阅读,可语文教师并不是仅为高考做准备,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自身的素养。  我给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阅读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