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立场建构有温度的小学数学课堂策略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u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教学中,儿童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与归宿。他们拥有着丰富的内心,又有着生动的文化,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面对“儿童本位”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要求我们根据儿童的成长规律和自然本性与儿童进行交流互动,在交流互动中发展、引领和开发儿童。只有这样,智慧和激情、创造和挑战、活力和生机才会充满整个数学课堂。
  关键词 儿童立场;小学数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101-01
  对于传统教学,主要在于老师怎么教,注重老师的练习、板书、活动、教学设计,而很少去注意儿童们真正的“学”是什么,其中包括儿童已经拥有的经验和现在认知的状况等。数学教学是儿童思维的拓展,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在老师授课中,他们要努力发掘儿童的潜质,唤醒他们内心,提高他们的辨识能力,让他们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一、顺应“好动”之特点,激发学生们的参与思维
  孩子们天生好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一些行为方式去观察世界,去学习一些本领,去体验一些生活。所以老师在给低年级的学生上课时,要了解孩子们好动的心理特征,根据他们这个特征去创造一个更生动更活泼的学习氛围,做一些更适合儿童发展和需要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拼、折、剪等动手活动中满足他们的好动感,从而让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更高的提升。
  二、顺应“好学”的特点,提高儿童的自我反省能力
  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他们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反思。学习要求学生们在活动实践中进行构思,让他们对自己的活动过程要进行不断地反思,完善他们的认知结构。比如,在《用计算器计算》这节课上,让同学们完成以下几个反省环节:首先,在学生们接触计算器之后,他们要反省自己会使用计算器来计算吗?或者是使用计算器计算和用手算,哪个更方便快捷。其次,使用运算比赛的方式,讓学生们写一千减九十九,四十五乘二等题,因为同学们是刚使用计算器,他们并没有去思考数据的特点,而是直接选择用计算器计算,这个时候便可引导学生们去反省。由于解决了这些问题你又对计算器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同时要指引学生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在使用计算器计算时,要考虑数据的特点,去灵活运用。面对数据较大时,结果又要准确时,那便可以使用计算器去计算。面对数据比较小又比较简单的时候,直接用口算便可以得出。如果没有要求准确值时还可以估算。最后,让同学们去解决九个一乘九个一的问题,这个时候计算器是不可以显示的,所以我们不可以通过计算器计算。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学生们通过思考,不但可以掌握这个方法,还能更加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三、顺应“好问”之特点,增强儿童的探究能力
  如今的小学生都具有注意力不持久不稳定的特点,所以,老师们在上课的时候需要注意这些问题,他们要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来安排教学的内容,通过一些巧妙的设计去引导同学们,调节他们的学习方向。比如,在上“体积的意义”这一课时,老师可以用乌鸦喝水这个寓言故事去给同学们提问题:为什么在没有给瓶子加水的情况下将石头放进去水面就升高了呢?在班上,气氛立马活跃了起来,学生从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将有关于面积、长度等的知识模块激发出来。他们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同,有的人说石头是有长度的,有的人说石头是有宽度的,有的人说石头是厚度的、有面积的等等这样的问题,使学生认真地投入到思考中,从而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索欲望。再比如教学圆柱体以后,老师可以出一道这样的题:“李老师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密封的盒子,其中一个是棱长为9厘米的正方体,另外一个是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直径、高都是10厘米,李老师最终选择了圆柱体。他说这既节省了材料,而且又可以放很多东西,请同学们通过计算来说明其中的道理。”这个问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使他们去深入探索,课堂气氛便可以活跃起来,经过计算圆柱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表面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让同学们深刻了解生活和应用的联系,有效地培养了他们探索创新的能力,他们所学到的内容有效地满足了他们心理的需求,使他们产生了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结语
  总之,构建“有温度”的小学数学课堂应基于儿童立场,顺应儿童“好动、好学、好问”之特点,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把儿童当主体,用儿童的眼睛去审视世界,用儿童的耳朵去聆听心声,用儿童的心智去思考问题,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教数学,设计符合儿童现实需要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徜徉在数学的奇妙世界里,体验和感受着数学的美和暖暖的温度。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学科带头人专项一般课题《基于儿童立场建构“有温度”的小学数学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编号为19ZXYB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赵永兰.教育游戏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2]王利敏,朱忠华.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和使用[J].教学与管理,2012(29).
其他文献
摘 要 提问是教师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因为提问是师生互动的有效方式,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程度的有效手段。同时提问还是引领学生进行学习的途径。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通过问题带领学生层层深入挖掘物理知识的内涵,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积累和提升,达成高中物理学习目标。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提问;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C41,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 如何为小学生减负,同时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摆在很多老师面前的热门话题。鉴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详细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以期为研究小学教学减负增效策略的相关教研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减负增效;自我展现;质疑意识;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129-01  “为小学生减负”的口号在我国喊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主要对悦心式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悦心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42-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数学学习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数学也是一门工具学科,为了学好数学
摘 要 由于中学阶段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知识点繁多,且具一定的抽象性。这给学生中学阶段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障碍,进而导致中学阶段教学效率偏低,且较难提升。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学习障碍出现的因素与表现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对如何有效转化学习障碍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以供相关人士交流与参考。  关键词 学习障碍;产生;转化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D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
摘 要 传统的教学手段,使提问成了教师的特权,而学生的提问与质疑成为了一种虚设的教学环节。提问与质疑反映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填鸭式的教师提问,忽视学生的思考,导致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更不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及解决问题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思考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9-!!PageNum!!-
摘 要 班主任班级管理效果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整体班级的质量,对学生的能力发展、个人成长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间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笔者在归纳整理这些常见问题中探究班级管理改进策略,为其他初中班主任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常见问题;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044-01 
摘 要 低段写话训练,可以为后续写作教学奠定基础,能够培养学生写作习惯与写作能力。文章以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为例,对写话训练策略提出三点建议,希望对小学生写话能力培养提供帮助。  关键词 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写话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8,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6-0112-01  小学语文低段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在
摘 要 兴趣是刺激主动学习最好的因素。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离不开对兴趣的培养。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意义,随后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策略,以此仅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097-01  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与认知水平相对較低,激发其学习兴趣,对其今
摘 要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课堂效率是用来衡量教学过程质量的唯一标准。因此,本文着重分析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途径;构建探究  中圖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8-00
摘 要 幼儿出生后3-6年,是形成健康的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健康除了指生理正常无病痛外,还包括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是指幼儿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段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因此,对3-6岁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儿童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不仅有利于激发3-6岁儿童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关键词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