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者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因素探讨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ingaaa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血小板捐献者采集前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的原因。方法 选取初筛结果PLT﹤150×109/L的标本,其中包含采血不顺利者,重新采集标本A管(EDTA-K2抗凝)、B管(枸橼酸抗凝抗凝),比较前后两次血细胞计数仪检测结果和手工计数检测结果;重新采集的A管(EDTA-K2抗凝)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后检测,并比较放置不同时间后检测的结果和手工计数检测结果。结果:不同原因的假性血小板减少与复检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小板减少均应进行复检,为采集血小板提供准确可靠的数值。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血细胞分析仪
  机采血小板捐献者采集前血小板计数的多少,对血小板的采集起决定性作用,出于对献血者保护的原则,血小板计数小于150×109/L的献血者不能捐献血小板。在实际工作中,有一部分可以达到捐献指标的献血者,由于操作原因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小于捐献指标,从而不能进行血小板的捐献,造成血液紧张,这是血站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现就工作人员操作原因所致血小板假性减少进行简单的探讨。
  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站2012年9月到2013年3月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初筛血小板计数小于150×109/L 153例(均为EDTA-K2抗凝,其中采血不顺利者21例)。
  2.方法
  2.1主要仪器与试剂:
  仪器:HORIBA ABX Pentra60血細胞分析仪、Olympus显微镜(仪器均于校准期内使用。)。
  试剂:配套原装进口试剂(试剂均于有效期内使用)。
  2.2实验:
  2.2.1质量控制 本实验室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结果合格。实验前做室内质控,质控品为美德太平洋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结果在控。
  2.2.2 对初筛血小板<150×109/L的153位血小板捐献者重新抽血,分别注入EDTA-K2抗凝管(A管)2ml和枸橼酸抗凝管(B管)2ml,充分混匀,按照第2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血小板血细胞分析仪计数(A、B管);人工显微镜计数(B管),每个标本由2个人分别计数2次取平均值作为参考。10分钟内分别将初筛标本、复查标本A管和B管抗凝血涂血片经瑞氏染色显微镜观察。
  2.2.3将EDTA-K2抗凝管(A管)室温放置,分别于采集后立即、采集后15~20min和采集后2h按照第2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血小板血细胞分析仪计数。
  统计学方法: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q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所有标本初筛结果与复查结果正常后和手工计数法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将153例血小板减少标本分为4组,即①抽血不当因素:第一次采集过程不顺利的21例PLT直方图出现无拟合曲线、翘尾等现象,镜下可见大量血小板凝块或小堆积,重新采集标本即复检A管和B管抗凝血涂片中均无成簇血小板,血小板散在分布,大小较为均一,标本无黄疽脂血等异常。②EDTA依赖性凝集组:两次采集过程均顺利,EDTA抗凝结果(初筛管、复检A管)均不正常,血片中有大量血小板聚集,一般为10个~20个血小板聚集成堆,更大的聚集有50个以上,而与之相对应的B管血涂片则无聚集血小板,血小板呈散在分布。③两次采集过程均顺利,镜检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血小板成群或散在分布,数量正常,同时结合标本外观,试管内有许多沙粒样凝集颗粒,初检结果WBC、RBC、HB、HCT、MCV、MCHC、PLT等许多检测项目均异常,尤其是RBC数值很低,可考虑是冷凝集原因造成,标本经37℃水浴15 min后,上述现象消失,重新检测结果正常。④PLT直方图出现多峰、后峰翘起等,镜下血涂片中均无成簇血小板,血小板散在分布,血小板数量正常(每个油镜视野可见6~12个血小板),但是大血小板数量增多,体积接近小红细胞。
  应用q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采集后立即与采集后15~20min、手工法校正10min内对比组和采集后15~20min与手工法校正10min内对比组的P>0.05,表明对比组之间不具有显著性的差别;采集后2h标本与采集后立即、采集后15~20min、手工法校正10min内的对比组之间的P<0.05,表明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别,因而认为标本放置超过20min后检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讨论
  1.1标本采集过程的影响:静脉采血不顺利,抽血技术不熟练,难以做到一针见血,造成抽血时间延长,止血带使用时间超过3分钟,可引起血小板计数下降。因长时间捆扎止血带使静脉极度充盈、压力增高,可能会造成血管损伤或某些组织因子进入血液,也可能穿刺时相对肿胀的肢体内的组织因子进入注射器内,加快血液凝固。多次穿刺引起皮下出血,组织损伤,组织凝血因子混入血标本中产生肉眼看不见的小凝块,在这种情况下,血小板就出现假性减少,根据抽血不顺利的程度不同,也就造成血小板的数量出现假性减少的程度不一 [1]。
  1.2标本质量的影响:
  1.2.1.标本采集后处理: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均8次,检测前混匀标本。若采血后混匀不及时、混匀不充分导致抗凝不充分而引起血小板聚集,血液凝固,严重影响血小板计数。
  1.2.2抗凝剂EDTA的影响造成: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的建议,1.5~2.2mg的EDTA-K2抗凝1ml的全血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但有极少数人的血小板在用EDTA抗凝时,反而会出现血小板聚集,这种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可能与血浆中存在的抗血小板抗体和/或抗心磷脂抗体等自身抗体有关,发生率约为0.2%,但无任何病理、生理意义,也与特殊药物使用无关。另一种现象是血小板粘附于白细胞上的“血小板卫星现象”,此现象与冷纤维蛋白原有关,或与血栓收缩蛋白有关,其机理是在EDTA的存在下,不仅包括来自血小板膜表面的GPⅡb/Ⅲa,而且包括IgG抗体直接与隐蔽抗原作用,其中包括来自血小板膜表面的GPⅡb/Ⅲa和来自成熟中性多核细胞的γ-Fc受体Ⅲ(CD16)的相互作用。发生率为1.2万分之一,与疾病和药物也无关。无论抗凝剂EDTA的影响,还是“血小板卫星现象”虽无任何病理、生理意义,但均可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对于这类标本,建议用非EDTA抗凝剂进行重新计数,比如枸橼酸盐或在EDTA抗凝血中加入肝磷脂。   1.3.3 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1993年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用EDTA-K2,含量规定为1.5-2.2mg/ml[2]。血样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采血量相对较少则抗凝剂比例过高,会造成血小板肿胀,崩解。如果血液量较多,则抗凝剂相对不足,超过了抗凝剂的抗凝能力,可能造成标本抗凝欠佳,出现凝块或肉眼看不见的微凝块,均可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
  1.3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
  1.3.1标本放置时间不足: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标本后立即进行检测,有时会出现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现象。这是由于血小板离体后,其形态立即发生变化,其外膜形成的微小管游离端向外伸展,从而在血小板周围形成丝状伪足,数个这样的血小板伪足相互纏绕,形成血小板可逆聚集体,其体积一般和淋巴细胞大小相似。由于这种血小板不被溶血剂溶解,故而使血小板计数暂时减少,随着时间的延长,抗凝剂能使血小板由盘状变为球状,血小板伪足回缩到胞质内,相互缠绕的血小板解散,使这种假性聚集发生一定程度的解聚。所以,为了提高准确性,建议在采血后放置15~20min再测定可得到准确结果[3]。
  1.3.2标本放置时间过长:采血后放置时间过长,可产生巨大血小板,这种体积偏大的血小板被误认为小红细胞而不被纳入血小板计数范围,造成血小板计数下降,所以标本检测最好控制在5-30分钟,最长不能超过两小时[4]。
  1.4计数血小板方法学缺陷造成的影响:
  自动化的血液分析仪,无论是阻抗法还是光散射法,对于血小板数及形态正常的标本,结果一般比较可靠,但不能完全排除非血小板有形成分(如红、白细胞碎片或杂物)的干扰,有时所得结果误差甚大,甚至难以计数[5]。其原因是:这些方法基本上都是依据细胞的大小进行区分和计数的,而正常人的血小板体积相差甚大,可自2fl至20fl以上。当血小板体积小于2fl时,仪器会把它当作噪音不进行计数,从而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当标本中存在大血小板时,其体积分布直方图不是对称的,而是明显地向右延伸,即血小板分布峰右移,MPV(平均血小板体积)明显增高,一般大于12 fl,而同时MCV和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正常,排除小红细胞影响。MPV阈值为2~18 fl,当血小板体积大于25 fl时,这些大血小板很有可能被误认为小红细胞而不纳入血小板计数范围,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
  血小板计数对机采血小板的采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血小板计数影响因素较多,常常造成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在实际工作中,要排除一些干扰因素,正确操作,准确测定血小板数,保证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血小板的采集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保证血液质量,保障临床用血。
  参考文献:
  [1]李永红,钟步云.血细胞分析仪测血小板结果偏低的原因及纠正方法[J].临床检验杂志,2001,19(2):112.
  [2]刘健.抗凝剂对血小板及其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8):64-65.
  [3]张玉莉。秦兴侠.末梢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小板测定结果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14(6):569
  [4]齐天蕊.血小板计数误差与标本放置时间关系的探讨[J].医学文选,2003,22(4):532.
  [5]李兴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影响因素分析及纠正[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3):387-38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肌性斜颈中麦肯基力学技术联合平衡推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肌性斜颈患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予以麦肯基力学技术联合平衡推拿治疗,对照组则以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疗效评价结合患者症状及体征,并进行对比评价。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64.0%,实验组治愈率为82.0%。对照组治愈效果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4.11,p0.05),
期刊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简称HD)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瘀滞在近端结肠,使该肠管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男女比例约为4:1。本病便秘症状顽固,难以用非手术方法解决,尤其是长段型者,确诊后均应准备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针对无神经节细胞的痉挛段。1964年Soave设计出直肠黏膜切除、结肠鞘内拖出术,此后经过国内外数代医学专家的不断努
期刊
四川省宣汉县南坝镇中心卫生院 636164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腕管综合征在内窥镜视下手术与常规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8例腕管综合征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内窥镜组和常规手术组,内窥镜组39例40腕,常规手术组39例41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内窥镜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85.00%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75.61%,两组比较率差异有统计学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早晚与结扎方法、气候因素、脐带本身粗细及护理方法相关;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持脐带干燥,防止脐炎的发生,从而达到脐带早脱落的目的。  关键词:脐带脱落;相关因素;护理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带状器官,一端连与胎儿腹壁脐轮,另一端附着与胎盘胎儿面;新生儿出生后进行断脐,被扎住的脐带残留部分形成缺血性坏死、液化、干枯脱落。脐带断面中央有一条管腔较大,管壁较薄的脐静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不同剂型中药口服后肠道清洁效果情况的观察,对比分析后得出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较理想方法。方法:选择患者300例观察。将30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在肠道准备前,随机分为试验组——口服中药免煎剂组(A组100例),对照组——口服健胃清肠合剂组(B组100例)和番泻叶冲服组(C组100例)。拟定采用单盲,随机抽样对300(n=300)例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患者,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观
期刊
摘要:为了顺应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整体护理的要求,培养实习护生综合素质,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消毒供应中心在带教方面不断地进行探讨,针对护生实习时间短,必须完成的实习计划又比较多这一特点,本科室形成了一套适合消毒供应中心的带教模式,有力提高了本科室的带教水平。本文主要介绍对带教老师的要求:如何进行系统的入科教育、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带教计划;做好护生思想教育工作、使护生明确其学习目的;运用言传身教的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婴儿喘息型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喘息型支气管炎患儿完全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雾化组、孟鲁司特组,各50例。在抗感染、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0.5mg/次和复方异丙托溴胺溶液1.25m1,加生理盐水2m1,雾化吸入,2次/d,联合孟鲁司特钠片6个月以下每次2mg,6个月以上每次2.5mg,每晚睡前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流感疫苗接种预防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60例预防接种儿童,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和對照组60例,观察观察组患者在研究实验后3周内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两组患者在12个月内的流感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的流感发生率9%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31.7%(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次研究实验中,我们对对照组患者不进
期刊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高风险评估;应对措施  消毒供应室主要任务是将全院可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集中收回、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与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发放,是细菌、病毒较集中的地方,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职业危害;同时器械处理流程不合格,容易造成院内感染;包装不正确影响临床使用。针对以上几点进行消毒供应室风险评估、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如下:  一、职业危害  个人防护不到位所致的职业危害  原因:
期刊
摘要:建立急诊流程信息化管理系统,改进急诊抢救管理模式,重视环节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以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利用先进的数字化系统实现标准化的急救工作,规范化的急救程序。  关键词:信息化;急诊;应用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适应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我院于2010年被卫生部指定为“电子病历试点医院”之一,2012年被卫生部指定为“电子病历符合性测试”六家医院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