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文本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有效的文本阅读,应该抛开理性的条框和机械训练,回归亲切、自然的本性,唯其如此,文本阅读才会有美和真的享受。
关键词:文本阅读;亲切;例谈
【中图分类号】G633.3
现在不少的语文课是没有语文的。课堂上,文本阅读往往被各种理性分析占据着,机械训练依然在吞噬着文本阅读的鲜活肉体……其实,文本阅读就是一座海下的冰山,文本的对话与理解展开了文本的无限意义。尽管“一千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主体不同的文化条件和生活经验也会使其对同一文本作出不同的解释,但对阅读者而言,真正可接受的解釋应该只有一种,这一种可以帮助读者切中文本内涵实质的,恰是我们所需要的,也只有这种从“文中来”到“文中去”的真,才是一种阅读的享受。
语言文字的生命活力,在于有效的文本对话,赏读文本,品味文本,就会领悟到文本所蕴含的丰富的美,感悟到了文本的美,文本阅读自然而然就亲切了起来。
现以语文版九年级下册《故乡》教材为例,试着去发现和表述文本的自然之美。应该说,教材的文本内涵相当丰富,细细品读,美感扑面而来,阅读成了身心愉悦之事了。
……
一种乡土之美。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瓜园、五色的贝壳、各种颜色的鸟……色彩明亮,自然天成,透露着一种诱人的乡土气息。其次,那整个大自然是那样的安谧,那样的宁静,但在这平静的月夜下,却不乏有生命的动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和谐的乡村,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相生,构成一幅相生相伴的自然美景。再,那高旷的蓝天,无边的大海,平阔的海边沙地,那可爱的少年闰土,那猹、獾猪、刺猬、稻鸡、角鸡、鹁鸪、篮背、五彩的贝壳……相对于“我”所处的高墙内的四角天空,这些文本语言又充满着乡土的辽阔美和鲜活美。
一种感官之美。细读文本,驻足凝眸,视觉美便扑面而来(深蓝,金黄,碧绿,小毡帽,银项圈……);悉心静听,耳朵里似乎也有了猹活动细细啦啦的响声,甚至那猹咬瓜的声音也清晰明了;轻盈触摸,光滑油腻的手感也来了(它的皮是油一般的滑);身体领悟,温觉也随之赶到(冬天捕鸟的冷,夏天拾贝壳的热,月夜瓜园的凉);专心感应,情感也来了(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去了。我气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我也曾送他东西,但从此没再见面)。感官的次次体验和反应,都是文本文字“复活”的具体体现。
一种人性之美。少年闰土来到城里,“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我”从闰土那里知道了“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高墙内的“我”与少年闰土自由自在地平等“对话”,心灵在对话中相通,两人因为彼此融合而变得更为丰富,这是一种相悦的人性美。其次,少年闰土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我”不把闰土当成农村来的“野孩子”,少年闰土也不把“我”视为比他高贵的“少爷”。两小一气,心无旁隔,体现了一种人人生而平等的人性纯美。还有那“豆腐西施”杨二嫂,文静俊秀,安然地坐堂待客……试想,若非民风淳朴,人情纯美,岂有此番景致?
一种哲学之美。文末写故乡的未来,是一幅虚幻美好的月夜图,这月夜图在“我”的脑海里“朦胧”地展开,恰恰是这朦胧的美景,隐含着一种难得的哲学美:现实是苦难的,而未来终究会如何是作者难以说出又是正在寻找的东西,但希望之路是确确实实有的,“为我们从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也一定会有的”。闭上眼睛,我们似乎依然可以看到“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看那广袤的土地上,很多人走出了一条路……悲哀却并不绝望,站在眼前,又激励末来,这就是文本语言蕴藏的哲学美。
总之,当文本阅读令人感到亲切的时候,它便有了活力和尊严,这样,还用得着“装腔作势”和“故弄玄虚”吗?
参考文献
[1]戴冠青文本解读与艺术阐释.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
[2]李镇西E网情深.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3]吴立岗《辨证处理阅读教学中的几个关系》.课程·教材·教法,2005.3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下)教师用书.语文出版社,2011
关键词:文本阅读;亲切;例谈
【中图分类号】G633.3
现在不少的语文课是没有语文的。课堂上,文本阅读往往被各种理性分析占据着,机械训练依然在吞噬着文本阅读的鲜活肉体……其实,文本阅读就是一座海下的冰山,文本的对话与理解展开了文本的无限意义。尽管“一千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主体不同的文化条件和生活经验也会使其对同一文本作出不同的解释,但对阅读者而言,真正可接受的解釋应该只有一种,这一种可以帮助读者切中文本内涵实质的,恰是我们所需要的,也只有这种从“文中来”到“文中去”的真,才是一种阅读的享受。
语言文字的生命活力,在于有效的文本对话,赏读文本,品味文本,就会领悟到文本所蕴含的丰富的美,感悟到了文本的美,文本阅读自然而然就亲切了起来。
现以语文版九年级下册《故乡》教材为例,试着去发现和表述文本的自然之美。应该说,教材的文本内涵相当丰富,细细品读,美感扑面而来,阅读成了身心愉悦之事了。
……
一种乡土之美。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瓜园、五色的贝壳、各种颜色的鸟……色彩明亮,自然天成,透露着一种诱人的乡土气息。其次,那整个大自然是那样的安谧,那样的宁静,但在这平静的月夜下,却不乏有生命的动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和谐的乡村,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相生,构成一幅相生相伴的自然美景。再,那高旷的蓝天,无边的大海,平阔的海边沙地,那可爱的少年闰土,那猹、獾猪、刺猬、稻鸡、角鸡、鹁鸪、篮背、五彩的贝壳……相对于“我”所处的高墙内的四角天空,这些文本语言又充满着乡土的辽阔美和鲜活美。
一种感官之美。细读文本,驻足凝眸,视觉美便扑面而来(深蓝,金黄,碧绿,小毡帽,银项圈……);悉心静听,耳朵里似乎也有了猹活动细细啦啦的响声,甚至那猹咬瓜的声音也清晰明了;轻盈触摸,光滑油腻的手感也来了(它的皮是油一般的滑);身体领悟,温觉也随之赶到(冬天捕鸟的冷,夏天拾贝壳的热,月夜瓜园的凉);专心感应,情感也来了(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去了。我气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我也曾送他东西,但从此没再见面)。感官的次次体验和反应,都是文本文字“复活”的具体体现。
一种人性之美。少年闰土来到城里,“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我”从闰土那里知道了“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高墙内的“我”与少年闰土自由自在地平等“对话”,心灵在对话中相通,两人因为彼此融合而变得更为丰富,这是一种相悦的人性美。其次,少年闰土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我”不把闰土当成农村来的“野孩子”,少年闰土也不把“我”视为比他高贵的“少爷”。两小一气,心无旁隔,体现了一种人人生而平等的人性纯美。还有那“豆腐西施”杨二嫂,文静俊秀,安然地坐堂待客……试想,若非民风淳朴,人情纯美,岂有此番景致?
一种哲学之美。文末写故乡的未来,是一幅虚幻美好的月夜图,这月夜图在“我”的脑海里“朦胧”地展开,恰恰是这朦胧的美景,隐含着一种难得的哲学美:现实是苦难的,而未来终究会如何是作者难以说出又是正在寻找的东西,但希望之路是确确实实有的,“为我们从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也一定会有的”。闭上眼睛,我们似乎依然可以看到“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看那广袤的土地上,很多人走出了一条路……悲哀却并不绝望,站在眼前,又激励末来,这就是文本语言蕴藏的哲学美。
总之,当文本阅读令人感到亲切的时候,它便有了活力和尊严,这样,还用得着“装腔作势”和“故弄玄虚”吗?
参考文献
[1]戴冠青文本解读与艺术阐释.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
[2]李镇西E网情深.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3]吴立岗《辨证处理阅读教学中的几个关系》.课程·教材·教法,2005.3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下)教师用书.语文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