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土壤生态改良防治设施棚菜土传病害技术应用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_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施棚菜土传病害严重危害到辽宁省设施棚菜的安全生产,造成设施棚菜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常见的土传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疫病、根腐病、黄萎病、青枯病、软腐病、根结线虫和根肿病。据调查,辽宁省设施棚菜土传病害发生日益严重,造成设施棚菜产品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甚至绝收。土传病害发生面积已达31.33万公顷以上,占栽培面积的38%。在沈阳、朝阳、大连、葫芦岛、鞍山等地,因土传病害发生造成绝产和弃管土地面积超过了0.67万公顷。每年我省因土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0亿元。土传病害发病后难以防治,使用化学药剂防治不仅经济成本高,还会造成土壤环境的污染。因此,利用土壤生态改良技术防治设施棚菜土传病害显得尤为重要。

1 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项目致力利用土壤生态改良防治设施棚菜土传病害技术集成与推广。采用土壤消毒改良技术,在夏季生产空闲期,应用土壤消毒改良剂进行高温闷棚消毒,杀灭土壤中的真菌、细菌、线虫、芸薹根肿菌等有害生物,并配合施用土壤修复调理剂,促进土壤微生态平衡。同时,采用育苗移栽和抗病品种相结合的方式降低土传病害发病率。从而达到综合防控土传病害的目的,确保我省菜农经济收益及设施棚菜生产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2 创新点


  本项目首先建立了以土壤生態修复为主的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和理论体系,从而达到综合防控土传病害的目的,确保我省菜农经济收益及设施棚菜生产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其次,挖掘出根肿病抗病新基因,并开发出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抗病育种,为今后根肿病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了良好抗源和理论基础。

3 项目推广应用情况


  3.1 目前推广应用情况
  3年来,项目在法库,新民,辽中,朝阳地区建设土壤生态改良防治设施棚菜土传病害技术示范基地2680亩,推广设施棚菜土传病害防治关键技术。指导和辐射带动周边县市设施棚菜生产基地16.99万亩。其中,朝阳1.58万亩,法库1.36万亩,新民4.75万亩,辽中9.3万亩。推广应用“利用土壤生态改良防治设施棚菜土传病害技术”,在提高设施棚菜产量、提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题组于2017年5月编写完成《青梗菜根肿病综合防控手册》,读本200册免费发放给菜农,开展专题培训10次,培训菜农及农村实用人才500余人次,这些农村实用人才所学所用,发挥乡土人才作用,是推广项目成果的生力军。
  3.2 推广应用前景
  辽宁省设施棚菜土传病害发生日益严重,造成设施棚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大幅下降,甚至绝收。推广利用土壤生态改良防治设施棚菜土传病害技术,扩大设施棚菜种植面积,形成基地辐射效应,顺应消费市场的需求。课题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必将带动我省设施棚菜种植地区的经济大力发展。本项目研究课题符合国家和辽宁省生产实际需求,强调新技术的研发、集成、创新和应用,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增加微生物菌剂的施用,调节土壤生态环境,既获得显著的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又保障了设施棚菜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设施棚菜质量和品质,起到了实用技术的研究和示范作用。

4 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辽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全省设施农业占地面积发展到1119万亩,位居全国第二位。为了实现设施棚菜产品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产增收,本项目利用土壤生态改良防治设施棚菜土传病害技术,在提高设施棚菜产量、提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法库,辽中,新民和朝阳累计推广土壤生态改良防治设施棚菜土传病害技术面积达16.77万亩,累计设施棚菜增产4.59万吨,增收6305.38万元(见表1)。
  4.2 生态效益
  本项目利用土壤生态改良防治设施棚菜土传病害技术,在提高设施棚菜产量、提品质的同时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增加微生物菌剂的施用,调节土壤生态环境,每亩节约成本192元,取得明显的生态效益。既获得显著的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又保障了设施棚菜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4.3 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培训了大批种植户,培养了基层技术人员,使广大种植户和基层技术人员了解了土传病害的侵染特性、传播途径和危害方式,掌握了利用土壤生态改良防治设施棚菜土传病害技术措施。同时也大幅提高了种植户和基层科技人员的科学素养,有效提高了当地栽培技术水平。该项目也促进了各地区设施棚菜种植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项目组的成立和有效运行加速了科技成果的研究和转化,培养和打造了一支设施棚菜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的优秀团队。
  作者简介:李兰英(1978-),女,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其他文献
锦州某养殖场在2020年8月份出现大规模猪群热应激反应。在500头猪养殖中,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育猪存在食欲不振以及采食量下降,且生长迟缓,体重增加不够。母猪,特别是空怀期的母猪不发情、发情不明显,且配种率和受胎率逐渐下降。甚至怀孕母猪流产,公猪性欲望和精子质量不断下降。  喷水法。对于条件比较差的养殖舍,一般没有配备自动降温设施,如湿帘、空调等。当炎热天气时,一般利用喷水法来进行控制。具体实施方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指通过配套的实施工程治理体系和生物措施,最大化的实现小流域蓄水保土效应,连续集中治理,各项措施实施的核心和主要依据是对水土保持各项措施按照系统优化的治理目标科学配置,使流域范围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林副业。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涉及到领域多种多样,各个地区的考核目标不同,综合治理前需仔细分析、思考,考虑经济、生态等各种方面因素,针对各项指标研究出具体计算方法、综合指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农户  国内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都在不断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而农技的有效推广不但有助于解放各地劳动力,还可以推动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因此围绕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进行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1 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农业现代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完善的农业生产设施,在各地区农业转型发展进程中,国内相关职能部门与各地方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又称为猫瘟热、猫传染性肠炎、猫细小病毒感染,是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引起的猫及猫科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FPV对外界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多发于1岁以下的幼猫,以3~5个月龄未接种疫苗的幼猫最易感,感染率可达70%,病死率为50%~60%。 1 发病特点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以突发高热、顽固性呕吐、腹泻、脱水及白细胞严重减少为特征。根据病猫的病程长度
关键词:努鲁儿虎山;档案管理 1 自然保护区科研档案现状  辽宁努鲁儿虎山自然保护区在2006年成立以来,保护区管理局一直高度重视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对科研监测成果进行归档、整理、封存。保护区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数据收集、成果积累对后期科研项目和科研课题的开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为深化保护区科研项目开展服务,以及为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
关键词:努鲁儿虎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生态功能;评价 1 保护管理历史沿革  努鲁儿虎山保护区自古以来就是林木茂密、物种丰富之地,几百年来,虽几经战乱,自然资源仍得到较好的保护。建国以来,当地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该地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不断投入资金和人力,使自然资源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经朝阳市人民政府批准,该地区建立市级保护区。2001年12月,保护区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
关键词:磺胺类药物;对虾;药物残留;消除规律  我国大多数的养殖农户在养殖对虾的过程中,都会借助兽药等的方法来加强病毒害防治。通常而言,影响对虾体内药物殘留的主要因素包括多个方面,对虾的个体大小和对虾种类对象、对虾的投喂方法以及停药时间都是显著的影响因素,不科学的休药期也是对虾体内残留大量磺胺药的因素。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帮助养殖户掌握科学的用药规律和磺胺药的残留及消除规律,本文就此对这两个问题展开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下,现代经济也得到长足发展,良好发挥新技术、新机具的优势,能促进现代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及标准化。然而,当前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过程中,仍有不少农民不够重视,给推广工作形成较大制约。故此,为实现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发展,展开相应探索显得至关重要。 1 转变生产理念,明确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价值  在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时,应转变陈旧的生产理念,明确新技术、新机具的运用价
期刊
影响冬小麦生长的因素有很多,整体类型十分复杂,例如光照时间与强度、空气湿度、重金属污染情况等。而在这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部分,便是环境温度条件。过低的温度会严重损害冬小麦的内部结构,导致生长效果受到负面影响,造成冻害减产的问题。因此,需要针对低温胁迫影响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原理进行分析,才能够找到预防或解决措施,为粮食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试验应用材料以及策略构成  1.1 设计流程  本次试验使用
关键词:农村饮水;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1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主要秉承的是“工程所在地行政村和所在地水厂管理”原则,初期建设主要是由水务部门承担,由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具有数量多,供水点比较分散的特点,无疑增加了管道的维修费用和难度。但在人饮工程建设中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与可行的统一管理办法,只能在运行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处理,无形中降低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