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诗词、歇后语、成语巧教生物学

来源 :教学世界·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_0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生活中很多诗词、歇后语、成语等都为生物学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素材。适当运用诗词、歇后语、成语辅助生物课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启迪。
  
  一、 诗词在教学中的应用
  
  1、新课导入诗
  教学设计中,新课的导语至关重要。有时运用诗词导入新课,既可导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又能在新课一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牵引住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授“生物与环境”时,可运用古代诗人描述生物与环境的优美诗句来导入新课。例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处处池塘蛙 。体现水对动物分布的影响 ;待到求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体现短日照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体现长日照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体现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不为奇 。体现温度对动植物生活的影响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体现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体现动物间的种内互助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体现动物间的捕食关系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体现植物间的竞争关系 。
  
   2、提出疑问诗
  有些诗歌中涉及的生物学知识,其科学性不强,不够严谨,有的甚至还有错误。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诗歌给学生提出疑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还能抓住问题的实质,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准确的生物学知识。例如,在讲授“家蚕的一生发育变化”时,可运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名句,向学生提出疑问:难道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吗?事实上是“春蚕丝尽没有死”。
  
  3、理论形象诗
  在讲授啮齿目动物鼠类有关传播疾病危害人类的内容时,学生对旧社会流行的鼠疫的危害缺乏感性认识。这时,可巧妙地运用清代诗人师道南的《死鼠行》:“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拆堵。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雾。三人行,未十步,忽见两人横截路……”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写了当时鼠疫
  大流行时的悲惨景象,通过学习加深了学生对鼠疫的了解。
  
  4、设置悬念诗
  现代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索法、目标教学法等,都有学生思考、讨论、质疑、探索的过程,而设置悬念是重要的一环,可以激发学生“知新”的欲望,促进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例如,在讲授有关“鸟的多样性”的内容时,可运用学生很熟悉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那么春天为什么处处闻啼鸟的呢?对此教师不要急于回答,而给学生留下“悬念”,让学生通过学习自己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同样,在讲授“草原的生长”内容时,可运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来设置悬念。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收到如同章回小说,电视连续剧的“悬念”效果。
  
  二、 歇后语在教学中的应用
  
  很多歇后语都与生物学知识有关,在教学中适当引用诙谐幽默的歇后语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活跃气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反映动物生活习性的歇后语。猴子的脸、猫的眼--说变就变;蝴蝶望野外跑--拈花惹草;屎壳郎钻进粪堆里--臭味相投;地里的蚯蚓--土生土长。
  2、反映动植物适应性的歇后语。十冬腊月的洋葱--皮枯叶烂心不死;壁虎断尾巴--脱身之计;草地上的变色龙--不易暴露;秋后的蚊子--紧叮(盯)。
  3、反映动植物生理特征的歇后语。从上啃甘蔗--一节更比一节甜;霜打的红柿子--甜透了;螃蟹过街--横行爬(霸)道;青蛙走路--连蹦带跳。
  4、反映动物捕食的歇后语。飞蛾逮蜘蛛--自投罗网;公鸡吃蜈蚣--一物降一物;老鹰捕食--见鸡(机)行事;猫嘴里挖泥鳅--夺人所爱。
   5、反映动植物形态结构的歇后语。入秋的石榴--点子多;蚕豆开花--黑心;长颈鹿的脖子仙鹤的脚--各有所长;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三、成语在教学中的应用
  
  成语是中国劳动人民经过数千年创造、筛选的文化精华,它能抓住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语言浓缩精练,概括性强,寓意深刻。相关的成语往往蕴涵着一定的生物学原理。在教学中引用成语能够形象地解释一些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红杏出墙--植物的向光性;破蛹化蝶--动物的变态发育;落地生根--植物的营养生殖;鹊巢鸠占--生物的种间斗争;狼狈为奸--生物的种间互助;鹬蚌相争--动物的种间斗争;噤若寒蝉--温度对动物行为的影响;雨后春笋--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蜂拥而来--生物的群聚行为;一叶知秋--温度对植物的影响;作茧自缚--适应的相对性;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改变以前那种过于注重逻辑化、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与理论的传授,适当运用一些文学素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使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互交叉、叠加与融合。当然,一堂生物课,运用诗词、歇后语、成语要适可而止,切不可泛滥成灾,以免引起学生的消极情绪。而且诗词、歇后语、成语要易诵易懂易记,有科学性、趣味性和韵味性,如果能与挂图、模型、标本等直观教具配合起来使用,则教学效果更佳。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如不打破以往常规的、单调、固定的教学模式,就会依旧机械而单调,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造成学生心理上厌倦情绪,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想要扭转这种局面,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是一个好方法。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情境
期刊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所以必须要严谨对待。  首先,小学数学要注重扎实基础。第一,要背书本上的概念,做到熟念于心。或许这种方式过于死板,但是却是最容易让小学生吸收知识的方法。先让学生熟悉概念,再从熟悉变为灵活运用,最后通过做题练习,举一反三,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第二,要注意做课本上的习题。一般课本上的习题都是根据教学大纲而出的,也是考试的方向,对于学生巩固基础,完善拓展知识起到很大的作用。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乃是知识经济的两大特征。新世纪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和创新能力,成为中学学校教育的重大课题。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体和创造性是新课程改革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这要求我们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努力使学生做为发现者和探索者,充分发掘自己的最大潜力。为此,在中学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谈起作文,都是一件头痛的事情,真可谓“谈作色变”。尽管这样,许多人总是把作文水平的高低作为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  关键词:语文作文 教学    长期以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谈起作文,都是一件头痛的事情,真可谓“谈作色变”。尽管这样,许多人总是把作文水平的高低作为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再加上近年来的考试中作文分值在不断成上升趋势,因此,如果克服中学
期刊
摘 要: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等具体情况,导入新课的方法还很多,不能千篇一律局限这些。在教学实践中这些方法有时还可以结合在一起使用。  关键词:政治课 导入    作为政治教师,了解和掌握这门艺术是十分必要的。一般说来,政治课导入新课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导入新课    这种导入新课的方式是直接进入正题,讲明这节课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点明重点和难点,提出相应的要
期刊
摘 要:《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则,是使每个学生的英语素质水平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自我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  关键词:自主合作发散式思维    《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则,是使每个学生的英语素质水平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自我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这是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要求的一代新
期刊
摘 要: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语言,用来表达其内容。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有其特殊性,它精巧、简明、方便,是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它不仅为数学本身,也为其它学科的数学应用提供了简捷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数学语言 表达能力    一、引言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语言,用来表达其内容。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有其特殊性,它精巧、简明、方便,是数学思维的最佳载
期刊
摘 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政治课应努力贯彻“实、活、准”的原则。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同时,应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努力抓好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重视辅导和转化差生,只有这样,政治课教学才会取得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原则转化辅导    一、课堂教学要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政治课应努力贯彻“实、活、准”的原则。“实”,就是一切从本校
期刊
现在每日听到老师们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没劲”,他们对工作倦怠,对学生感到厌烦,甚至有的老师一踏进校园就感到头疼,这就是典型的“职业倦怠”现象。  “职业倦怠”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随着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教育对象的日趋复杂,产生职业
期刊
教材分析  《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从中表现了外祖父对梅花的挚爱,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赞美梅花、思恋祖国和故乡的诗文读一读。了解文中涉及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的意思及出处,查阅了解华侨在海外生活经历的相关资料,以及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故事。  设计理念  课文以梅花为线,以情感人,通过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