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历史文化还原昭君的多维价值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l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诗经·大雅·瞻卬》)中国从先秦开始,女子便被视为祸水而排除在政治之外,但危难之际却总免不了牺牲女子以换取政治上的安稳。王昭君这个原本“轻微”的女子因为政治的需要登上历史的舞台,成为后世瞩目的对象。历史上的昭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后世文学及文化视野中的昭君又是如何?蒋方教授《汉月边关万古情》一书为我们做了最为周详的解说。该书以详尽的史实和缜密的考辨还原着历史的真实,也以细腻真诚的笔触,系统探讨了昭君形象的流变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
  史书留给昭君的记载少而又少,后世关于昭君的民间传说和文人作品却是不计其数。历史的昭君更多地被演绎成了文学和传说中的昭君。蒋方教授开篇便在“史实篇”廓清了种种笼罩在昭君身上的迷雾:昭君名王樯、王墙还是王嫱;今天名为昭君村的宝坪并非真正的昭君村,史书上的昭君村当是与现在陈家湾相近;《琴操》所载昭君进京的故事是杜撰之说;昭君从兴山到长安的具体路线;昭君是自请出塞和亲等。史书中的昭君当是一个“心有不甘的女子”,是一个勇于改变自身命运的女子,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女子。历史上自请出塞的昭君,内心承受了怎样的痛苦已不得而知,却留下令人悬想无限的空间。蒋方教授反对“无视情境中人的痛苦”的冷漠,主张怀着“人性的慈悲”去理解,去感恩。
  与史书语焉不详的记载相反,民间和文坛给予了昭君从未有过的长久吟诵,以至于一个弱小的女子竟成为“一种高度凝注的文学题材”,形成了倍受关注的文化现象。由于人们总愿意将自己的感受寄寓在昭君的遭际上,昭君也就有了多面的形象。一些人将画工毛延寿与昭君对立起来,赞赏她那清正不阿的高洁与忠贞;一些人为出新论,不惜将昭君认作了“女祸”,伤害了本来就是弱者的昭君;一些人怀着美好的祝福,演绎昭君与呼韩邪、汉元帝之间的爱情故事,给予昭君爱的温润;一些人努力地去表现昭君的美貌,留下了千姿百态的美女昭君形象;一些人以无限的同情与悲悯塑造了千古悲怨的昭君形象,一些人视她为富有牺牲精神的和平使者等等。
  不管人们赋予她何种形象,我们都不能忘记她“以柔弱之身而换得和平的义举”,因为“她的整个人,从身体到情感,都投入到汉匈和亲的事业中”。历史没能记住昭君的美好容颜,却记住了她勇敢和坚毅的情韵,她用她柔弱的身躯为后世筑起了一道心上的长城,这长城绵延不尽。昭君既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是一座永远驻足在汉匈民族中的丰碑。昭君形象的张力也因此“在时间和空间上超越了她本身的存在”,成为一道值得欣赏的多维风景美图。
  蒋方教授在书中对这“由一个简单的历史事件而演化形成内容十分丰富的昭君文化”高度赞赏后,表达了对目前民间传说中的昭君形象渐趋单一现象的忧虑,呼吁减少人为干预的影响,给昭君文化一个宽松而自在的人文生态环境,保持其鲜活而多样的文化特性。文化的多向性和多面性才真正是文化长久不衰的魅力所在,蒋方教授的这份忧虑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以历史文化名人制造噱头,是现代旅游屡见不鲜的招数。不少地方为拉动旅游经济,不顾史实争抢名人而营造文化效应,让历史事实屈从于经济效益,出现了一幕幕有悖良知的闹剧。蒋方教授能够摆脱当今旅游文化建设的负面影响,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还昭君形象历史与文学的真实,显示出她一贯求真的学术精神。该书不仅有着学术的严谨性,也极富文化普及的可读性。这也是该书十分值得推崇的地方。
  美人已逝,文化长存!向创造文化和弘扬文化、守护文化的人致敬!
其他文献
桌子上一杯乌龙茶,散播着阵阵幽香,靠在沙发上有意无意地面对电视,享受着退休之后的那份悠闲。我突然想到,退休是不是与退隐有点类似呢?远离了名利场的是是非非,没有了职场上的鸡争鹅斗,而且有口安稳饭吃(当然远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这样,我是托居住在大城市的福了),不必为温饱操心。有空闲时,想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不干也没有人催了……如果胸襟宽阔些、为人通脱些,心闲身安,晚年可以说是人生的享受。古代的隐士们所追
读三联书店出版的夏海先生新著《品读国学经典》一书,如行山阴道上,但见妙叙纷披,胜义络绎。  《品读》选文,皆属国学经典。在夏先生看来,“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固有学术”,“国学经典”是“承载国学义理而又不朽的作品”。作者将《古文观止》作为主要品读对象,笔耕不辍,集腋成裘,遂成此著。该书录文共36篇,出自《古文观止》者22篇(占《观止》全书的十分之一),出自“扩充阅读有关文选”者14篇。  从
在参与编辑整理《中国新诗年鉴》的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诗歌批评与研究文章,有一个印象:批评家们一方面在为过去作总结,一方面也热衷于为当下诗歌开病症诊断书,却很少出具令人信服的治疗药方。只有破坏,不重建设,导致了诗歌批评表面上沸沸扬扬,但实质上只是一派“客气而冷漠”的“研究”景象。即使有一些关于当下诗歌批评的理论,却也因为当下学术体制的“零度情感”,而处于泛化状态:有观点,但并不新颖;有体例,但毫无个
何东平(光明日报总编辑):30年前的1984年年底,《博览群书》即将诞生。杂志刊名由当时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亲自题写,发刊词是胡乔木同志在提倡全民读书会上做的讲话。《博览群书》在全国上下端庄大气文化气象之下诞生,在全民对读书有很高期待的情况下诞生,在举国上下对阅读高度重视氛围当中诞生,可见其有非常高贵的出身。  大家都说,书籍是人类进步阶梯,也有人说,天堂是图书馆的样子。所以今天不管是对编《博览群书》
《田家父子》是一部别开新面的大气厚重之作。  理由可以归为四点:小说描写了一个家族史,而不只是一个人的历史。田兆丰、田加河以及儿子们,整整三代人——虽然以田加河为主要线索统领全书,立足当下,同时又辐射了中国近百年的沧桑历史;作者把它放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当中,而且以小市民的生活作为切入口,详尽地描写和展现了以田加河父子为主的小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幅城市小市民生活的风俗画,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
一  我为什么潜意识的苦恋着北平?我现在真不必苦恋着北平,呈贡山居的环境,实在比我北平西郊的住处,还静,还美。我的寓楼,前廊朝东,正对着城墙,雉堞蜿蜒,松影深青,霁天空阔。最好是在廊上看风雨,从天边几阵白烟,白雾,雨脚如绳,斜飞着直洒到楼前,越过远山,越过近塔,在瓦檐上散落出错落清脆的繁音。还有清晨黄昏看月出,日上。  晚霞,朝霭,变幻万端,莫可名状,使人每一早晚,都有新的企望,新的喜悦。下楼出门
神色凝重看世界,抱拳抵颌问人生。捧读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印有白岩松巨大头像的《一个人与这个时代》,我初以为是白岩松写的书,细瞧之下,才知道是写白岩松的书。在我的印象中,白岩松是一名慎忠终追远、心怀天下的主持人。作为央视头牌,严肃清癯,正襟危坐,语言犀利,风格朗健,似常青树般,代言中国首席媒体20余年。因此,评东南西北、论家国天下的白岩松是值得一读的,无论是他写的书,还是写他的书。  从199
石木间有故事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毛泽东的这首《七律·登庐山》很是著名,说起来,与吴宗慈的《庐山志》颇有渊源。  1959年7月,毛泽东初登庐山的第二天,他对地方接待人员讲了个朱熹“下轿伊始问志书”的典故。说的是朱熹初到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走马上任,甫一下轿,就开口问迎接
南翔早年当过工人,初中毕业就到江西宜春火车站扛包,那是火车站出了名的苦力工种,自小就体验过生活的甘苦艰辛。南翔现在的身份是教授加作家,在中国打通二种身份的人并不多。南翔长期在大学教学,但他始终钟情的是写作。经历与身份,造就了南翔的小说写得有生活质地,又有精神内涵。南翔的创作力旺盛,出版有长篇、中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十多部,被转载的作品亦十分可观。可谓厚积薄发,近年来更是声名鹊起。近期花城出版社推出南
一    叶舒宪、萧兵和韩国学者郑在书合作撰写的《山海经的文化寻踪——“想象地理学”与东西文化碰触》一书,洋洋一百七十余万字,利用跨学科的“综合证据”考释追索“中国古人的世界观如何在权力和意识形态的作用之下呈现出来”,视野宏阔,立意深远,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也最具启发性的一部关于千古奇书《山海经》的研究著作。  不过,由于三位作者横跨了不同的国家和学术背景,全书又是在各人分头独立撰写的基础上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