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教育的几个特点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ting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教育的传统中,积极的作用与消极的影响并存。中国数学教育有一些特点,例如注重教学的具体目标、长于由“旧知”引出“新知”、注重对新知识的深入理解、强调解题、关注方法和技巧、重视及时巩固、课后练习、记忆有法,等等,有好有坏,不分对错。本文主要对中国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并尝试着给出建议。
  关键词: 数学教育 中国学生 特点 建议
  典型案例:1995年和2000年,蔡金法共运用了4类任务检测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的数学表现。包括计算、简单问题解决、过程受限的复杂问题解决、过程开放的复杂问题解决四个类型的题目。美国学生在过程开放的任务上的表现明显胜于中国学生,而中国学生则在其他三个方面遥遥领先。但是开放性题目最具有新奇性,需要做更多的探索解释这些差异。因为往往不能够通过一种算法就可以算出来,而是需要对问题情景分析探索,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而且允许存在多种答案。其他题型则往往通过实施标准算法就能解决。
  无可否认,中国学生的基本功很扎实,记忆能力很强。在各种国际级的数学竞赛中,屡次获得大奖,数学水平远远超过同年龄段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但这是中国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投入大量精力,甚至以学习兴趣的丧失为代价所获得的。学生数学学习总是停留在记忆、模仿、练习、考试等缺乏主动性的层面,缺乏创造性,在标新立异方面往往没有突破。最显著的一个问题是,那么多中国学生怎么就得不到菲尔兹奖?这个问题说明中国数学教育改革仍然是硬道理。向国外学习先进的数学教育理论和实践,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作介绍。
  一、评价体系特点与不足
  记得从小学到现在,数学试卷上的题,都是结果做得正确,就给个大大的对号。不管过程中存在多少曲折,或者是思维误差。而有的学生做的数学题目结果错了,但是过程中清晰的步骤、严谨的思维表现,评价者很少顾及。我国评价体系在逐渐完善,但单一模式的定量评价还是占主导地位。
  数学评价应倡导多元化、人性化,除了对结果作出定量分析外,我们更应该关注对过程的定性分析。这样学生对每个任务的回答都会在认知方面得到检测,就像解题方法,策略,逻辑思维,推理判断,数学错误,数学表征等。这些识别出了解题表现中的差异,有助于解释和澄清那种定量分析所得到的结果,而且对于同样的答案可以有更多的思考和假设,这些都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有促进作用。
  二、学生的问题意识、观察力不强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如果说观察力强的话,那么多的角度,总会在“灯火阑珊处”发现新奇之处,而不是一味地遵照标准模式、标准答案解题。这是传统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遗留下来的病根,我们对此还是缺乏真正的改革。
  刘墉先生在《中国学生的通病》一文中提到:中国学生“好奇但不爱发问”。这种现象在中国已是司空见惯,他们怕过于突出被人认为是爱出风头,有句话说“棒打露头青”,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低调点好。以至于学生都是等着别人问,自己只管听。没有自己的问题,也反映了学生很少深入地思考、分析。对问题的思考非常肤浅,不能抓住关键,提出有创意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一种错误的中庸思想在作怪,即把中庸解释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即平衡的原则,反对变化和动荡。事实上,中庸之道在于不偏执,在矛盾两极间找到最佳途径。在诸多可选择的可能性中取得最佳的、最合情合理的选择。也可理解为应保守时则保守,应激进时则激进,应受中道时则守中道。知道何时顺情理,何时顺事理,该理智时理智,该动情时动情。所以,当务之急,探究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状态及方法态度以求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教学质量。
  三、思想上的限制
  自古以来,我们的儒家学者的伦理学,在当时的农业社会是适用的,有些还是超前的。例如,儒家强调勤奋,将成功归因于努力,拼搏的精神,坚信熟能生巧。孔子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可以通过“三不朽”包括立德、立功、立言来延续生命。到了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包含了神权、君权、父权、夫权等成套的体系,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统治者利用这些东西,使得他们具有很大的权威性,把一些道德上的和观念赋予了法律的权威,把平淡的理论极端化了,必有其弊端。平常百姓不得不服从,对旧的条条框框不敢有所突破,在潜意识中,就一直在寻找着某种标准。这种不好的现象要改,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从思想上的突破开始,落实到个人就是,突破那种自我设限。
  自我设限是指个体针对可能到来的失败威胁而事先设置障碍,以达到自我保护或自我提升的目的,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中学生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学业自我设限行为较为普遍。自我设限的行为会带来比失败本身更严重的不良后果。我们应该尽力帮助每个学生排除自我设限,走出学业困境,从容应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喻平.数学教学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2]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华人如何学习数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吕世虎.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9.
其他文献
该文主要介绍了日本二手设备2台35T集装箱装卸桥的引进和整机综合测试的必要性、测试的主要结果及其分析,并提出了今后管理工作的建议。
该文介绍的标量电压比测量法,适用于30MHz以下两元件(RL、RC)等效网络或元件参数的阻抗测量。该方法可应用于阻抗仪器的智能化,也可作为编制包括虚拟仪器在内的通用阻抗测量软件的参考。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所在,新课改以来,追求高效课堂成为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一堂高效的语文课是兼顾知识传授、情感交流、智慧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根据自身教学的条件、特点,探索出适合的教学策略,是保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所在,新课改以来,追求高效课堂成为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一堂高效的语文课
摘  要: 语言是人类敞开心扉的交流形式,是人类搭架心灵桥梁的快捷方式,而语言艺术,是人类情感交集的抒发模式,是人类释放悲喜的表达方式。如何淋漓尽致、唯美完善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语言艺术,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堂小学语文课的成效。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语言艺术  语言修养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研究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艺术性,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教师的
摘 要: 本文从学生角度探讨适合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作用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掘学生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  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该文简要评述了集装运输在线无损检测实时成像概况,并提出了一些看法供探讨、交流。
摘 要: 成就感众人有之,区别在于强烈与否。小学生习作极为渴望获取成就,教师就必须思考给学生以成就感的策略。  关键词: 习作训练 成就感 训练策略  小学生习作经常困扰着人们,令人浮躁。人们也经常思考应对策略,多从取材与学生习作方法上思考。这样的思考不是很全面,还需要思考学生习作的成就感问题。在平时的习作中,关注学生成就感的建立,可以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一、给学生以成就感的习作训练需建立
该文21世纪的航远业进行了展望,指出中国集装箱运输现在的一些问题、基础设施、不尽如意,中国内陆运输设施建设较缓慢,特别是集装运输中转站发展较慢,EDI在货运系统中的普及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