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自己内心的光明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goos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0后”、“学院派”、“水墨人物”以这些泛泛的标签来概括范治斌这位当代颇具实力的画家似乎不够全面。他以人物画见长,山水、画鸟也是案头日课,那些随意勾勒的小品颇见画者性情,正如他所言“好的作品无关乎创作或是习作”。
  画家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关注当下社会中“人”的状态,并认为社会的问题在人身上会有所投射。他倾入感情捕捉常人容易忽视的寻常景物,即兴记录下来的这些沿途风景、人物表情。让我们读懂了画家,也感受了他的作品 。
  
  时间:2011年3月16日
  地点:范治斌工作室
  受访人:范治斌
  采访人:徐家玲 秦霈
  
  徐家玲:您上大学之前画画受谁影响比较深?
  范治斌:最早画画是受父母影响,他们的手巧。那时家里穷,父母经常画个花鸟草虫之类的图案逗我玩,谁知激发了我的兴趣。记忆中,我很小就喜欢写生,除了画家人,连院子里养的鸡、站岗的士兵、街边的树都是我常描绘的对象。那时,还组织了绘画兴趣小组,轮流在同学家搞活动,几个小朋友一起画画,每次把铅笔、粉笔、蜡笔弄得满地狼籍。
  
  徐家玲:也就是说当时的启蒙老师是您父母了。
  范治斌:是的。我父亲早年扎过纸人、做过木雕,手很巧;我妈从小学女红。小时候家里有很多粉本,我经常对照着那些粉本画,有鸳鸯、仙鹤、金鱼等,记忆中觉得那些画太精彩了。
  
  秦霈:最初的造型基础是从这儿来的。
  范治斌:后来,有个邻居觉得我是可塑之才,买了几本书送我,其中有本《法国素描选》很棒,里面有很多大师画的裸体素描,这类书在当时都属于内部发行的。那阵子我天天看,当色情读物看(笑),一方面除了身体的诱惑,但同时这些画面的形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之后,我上高中,当时的美术老师在我们当地很有名,周子敬先生,他毕业于中央美院,家中墙上挂的都是蒋兆和给他画的像。老先生对我特别器重,那时我喜欢画国画,素描画得相对少,同学中有几个素描功底很强,对我影响很大,后来我进步很快。有了那段时期的素描基础学习,才让我考上了艺术院校。那时色彩画得也很少,正好当时南开大学不考色彩,于是就选择读了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中国画专业,它是范曾先生创建的。我是第一届学生。
  
  徐家玲:南大有哪些老师教过您?
  范治斌:范曾、郑庆衡、杨淑涛、刘志福、吴晓丁……
  
  秦霈:陈玉圃呢?画山水的一位老师。
  范治斌:陈玉圃先生是我毕业以后才调去的。不过我后来去拜访过他,他看我的画,说“你以后在人物画上会有成就的”。我当时听了挺受感动。杜滋龄先生也是我毕业后调去的。我上学时也拜访过他,当时他还在天津美术出版社,老先生对我也很好。巧的是,去年四月我们还一起去迪拜办展览。
  
  徐家玲:您似乎人物、山水、风景写生、花鸟都画,感觉是路子比较宽的那一类画家,但还是以人物为主,是吧?
  范治斌:我最早特别喜欢花鸟画。当时印象里感觉中国画就是花鸟画,对山水画的记忆都不深。电视中放齐白石、李苦禅的片子,我觉得特别神奇,他们都是花鸟画家,他们在花鸟画方面的成就也影响了我的喜好。有次逛书店我买了一本书叫《中国花鸟画技法问答》,孙其峰先生编写的,当时解答了我很多疑惑,觉得很受益。那时,我一直迷恋花鸟画,高中毕业时就想考美院的花鸟画专业,浙江美术学院给我发了准考证,但因为是招人物画专业学生,就没有去。后来,各种机缘我选择了读南开。
  
  徐家玲:那时中国当代艺术已很红火了,“85运动”、“89大展”,你们在学校里感受到这种影响了吗?
  范治斌:好像没有,这些事件发生时我还在读中学。后来看到一些刊物,才读到这方面的内容,才意识到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这么重要的美术运动发生。那时还是相对闭塞,或者说我的关注点不在这块儿。
  
  徐家玲:这也是我们现在反思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的一个问题,就是它对公众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范治斌:我在内蒙,本来就相对闭塞。根本不知什么是当代艺术。1985年我刚上初中。
  
  秦霈:您的兴趣点是何时从花鸟画转到人物画上了?
  范治斌:刚上大学时,我基本上每天画花鸟,因为兴趣点在其中,但也坚持画速写,也尝试人物画的创作。大学里的老师多数都是画人物画的,渐渐影响并转移了我的兴趣点,后来我发现人物画似乎更能表达自己对当下的关注,情感表达也更为直接。当时接触的比较新潮的杂志是《江苏画刊》,觉得它信息量特别大,很多东西像装置、行为、观念艺术等以前根本没接触过。总体感觉,那几年眼界渐渐开阔,慢慢对花鸟画情有独钟的心结也逐渐淡了。
  
  徐家玲:在您的一本书中曾提及“人的面孔和表情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精神状况”,这可否看做是您对人物画的某种精神的把握?
  范治斌:一个面孔展现出的情态往往能折射出一个群体的精神状态。小到一个族群,大到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象。现在所谓的“盛唐气象”是从那些气势恢弘的唐代艺术作品中反映出来的,我们说的“民国范儿”也是从民国文人的老照片上传递出来的一种气质。人的情态是我特别注重表现的,它们集中传递了这个时代的气息。
  
  徐家玲:现在的美术批评好像越来越多地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评判。前几天殷双喜老师还在说,艺术大家分两种:一种是对艺术史提出问题;一种是对社会提问。虽然有交叉,但毕竟还是有区别。
  范治斌:那是美术史家的事情。对于画家,在我看来,绘画就是个体劳动,是以自我为中心。好的作品源于感动。我愿意去传递某种东西,就像作家是用文字与人交流,舞蹈家通过肢体语言,画家则通过画笔来传达某种信息。
  
  徐家玲:艺术家首先有个体的生命自觉,在处理“我”和“世界”的关系。只不过您选取的是绘画的语言,即使在这一点上,每个画家的实践也是不一样的。
  范治斌:嗯。实际上很多画家不会思考那么多,多凭直觉,感动了就去画了,体会到某种可以抽离可以归纳的东西就去表现了。
  
  秦霈:这就是敏感度,把别人不能发现的东西挖掘出来。
  范治斌:艺术在于发现,把平常人眼中看不到的美表述出来,就像弘一写的“长亭外,古道边”,其实是一个平常的景象,但越平常,就越恒久,这样诗意的语言,激荡着每个人的心弦。
  
  徐家玲:我特别赞同您说的这一点。齐白石为什么能成为大家?就在于他把最平常的乡土经验转换成了绘画语言,老树、枯藤,这些都是我小时候见过的景色。所以他是大家,他提供了一种视角。
  范治斌:我们感觉他异常的亲切,像与我们唠家常。他的画就是日常所见、所思,敦厚朴实地画下来,却感人至深。
  
  秦霈:真诚很重要。
  范治斌:对,这也是我们探讨艺术的一个根基。
  
  徐家玲:不真诚对待艺术的人,肯定会渐渐丧失内心最珍贵的东西——朴素。
  范治斌:对,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挺难的,对于每个人都是一个考验。谁最后能真正找到自己内心想表达的?需要有足够的能力,足够的思想,最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但大多数人可能都被淹没掉了。
  
  徐家玲:一个优秀的艺术家还是应从自我的角度,很真诚、冷静地旁观生活,提炼出被我们忽略的东西。您觉得自己是怎样一个艺术家?
  范治斌:我还没有具体分析过,可能属于借景抒情的那一种吧。如果一个东西感动了我,在胸中挥之不去,就一定要把它画出来,即使当时画得不够好。日后具备一定的条件,会再画。这就是我最原初的一个艺术动力。
  
  秦霈:《八月之诗》那幅作品给我印象很深,很多人也都喜欢。我觉得画面有叙述性,画中那位老人的眼神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范治斌:那是我在广西百色一个村子采风时画的。现在,许多民俗风情早已不是原初的样子了,当地人被组织起来给游人表演,可那些表演的场景并不吸引我。而当时一位老人在送我们出村时,回眸的眼神深深感动了我,当时就觉得特别震撼,很巧,我用相机捕捉到了。拍她时,我意识到这将会是一张成功作品不可或缺的素材。回来后,通过这张照片创作了《八月之诗》。我一直在用图片,但好的图片需要转化为独特的绘画语言。时光让一个人老去,但她的眼神中永远透着一种纯真,特别透亮、干净。这是使我注目的情态,也是所有追求真诚朴素的人共同向往的。
  
  徐家玲:这也是一个人物画家的敏感度,您在观察一个人的时候是以心去换心的。
  范治斌:对,那个瞬间我印证了什么是心灵相通。
  
  徐家玲:我曾在一些艺术杂志上看过您画的风景写生,那些乡间小道,那种感觉我比较有共鸣,能感觉到乡村的孤独,感觉是暮色将要来临时的一种寂寞,黑暗从土地上长起来,和城市路灯下的那种喧闹的对比,折射出的是人的寂寞和风景坦诚相对。物我两忘时的情感可能是最真实的。您用了枯笔,很苍凉的感觉,这类题材很多人表现的都是田园风光,乡村的那种寂寞很少有人去发掘。
  范治斌:你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读那些画的。其实,或许是喜悦,也许是哀愁,都有可能。一说到“田园”,大家都觉得应是很浪漫的感觉,也许风景是很美的,但当你进入乡村人们的家庭,就知道那是真实而又苦涩的生活,与浪漫无关。他们眼中根本没有“风景”。这里有一个角色的问题。我画这些风景,只是觉得景色迷人,没有想更多的东西,只是将我的感觉表达出来就行了。至于别人怎么解读,都可以,都能成立。
  
  徐家玲:一个好的作品,恰恰是建立在不断被误读的基础上。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范治斌:美术史就是一部误读史,美术史家归纳、演绎、挖掘、意会出了许多新鲜的内容。就像《红楼梦》,很多人不断去研究解读,论著汗牛充栋,解读派别林立。假使曹雪芹读了这些也会懵掉。后来人把很多东西都放大了。不过我觉得误读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有时对艺术家会很有启发。
  
  秦霈:很多人不是站在画家知音的角度,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知识背景不一样,阐述的角度也不一样,不断地添加,外延不断扩大,不断生成新的东西,作品的意义是很多人共同完成的,艺术家是这个意义的核心,是他最先创造出来。可能解读到最后和艺术家一点关系也没有了。这也是一件好作品的魅力所在。
  范治斌:一部好的作品被解读的可能性应该很多。我在鲁美的毕业创作,一组画,把我有感受的一些人和风景组合起来拼成一个画面,每个人在解读的时候可能根据个人的经验进行适当地抽离,从而获得了新的意象。
  
  徐家玲: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最自然的状态下,可能用一张A4纸就能画出一张打动人的作品。比如您画的插图(即将由三联书店出版的《观音的秘密》一书,其中42幅插图由范治斌绘制)中的这棵树,都是寻常景物,联系下面的注解文字,就会触发人的思考,对印光法师的解读,从而达到一种经典的传递。
  范治斌:画面的宏大或简单,是叙事方法,不是情感,被描绘的东西只要纳入了你的情感体系,它就是感人的。当然,技巧是表现情感的直接手段。
  
  秦霈:对。我们的当代艺术不乏视觉冲击力,不乏宏大叙事,恰恰就是缺少这种打动人内心的东西。
  范治斌:我画这批插画,有着许多的具体而又令人激动的感受。
  
  徐家玲:在人物画方面,像刘庆和、田黎明他们都有自己的艺术语言风格,您现在艺术研究院读博,在艺术语言上是否有一些思考和实践?
  范治斌:吴冠中说过“风格是一个人的背影,自己是看不到的。”我就用自己觉得很朴素的方法去画,但在别人看来我的语言是很清晰、很具体的,当然我还处在实践的过程中。其实,我是很迷恋材质的,毕竟水墨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和魅力,它和油画不一样。油画有它的空间感、体积感,色彩绚烂,绘画语言的宽容度高。可这却是水墨画的弱项,水墨的强项在哪儿呢?在于空灵,在于气韵,在于淋漓,在于偶然,这种材质赋予的美感是很迷人的。
  
  徐家玲:像齐白石说的“似与不似”,难以言传的东西。
  范治斌:对。水墨画一落笔就抽象了。毛笔、宣纸这些水墨画的材料都是柔的东西,不像油画的颜料、笔触都是硬的,它讲究“以柔克刚”。
  
  秦霈:上善若水吧,跟中国的哲学有关系。
  范治斌:齐白石说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实际道出了笔墨非具象的本质。你看郎世宁画得那么逼真,但那种写实在我们的传统中是不被崇尚的。
  
  徐家玲:中国人讲的是不求形似,而不是不要形似。20世纪以后一再追寻我们的传统,究竟什么是传统?是唐代院体画,还是宋代院体画?
  范治斌:唐宋以前还是“以形写神”,水墨画的概念是元代以后才有的。
  
  徐家玲:对,当时绘画多是装饰性的,画在屏风上有实用的功能。到了宋元以后有了卷轴画,那是三五好友来把玩的,文人在政治上不得志,功能不一样了。传统是很丰富的,像敦煌壁画是民间画工完成的,还有文人画、宫廷画,有几大传统。
  范治斌:传统可资借鉴的东西特别多。从唐宋前的“以形写神”,到后来的“似与不似”,苏轼说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些其实都成立。像我们如今的水墨的多元呈现,都是在材质上、语言上一些不同程度的探索。
  
  徐家玲:作为一个艺术家来说,需要了解用哪种语言来表达自己。昨天早上我翻一本故宫的馆藏画册,有些小画家,不太出名,但是画得非常好,有些笔法之丰富让人难以想象。我们一谈到20世纪,就是四大家——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吴昌硕,但其实除他们之外还有很多厉害的人,他们都是在各自的道路上探索追寻传统之路。
  范治斌:这里面存在一个机遇的问题,不只是艺术成就。像四川的陈子庄,他是去世多年后才被大家所认识。成就一个人确实有很多因素。
  
  徐家玲:像陈师曾也是死得过早,如果多活二十年,成就会超过很多人。他的书卷气、学养是其他人没法比的。所以一个画家的成就真是受很多因素左右的。
  范治斌:所以,长寿是特别重要的,画家要懂得养生。
  
  秦霈:画人物要观察我们今天同时代的人,您怎么看现代人的总体精神状态?
  范治斌:现在人缺少了上世纪80年代人的“昂扬”,我经常感觉到大家的神情都很疲惫,还有冷漠。
  
  徐家玲:思考的问题再多,还是要用作品来说话。接下来的“不同凡响”这个展览是以人物为主吗?
  范治斌:不限以人物,会有精彩的风景。我过几天要去台湾,还准备带着本子,画一些写生,放进这个展览。值得一提的是,我要画一组新疆组画。去年带学生去新疆写生,从吐鲁番盆地到帕米尔高原,记忆特别深刻,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我在克孜尔石窟看到了很多壁画,用的是棱形的方式把本生故事放在一起,回来准备借鉴那种方式创做一批作品。
  
  徐家玲:有可能是物我两忘,有可能是相看两不厌。从您的《茶馆》感觉您一直是在观察生活。
  范治斌:有时,我们是生活的旁观者,那些生活不属于我,但感动着我。毕业创作《茶馆》即是这样完成的。我所描绘的茶馆,是很廉价的那种,里面喝茶的大多是老人,他们是社会的底层。我坐在角落,一边认真地画下那些或欢愉或悲伤的人们,一边听他们讲故事,谈往事,有时甚至入迷。我意识到,这个地方是他们的精神家园,是情感的出口与入口。当我真正能由旁观融入其中并感同身受时,我觉得自己内心的某种力量被激活了,或者说,有种激情被点燃了。
  
  徐家玲:佛家讲,“内心光明,世界就光明。”弘一讲的“以佛治心”,活着就是不断完善我们自己的内心,完成自我的认知。儒家也讲修身齐家。
  范治斌:艺术就是发现人内心原有的光明。
  
  秦霈:现在的艺术教育也好,人文教育也好,都偏离了这个东西,都是商业化、产品化,整齐划一。
  范治斌: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徐家玲:现在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在更大公共范围,其实是要建立大众的欣赏品味,培养大家的欣赏能力和艺术思维。
  范治斌:其实真正的大众文化是看不懂“文人画”的。现在的审美普及是做得很差的。
  
  徐家玲:“文人画”是建立在读圣贤书的基础上的。
  范治斌:像今天山东很多大老板都在买画,能说他们的素质就高了吗?
  
  徐家玲:这和当时八大山人在商人家里住十天半个月是不一样的,当时的商人看得懂画,他们也都是读“四书五经”长大的,在思想层面有一种共识,明白什么是高雅,什么是低俗。
  范治斌:那时才是真是“风雅”,而现在是附庸风雅。
  
  徐家玲:对,一旦作品被赋予了画者的感情,就容易引起共鸣,打动人。
  范治斌:籍着情感,人会散发出光辉,并变得强大。我喜欢一个以色列的艺术家阿利卡,他所描绘的,一副眼镜,一双鞋,一只勺子,这所有的物什都有温暖感,就像他刚刚抚摸过一样。我觉得艺术的高妙之处就在这儿,他的情感使冰冷的油彩具有了温度。
  
  秦霈:包括像伦勃朗画的翻书的手是有温度的,有血液的。
  范治斌:对,它可能和真实有偏差,但是和情感是完全一致的。艺术的高妙之处就在此,而不是一种虚假的呈现。
  
  徐家玲:所以并不在于是不是画一个主题,伦勃朗的《夜巡》也是接收赞助,但却是按他的理解他的方式来画的,在限制中能够最自由的发挥。
  范治斌:伦勃朗最感染我的是他的《自画像》,眼神中有一种神秘的光,很感人。其实,真正情感充沛的表达是在小东西里面。我以前看过一个法国博物馆的素描展,画的都是小东西,但能从中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画家本性。大创作可能更注重技巧的完善,但感染力不如这种即兴的东西,在其中能看到过程。
  
  徐家玲:像梵高一些小的速写也非常感人。
  范治斌:对,好的作品不关乎是创作还是习作。你说梵高在乡间的写生是创作还是习作呢?
  
  徐家玲: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笔记没有说我要去研究一个什么学术主题,想到什么就记录下来。
  范治斌:对。就像诗人或许不需要把一首诗写完整,有时一句话,一个词也是一个作品。长城的伟大不在一块砖,而是整体的伟大,可一张习作、一个句子就是一块砖,每一块砖也能打动你。
  一个人生命的饱满度也是最让我们感动的。
  
  范治斌
  
  1972年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199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工作室,获硕士学位。2002年至今,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湖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2010年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冯远先生。
  
  主要个展:
  2010亲爱的——范治斌人体淡彩作品展798艺术区三度半艺术空间
  云想衣裳——范治斌水墨人物画展北京三宝轩艺术展示中心
  2008范治斌人体淡彩作品展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京师美术馆
  2004朴素情怀——范治斌纸上作品展北京今日美术馆
  
  主要联展:
  2010回望的高度——当代学院派邀请展 南京图书馆新馆
  中国艺术环球行动——中国水墨艺术迪拜展 迪拜艺术中心
  水墨形相——中国艺术研究院冯远工作室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08走进学院——当代高校中国画名师档案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学院新方阵——当代中国青年水墨画家提名展上海朱屺瞻艺术馆
  落墨—— 2008学院水墨提名展上海海上山艺术中心
  2007法国独立艺术沙龙作品展法国巴黎
  水墨今日——中国当代青年水墨画家邀请展今日美术馆
  2006今日中国美术大展中国美术馆
  2005第二届北京国际双年展——中青年艺术家精品展中华世纪坛
  2004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北京民族文化宫 (铜奖)
  第二届全国中国人物画作品展炎黄美术馆
  2002中国第三届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师作品评展 鲁迅美术学院 (金奖)
  今日美术馆首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大展今日美术馆
  2001中国现代美术展韩国汉城国立现代美术馆
  1999第九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 (优秀奖)
其他文献
主持语:  东子做陶瓷,谢朝阳画水墨,二人都运用了典型的中国艺术的材料语言。但不同的是东子的陶瓷上,西方文化符号明确清晰,批判精神彰显,而谢朝阳的水墨传达出的是抽象艺术的某些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传统中国画的水墨精神以及中国老庄哲学的意味。  他们是敏感的艺术家,他们都在思考艺术创作差异性问题以及有别于其他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如何可能!他们的对话是在探讨艺术创作如何既不囿于传统,同时不失去自己民族文化的内
期刊
时间:2011年4月  地点:白盒子艺术馆  受访人:孙永增  采访人:韦羲    白盒子艺术馆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核心地带,是一栋典型的包豪斯建筑,外观保留了最初的模样,内部则是简洁的白色,因其对当代艺术的关注和连续举办的活动而名声鹊起。与馆长孙永增先生对话的当日,也是白盒子艺术馆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脸谱”第一系列展开幕日,我们的对话,也就从这次展览开始:    孙永增:正好今天下午,我们影像
期刊
“人生而有情。思欢怒愁,感于幽微,流乎啸歌,形诸动摇。或一往而尽,或积日而不能自休”,在一生为情作戏的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看来,情是人与生俱来的特性,它可以冲破礼教的枷锁,也可以让人痴缠而不能忘怀。情之一字,既可谓美好,亦难掩哀伤,甚或夹杂怨怼,正是因其具有丰满而复杂的人性内涵,故而成为文学艺术永恒的“母题”。  爱情是美的,付诸文学艺术的爱情更是美的极致。它可以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
期刊
白盒子艺术馆位于北京798艺术中心区,是1952年由前民主德国建筑机构负责建筑设计、施工的包豪斯建筑风格的工厂区。艺术馆在保留原建筑的精神外,在废弃厂房的基础上重新设计,由白盒子(北京)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投资创建,拥有近千平米的展示空间,包括艺术设计中心,影像中心,和艺术商店几部分。主要举办中国当代艺术展演活动,关注国内国际当代艺术的发展动向和最新思潮,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文化艺术的交流。长期致力
期刊
现代设计来源于现代艺术,艺术与设计的融合成为当代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从这种交融中寻求发展,徐仲偶可谓是另辟画路,游走于传统与现代、艺术与设计、平面与空间之间,怀抱传统精神,把握中国艺术的书写精髓,注入了一种当代文化的意识与创造激情,融现代气质和古典韵致于一体。并从写实风格跨越到抽象的写意,从传统的中国艺术元素中概括提炼出墨与彩结合的抽象符号,这不仅是绘画语言的转化,更是他追求艺术自觉和艺术走向成
期刊
朱德群是法兰西艺术学院终身院士中的第一位中国人,是法国画坛公认的世界级艺术大师,近年来,他的抽象艺术愈发受到国人的认识与关注。朱德群的抽象艺术,将西方油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水墨、书法、诗意融汇贯通,将他所理解的中国文化精神贯穿于自己的创作之中,传达出自己对生活意义的思索,对生命本真的探寻。  朱德群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他的抽象艺术完全不同于西方传统的抽象油画,烙有深刻的中国印记,传达着浓厚的中国情趣
期刊
主持语:  雪山、旷野、长河、朝圣、牦牛、酥油,苍凉与虔诚、艰难与纯净……藏族的高原生活是中国当代绘画长盛不衰的题材,而如何以水墨来表现藏族人是当代国画的一个课题。  国画家任惠中独辟蹊径,他把山水画尤其是现代山水画的种种笔墨技巧融入自己的藏族人物画中,追求人和自然浑然合一的美感。  任惠中是画家,同时也是军人,长期深入藏地,军人的豪情与艺术家的才情使他的绘画风格豪放,在画坛上,可谓独竖一帜。  
期刊
主持语:  陈思渊的画是清新的,这清新是从生活中来的;又因为他的水墨画不为传统笔墨及图式所囿,受益于设计环境的熏陶,画面构成及视角均有一种新意。是的,他年轻,喜欢现代生活,喜欢写生,撷生活之一角、印象之断片入画。  水墨画在陈思渊和他这一代年轻人身上很轻松,没有所谓姓中与姓西、传统与现代的问题。他如实地表现自己当下所见的一切,并画出自己的感受,其实这样就是好画了。    时间:2011年2月  地
期刊
《礼记·礼运》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儒家经典对于人类两性间的情欲毫不讳言,甚至将之与维持生存不可或缺的饮食等量齐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易经·序卦》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夫妇作为古代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这五种伦理关系之一,也受到传统儒家的重视。俗话说“捆绑不成夫妻”,尽管大多数古代婚姻并不以爱情为基础,但在“父母之命,
期刊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爱情之长久与缠绵,在历史与文学的世界里经久不衰、魅力长存。当人们对愛情的渴望久不停息,爱情故事与爱情文学就具有了持久的生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