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教育的探索与构建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g8872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实现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广州市花都区圆玄中学确立“立本求真,生命乐园”的核心理念,立足校本文化和区域资源,开展“本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创新了教育方式,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提高了教育质量,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元发展。
  一、基于学生实际的办学追求
  圆玄中学回归教育本质和规律,立足师生现实发展需要,以促进师生生命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掘圆玄中学作为圆玄系列学校的资源和花都民俗文化资源,通过专家引领下的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研讨探索,确立“立本求真,生命乐园”的办学理念,即“遵循圆玄学生成长的规律,把学校建成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的乐园”。
  “立本求真”即遵循的基本价值观和基本原则——充分尊重教育对象和教育对象个性差异,遵循教育规律和成长规律,运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挖掘潜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慧和潜能,从而形成健全人格,实现多元发展。“立本求真”与道家学说中的“贵生重命”等积极观点一脉相承,与当代道家文化研究提出的“贵德遵道”相互呼应,“立本”即“贵德”,“求真”即“遵道”。
  二、基于学校实际的特色定位
  立足本校生源实际情况,借鉴中华传统文化,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在“立本求真,生命乐园”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创建“本真教育”特色。
  其一,广府文化孕育的“花都性格”——“本真教育”的精神内核。作为广府文化分支的花都地域文化,既有古南越遗传,更受中原文化哺育,又受外来文化因素影响,具有自然朴实、刻苦耐劳、勤劳拼搏、勇于创新、兼容开放等特征。近年花都区委区政府提出“花园城市”“首善之区”与“幸福花都”的建设目标反映花都人崇尚自然、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取向,也为“本真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其二,花都当地民俗文化——“本真教育”的本土情怀。花都地杰人灵,民间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源远流长,其中盘古文化、古村落、灰塑艺术、客家文化、粤曲唱等,是我校较为重视的乡土文化资源。花都有盘古王山、盘古遗址,“盘古王诞”盛会自清嘉庆年流传至今,当地弘扬盘古文化,着重于继承与发扬盘古文化精髓中的“创新、勤劳、奉献”精神。花都地区古村落布局有序、规模宏大、幽静恬雅、古意盎然,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价值。
  其三,道家传统文化精髓——圆玄系列学校的独特资源。由香港圆玄学院出资兴建的“广东圆玄道观”坐落于花都区,成为了广东道教活动中心。道教提出“道法自然”“贵生重命”“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等主张,强调生命的可贵,提出人的生命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追求自然、本真,反对压抑人的天性与本真。“立本求真”与道家学说中的“贵生重命”等积极观点一脉相承,与当代道教研究提出的“贵德遵道”相互呼应,“立本”即“贵德”,“求真”即“遵道”。
  三、基于本真精神的文化建设
  学校围绕“立本求真,生命乐园”的办学理念,以“校史文化”“标识文化”“园景文化”“室场文化”为主要载体,彰显办学特色,营造学校精神,并使之成为润物无声的隐形课程。
  (一)校史文化——可亲可感、别具风格的励志教材
  圓玄中学既是花都区委区政府统战工作的窗口,又是香港圆玄学院“倡行八德”、热心公益、支持教育的见证。十年间,在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香港圆玄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历届师生秉承圆玄精神,践行“勤博礼信”校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人才。为了彰显政府和各界重教兴学的善举,传扬圆玄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学校设置了校史室,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直接彰显“本真教育”的价值观念;记录学校的每一步成长,展示学校名师风采,激发教师的个人工作激情;同时也展示历届优秀学生学有所成的事迹,以激发学生的爱校意识和拼搏精神。
  (二)标识文化——标示圆玄、引领前行的精神航标
  校徽:以圆玄学院的标志为中心,中心为“玄”字,“玄”是玄妙之意,象征着我们对于内在自我与世界未知的叩问,象征着对自我本真与外在真理的不断追寻。
  校色:红蓝相间,红墙蓝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构成特征,是圆玄中学校舍建筑、校徽设计、文化环境设计的主色调,彰显出学校特有的传统文化资源及学校文化个性。
  校旗:校旗以校色“红色”为底色,表达出“快乐、向上、朝气、热情”的校园活力。校旗上方中部为校徽;下部为由香港圆玄学院已故主席赵镇东先生手书的“圆玄中学”四字,红底白字的设计,流畅的行书,使校名在鲜艳中显素雅,在热情中显淳朴,体现出圆玄人崇尚自然、追求本真的风格。
  (三)景观文化——优雅古朴、氛围浓厚的“立体教科书”
  圆玄中学校园布局合理,建筑精美,错落有致,宽敞明亮;绿树环绕,繁花似锦,环境幽雅;室内室外,佳作遍布,品位高雅;各类活动有序开展,激情洋溢;师生乐观向上,儒雅而又充满活力,整个校园凸显“正雅和乐”的校风,体现“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长的快乐,让每一位教师体验教育的幸福”的追求。
  (四)室场文化——圆玄学子发展个性、开拓精彩人生的殿堂
  让每一堵墙都说话,使学生浸润在浓郁的教育氛围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定期公布每周课室墙报主题,开展墙报评比、班容班貌评比,加大班级文化建设力度。大型运动场、各类实验室、图书馆、艺术教育场馆、心理辅导室、地震科普馆等,为学校特色建设和学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四、基于学生发展的课程建设
  (一)构建适合圆玄学子的“本真课堂”
  1. 在学校层面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和“导师制”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行“导师制”,为每个学习小组安排导师,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位集思想引导、行为训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和生涯指导于一身的导师。
  2. 创建学科课堂模式,有效渗透本真教育
  各学科组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如语文科组的“以学定教,突出主干”模式,数学科组的“导学案”模式,英语科组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美术科组的“异质组合,小组合作”模式。各学科的教学探索,改革了课堂结构,调整了教与学的关系,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构建适合圆玄学子的特色课程体系
  1. 课程理念:立本求真,多元发展。
  2. 课程主题:礼信修身,勤博立业,个性发展。
  3. 课程目标:培养明礼守信、人格健全、充满活力、个性鲜明的圆玄学子。
  4. 课程结构:圆玄中学本真特色课程由三个模块构成,即“立本模块”“求真模块”和“发展模块”。每一个课程模块包含数量不等的具体科目,科目总数近30门。
  “立本模块”。以“礼信立本和礼信修身”为主题,包括“礼信立本”“礼信修身”“心灵之约”“花都乡情”和“珍爱生命”五部分,侧重培养人文素养与健全人格。
  “求真模块”。以“勤博求真、勤博立业”为主题,侧重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阅读素养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包括“阅读之乐”“探究之喜”“观察之悦”“运动之欢”和“思维之趣”五部分。
  “发展模块”。以“个性发展”为主题,在以上两模块的基础上,着重发现、挖掘学生的潜能并使之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发展学生体育特长、艺术特长及其他方面的特长,培养各类人才,达成多元发展的目标。
其他文献
新会,古称“冈州”,是一个有着1800多年悠久历史的南粤历史文化名城,岭南学派发源地之一,素有“海滨邹鲁”之称。与此相呼应,今日之新会,教育卓见成效、硕果累累。改革开放以来,江门市新会区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把教育作为惠及民生的头等大事来落实。三十多年来,新会教育实现了三次历史性大跨越:固本强基,率先跨入基础教育先进行列;创强提质,在江门地区率先建成广东省教育强区;争先
西关实验小学于1939年由美国一基督教徒在教堂里创办,地处广州市荔湾区城区中心,办学历史悠久。荔湾,明清时始通称“西关”,因“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美丽景致而得名,是广州本土文化汇聚之地。置身于经典西关文化氛围中的西关实验小学,在历史的演变中,学制和校名几经变动,始终走在改革前沿。西关实验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根植于特色文化中;强基于校本研修中;承载于践行活动中;发展于校本课程中; 融合于家校
2010年5月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4月7日河南洛阳一中学全班师生投票,决定让班上一名女生雷梦佳转学。3天之后女生投河自尽。但学校和学生都不认为雷梦佳是自杀。偶尔有教师抱怨她的死“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很少有人再提起雷梦佳。当然,还有一些风言风语:有人说她的死是“为民除害”,还有人说“没想到脸皮这么厚的人也会自杀”。这里没有人喜欢雷梦佳,何况现在她已经死了。  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流失了,这是
从教19年,他一直默默坚守一线,用行动证明特殊教育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专业。在教学中,他注重引导智障学生建立基本的社会意识和行为,为他们融入社会打牢基础。他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在课程导师的引领下,组织教师开发了适用于中重度智障学生的校本课程,该课程在省内外几十所特殊学校推广使用。2004年以来,他利用休息时间完成研究生课程学习,获得硕士学位,并于2013年起攻读博士。他就是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韶关市2009年提出用5年时间创建省教育强市。5年来,韶关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强力推进,于2014年8月,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成为粤东西北地区首个省教育强县(市、区)全覆盖的省教育强市。2015年11月23日,观察团一行到达韶关,韶关市代市长骆蔚峰接受了专访。骆蔚峰于2015年5月由广州市副市长调任韶关,他在接受专访的过程中,对韶关教育的重视之情溢于言表,对韶关教育的改革发展思路清晰、信心满满
广州市天河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起步于1998年,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过去十年,天河教育信息化的最大亮点是通过基于“天河部落”的混合式研修实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区域集体备课)、教学策略情境化、技术应用常态化,促进了学科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作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广东省首批“粤教云”项目计划示范应用试验区,天河区信息化工作以促进师生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扎实开展信息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特殊性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关系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也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师风乃教师的教学、学术作风也,是教师的思想文化素养和人格修养的综合体现,是教师的道德、才学、素养的集中反映。师德师风二者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制定与实施幼儿园一日活动,要立足于“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依据幼儿学习的方式、幼儿教育规律、幼儿园实际情况,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合理实施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保教工作。  《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对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中保教人员的基本要求、幼儿的活动行为表现和发展水平提出具体的指引,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指导和操作手册,也是幼儿园实施保教工作指导的
2016年,武江区小学和初中8项指标差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30923、0.30558,以十分優异的成绩达到区域义务教育校际均衡情况评估“小学综合差异系数低于0.65,初中综合差异系数低于0.55”的要求。这个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武江区始终坚持把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任务,不断加大统筹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师资实力、教育质量优质均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  走进石门实验小学,缓步走向两旁绿树成行的“曦之广场”,一块背靠“太极图”鱼池的景观石映入眼帘,石上刻有“爱敬天下”四字,石白字红,格外醒目。“爱敬人生,善行天下”,是石门实验小学于2012年在原有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办学理念。为了打造全国知名品牌学校,石门实验小学奋力推进爱敬教育,经过几年努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特色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