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杜尚的作品《泉》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_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杜尚《泉》的作品能够了解到“什么是艺术”到“什么使某物被称做是艺术”从艺术的本质到艺术品的资格或身份------艺术体制。另外《艺术界》一书中说到某物的艺术品身份是在特定历史情境中实现,包括艺术理论环境对艺术史的认识在内的艺术界,即包括他的物理属性以及外在于它的一种普遍的艺术观念,说明构成艺术品的两重意义,外观表层和外观涉及的深层次观念(杜尚)的作品现代艺术品脱离了古典视觉美后艺术之名的获得就时刻依赖于一种来自艺术史或艺术批评家的语境。
  【关键词】:杜尚;《泉》;艺术
  本文将以杜尚《泉》来诠释艺术,艺术品及艺术与生活的关系。19世纪20世纪初,世界艺术风格正在进行一次大的演变,许多艺术流派出现并形成大的艺术影响,艺术活动空前活跃,艺术思维日益高涨,杜尚的作品《泉》就是在这样的艺术背景下诞生的,《泉》依靠自身独特伴随文本进入艺术界。《泉》进入艺术界的艰难过程既是杜尚地位确立的过程,也是后现代先锋艺术嬗变和分化的过程,《泉》充分实现了什么是艺术。
  (一)《泉》的诞生
  杜尚1887年出生于诺曼底,父亲是个公证人,母亲酷爱绘画,1906年,他在蒙马特创作漫画,和他的两个兄弟一起学习现代艺术,后来三人一道创立“普托画社”这是法国最早的立体派画社之一。1912年,杜尚的绘画理念与其他人有了很大的区别,表现在他1912年创作的一幅作品,《下楼梯的裸体》被独立派沙龙拒绝参展,之后他基本脱离了立体派,由于早期受映像派,野兽派和达达主义的影响,他的设计思维与立体派渐行渐远也是必然的,同时他很快将映像派和野兽派对现实的叛逆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很快将二者的朦胧意向与狂野不羁发挥极致,他的创作理念日臻成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1917年,杜尚在便利店廉价的买到一个小便池,拿回创作室,在小便池边缘上写着“R.mutt,1917”就是签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接下来,杜尚把这个签上姓名的和日期的小便池送到参展会上参展,取名为《泉》,这样《泉》这件作品完成,成为艺术史,美术史上一件重大事件,成为人们日后讨论的重点,《泉》作品的诞生让后人不得不追问,何为艺术作品?艺术何以成为作品?在杜尚把小便池拿去参展之前,人们一般认为艺术作品之所以成为艺术品,那是因为艺术作品主体性承载了艺术客体这一事实,通俗的说就是:艺术作品里面艺术,但是作品《泉》却不是这样,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泉》是一件伟大的富有创意的作品,但是《泉》本身并没有涵括什么艺术,作品只是一件简单,平常的小便池,外形和内涵一致,没有艺术成分在里面,作品《泉》诞生后,围绕他的争论一直不休,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观点,各种声音都有:有肯定的,有否定的;有的怀疑有的借鉴吸取经验;有的认为是反艺术,有的认为就是艺术本身,有的认为是对艺术的嘲讽,有的认为是对艺术生活化的展现。鉴于讨论的激烈和复杂,我们以还原事情真面目为目的,对之进行解读,能够明白《泉》真正的意旨。
  (二)艺术品《泉》
  自杜尚以后 , 艺术就在观念的层次上存在着。从观念 艺术的角度来看 , 杜尚最著名的作品便是那个“臭名昭著”的签了假名的小便器— 1917年纽约举行独立艺术家社团展上杜尚化名“穆特先生”展出的作品《泉》。当时,美国画家比路看到这件作品后气急败坏地说 :“这简真是狠裹!”而现代艺术收藏家爱伦斯伯格却平静地说:“一个动人的形式被发现了! 这件东西从它 实用的功能中解放出来,它的形其实是很动人的,因此,这个人其实给我们提供的是美… … ”。那么,杜尚的真实用意何在? 杜尚对这件他视为雕塑的现成物(Readymade )有如下解释:“穆特先生是否经由自己的双手来制作此喷泉 , 并不重要 , 重要的是他选择了它 , 他采用了一个日常生活物品,经过他的处理己使它原有的意义消失 , 在新的标题与观念之下,他己为它创造了新的思维”以此方式 , 杜尚要人们思考的是:艺术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而事实上, 杜尚在他的一生中也在不厌其烦地追问自己关于“艺术的本质”这个问题 , 他是个天生的怀疑论者 、反规则主义者 , 他的一生不断地对各种己有的规则提出质疑 。他试图证明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它是一个传达思想的“符号”,一台“生产意义的机器”和迫使观看者主动地思考和创造性参与的活动。杜尚对于现成物的选择也是基于这些看法,通过艺术家的选择活动将普通的工业产品转换成艺术品 ,在这个过程中 ,艺术家并不参与制作,而只进行选择使之“符号化”与“意义化”,杜尚就这样巧妙地把艺术品的制作过程消解掉了,而把艺术家在选择这些普通物品時所遵循的观念作为艺术的核心。根据这些想法,杜尚制作了包括《泉》在内的一系列现成物作品 , 这些作品具有严厉抨击当时西方艺术传统的内涵。现成作品还提供了一种对艺术家的重新定义,即艺术家是把语境当作改变感知方式的人。并对艺术创作一直以来提倡的“独创性”有颠覆式的重新定义 , 从而开始将现代主义同坚固的19世纪艺术根基分离开来。,在杜尚的《泉》中此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回答,它仍然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为此,我们不得不涉及与杜尚同时代的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艺术思考,因为他在根本上深思了艺术的本性 , 而不是回避这个问题 。在海德格尔看来 ,艺术问题是相关于真理问题的, 而真理问题在根本上是存在问题。因为海德格尔所处的现代思想的主题为存在 。 〔2〕在他思想的中期。海德格尔认为“什么艺术? 这应该从艺术品那里获得答案。”〔3〕那么什么是艺术品呢 ? 如我们所知 ,我们在私人和公共领域可以遇到各种各样的艺术品。不难看到 ,一切艺术品都是物。物在此不仅是在其宽泛的意义上被理解 , 而且也是在其狭隘的意义上被把握 。这就是说 ,艺术品不仅是一般的物 , 而且是具有物质本性的物; 其特别性在于,它不是自然之物,而是人工之物。但艺术品又是一个特别的人造之物 :人们通 常称一般的人造之物为工具或者是器具 , 而称艺术品为作品。器具与作品区别何在?工具是被支配的,同时它也可能变成其对立面 ,是支配性的但作品是自由的 ,它不仅 自身是自由的 ,而且给予它之外的事物以自由。此外 ,作为物的工具在其使用中会消失自身 ,而作为物的作品在使用中会显示自身。而在当代 ,艺术品不仅是作品 , 而且还可能是文本 。作品和文本的根本差别在于 ,前者是有作者的 ,但后者却是无作者的。文本既不意味着它不是艺术家创造的 ,也不意味着它不能签署艺术家的名字,而是意味着它并不是作者意图的产物,至少不只是表达了作者的意图。故“艺术品作为文本首先不是生活世界本身,而是种种符号,如文字、声音、图像等。同时艺术文本不是抽象的,而是具象的,也就是感性的。但更重要的是 ,艺术文本是技艺、欲望和 智慧斗争的游戏 。”[4]以此艺术文本区别于一切非艺术文本 : 一些非艺术的文本可能是单纯技术性的、单纯欲望性的或者是单纯智慧性的 , 但惟有艺术文本是技艺、欲望和智慧的三者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一川.《艺术学原理》(第一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邵亮.艺术的两重性——以杜尚的《泉》为例看当代艺术的文化角色[J]《美术研究》.2011
其他文献
【摘要】:J. M. 库切的寓言体小说《等待野蛮人》是奠定其写作思想基础的一部重要著作。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可作为一个崭新的论证手段来解析老行政长官的遗忘、信念及救赎行为的形成原因,进而探究作者以老行政长官为代言人,对帝国主义进行变相的强烈讽刺和其渴望古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的宏大愿望。  【关键词】:《等待野蛮人》;弗洛伊德;梦;反殖民思想  J. M. 库切的小说《等待野蛮人》是一本寓言体小说
期刊
【摘要】:新古典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流派,它强调类型化,重视抽象形式因素,提倡素描,把一种纯造型的理性观念发挥到极致,这些在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的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浪漫主义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并非总是客观的反映自然,而是常从主观的意识出发来感悟世界,通过强烈的内在情感,结合想象和渲染的色彩,来抒发一种追求理想和表现精神世界的愿望;这些特征无论是在德国的浪漫主义或法国的浪漫主义大师作品中都能体现出来。作
期刊
【摘要】:在一次研究毕业生答辩时,有位学生写了一篇关于“浅析中国汉代写意雕塑的艺术风格”。这题目从文字层面上没有什么逻辑问题。但细想题目中的写意雕塑几字引起我注意并深思,写意雕塑这词说正确与否,开始我的思考和疑问。  【关键词】:写意雕塑;绘画;民族性;精神性  作为从事雕塑专业的我,从美院雕塑系毕业到承接大小雕塑工程和雕塑创作美展,并还获全国美展金奖。长期思考写意雕塑这提法正确与否?其实关于写意
期刊
【摘要】:亨利·马蒂斯是野兽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那追求简洁与真挚的艺术理念和孜孜不倦的创作精神影响着后世无数的艺术家。本文通过对亨利·马蒂斯代表作的分析来感受其具有独特的绘画技巧、独树一帜的画风。  【关键词】:野兽派;原始格调;装饰性;娱乐性;构图  亨利·马蒂斯是一位具有革新思想的艺术大师,他的宗旨是将色彩尽可能的服务于表现。即使后来野兽派其他成员相继放弃,但只有马蒂斯毅然坚持着野兽派画风。在
期刊
【摘要】:好的音乐作品能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想象,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人的心灵,使人受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熏陶渗透,从而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欢快、活泼的乐曲会表现出兴奋与高兴,而低沉、悲哀的乐曲也会出现情绪低落。这说明音乐不但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
期刊
【摘要】:自古以来,人们就通过花鸟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在这次创作中通过隐喻的手法,借用花来表现不同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状态,同时桌面上的花表达对已经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怀念。用构成的形式把画面分成几个不同大小的块面,以更好的突出画面的层次感与节奏感。通过工笔画《此花开尽更无花》的创作,从而表达我对自然之美的抒情达意。  【关键词】:隐喻;构成;虚实;节奏  一、创作构思  (一)主题选择  人们有感于
期刊
【摘要】:刘自鸣是一位在云南具有重要地位的画家。作为发展云南油画留洋归来的先驱,五十多年来刘自鸣恪守心中对艺术的一片真诚之情,在云南油画发展的道路上默默耕耘,不求名利,追求着自己的艺术理想,视艺术为生命,在五十多年的艺术创作中,刘自鸣开辟了稚拙画风,为云南乃至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稚拙;清新;朴素单纯  一、刘自鸣简介  刘自鸣出生于云南昆明,11岁时她的母亲非常
期刊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wo translation models circling around the key concept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studies. They are the Jerome Model and the Horace Model. They differentiate from e
期刊
【摘要】:兴盛于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高、尖、直的建筑特点营造出的是向上的升天感。法国的圣丹尼斯教堂作为第一座哥特式建筑,它的系统化和秩序化把罗马式建筑得以规整和改变,飞扶垛的巧妙设计使得宽大的玫瑰花窗取代了罗马式厚重的墙壁,建筑不再笨重而十分轻巧。圣丹尼斯教堂是哥特式建筑的开端,也是建筑形式转变的节点。文章从圣丹尼斯教堂入手,阐述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和意义。  【关键词】:圣丹尼斯;哥特式建筑;建造史
期刊
【摘要】:与以往北京人艺大戏动辄三四十人的浩荡群众演员队伍不同,《窝头会馆》共计十三个人物参演。如何在有数的演员身上塑造丰满的人物性格,编剧刘恒在此方面可谓颇费了些精力。《窝头会馆》人物塑造经验模式的深入探讨,可以在新的话剧创作当中借鉴运用,使好的话剧人物塑造技巧得以传承。  【关键词】:《窝头会馆》;人物塑造;编剧艺术;技巧传承  一、借信仰塑造人物  弥勒佛、耶稣、关公三个精神符号代表了三个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