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底数幂的乘法》说课稿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bb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教学大纲的制定,本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突出创新教育和人的终身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只重知识的传授、仅以学生获得知识为目的的旧观念。下面我以《同底数幂的乘法》为例,尝试一下新教法,并简要说明本人的用意与体会。
  第一部分:说教材
  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和整式的加减之后,为了学习整式的乘法而学习的关于幂的一个基本性质,又是幂的三个性质中最基本的一个性质,学好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其他两个性质和整式乘法的学习便容易了。因此,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既是有理数幂的乘法的推广又是整式乘法的重要基础,在本章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部分:说教学目标
  数学教育一方面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而另一方面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基于以上认识,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按认知、能力、情感作出了如下定位:
  认知目标:1、识记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2、理解法则中“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的意义;
  3、能熟练地应用同底数幂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从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猜想等探究创新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推导和应用,使学生初步理解“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热情。
  在以上目标设计中,我把“技能目标”融入“认知目标”中,增加了“能力目标”。其目的是突出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顺应创新教育的要求。
  第三部分:说教学重点难点
  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其他幂的运算性质一样,都是在有理数的基础上讨论的,因此正确地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突破它的关键是利用幂的意义通过从特殊到一般地推导性质,再从一般到特殊地运用性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性质的条件和结论.同时,法则的正确应用是本节学习中的又一个难点,突破的方法一是剖析性质的特征,二是通过一组诊断题让学生判断,并要求学生分析错误,比较异同。总结出运用法则时的注意事项予以强化顺应。
  第四部分:说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尝试引导法和探究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学内容进行自主的探究、发现,在对新知识的再创造和再发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整堂课我采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更加直观地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并可以适当地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第五部分:说教学过程
  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而掌握知识的多少不再是追求的主要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紧紧围绕着能力目标这一核心,创设了“创设情境、探索新知、促进深化、应用练习、提炼小结”的教学模式,整个过程分以下五步完成:
  一、创设情境:
  由古代中国民间流传的一道算术题引入旧知识——幂的意义,这样的题目能够达到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目的,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发现新知识创造了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条件,为探求新知识作好准备。
  路上走着7个老头儿,每个老头儿拿着7根手杖,每根手杖上有7个树杈,每个树杈上挂着7个竹篮,每个竹篮里有7个竹笼,每个竹笼里有7只麻雀,总共有多少只麻雀?
  二、探究新知:
  我是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先独立地进行思考、探索,再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发现新的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与合作精神的目的。
  首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且要求学生按照步骤讨论和解决下列四个问题:
  1、提出新任务:鼓励学生根据幂的意义独立求出:
  23×23=?103× 102=?
  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醒或者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认识,同时注意观察学生对幂的意义的理解程度,并要求学生说明每一步的理由。
  2、提高问题难度:在提出新问题后,再把难度提高到底数和指数中还有字母的情况
  a3×a2=? 10m×10n=?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比较,再加上小组的讨论和交流,这时,学生会对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过程中底数和指数的变化有初步的认识。
  3、提出挑战: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幂的运算的共同点,要求学生从计算的过程和结果中总结规律,并且能用一个比较简洁的式子概括出他们所发现的规律,让学生大胆猜想,从而引出新知识——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am×an=am+n(m、n都是正整数)
  得出法则后,学生一定会小有成就感,接着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法则推广到三个及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的情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am×an×ap=am+n+p(m、n都是正整数)
  4、提出更高挑战:让学生能从幂的意义这个角度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加以解释、说明,并验证它的正确性。
  在此基础上,可以鼓励学生用语言文字叙述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通过这样一个小环节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通过以上四个有层次的问题,突出重点,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索发现同底数幂乘法的性质,使学生获得成功。
  三、促进深化:
  在得出了同底数幂乘法的法则后,再要求学生按步骤识记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1、比一比识记性质。借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思索和回顾性质的得来过程,弄清法则的条件和结论,条件必须是“同底数幂”和“乘法”,结果一定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提问:“你认为这个性质的应用,应该特别注意什么?”这时可以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练习,之后再作回答。
  四、应用练习:
  学习了性质之后,再把性质运用到习题中去,这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在例题教学时要紧扣性质的条件和结论:是不是同底数幂的乘法,计算的结果是什么?注意每一步的依据,培养学生言必有据的科学精神。
  讲解了例题之后,安排了一组练习,让学生在反复运用法则中,去突破重点和难点。通过一组判断题,防止学生把幂的乘法运算与合并同类项及数的乘法运算相混淆,从根本上消除知识的负迁移,杜绝两者混淆的错误。
  五、提炼小结: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学完本节内容后,我提出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 1、本节课学了哪些知识?
  2、在运用同底数幂乘法性质时要注意什么?
  通过两个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把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形成知识网络,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作业的布置分两部分,必作题及选作题,意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为学生课后提供进一步探索、研究的课题,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作者联通:417000湖南省娄底市一中)
其他文献
中国教育的出路在于改革,改革的目标在于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当前历史特别是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使我们不得不考虑从教学思维、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乃至教学评价的全方位的转变。在短期内,影响历史教学的大环境不可能发生根本的变化,这就意味着在学习中学历史的需要和动机也不会有根本的变化,要寻求学习的动力,我们只能从影响历史教学的小环境,从学习的兴趣入手。  从上期开始我进行了一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
期刊
小学一般从中年级开始习作, 而低年级的写话可以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摸索了几点引起学生兴趣,提高低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以说话为基础,激发写的欲望    初入学的孩子有着强烈的说话愿望,老师要保护、珍视这种愿望,让学生自由表达,但此时有的学生只说半截话,表达不太清楚,我便时时处处提醒,指导孩子说完整话,把意思表达明白,渐渐地学生能说一段完整话了
期刊
像我们这些老少边穷的农村小学,如何指导学生去实践创新?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因为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只有把想象力培养提高了,学生才具备创新的素质。那么培养农村小学生的想象力有哪些可行的方法呢?我的一贯做法是:  一、扩想。就是对课文中的有关文句的内涵作联想开拓,或将课文故事加以扩充。如《迷人的张家界》在描写金鞭岩、黄狮寨、金鞭溪时都运用了许多比喻,如“虎背熊腰的威武将军”“酷似雄鹰”、“
期刊
复习课是把平时相对孤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串起来,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把规律性知识,如概念、性质、算理、算法等进行归类整理,沟通相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将这部分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数学知识系统中去,使学生在头脑里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把它保持在记忆中。所以应注意以下几点 :    一、在课堂教学结构上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
期刊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老师上课教,课下批改作业;学生上课听,课下做作业。多少年来没有改变,新课程改革的热门课题是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其实数学教学的改革也应该包括作业批改的改革。因为批改作业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批全改”。目前随着新课改深入进行,以及时代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需
期刊
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由于强烈的创新意识的推动,能根据既定的目的任务,展开主动的、独创的思维活动,通过一定的思路,借助于联想和想象,直觉和逻辑,对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渐进的或突发的,辐射的或凝聚的形式,进行不同的加工组合,从而产生新设想,新观念,新成果。  应用题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需要综合运用数学中的各种知识,解应用题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
期刊
当天空传来第一声春雷,春雷唤醒了万物,更确切地说是音乐唤出了它们不竭的动力,让它们装饰了一个个、美丽的春天。我是一名高中音乐教师,在繁忙的高考生活中,我把音乐送进了高考课堂,是音乐脱去了高考生沉重的包裹;是音乐开启了高考生的心灵;是音乐指明了高考生学习的航向;是音乐让学生的朝气一次次冲破了学习的极限;是音乐挖掘了学生的潜力。  神奇的力量——音乐!  之前,在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他们只知
期刊
中学作文教学长期存在着随意性、重复性、盲目性等问题,在我们山区农村的中学,这些问题尤显突出。提起作文,学生闻作文而色变,教师视作文为畏途。面对题目,学生茫然四顾,不知何处下笔。这样一来,学生失去写作的兴趣,很难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高质量作文。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扎扎实实地提高农村学生作文的质量呢?我的教学实践表明,必须要作到三个“注重”。    一、注重指导学生积累作文材料    常
期刊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育者往往围绕“应试”这一目标将语文教学模式化、框架化、热衷于搞被“歪曲化了”的标准和表现力,使语文教学陷入了一种比较尴尬的困惑境地,忽视了能力的提高。而在现代化社会里,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学过程应该是一种能力培养的过程,而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的,光靠课内教学显然是不够的。根据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期刊
什么是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根据我对新课标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认识到现在的数学课堂不再是“一言堂”,学生再不是教师课堂上的“配角,”而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主,构建新型的数学课堂教学观,让数学课堂不再为完成教学任务所困,教师应做到胸中有学生,真正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  我在数学教学中,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新型课堂的。    一、给学生一个充满情感的课堂    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