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方幼儿教育的差异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r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暑假,我还是一名在读的师范生,有幸地参加了学校举行的“暑期新西兰修学之旅”——关于新西兰幼儿教育,这次的旅行不仅是一次身心的放松,还是一次学习西方幼儿教育的好机会,通过多次实地参观当地幼儿园和听讲座,让我见识到了新西兰幼儿教育的魅力所在。今天就让我借助这次机会来说一说中西方幼儿教育的差异。
  一、中西方幼儿教育的现状
  (1)中国幼儿教育的现状
  中国幼儿教育服务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学龄前人口,中国拥有超过1亿的0-6岁学龄前人口,占世界同龄人口的五分之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7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公布的数字,2004年全球适龄幼儿毛入学率为37%,其中有四分之三的国家达到了75%以上,而中国仅为40.75%。如此庞大的人数致使徘徊在幼儿园门外的适龄儿童的数量十分巨大,先圣孔子“有教无类”的理想还远远未能实现。
  (2)西方幼儿教育的现状
  新西兰:
  早期幼儿教育不是强制性的,但是有185000名0-5岁适龄幼龄儿童,早期幼儿教育的价值已经是被家长和社会广为认同。早期幼儿教育可分为由孩子父母或亲戚的家庭看护,老师上门看护或送到老师家看护,到公或私立幼儿园、看护中心不等。新西兰的幼儿教育的课程是建立在这样的宗旨下:“让孩子们成长为胜任的,能自信的学习和交流的人,身心健康;在幼儿园有归属感,长大后能对社会有所贡献。”
  美国:
  1、具有清楚的哲学教育基础:以皮亚杰和杜威的教育思想为主。
  2、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3、立法及执法严格。
  4、重视特殊幼儿、贫穷及少数民族幼儿的受教机会。
  5、结合学术界不同领域,配合实务广做研究。
  6、课程及形态多样且有弹性。
  7、重视幼教师资培育。
  8、幼稚教育与小学教育有良好的衔接。
  英国:
  英国是目前世界各国推展幼儿教育较早,且具成效的国家之一。在教育上有一个共识,即教育对民智的提高及民主政治的了解甚有必要。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当欧陆许多国家大力推动国家教育政策时,英国教育基本上均能在内部行政制度、教材与教法保有相当的自主权,不受太多的人为干扰。
  二、中西方幼儿教育目标的差距
  (1)中国幼儿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的总目标包括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二者有机地构成“目标管理”系统。在幼儿园里,起主导作用的不是园舍和设施等物质条件,而是要把幼儿培养成怎样的人。明确的教育目标,体现着办园方向,统率着幼儿园全部教育活动并制约着全部管理活动。强调幼儿发展寓于“保教结合”之中“保教结合”,在幼儿园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条教育原则。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统一性所决定的,也是幼儿教育工作规律所要求的。在实践中应做到“教”中有“保”,“保”中有“教”,二者并举、有机结合,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和全部教育活动之中,统一在幼儿全面发展上。
  (2)西方幼儿教育的目标
  西方幼儿教育系统是一个民主、效率、弹性的开放系统。首先要保育好幼儿的身体健康,以及训练简单的生活习惯;其次,利用平时的直接环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于其成熟程度范围内,鼓励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和运用简介的语言来表达。最后,要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社会态度,在心中永远树立一个“集体”的概念。
  三、中西方幼儿教育的主要差异
  (1)家庭教育的差异
  在中国,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被当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从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惯养着,父母只懂得如何去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未想过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父母一直把他们看成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事事都会插足,如果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想出去闯一闯时,父母往往会加以阻止,甚至和孩子发生争执。他们习惯于为自己的孩子安排好未来,让孩子照着安排的计划行事才满意。
  在西方,孩子在年满18周岁甚至更小就离开家,学会独立生活,他们不喜欢伸手向父母要钱,而是靠自己去挣。
  对比这两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中国的孩子可以说是比西方的孩子幸福的多,他们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缺少锻炼自己的机会,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的孩子的独立生活与克服困难的能力远远不如西方的孩子。
  (2)教育理念的差异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孩子是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他就是什么。而西方教育的理念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己内在的发展规律的胚胎,自己任意发展,什么时间做什么,完全是他自己的发展规律决定的,家长不会进行干预和阻挠。正是因为这个大前提的不同,国内的早教方式更多的是重视填鸭式,知识成了早教的主体,孩子仅仅是知识的载体而已。而西方的教育,整体上把孩子看成一个个不一样的个体,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取决于他自己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所以西方早教对于孩子来说,在什么阶段必须达到什么水平没有硬性的要求,只是一个参照系。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国内的早教热衷于孩子之间的横向比较,西方幼儿园都是一对一的独立点评。
  (3)从点到面教育的差异
  西方幼儿教育非常看重集体(eommunity)这个概念。从小开始,从小处开始,为最小的集体作贡献,从中获得归属感和价值认同感。在他们的教育中,你成为什么样的大人物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为他人服务,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enjoy life最重要。
  四、中国幼儿教育的误区
  (1)过分宠爱
  在中国,一些家长过分的宠爱自己的孩子,甚至凡事都包办或代替。孩子不吃饭,家长会端着饭碗,从家的这头跑到那头,只为喂一口饭给孩子吃;出门怕孩子走路累死,动不动就抱着;生活上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倒杯开水怕烫着,用把剪刀怕剪着……这样的宠爱,反而适得其反,导致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社交能力都很差,等走上社会后不能适应,往往以自己为中心,不会与人交往。
  (2)过多管制
  中国早教既然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那么谁来画?自然是成人了,不是老师就是家长。所以国内的孩子很早就“被教”各种大人认为他这个年龄应该会的东西。不但被教,还要有成果,所以才有各种各样的证书横行于世。而西方早教认为孩子的成长取决于其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大人的作用永远是在孩子的身后,在他准备好的时候你才出现,给他提供他所需要的素材和帮助。
  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该劲量去尊重,而不是强加,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加给孩子。孩子和家长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应该保持民主的关系。
  (3)幼儿教育小学化
  很多人认为,小孩像个空瓶,吸收能力特别强,于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往里灌输知识。教其背唐诗、诵古训,尽管他们不一定理解,但先让其被动吸收,然后慢慢消化,最后将这些知识融汇贯通。美国人尽量让小孩多玩,提倡利用幼童的探索天性,通过让其接触大自然、认识真实世界,建立认知基础。多让幼童用五官感觉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用心去体会数字的意义,而不是只获得正确答案。他们认为幼童不能像大孩子或成年人一样抽象地学习,只有用真实世界的印象建立逻辑思维。中国孩子可以不加理解地知道3+4=7,将乘法表背得滚瓜烂熟,但那只是鹦鹉学舌。
  五、关于中西方幼儿教育的总结
  纵观中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我们应该对中国的教育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当然西方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他们的也同样存在许多弊端。在此,我认为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于“如何把中西方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更能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制度、教育形式。”为此,我认为中西方的教育负责人能够增进了解,加强沟通,能够早日找到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南港中心幼儿园
其他文献
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鉴于此,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从四年级开始,每册都专门安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一个单元。下面就来谈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咬文嚼字。凸显主题  具体说来,四年级学习列表整理和画示意图的策略,五年级学习列举和倒推的策略,六年级学习替换和转化的策略。这些策略,大多数
期刊
一、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我们应尽量创设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把知识融于生动的情境中,使课堂中的英语成为鲜活的语言而不是机械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牛津小学英语二年级上册unit5 at the market中,要学习单词carro
期刊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里活动的过程。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利用数学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乐学和善学的境界。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人手,谈谈如何活跃课堂氛围。  一、幽默——快乐导学。活跃课堂教学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通过幽默而建立,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
期刊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人思维的火花,思维应从问题开始。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经常、最普遍的方法,它将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有机结合,是师生课堂交流的主要方式。  一、提问要精当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合理的课堂提问正是“学”与“思”的最佳结合点,教师应利用课堂提问这一有效手段巧妙地打开学生的头脑。过于简单和难度太大的提问都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而过于琐碎和笼统的提问也会让
期刊
随着新《纲要》的深入学习,教师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游戏逐渐成为幼儿园中一日生活的主要活动,成为孩子学习的主要形式,而理论与实践也证明,游戏是最适合学前儿童的一种活动形式。  游戏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幼儿游戏的主题,玩具的选择及游戏的进行都应由幼儿自己来确定,教师只需为幼儿自主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幼儿才是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在幼儿游戏中教师是幼儿游戏的引导者、解读者、支持者,实际指导
期刊
教育是很有意思的,我的教学生涯总是从三年级接手一直教到六年级毕业。期间发生过很多有意思,值得回味的教育小故事也很多,每每想起就觉得孩子的天真、敏锐。  学生到了高年级,特别是一些男孩子,长得已经很高大了,但性格还是玩劣的。有一次如今也记不得起因是为什么,只记得教育男孩子时的言语。男孩子大约已经有1.72米高了,接受批评时规规矩矩地站在我面前,态度很虔诚的。感觉一直很好的我也先是坐着的,可觉得别扭,
期刊
先进与后进,本来是一对相互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孪生姐妹。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就是说,在同样的班级,同样的教室,同样的老师教育下,学生之间课堂学习效果与考试成绩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有部分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知识速度快而比较全面,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强而优秀,而另外部分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知识速度较慢而不够全面,在处理疑难问题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和缺陷。  
期刊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对外交流越来越广泛。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它的作用正日益显示出来,而人们平常的沟通渠道主要是靠听说。听是接受语言信息的前提,只有听懂才能正确地接受语言信息与正确地反馈信息、利用信息。在现代社会中,听说作为一种交际技能常决定着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听力作为英语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已被广大师生所认识,
期刊
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一个人对体育感兴趣,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寻找机会去参加,而且在体育活动时感到愉悦、放松和乐趣,表现出积极而自觉自愿。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
期刊
“孩子需要的是赞美与鼓励,孩子最渴望得到父母亲人的重视、关心,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表扬、一个关切的眼神,有时也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影响,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幼儿期的自我接纳和自我肯定可以决定一个人将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简单地说,幼儿是否赏识自己,决定了他将来是否幸福、成功。为了让幼儿学会接纳、肯定进而赏识自己,使“教师的指导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的学习”②,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