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云南是中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一个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云南特有的“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当您翻越重重叠叠的大山,沿着蜿蜒流淌的河流,踏上彩云之南,阿昌族和布朗族都有看不完的风景,听不完的故事,多彩的民族让你流连忘返。
走进阿昌族居住的大山,你还会发现阿昌族青年男女都喜欢在包头上插饰一朵朵鲜花。这朵朵鲜花,不仅美观,还寓意着纯净。
走进布朗族,在歌声与茶香中徘徊。逶迤的山岭,蜿蜒盘旋,犹如一条正在酣睡的巨龙。俯瞰足下,白云弥漫,环观群峰,云雾缭绕,一个个山顶探出云雾处,布朗族的村寨似朵朵芙蓉出水。
阿昌族:白象驮福刀传情
仅有三万余人的阿昌族把家园垒在半山半坝的坡地上,在这里打造着自己的生活。他们将勇气铸在户撒刀里,将历史编织在服饰中。这些翘首的匠人用勤劳与智慧锻造着永不终结的史册。
神秘传说中诞生的阿昌族。在群山绵延、河谷纵横的中缅边境,居住着阿昌人民,大山托着他们的脊梁,泉水拨动着他们的心弦。在这里他们把人类文明的种子播撒,把历史进步的奇葩浇灌……
阿昌的由来始见于唐朝时期汉文文献记载的“寻传蛮”,连接着遥远的氐羌族群和阿昌族的血脉,沉积着中华民族大家庭演进文明的历程。“寻传蛮”分布于云南西部澜沧江上游东西两岸,东至金沙江合流地带、西达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交汇的广阔区域内。元明时期,“寻传蛮”已经是开发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主人,被称为“萼昌”“峨昌”和“阿昌”,分布于德宏州梁河县的囊宋、九保两乡和陇川县的户撒乡,逐步形成近代以来人口分布的格局。
这是一个聪慧灵巧的民族。织布和铁器制作是阿昌族男女传统的看家本领,是阿昌族文化艺术之精粹,过去当地有“伙子看打铁,姑娘看纺织”的俗话,妇女织的节子花筒裙布工序的复杂,非具备娴熟的技能者莫为。男子打造的铁器,曾经是中缅边境各民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素有“削铁如泥、吹发即断、柔可绕指”之美誉的阿昌刀深受各兄弟民族的青睐,它是生活在高山中的中缅两国景颇族、傈僳族男子砍草劈路的工具和防身自卫的武器,还是傣族、阿昌族男子标榜成年英姿的佩戴。阿昌刀带着民族魂远行到青海、西藏,为藏族男子彰显强悍……阿昌刀被国家相关部委评为“最佳民族特需工艺品”,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昌刀的来历有各种传说,但有文字记载的不多,多数学者认为,阿昌族定居户撒时,已掌握制铁技术,但阿昌刀精湛的生产技术则是明初沐英入云南征麓川时带来的,其理由是明朝军入西南边疆以后,在长期的征战中需要大量的兵器,主要是刀剑。由于受环境制约,与内地联系困难,所以兵器的补给主要靠当地生产,于是留守户撒的明军中的工匠便把打刀工艺传授给已有制铁技术的阿昌族,便打制出了钢质较好的阿昌刀,以后世代相传,工艺不断发展,至今成为品牌多样、质量上乘的名刀。
多元宗教信仰。 阿昌族人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以特有的方式阐述着他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在阿昌族家家户户的堂屋正中,都供奉着祖先的神灵;在寨子头的古树下,竖立着祭拜护佑一方清吉平安的寨神“色曼”和地方神“色勐”的石柱,每年他们都要定期举行神圣的全寨共同祭祀神灵的民俗活动;春节时,他们祭拜天地祈祷风调雨顺;播种时,他们请来谷魂婆婆守护稻田;火把节时,他们高举火把赶走瘟疫和病虫灾害;结亲时,他们跪拜床公床母以求赐子赐福……南传上座部佛教丰富着他们的精神世界。佛教、道家、儒家思想精髓融入他们的信仰体系中,以“和为贵”“善为本”的伦理道德和村规民约正是这些传统信仰升华出的规范。行善积德、尊老爱幼、诚实本分、勤劳俭朴、勇敢坚定是阿昌族的崇尚。
恬静悠然的阿昌族民居建筑 阿昌族曹连文告诉记者:“解放前,阿昌族的生活极为寒苦,住宅绝大多数是茅草房。上世纪50年代,我们村都是茅草房,只有一家是从其他村寨购买现成房,拆来重建的。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逐渐有了砖瓦房。到了80年代,村里几乎没有茅草房了。以前,我们建房要把柱子埋在土里,两三年就要换柱子。现在,我们村的住房与当地的汉族民居区别不大。有的人家率先建起平房了。”他还说:“过去,村里没有水田,只能种包谷、旱谷,产量低,粮食不够吃,喝稀饭、吃山茅野菜度日。这些年,国家对阿昌族的好政策多,对农民的扶持好,老人有养老金,贫苦人有低保,孩子上学不用开书费,我们阿昌族的生活比十年前翻了一番呢!”阿昌族的住房一般是砖瓦、木石结构的四合院建筑。房屋一般分为两层,人居住在正屋,屋内设有神龛、烛台、长桌和火塘,楼下圈养牲畜,厢房和楼上堆放粮食及其他生活资料。
无论山区或坝区,阿昌族人家的住宅,皆建造为三合或四合院样式,三合一照壁的形式居多。木头皆是阿昌族人家起屋建房的主要材料,过去的木框架虽然已经改变为今天的钢筋水泥框架,但房屋的内壁却仍然是木料。几乎所有的阿昌族人家都喜欢在这内壁上镂刻各种各样的图案。
“桑建”花开祈福阿露窝罗节 阿昌族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其创作的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昌族人民民风淳厚,个个能歌善舞,民族节日为"阿露窝罗节"。“年年有个好时光,阿昌人民来歌唱。纪念遮帕麻遮米麻,福禄平安唱颂歌。一年一度阿露窝罗节,大家摆开窝罗场。”每年3月20日,是阿昌族阿露窝罗节,阿昌民众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和着象脚鼓、铓锣的节奏,唱着歌、跳着舞,舞着青龙、白象,与远道而来的客人共迎阿露窝罗节。对于阿昌人来说,阿露窝罗节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狂欢的节庆,更是阿昌族文化交流、传承、弘扬的重要方式和载体,不仅增强民族凝聚力,还促进了阿昌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阿昌族人许汉金说,这是为了赞颂人类始祖的创世之恩。阿露窝罗节来源于阿昌族美好的传说,因为遮帕麻和遮咪麻补天缝地、降魔降妖多次挽救人类,阿昌族人在每一年初春和“桑建”花开的时候,就会舞象、舞双龙,蹬着“窝罗”举行祭祀。阿昌族小伙彭锁住介绍,这也是阿昌族的情人节,青年男女则进行对歌活动,并用山花树叶蘸着清水互相挥洒,表示祝福。节日里阿昌姑娘们充分展现自己的美丽和聪慧,男青年们竞相追求,由此演绎出许多感人的爱情故事,成就无数美满姻缘。 行土葬俗 阿昌族的丧葬一般分为土葬和火葬两种。对非正常死亡者,如传染病死、凶死、难产死,行火葬。对正常去世者的丧葬仪式由“报丧入殓”、“停尸发送”、“祭奠出殡”、“土葬接灵”等几个部分组成。
舌尖上的阿昌美食 阿昌族人喜食酸味食品,主要有酸笋、酸菜、酸肉,这是阿昌族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阿昌特色美食过手米线。即火烧生猪肉米线。做法是将猪肉在火上烘烤成半熟,剁细斩茸,用酸醋拌熟,再加上碎花生米、猪肝、猪脑、粉肠各种调料,如蒜、辣椒、芫荽、豆粉、姜等,吃时把米线掐在手掌心,再放肉馅,拌和一起吃,故名"过手米线"。该米线柔软、光滑、不结团、不粘手,肉馅拌下去,不沉底,也不浮头,均匀地散布在米线中,味道鲜美,酸辣可口,别具风味。
奇特的抢亲婚俗 抢亲就是未婚男子将喜欢的未婚女子抢到自己家结婚成亲,这种是最特别的婚俗,云南有几个少数民族均有,但这只是男女双方商量好的一种婚嫁方式。然而,德宏州梁河县的阿昌族抢亲却有所不同,分为三种情况:
男女双方自由恋爱有了感情,但说亲时女方父母不同意,这时,男女青年便私下定好日子,让男方来抢亲。男方按约好的日子,邀约伙伴深夜摸进女方家,拉着姑娘就跑,姑娘有意高声喊父母,以示自己是被人抢走的。由于女方父母毫无准备,这种抢亲大都顺利。
姑娘有了自己的意中人,而父母又硬要为姑娘选定其他女婿。在两个男子喜欢一个姑娘的情况下,其中一个男子便约同伴把姑娘抢回家中,未抢到姑娘的另一个男子,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姑娘被抢走,而不能半路截取,这是阿昌族的规矩。
男女双方在恋爱过程中立下山盟海誓,但女方中途变心,男方便组织人趁姑娘外出不备抢起就跑。抢亲到家,一进门就放鞭炮,当即拜堂。当夜或第二天一早要将姑娘领到较远的亲戚家住下,有时还要躲进深山,直到双方家长谈判妥当才双双回家。
“鲜花”盛开的阿昌族服饰 在阿昌族的服饰中,数腊撒地区阿昌族的衣着民族特色最浓。姑娘爱穿蓝色、黑色对襟上衣和长裤,打黑色或蓝色包头,有的像高耸的塔形,高达一、二尺。有的则用二寸多宽的蓝布一圈圈地缠起来,包头后面还有流苏,长可达肩;前面用鲜花和极色绒珠、缨络点缀;有的在左鬃角戴一银首饰,像一朵盛开的菊花,上面镶玉石、玛脑、珊瑚之类;姑娘们还以银元、银链为胸饰,颈上戴银项圈数个,光彩夺目。阿昌姑娘还扎腰带,她们叫毡裙,多用自制的线和土布绣制。这与阿昌人的劳动生活有关。据说,古时有位猎人的女儿,为了跟父亲学打猎的本领,就缝了一条腰带把腰身扎紧,勤学苦练,练得一身好武艺,姑娘们羡慕她,也学她扎起腰带。扎时在身前留出一长一短两条扎头,既紧束腰肢,方便劳作,又飘如彩蝶,十分美观。已婚妇女多穿窄袖对襟黑色上衣,改着筒裙。裙与裤成了区分婚否的标志。男子则可以包头颜色来区别婚否。一般未婚者打白包头,已婚者打藏青色包头。
布朗族:山茶飘香蜂鼓舞
莽莽横断山,滔滔澜沧江,有布朗族人世代居其间。布朗族文化博大而精深。其中以种茶、驯旱稻、纺木棉三者贡献最大。布朗族人一生与茶密不可分。茶树是家庭财富的标志,茶叶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据记载,布朗族的纺织文化,还是在“濮”人部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过著名的“桐华布和兰干细布”和独具特色的牛肚被。
神秘哀牢国的文化传承 时至今日,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境内的昌宁、凤庆、云县、景东、双江、澜沧、勐海等四地州十余个县。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布朗族总人口为九点二万人。其中勐海县三万余人,双江一万余人,其余各县均不足一万人。
布朗族是一个善于种茶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茶一直在他们的生活中居着重要的位置。在布朗族和德昂族中流传着人是天界的茶叶下凡变化而成的神话故事。另一则故事则讲,茶是“浦蛮王”留给他的后代布朗族的。
云南是茶的发源地。茶叶很早就进入了布朗族的生活中。布朗族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是他们最原始的宗教信仰。祭祀所用的鸡、猪、宰杀时禁止使用金属刀,须用木棒击其头至死。它给我们传递了这个信息: 神崇拜产生于金属器产生前。而祭台上请神的祭品只有茶、大米和用土碗盛的酒。其他物品不得随便上祭台。上述告诉我们 神崇拜之际,茶早已进入布朗族的生活。
布朗族文化,博大而精深。若论大贡献,公认者有三:一为识种茶,已历数千载;史家方国瑜,称为茶始祖,今滇古茶地,处处有族名;布朗居处皆茶园,村村寨寨出香茗,如今普洱茶兴旺,原产地名更远扬。二为驯旱稻,深山传美名;拾取山中谷,育成旱稻种,驯育艰辛无人见,山里人家始有粮,至今刀耕火种地,旱稻仍为当家粮。三为木棉纺,西南有布朗;摘取木棉花,纺成桐华布,西南丝路输身毒,张骞大夏曾亲见,如今“蒲蛮”人家地,布朗女儿仍善纺。
布朗族宗教,尊佛与自然。南传上座部,源自印西来,神灵祖崇拜,亘古有流传,佛说众平等,各族友相待,神灵讲敬畏,天地人合一,对外睦邻族,对内法自然,外来与本土,和谐并传承。
布朗族艺术,歌悦舞翩跹。布朗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布朗族民间舞蹈概况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故事、诗歌、音乐、舞蹈,用以抒发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希望和某种理想。
每逢结婚、迁新居、过年节或劳动之余,年轻人都爱对歌。布朗族民歌十分丰富,按其音调大体可分为“索”“胜”“宰”“拽”“脱麻”等几种。这些曲调也因地区差异而各具特色。
舞蹈也是布朗族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据目前收集到的布朗族舞蹈看,大致可分为自娱性舞蹈和祭把性舞蹈两大类。自娱性舞蹈包括“宰蹦”、“一翻一轻”、“直歌”、“题之歌”、“半翻歌”、“青年舞”等。祭祀性舞蹈包括“波汪顶”、“蜡条舞”、“肯麻”“利阿朗”等。
布朗族服饰,古朴显端庄。妇女的衣裙与傣族相似,上穿紧身短衣,头顶挽髻,用头巾缠头,喜欢戴大耳环、银手镯等装饰。姑娘爱戴野花或自编的彩花,将双颊染红。一般,女子上着左右两祚斜襟窄袖黑色小褂,小褂为圆领、紧腰、宽摆,短及臀部,在左肋下拴线打结,已婚妇女用黑色布料,未婚姑娘喜浅蓝色或白色。里衫为无袖贴身夹衫,下穿两条筒裙,内裙为白色,外裙有两色,臀部以上为红色横条,腿下为绿色或黑色,用布条或花边镶饰。未婚妇女用黑或蓝布包头;已婚妇女梳发髻,插银簪,顶端镶3颗棱形玻璃珠,下系银链,缠包头。妇女戴银耳环、项圈、手镯等饰品。 男子一般穿黑色或青色宽大长裤和对襟无领上衣缠头巾。成年男子喜爱纹身。无论男女都喜欢饮酒、染齿、吸烟。布朗族有一独特的风俗“染齿”。他们认为只有染黑的牙齿才最坚固、最美观。经过染齿的男女青年才有权谈恋爱。布朗族男子有纹身的习俗,四肢、胸部、腹部皆刺以各种几何图形和飞禽走兽,然后涂上碳灰和蛇胆汁,使其不消失。
布朗族饮食,味突酸辣咸。摘取山野菜,调和五味鲜,勐海包烧菜,汇集山中珍,剁生调百蔬,刹撇味特鲜,双江橄榄生,酸笋鸡肉甜,施甸年猪饭,凉拌嫩茶尖,普洱茶焖饭,色美味香甜,饮宴岂无酒,旱谷酒洌醇,席间起歌舞,宾主俱欢颜。
布朗族经济,茶叶当为先。茶是大自然馈赠勤劳善良的布朗族的珍品。在布朗人的生活中时时事事离不开茶。千百年的茶缘,布朗人说茶、吃茶、唱茶、用茶……可谓到了及至。布朗族是中国古代“濮人”的后裔。有专家指出,茶叶是云南古代“濮人”最早发现和种植的。祖先叭岩冷,种茶第一人,金银有尽时,茶叶世代兴,先祖遗训在,子孙世代铭,无论居何地,代代营茶园,公弄野茶地,景迈古茶园,布朗人居处,家家出珍茶;“得责”能止乏,酸茶助消化,竹筒茶清香,普洱茶味醇,烤茶香浓酽,晒青回味甘,更有青竹蜜,上宾方品先。改革开放后,发展胶蔗烟,历经十数年,新产业呈现,奈何宜地少,受益面局限;山区交通阻,出产亦有限,工业不发展,商业难彰显,全民种养业,发展步难前,至今不少地,温饱难周全。
布朗人婚俗 娶一个老婆要办两次婚礼。布朗人的婚礼不寻常,一对情侣的婚典要重复举行2至3次。第一次在定亲之后,姑娘被接到男方家举行拴线礼仪式。此后新郎、新娘各回各家,尽管新郎每夜必宿老丈人家,但白天仍然回到自己家中劳动生活。直到举行了第二次婚礼,新娘才正式嫁到夫家去当儿媳妇。第三次的婚典往往办在婴儿出生之后,这次一定要杀猪宰牛喝喜酒,招待全村寨的亲朋好友。
布朗族的传统习俗认为,只有举行了第二次婚礼,青年男女才算是正式结婚。因为这次婚礼后,妻子才可以常住婆家。
布朗族的聚寨群居 布朗族也是一个山地民族,聚寨群居是其民族特征之一。布朗族村寨多建于海拔2000余米的山间,选建寨子的主要条件是要方便种地。因此,大多数布朗族村寨的房舍顺山坡密集建盖,村民聚寨群居。住房是一楼一底的干栏式竹楼。房屋为竹木结构,楼上供人居住,楼底无墙,用于堆放杂物。楼上居室用竹篱或木板围建,仅留一门,室内光线较暗。屋面分四面两台,呈重檐状,下檐很长,直伸至距地面4米~5米处。楼前面大门前搭架着木梯。楼上设有阳台,摆放装水的土锅土罐,是洗漱和晾晒衣物的地方。屋顶盖草或瓦片,楼板用竹笆或木材铺设。楼室分堂屋、火塘、卧室三部分。火塘设于中央,既用于做饭,又用于取暖、照明,并一般在火塘边接待客人。堂屋与卧室用竹笆或木板隔开,卧室内不搭床架,按性别分别于左右两边,席地而卧。粮仓一般盖在屋外或村外,搭高台架堆放。
独特的地貌与气候孕育了勤劳的人民,他们世世代代在河谷耕耘、在山坡开田、在原野放牧、在丛林狩猎,在辛勤的劳作中书写民族的光荣,在与自然环境的不断交流对话中生息繁衍、创制文化。这样的山川地貌,这样的人文特质,注定了这片历经千年沧桑的土地总会以她卓然特出的自然环境、浓郁神秘的民俗风情而散发出弥久愈盛的诱人气息……
责任编辑:李琳娜
走进阿昌族居住的大山,你还会发现阿昌族青年男女都喜欢在包头上插饰一朵朵鲜花。这朵朵鲜花,不仅美观,还寓意着纯净。
走进布朗族,在歌声与茶香中徘徊。逶迤的山岭,蜿蜒盘旋,犹如一条正在酣睡的巨龙。俯瞰足下,白云弥漫,环观群峰,云雾缭绕,一个个山顶探出云雾处,布朗族的村寨似朵朵芙蓉出水。
阿昌族:白象驮福刀传情
仅有三万余人的阿昌族把家园垒在半山半坝的坡地上,在这里打造着自己的生活。他们将勇气铸在户撒刀里,将历史编织在服饰中。这些翘首的匠人用勤劳与智慧锻造着永不终结的史册。
神秘传说中诞生的阿昌族。在群山绵延、河谷纵横的中缅边境,居住着阿昌人民,大山托着他们的脊梁,泉水拨动着他们的心弦。在这里他们把人类文明的种子播撒,把历史进步的奇葩浇灌……
阿昌的由来始见于唐朝时期汉文文献记载的“寻传蛮”,连接着遥远的氐羌族群和阿昌族的血脉,沉积着中华民族大家庭演进文明的历程。“寻传蛮”分布于云南西部澜沧江上游东西两岸,东至金沙江合流地带、西达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交汇的广阔区域内。元明时期,“寻传蛮”已经是开发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主人,被称为“萼昌”“峨昌”和“阿昌”,分布于德宏州梁河县的囊宋、九保两乡和陇川县的户撒乡,逐步形成近代以来人口分布的格局。
这是一个聪慧灵巧的民族。织布和铁器制作是阿昌族男女传统的看家本领,是阿昌族文化艺术之精粹,过去当地有“伙子看打铁,姑娘看纺织”的俗话,妇女织的节子花筒裙布工序的复杂,非具备娴熟的技能者莫为。男子打造的铁器,曾经是中缅边境各民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素有“削铁如泥、吹发即断、柔可绕指”之美誉的阿昌刀深受各兄弟民族的青睐,它是生活在高山中的中缅两国景颇族、傈僳族男子砍草劈路的工具和防身自卫的武器,还是傣族、阿昌族男子标榜成年英姿的佩戴。阿昌刀带着民族魂远行到青海、西藏,为藏族男子彰显强悍……阿昌刀被国家相关部委评为“最佳民族特需工艺品”,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昌刀的来历有各种传说,但有文字记载的不多,多数学者认为,阿昌族定居户撒时,已掌握制铁技术,但阿昌刀精湛的生产技术则是明初沐英入云南征麓川时带来的,其理由是明朝军入西南边疆以后,在长期的征战中需要大量的兵器,主要是刀剑。由于受环境制约,与内地联系困难,所以兵器的补给主要靠当地生产,于是留守户撒的明军中的工匠便把打刀工艺传授给已有制铁技术的阿昌族,便打制出了钢质较好的阿昌刀,以后世代相传,工艺不断发展,至今成为品牌多样、质量上乘的名刀。
多元宗教信仰。 阿昌族人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以特有的方式阐述着他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在阿昌族家家户户的堂屋正中,都供奉着祖先的神灵;在寨子头的古树下,竖立着祭拜护佑一方清吉平安的寨神“色曼”和地方神“色勐”的石柱,每年他们都要定期举行神圣的全寨共同祭祀神灵的民俗活动;春节时,他们祭拜天地祈祷风调雨顺;播种时,他们请来谷魂婆婆守护稻田;火把节时,他们高举火把赶走瘟疫和病虫灾害;结亲时,他们跪拜床公床母以求赐子赐福……南传上座部佛教丰富着他们的精神世界。佛教、道家、儒家思想精髓融入他们的信仰体系中,以“和为贵”“善为本”的伦理道德和村规民约正是这些传统信仰升华出的规范。行善积德、尊老爱幼、诚实本分、勤劳俭朴、勇敢坚定是阿昌族的崇尚。
恬静悠然的阿昌族民居建筑 阿昌族曹连文告诉记者:“解放前,阿昌族的生活极为寒苦,住宅绝大多数是茅草房。上世纪50年代,我们村都是茅草房,只有一家是从其他村寨购买现成房,拆来重建的。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逐渐有了砖瓦房。到了80年代,村里几乎没有茅草房了。以前,我们建房要把柱子埋在土里,两三年就要换柱子。现在,我们村的住房与当地的汉族民居区别不大。有的人家率先建起平房了。”他还说:“过去,村里没有水田,只能种包谷、旱谷,产量低,粮食不够吃,喝稀饭、吃山茅野菜度日。这些年,国家对阿昌族的好政策多,对农民的扶持好,老人有养老金,贫苦人有低保,孩子上学不用开书费,我们阿昌族的生活比十年前翻了一番呢!”阿昌族的住房一般是砖瓦、木石结构的四合院建筑。房屋一般分为两层,人居住在正屋,屋内设有神龛、烛台、长桌和火塘,楼下圈养牲畜,厢房和楼上堆放粮食及其他生活资料。
无论山区或坝区,阿昌族人家的住宅,皆建造为三合或四合院样式,三合一照壁的形式居多。木头皆是阿昌族人家起屋建房的主要材料,过去的木框架虽然已经改变为今天的钢筋水泥框架,但房屋的内壁却仍然是木料。几乎所有的阿昌族人家都喜欢在这内壁上镂刻各种各样的图案。
“桑建”花开祈福阿露窝罗节 阿昌族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其创作的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昌族人民民风淳厚,个个能歌善舞,民族节日为"阿露窝罗节"。“年年有个好时光,阿昌人民来歌唱。纪念遮帕麻遮米麻,福禄平安唱颂歌。一年一度阿露窝罗节,大家摆开窝罗场。”每年3月20日,是阿昌族阿露窝罗节,阿昌民众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和着象脚鼓、铓锣的节奏,唱着歌、跳着舞,舞着青龙、白象,与远道而来的客人共迎阿露窝罗节。对于阿昌人来说,阿露窝罗节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狂欢的节庆,更是阿昌族文化交流、传承、弘扬的重要方式和载体,不仅增强民族凝聚力,还促进了阿昌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阿昌族人许汉金说,这是为了赞颂人类始祖的创世之恩。阿露窝罗节来源于阿昌族美好的传说,因为遮帕麻和遮咪麻补天缝地、降魔降妖多次挽救人类,阿昌族人在每一年初春和“桑建”花开的时候,就会舞象、舞双龙,蹬着“窝罗”举行祭祀。阿昌族小伙彭锁住介绍,这也是阿昌族的情人节,青年男女则进行对歌活动,并用山花树叶蘸着清水互相挥洒,表示祝福。节日里阿昌姑娘们充分展现自己的美丽和聪慧,男青年们竞相追求,由此演绎出许多感人的爱情故事,成就无数美满姻缘。 行土葬俗 阿昌族的丧葬一般分为土葬和火葬两种。对非正常死亡者,如传染病死、凶死、难产死,行火葬。对正常去世者的丧葬仪式由“报丧入殓”、“停尸发送”、“祭奠出殡”、“土葬接灵”等几个部分组成。
舌尖上的阿昌美食 阿昌族人喜食酸味食品,主要有酸笋、酸菜、酸肉,这是阿昌族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阿昌特色美食过手米线。即火烧生猪肉米线。做法是将猪肉在火上烘烤成半熟,剁细斩茸,用酸醋拌熟,再加上碎花生米、猪肝、猪脑、粉肠各种调料,如蒜、辣椒、芫荽、豆粉、姜等,吃时把米线掐在手掌心,再放肉馅,拌和一起吃,故名"过手米线"。该米线柔软、光滑、不结团、不粘手,肉馅拌下去,不沉底,也不浮头,均匀地散布在米线中,味道鲜美,酸辣可口,别具风味。
奇特的抢亲婚俗 抢亲就是未婚男子将喜欢的未婚女子抢到自己家结婚成亲,这种是最特别的婚俗,云南有几个少数民族均有,但这只是男女双方商量好的一种婚嫁方式。然而,德宏州梁河县的阿昌族抢亲却有所不同,分为三种情况:
男女双方自由恋爱有了感情,但说亲时女方父母不同意,这时,男女青年便私下定好日子,让男方来抢亲。男方按约好的日子,邀约伙伴深夜摸进女方家,拉着姑娘就跑,姑娘有意高声喊父母,以示自己是被人抢走的。由于女方父母毫无准备,这种抢亲大都顺利。
姑娘有了自己的意中人,而父母又硬要为姑娘选定其他女婿。在两个男子喜欢一个姑娘的情况下,其中一个男子便约同伴把姑娘抢回家中,未抢到姑娘的另一个男子,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姑娘被抢走,而不能半路截取,这是阿昌族的规矩。
男女双方在恋爱过程中立下山盟海誓,但女方中途变心,男方便组织人趁姑娘外出不备抢起就跑。抢亲到家,一进门就放鞭炮,当即拜堂。当夜或第二天一早要将姑娘领到较远的亲戚家住下,有时还要躲进深山,直到双方家长谈判妥当才双双回家。
“鲜花”盛开的阿昌族服饰 在阿昌族的服饰中,数腊撒地区阿昌族的衣着民族特色最浓。姑娘爱穿蓝色、黑色对襟上衣和长裤,打黑色或蓝色包头,有的像高耸的塔形,高达一、二尺。有的则用二寸多宽的蓝布一圈圈地缠起来,包头后面还有流苏,长可达肩;前面用鲜花和极色绒珠、缨络点缀;有的在左鬃角戴一银首饰,像一朵盛开的菊花,上面镶玉石、玛脑、珊瑚之类;姑娘们还以银元、银链为胸饰,颈上戴银项圈数个,光彩夺目。阿昌姑娘还扎腰带,她们叫毡裙,多用自制的线和土布绣制。这与阿昌人的劳动生活有关。据说,古时有位猎人的女儿,为了跟父亲学打猎的本领,就缝了一条腰带把腰身扎紧,勤学苦练,练得一身好武艺,姑娘们羡慕她,也学她扎起腰带。扎时在身前留出一长一短两条扎头,既紧束腰肢,方便劳作,又飘如彩蝶,十分美观。已婚妇女多穿窄袖对襟黑色上衣,改着筒裙。裙与裤成了区分婚否的标志。男子则可以包头颜色来区别婚否。一般未婚者打白包头,已婚者打藏青色包头。
布朗族:山茶飘香蜂鼓舞
莽莽横断山,滔滔澜沧江,有布朗族人世代居其间。布朗族文化博大而精深。其中以种茶、驯旱稻、纺木棉三者贡献最大。布朗族人一生与茶密不可分。茶树是家庭财富的标志,茶叶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据记载,布朗族的纺织文化,还是在“濮”人部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过著名的“桐华布和兰干细布”和独具特色的牛肚被。
神秘哀牢国的文化传承 时至今日,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境内的昌宁、凤庆、云县、景东、双江、澜沧、勐海等四地州十余个县。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布朗族总人口为九点二万人。其中勐海县三万余人,双江一万余人,其余各县均不足一万人。
布朗族是一个善于种茶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茶一直在他们的生活中居着重要的位置。在布朗族和德昂族中流传着人是天界的茶叶下凡变化而成的神话故事。另一则故事则讲,茶是“浦蛮王”留给他的后代布朗族的。
云南是茶的发源地。茶叶很早就进入了布朗族的生活中。布朗族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是他们最原始的宗教信仰。祭祀所用的鸡、猪、宰杀时禁止使用金属刀,须用木棒击其头至死。它给我们传递了这个信息: 神崇拜产生于金属器产生前。而祭台上请神的祭品只有茶、大米和用土碗盛的酒。其他物品不得随便上祭台。上述告诉我们 神崇拜之际,茶早已进入布朗族的生活。
布朗族文化,博大而精深。若论大贡献,公认者有三:一为识种茶,已历数千载;史家方国瑜,称为茶始祖,今滇古茶地,处处有族名;布朗居处皆茶园,村村寨寨出香茗,如今普洱茶兴旺,原产地名更远扬。二为驯旱稻,深山传美名;拾取山中谷,育成旱稻种,驯育艰辛无人见,山里人家始有粮,至今刀耕火种地,旱稻仍为当家粮。三为木棉纺,西南有布朗;摘取木棉花,纺成桐华布,西南丝路输身毒,张骞大夏曾亲见,如今“蒲蛮”人家地,布朗女儿仍善纺。
布朗族宗教,尊佛与自然。南传上座部,源自印西来,神灵祖崇拜,亘古有流传,佛说众平等,各族友相待,神灵讲敬畏,天地人合一,对外睦邻族,对内法自然,外来与本土,和谐并传承。
布朗族艺术,歌悦舞翩跹。布朗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布朗族民间舞蹈概况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故事、诗歌、音乐、舞蹈,用以抒发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希望和某种理想。
每逢结婚、迁新居、过年节或劳动之余,年轻人都爱对歌。布朗族民歌十分丰富,按其音调大体可分为“索”“胜”“宰”“拽”“脱麻”等几种。这些曲调也因地区差异而各具特色。
舞蹈也是布朗族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据目前收集到的布朗族舞蹈看,大致可分为自娱性舞蹈和祭把性舞蹈两大类。自娱性舞蹈包括“宰蹦”、“一翻一轻”、“直歌”、“题之歌”、“半翻歌”、“青年舞”等。祭祀性舞蹈包括“波汪顶”、“蜡条舞”、“肯麻”“利阿朗”等。
布朗族服饰,古朴显端庄。妇女的衣裙与傣族相似,上穿紧身短衣,头顶挽髻,用头巾缠头,喜欢戴大耳环、银手镯等装饰。姑娘爱戴野花或自编的彩花,将双颊染红。一般,女子上着左右两祚斜襟窄袖黑色小褂,小褂为圆领、紧腰、宽摆,短及臀部,在左肋下拴线打结,已婚妇女用黑色布料,未婚姑娘喜浅蓝色或白色。里衫为无袖贴身夹衫,下穿两条筒裙,内裙为白色,外裙有两色,臀部以上为红色横条,腿下为绿色或黑色,用布条或花边镶饰。未婚妇女用黑或蓝布包头;已婚妇女梳发髻,插银簪,顶端镶3颗棱形玻璃珠,下系银链,缠包头。妇女戴银耳环、项圈、手镯等饰品。 男子一般穿黑色或青色宽大长裤和对襟无领上衣缠头巾。成年男子喜爱纹身。无论男女都喜欢饮酒、染齿、吸烟。布朗族有一独特的风俗“染齿”。他们认为只有染黑的牙齿才最坚固、最美观。经过染齿的男女青年才有权谈恋爱。布朗族男子有纹身的习俗,四肢、胸部、腹部皆刺以各种几何图形和飞禽走兽,然后涂上碳灰和蛇胆汁,使其不消失。
布朗族饮食,味突酸辣咸。摘取山野菜,调和五味鲜,勐海包烧菜,汇集山中珍,剁生调百蔬,刹撇味特鲜,双江橄榄生,酸笋鸡肉甜,施甸年猪饭,凉拌嫩茶尖,普洱茶焖饭,色美味香甜,饮宴岂无酒,旱谷酒洌醇,席间起歌舞,宾主俱欢颜。
布朗族经济,茶叶当为先。茶是大自然馈赠勤劳善良的布朗族的珍品。在布朗人的生活中时时事事离不开茶。千百年的茶缘,布朗人说茶、吃茶、唱茶、用茶……可谓到了及至。布朗族是中国古代“濮人”的后裔。有专家指出,茶叶是云南古代“濮人”最早发现和种植的。祖先叭岩冷,种茶第一人,金银有尽时,茶叶世代兴,先祖遗训在,子孙世代铭,无论居何地,代代营茶园,公弄野茶地,景迈古茶园,布朗人居处,家家出珍茶;“得责”能止乏,酸茶助消化,竹筒茶清香,普洱茶味醇,烤茶香浓酽,晒青回味甘,更有青竹蜜,上宾方品先。改革开放后,发展胶蔗烟,历经十数年,新产业呈现,奈何宜地少,受益面局限;山区交通阻,出产亦有限,工业不发展,商业难彰显,全民种养业,发展步难前,至今不少地,温饱难周全。
布朗人婚俗 娶一个老婆要办两次婚礼。布朗人的婚礼不寻常,一对情侣的婚典要重复举行2至3次。第一次在定亲之后,姑娘被接到男方家举行拴线礼仪式。此后新郎、新娘各回各家,尽管新郎每夜必宿老丈人家,但白天仍然回到自己家中劳动生活。直到举行了第二次婚礼,新娘才正式嫁到夫家去当儿媳妇。第三次的婚典往往办在婴儿出生之后,这次一定要杀猪宰牛喝喜酒,招待全村寨的亲朋好友。
布朗族的传统习俗认为,只有举行了第二次婚礼,青年男女才算是正式结婚。因为这次婚礼后,妻子才可以常住婆家。
布朗族的聚寨群居 布朗族也是一个山地民族,聚寨群居是其民族特征之一。布朗族村寨多建于海拔2000余米的山间,选建寨子的主要条件是要方便种地。因此,大多数布朗族村寨的房舍顺山坡密集建盖,村民聚寨群居。住房是一楼一底的干栏式竹楼。房屋为竹木结构,楼上供人居住,楼底无墙,用于堆放杂物。楼上居室用竹篱或木板围建,仅留一门,室内光线较暗。屋面分四面两台,呈重檐状,下檐很长,直伸至距地面4米~5米处。楼前面大门前搭架着木梯。楼上设有阳台,摆放装水的土锅土罐,是洗漱和晾晒衣物的地方。屋顶盖草或瓦片,楼板用竹笆或木材铺设。楼室分堂屋、火塘、卧室三部分。火塘设于中央,既用于做饭,又用于取暖、照明,并一般在火塘边接待客人。堂屋与卧室用竹笆或木板隔开,卧室内不搭床架,按性别分别于左右两边,席地而卧。粮仓一般盖在屋外或村外,搭高台架堆放。
独特的地貌与气候孕育了勤劳的人民,他们世世代代在河谷耕耘、在山坡开田、在原野放牧、在丛林狩猎,在辛勤的劳作中书写民族的光荣,在与自然环境的不断交流对话中生息繁衍、创制文化。这样的山川地貌,这样的人文特质,注定了这片历经千年沧桑的土地总会以她卓然特出的自然环境、浓郁神秘的民俗风情而散发出弥久愈盛的诱人气息……
责任编辑:李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