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韦尔奇:

来源 :大众商务·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ustin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那些怀着就医治病心态前来聆听杰克·韦尔奇的企业家而言或许有些失望,因为没能如期望的那样拿到他亲自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开具的处方。
  但正如股神巴菲特曾经评价韦尔奇时所说:“所有CEO都想效仿他,虽然赶不上他,但如果仔细聆听他所说的话,就能更加接近他一些。”
  了解杰克·韦尔奇的人都知道,这位“世界第一CEO”热衷并擅长人才培养和管理,而他几十年来在挑人、用人和发展人才上面的实践总结亦被外界奉为管理圣经之一。而他更是在9月7日由环球市场主办的GMC,总裁论坛期间,几乎用了一半的时间向在场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家们强调和传授他的人才理念。
  “团队质量至关重要,中国的企业对团队质量关注不够,打造好的团队质量不管是对小企业还是大公司都是适用的,并不是绝对数量的问题。”面对大公司的管理经验如何运用到中国小企业上的疑惑,韦尔奇如是说。
  在韦尔奇看来,一个团队好比一个足球队,而企业的CEO们就要懂得如何将最强的阵容放到球场上去比赛,要将最好的资源关注在最优秀的团队和人才身上,对于那些糟糕而不适合在公司的员工,必须要让他们离开。
  胜利的关键:团对质量
  韦尔奇对人才的重视也成就了其在GE的骄人成绩。与其他CEO比起来,韦尔奇一生有50%以上的时间都花在人才上。在通用电气公司任职期间,他亲自去到员工培训现场,每月平均去12到15次,每次都待上5-6小时。他认为这样有助于把握公司脉搏,对公司有更多和更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公司的CEO需要很好地拥抱人力资源经理做的事情。
  为何如此重视团队质量和人才?韦尔奇说:“CEO要和人力资源经理一起通力合作,给公司创造一个非常好的团队来帮助公司取得胜利,因为胜利很重要,谁都想站在领奖台上有很好的香槟庆祝,而不是在更衣室哭泣。”
  对于团队质量的高度重视,使得韦尔奇难以容忍糟糕的员工。因为假使一个五人团队中有一人不好,就意味着25%的瑕疵率,而这会给公司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公司和CEO不能够允许有最糟糕的员工,每天要与那些表现不佳的员工进行斗争。
  相反,对于那些表现优秀的人,韦尔奇强调要给予一定的激励,使得他们每天的表现可以更为优秀,来推动他们进行自我的学习和提高。
  “但中国制造企业的CEO们对于团队质量并不是特别关注,比如公司雇用的早期员工,他们在公司有较长时间与公司共同发展。没有什么比团队质量更重要,每一天你都要保证你的团队中有最优秀的成员,不能容许有任何表现不佳或者不好的员工,这样才能推动整个团队的提高。”韦尔奇指出。
  企业家的挑战:从关注产品到关注人
  如何培养人才和构建高质量的团队?韦尔奇介绍其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不能够允许组织当中每个人都是一个领导者,不能允许新员工进来时对自己的定义不明确,CEO需要保证所有的雇员对未来的发展和前途没有疑问,需要让员工感受到他们是重要的。方法或许是简单的,但实践起来是具体而琐碎的。韦尔奇谈到此时说道:“作为一个领导人,你需要让员工知道他们的缺点和优点在哪,不断强化并且告诉他们进步的情况怎么样,目前发展到什么程度,这样才能不断地推动人才的质量发展和提升。”这意味着领导要对自己的员工非常熟悉和了解,但真能做到位的CEO为数不多。看看韦尔奇是怎么做的吧,在GE这样一个大航母级的公司,韦尔奇至少能喊出1000名通用高级管理人员的名字,知道他们的职责以及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而且韦尔奇还建议:“CEO要确保每一个工作岗位有可能2~3位候选人能够胜任这方面的工作,这样一旦有人被提升或者离开公司,确保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将胜任的候补人选填补到空缺中。CEO每天要和你的团队耳鬓厮磨了解他们的方向,每天都要保证会考虑这些事情,而不是产品。”
  包括中国制造业的企业家们在内的很多领导者们都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培养人才,导致内部的人才培养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领导人之所以会面临这样的发展瓶颈,韦尔奇认为:“当企业领导人获得成功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就已经转移到了产品上,而不是人身上,因此企业家的挑战就是要从传统导向的运作转向对人才的关注,保证最佳人才的优势。”
  用人之道:“活力曲线”
  有了好的人才和高质量的团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成功,还需要懂得如何用人。韦尔奇的“活力曲线”一直被封为用人秘诀,即一个组织中,必有20%的人是最好的,70%的人是中间状态的,10%的人是最差的。这是一个动态的曲线,每部分所包含的具体人一定是不断变化的,但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须随时掌握那20%和10%里面的人和职位,以便做出准确的奖惩措施。
  对于员工建立这样的分级制度在不同的文化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争议。对此韦尔奇回答:“好比产品差异化,公司不能在比较糟糕的产品上花费资源,必须把全部精力放在最佳产品当中,当一个产品能够贡献20%的增长时,这时你的问题应该是怎样使它贡献100%的增长。”
  因此公司要将最好的资源放在最好的员工身上,但因为20%的比例并不是一直保持不变,因此需要不断关注哪些人有杰出的表现。对于70%的那部分人,如何用?韦尔奇说:“也会让他们了解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上升到最优秀的20%当中,因此CEO也要思考如何多花一些时间更好地对待他们,能够让他们有很好的资源培训如何使他们成长。但要保证让他们了解自己目前的水平。”
  对于10%的那部分,韦尔奇的用人之道是:不要在他们身上花很多时间。也许有些CEO会遇到这样一些特殊的员工:有很好的表现但是做人糟糕。对于这部分韦尔奇建议:“这类人会让公司受到打击,应当避免,虽然能有很好的绩效但是人品很差的经理会使得整个组织从里到外都会有文化上的影响。”
其他文献
美剧《生活大爆炸》中有一位在大学工作的印度天才,他与朋友之间的交流轻松正常,但是一面对女性,立即哑口无言。他多次努力想克服这个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一句道歉,但是他无论如何就是做不到。除非是在喝酒之后,或者服用了实验性的药物,他才变得侃侃而谈毫不怕生。有一次他以为自己喝了酒,但其实是无酒精的饮料,他在兴高采烈的谈话中一下卡壳。灰溜溜地回到自己的小角落,继续沉默。别害怕。他只是不小心患上了社交
期刊
只投了一份简历  姓名:赵骅  学校:南京财经大学  专业:法学  应聘成果:只逛了大半天,投了一份简历。  求职感言:找工作不容易  赵骅站立在熙熙攘攮的招聘大厅里,显得格外扎眼,一身笔挺的淡灰色西装,簇新的皮鞋擦得锃亮,他左手提着皮包,右手拿着一摞简历。在大半天时间里,这个一丝不苟的“90后”男孩最终只投出了一份简历。作为新鲜闯进职场的“90后”,赵骅有着自己的独特个性,待遇“能租房,能吃饭”
期刊
心理账户是个洋词,翻译成老百姓的语言,其实就是人们心中的“小九九”。行为经济学家发现,当人们的“小九九”算计到钱上时,并非像传统经济学设想的那般理性。谈及非正统经济学,心理账户算是一个时髦的词汇。这个创立了30年的行为经济学概念,直到今日还散发着无穷的生命力。别管是炒股票、挣工资还是中彩票,都有人拿心理账户出来解释一番。  心理账户打的什么算盘  1980年,美国的一位经济学家理查德·萨勒为“小九
期刊
iPhone iCam相机  之前盛传的iPhone5在大神去世了后反正是没了,不过这并不耽误设计师们对它们配件的设计,意大利设计师AntonioDeEosa设计了一款命名为iCam的iPhone5相机配件,不但具有数码相机的外观,也配备了单反镜头的功能。  防风防水的火柴  火柴中的战斗机,在风雪雨天气中,它都可以正常使用,本身的材质也几乎坚不可摧,一般可燃烧15秒,为户外露营所准备。  迷你打
期刊
【微图片】  2012年1月元旦春节放假天数有10天,元旦放假3天,春节放假7天,包括双休,1月份有14天的休息日,工作天数为17天。真是幸福的1月啊,突然变得好有动力。  【微聚焦】  三个男人一台戏,刘强东、李国庆对准周鸿祎开炮开骂,周鸿祎先礼后兵被惹毛。  @许单单一互联网分析师:  【ctrion再质疑奇虎收入】ctrion发报告称,奇虎可能夸大的收入,报告测算:首页60个付费链接,假设每
期刊
     
期刊
近期,全国以北京为代表的多地雾霾和灰霾天气频发,空气质量测量标准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相关人士称,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指标技术已不成问题,但是目前国内PM2.5的污染情况较重,如制定标准,将大范围超标。  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依靠对这种颗粒的选择性失明,换来我们耳熟能详的“空气轻微污染”,有意义吗?  雾锁北京城,空气质量“轻微污染”之惑  2011年
期刊
他是“天赋异禀”的数学狂人,创造了南外唯一一个SAT1和SAT2双满分历史,被美国耶鲁大学录取;她相貌甜美,被誉为“奶茶MM”之后南外“新生代美女”,被美国排名第一的文理学院相中;她是不起眼的“小义工”,凭借踏踏实实的学习和对公益事业的热情,成功叩开今年全美排名第一的普林斯顿大学大门,并赢得每年4万多美金奖学金……  天赋异禀型  姚新伟(南外史上唯一一个SAT1和SAT2双满分)  录取学校:美
期刊
Q=凤凰文化 A=傅佩荣  如果可以隐形的话,你要做什么  Q:有一个故事特别有意思:“在美国做过一个调查,问如果可以隐形的话,你要做什么?……结果美国老百姓很诚实,接受访问的民众80%都说要抢银行。”好就好在这个故事,讲出了另一个故事——为什么美国人很诚实,而中国人很犬儒?中国文化的传统也是讲究“中庸”的,所以这个现象源于自古的传承,还是现在的经济社会造成的呢?  A:有关“诚实地回答”这类问题
期刊
“绿色引领时尚”是这次世园會的口号。与世园會的结缘,也一直都是夹杂着幸运和绿色的期待。错过了2008北京之夏那在运动与坚持的碰撞中感动了的一季;错过了2010上海之秋,在执着与责任的守望中付出了的一季。这一次。我实在不愿意错过家门口的这次盛宴——西安的世园會。  幸运的,成为200名世园會大学生宣传员中的一份子,幸运的在正式开园前就有入园的机會。记得那时候,我站在灞河畔,望着不远处已经落成的长安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