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力怪咖们的综艺秀'
2月14日,新一期《最强大脑》在一片综艺节目夹缝中播出,恰逢元宵节,气氛显得比往日温暖快乐。当晚,表现良好的“暗夜蜘蛛侠”李童星、“书价检索仪”王国林,都没能晋级,意外的是,武汉7岁小神章饶舜涵凭超强记忆和心算能力获得当晚最高分112分。
饶舜涵的出场格外醒目,他先是较真地指出主持人蒋昌建的口误,“你读错了,是富饶的饶,不是尧”。
作为《最强大脑》的主持人,蒋昌建一直以冷静沉稳的主持风格为节目穿针引线,饶舜涵的纠错令紧张的竞赛松弛下来。之后,他开始显示自己的超强脑力。仅仅几分钟,饶舜涵记下超市100种商品的价格和条码,在观众随机挑出30种商品后,他很快报出价格,并快速算出商品总价。
在场观众为之咋舌,认为确实存在“天才”一说。科学评委Dr.魏称其心算和记忆能力出众,给出了8分的科学分。评委李永波直言:“你就是我要寻找的脑力界的超级丹。”
其实,《最强大脑》播出以来,数位脑力超人均引起关注和讨论。前段时间,由选手“中国雨人”周伟所引起的关于科学真伪的讨论才刚落幕,“7岁神童”再一次掀起关注浪潮。
近年,卫视综艺竞争激烈,江苏卫视凭借《非诚勿扰》抢下“卫视三国”中的一把交椅后,如何巩固江山,对制作团队的创新能力提出高要求。而益智节目一向是江苏卫视的收视劲旅,如李好主持的《一战到底》等。
据《最强大脑》宣传张毅介绍,江苏卫视在节目策划阶段,尽量规避扎堆的节目类型,如同当年推出《非诚勿扰》,电视荧屏上的相亲节目几乎没有,而现在恰恰科学类节目是个空白。“这个节目不同于传统益智节目,但益智类节目给《最强大脑》培养了观众。在节目预告阶段,我们也告诉观众这个节目是有门槛的,节目制作团队从《非诚勿扰》分流了一部分精英出来,筹备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是制作难度超高的一档节目。”
《最强大脑》引进德国《Super Brain》,是关注大脑科普的科学真人秀,江苏卫视在外来模式与本土接轨时,首先在游戏开发环节进行了创新,在嘉宾设置和打分规则上做了区分变化。但是,由于脑力竞技的五花八门,最难的是制作的落地,对于接过重担却没有科学经验的《非诚勿扰》团队来说是一大挑战。
首先是寻找脑力强人。节目组初期用了整整三个月,在全国上下寻找到300余人,再从中选出50人来进行考核,但这50人并不能完成所有录制,直到节目播出过程中随着关注度的提升,有主动请缨的,也有其他地方媒体推荐人选,节目组对于奇人的需求源源不断。
据张毅介绍,在甄选选手时,强调三种特性,第一是天赋性,选手与生俱来后天培养无法达到的高度的人;第二是稀有性,选手的竞技能力是难得一见的;第三是迁移性,是指脑力呈现出的方式有很多种,这类选手可以完成命题游戏,表现丰富,将来也能代表中国与国际选手进行PK。
找到人只是走出第一步。由于大脑竞技节目无法给观众一个明确的、直观的标准,如何呈现的难度超出了节目组的预期。比如第一期里的魔方墙,几千个魔方的制作过程超级复杂,让工作人员几乎累垮。包括本期节目中,饶舜涵发挥超强心算和记忆能力的超市,以及数百件商品,如何在现场呈现一个超市,是非常复杂的事情。
张毅说:“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有很大的难度。我们最终把科学的事情交给专家去做,节目幕后有一个非常强大的专家阵容,由国内大学的一百多名教授、科学家组成。包括现场评分的打分,都是结合了场外专家组的意见。比较欣慰的是,最终节目还是把复杂抽象的脑力竞技,用普通观众看得懂的方式呈现出来了。”
Q:节目在嘉宾的选择上有别于德国模式,改变的初衷是什么?
A:我们希望请来的嘉宾代表更多群体。比如李彦宏代表企业家,周杰伦代表音乐界,李永波代表体育界,陶晶莹代表主持界,他们是各个领域的最强大脑。李彦宏从未参加过节目,但认为科学节目与众不同。周杰伦是节目的形象大使,还是科学助教,他不参加任何歌唱选秀类节目,却对脑力科学节目十分有兴趣,还作为他的综艺首秀,接下来,他也会继续以形象大使的身份去推广科学。
Q:以你的经验看,现在引进海外模式在进行本土化创作时有哪些障碍?
A:这不能一概而论,很多人都在问本土化有没有法则,就做《非诚勿扰》和《最强大脑》而言,很多东西都是慢慢摸索发现的,让这些东西在观众当中生根发芽,其实是有难度的,但是有一点,一定要勇于创新。但是涉及到必要的宝典,没法说,不然大家都能做了。我会认为一个节目办得好,主要是这个节目触动到大家心里的一个点。科学不仅有刻度,也有温度,选手们的人生故事也可以发掘得更动人。
Q:比如不久前关于周伟的争论,节目组如何应对?
A:节目录制的时候是11月中旬,周伟当时在发烧,节目组提出让他不要录制,但他自己要坚持,我们很尊重他。周伟的问题现在已经很清楚了,在受到质疑后我们带他去做了检测,结果都证明了,他在算术上有着惊人的能力。他能通过这个节目获得的肯定和成功,使他心情开朗,也多了很多笑容,这种事在节目最初拍摄时根本没有想到。虽然他有自闭症,但也有欲望与人的交流,节目在这方面对他帮助很大。
Q:你觉得科学真人秀的商业前景如何?
A:做这类节目有门槛,不太容易复制,但是也会带动一个趋势,会有同行一起参与到其他领域节目的开发和创作,这是我们想达到的初衷。
Q:对于江苏卫视来说收获了什么?
A:它对于中国电视来说是一个惊喜,对于江苏卫视来说,节目更加丰富多元了,观众欣赏水平也在提高。同时,证明了非传统娱乐节目也能走俏,虽然难度很大,但有开拓的可能。
以父母之心与孩子探讨汉字'
《汉字英雄》,是由河南卫视与爱奇艺联手打造的中国国内首档网台联动的文化综艺季播节目。节目集综艺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将文化和娱乐相融合,集合全国各地识字最多的青少年倾情参与,意在为青少年打造展示自己掌握汉字水平和个性的机会和舞台。节目于每周四、周五晚21:20在河南卫视播出。 主持人:马东
汉字先生:于丹、高晓松、张颐武
《汉字英雄》第二季初赛已接近尾声,在2月14日播出的节目中,“古风达人”骆天合、“喜感帝王”泽昊、“美女萌主常歆玥”让人印象深刻,而作为第七期汉字秀才的焦羡琪的表现更是十分抢眼。
年仅13岁的焦羡琪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准本科生,引得高晓松大呼“哇哦”!在答题环节,这位逻辑严谨的天才少年一路过关斩将,无论是“一音多字”的“mu”,还是“一类多字”中关于衣料的汉字,关于烹饪方法的汉字,焦羡琪都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冷静与沉着。
除了选手的出色表现外,这一期的题目设计特点也更加突出。例如“汉语中各省、城市的简称”、“汉语中表示烹饪方法的汉字”等题目,实用性和趣味性更强。
《汉字英雄》于2013年暑期档播出第一季,时逢选秀节目混战扎堆,一档文化普及类的节目能否脱颖而出?
河南卫视总监徐涛说:“汉字的魅力在于它能承载中华文明。河南卫视这几年的理念是做文化卫视,传承文明,我们制作了一系列文化类节目,《汉字英雄》之外还有《成语英雄》。我觉得只要文化节目的产品线更丰富,会有一批追随的观众。作为主流媒体,传承中华文化是媒体的担当,我希望河南卫视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汉字英雄》第一季的播出档期选择也决定了其不错收视成绩的基础,而与爱奇艺网台联动的制作模式,使受众层面更加广泛。而线下图书、手游的开发,都使节目的外延更加丰富。
开播以来,《汉字英雄》助河南卫视跻身全国收视前十,特别受到教师、学生、家长的追捧。家住朝阳区的刘女士对记者说:“我和妈妈都是语文教师,这档节目的知识性和丰富性,甚至娱乐性都兼顾了,看的时候我们会为场上的选手紧张,我妈妈说如果放宽年龄段,她都想去参加呢。”
诚然,这档节目呈现出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关注,青少年对于汉字的掌握和用法,如何让观众感受汉字之美。
节目的汉字先生(嘉宾评委)于丹说:“我始终认为汉字是藏在中华文化掌心里的掌纹,循着这个纹路,我们可以找到中国人的观念,找到中国人在历史进程中的文化演练。另外,我们的很多选手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进入比赛后的心理素质如何?是否能够不紧张,不纠结,不较劲?所以说这档节目不仅是比拼汉字的记忆,更是拼对汉字的理解使用,以及个人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不仅拼智商更是拼情商。
第一季结束后,很多优秀的孩子脱颖而出,他们都是来自哪里呢?
据制片人兼主持人马东介绍,第一季选手的选拔涵盖一百多个城市的校园,编导们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马东感叹中国的人才济济,小神童、文字天才们简直就是活动的“汉字”。节目播出后,随着影响力的扩大,主动找节目组的选手也越来越多,出题组在选择上的余地更大。
“我们要找识字多的、表现力好,又要找符合电视传播规律的选手。”马东说。
第二季某期节目的录制现场,尤如 不见硝烟的战场。在“写出刀字用法的汉字”这一题目时,小选手们进行了车轮大战,共写出90多个刀字用法的汉字,一个小选手绞尽脑汁地写了个“阉”字,惹得现场观众大笑。
当天的汉字先生高晓松说:“看着这些孩子们,我有喜有优,喜的是他们的表现力超过我的想象,忧的是我们的普通教育水平的错误率很高,我们是以文字立国的国家,应该提高文字普及。”他还爆料说自己在辅导女儿时,不会让她死认字,而是要她见识到自然的辽阔,希望女儿能更有诗意。
他还呼吁,如果第一季是完成人们对汉字的唤醒,第二季就要把重点放在对汉字的使用上。于丹认同他的说法,并分享了自己教女儿认字的方法,除了活学活用,汉字的魅力在于它的诗意。
“其实这个节目不需要语言文字的权威,更重要的是能去帮助人们共同讨论、引导、理解,进而对汉字产生兴趣。”马东说。
Q:作为汉字先生,没有能难住你们的字?
Y:绝对不是。我们坐在这儿点评旁边都得放字典,更何况有些孩子写出来的字是连第十一版《新华字典》都没有,只会出现在《康熙字典》里。有些字我们不知道也没见过,我们都不是文字的专家,我们是信任汉字,愿意把汉字推广普及的人。
M:汉字太庞大了,有很多字是历朝历代演变下来的,很庞杂。在比赛之前,我们声明了,我们以第十一版《新华字典》和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为标准,超出这两本字典的话,我们就很难去做判断了。
Q:会出错吗?
Y:我有些字的语音不太标准。我和马东、高晓松我们三个人都是六零后七零前这个阶段的人,我们接受的教育不太规范,底子其实打得不好。现在是以父母之心去跟孩子探讨汉字。
Q:网台联播给节目带来了什么?
M:我觉得现在任何人回答这个问题都为时尚早,新媒体的出现和电视如何互动,如何相互成长,是我们正在积极做的事情,在去寻找路径和相互合作的空间。
Y:新媒体、旧媒体格局之争,网台联播是将两者的优势都激活了,把观众的能动性、参与感、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以后,反而会使传统媒体的生存走向一种上升。
2月14日,新一期《最强大脑》在一片综艺节目夹缝中播出,恰逢元宵节,气氛显得比往日温暖快乐。当晚,表现良好的“暗夜蜘蛛侠”李童星、“书价检索仪”王国林,都没能晋级,意外的是,武汉7岁小神章饶舜涵凭超强记忆和心算能力获得当晚最高分112分。
饶舜涵的出场格外醒目,他先是较真地指出主持人蒋昌建的口误,“你读错了,是富饶的饶,不是尧”。
作为《最强大脑》的主持人,蒋昌建一直以冷静沉稳的主持风格为节目穿针引线,饶舜涵的纠错令紧张的竞赛松弛下来。之后,他开始显示自己的超强脑力。仅仅几分钟,饶舜涵记下超市100种商品的价格和条码,在观众随机挑出30种商品后,他很快报出价格,并快速算出商品总价。
在场观众为之咋舌,认为确实存在“天才”一说。科学评委Dr.魏称其心算和记忆能力出众,给出了8分的科学分。评委李永波直言:“你就是我要寻找的脑力界的超级丹。”
其实,《最强大脑》播出以来,数位脑力超人均引起关注和讨论。前段时间,由选手“中国雨人”周伟所引起的关于科学真伪的讨论才刚落幕,“7岁神童”再一次掀起关注浪潮。
近年,卫视综艺竞争激烈,江苏卫视凭借《非诚勿扰》抢下“卫视三国”中的一把交椅后,如何巩固江山,对制作团队的创新能力提出高要求。而益智节目一向是江苏卫视的收视劲旅,如李好主持的《一战到底》等。
据《最强大脑》宣传张毅介绍,江苏卫视在节目策划阶段,尽量规避扎堆的节目类型,如同当年推出《非诚勿扰》,电视荧屏上的相亲节目几乎没有,而现在恰恰科学类节目是个空白。“这个节目不同于传统益智节目,但益智类节目给《最强大脑》培养了观众。在节目预告阶段,我们也告诉观众这个节目是有门槛的,节目制作团队从《非诚勿扰》分流了一部分精英出来,筹备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是制作难度超高的一档节目。”
《最强大脑》引进德国《Super Brain》,是关注大脑科普的科学真人秀,江苏卫视在外来模式与本土接轨时,首先在游戏开发环节进行了创新,在嘉宾设置和打分规则上做了区分变化。但是,由于脑力竞技的五花八门,最难的是制作的落地,对于接过重担却没有科学经验的《非诚勿扰》团队来说是一大挑战。
首先是寻找脑力强人。节目组初期用了整整三个月,在全国上下寻找到300余人,再从中选出50人来进行考核,但这50人并不能完成所有录制,直到节目播出过程中随着关注度的提升,有主动请缨的,也有其他地方媒体推荐人选,节目组对于奇人的需求源源不断。
据张毅介绍,在甄选选手时,强调三种特性,第一是天赋性,选手与生俱来后天培养无法达到的高度的人;第二是稀有性,选手的竞技能力是难得一见的;第三是迁移性,是指脑力呈现出的方式有很多种,这类选手可以完成命题游戏,表现丰富,将来也能代表中国与国际选手进行PK。
找到人只是走出第一步。由于大脑竞技节目无法给观众一个明确的、直观的标准,如何呈现的难度超出了节目组的预期。比如第一期里的魔方墙,几千个魔方的制作过程超级复杂,让工作人员几乎累垮。包括本期节目中,饶舜涵发挥超强心算和记忆能力的超市,以及数百件商品,如何在现场呈现一个超市,是非常复杂的事情。
张毅说:“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有很大的难度。我们最终把科学的事情交给专家去做,节目幕后有一个非常强大的专家阵容,由国内大学的一百多名教授、科学家组成。包括现场评分的打分,都是结合了场外专家组的意见。比较欣慰的是,最终节目还是把复杂抽象的脑力竞技,用普通观众看得懂的方式呈现出来了。”
Q:节目在嘉宾的选择上有别于德国模式,改变的初衷是什么?
A:我们希望请来的嘉宾代表更多群体。比如李彦宏代表企业家,周杰伦代表音乐界,李永波代表体育界,陶晶莹代表主持界,他们是各个领域的最强大脑。李彦宏从未参加过节目,但认为科学节目与众不同。周杰伦是节目的形象大使,还是科学助教,他不参加任何歌唱选秀类节目,却对脑力科学节目十分有兴趣,还作为他的综艺首秀,接下来,他也会继续以形象大使的身份去推广科学。
Q:以你的经验看,现在引进海外模式在进行本土化创作时有哪些障碍?
A:这不能一概而论,很多人都在问本土化有没有法则,就做《非诚勿扰》和《最强大脑》而言,很多东西都是慢慢摸索发现的,让这些东西在观众当中生根发芽,其实是有难度的,但是有一点,一定要勇于创新。但是涉及到必要的宝典,没法说,不然大家都能做了。我会认为一个节目办得好,主要是这个节目触动到大家心里的一个点。科学不仅有刻度,也有温度,选手们的人生故事也可以发掘得更动人。
Q:比如不久前关于周伟的争论,节目组如何应对?
A:节目录制的时候是11月中旬,周伟当时在发烧,节目组提出让他不要录制,但他自己要坚持,我们很尊重他。周伟的问题现在已经很清楚了,在受到质疑后我们带他去做了检测,结果都证明了,他在算术上有着惊人的能力。他能通过这个节目获得的肯定和成功,使他心情开朗,也多了很多笑容,这种事在节目最初拍摄时根本没有想到。虽然他有自闭症,但也有欲望与人的交流,节目在这方面对他帮助很大。
Q:你觉得科学真人秀的商业前景如何?
A:做这类节目有门槛,不太容易复制,但是也会带动一个趋势,会有同行一起参与到其他领域节目的开发和创作,这是我们想达到的初衷。
Q:对于江苏卫视来说收获了什么?
A:它对于中国电视来说是一个惊喜,对于江苏卫视来说,节目更加丰富多元了,观众欣赏水平也在提高。同时,证明了非传统娱乐节目也能走俏,虽然难度很大,但有开拓的可能。
以父母之心与孩子探讨汉字'
《汉字英雄》,是由河南卫视与爱奇艺联手打造的中国国内首档网台联动的文化综艺季播节目。节目集综艺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将文化和娱乐相融合,集合全国各地识字最多的青少年倾情参与,意在为青少年打造展示自己掌握汉字水平和个性的机会和舞台。节目于每周四、周五晚21:20在河南卫视播出。 主持人:马东
汉字先生:于丹、高晓松、张颐武
《汉字英雄》第二季初赛已接近尾声,在2月14日播出的节目中,“古风达人”骆天合、“喜感帝王”泽昊、“美女萌主常歆玥”让人印象深刻,而作为第七期汉字秀才的焦羡琪的表现更是十分抢眼。
年仅13岁的焦羡琪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准本科生,引得高晓松大呼“哇哦”!在答题环节,这位逻辑严谨的天才少年一路过关斩将,无论是“一音多字”的“mu”,还是“一类多字”中关于衣料的汉字,关于烹饪方法的汉字,焦羡琪都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冷静与沉着。
除了选手的出色表现外,这一期的题目设计特点也更加突出。例如“汉语中各省、城市的简称”、“汉语中表示烹饪方法的汉字”等题目,实用性和趣味性更强。
《汉字英雄》于2013年暑期档播出第一季,时逢选秀节目混战扎堆,一档文化普及类的节目能否脱颖而出?
河南卫视总监徐涛说:“汉字的魅力在于它能承载中华文明。河南卫视这几年的理念是做文化卫视,传承文明,我们制作了一系列文化类节目,《汉字英雄》之外还有《成语英雄》。我觉得只要文化节目的产品线更丰富,会有一批追随的观众。作为主流媒体,传承中华文化是媒体的担当,我希望河南卫视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汉字英雄》第一季的播出档期选择也决定了其不错收视成绩的基础,而与爱奇艺网台联动的制作模式,使受众层面更加广泛。而线下图书、手游的开发,都使节目的外延更加丰富。
开播以来,《汉字英雄》助河南卫视跻身全国收视前十,特别受到教师、学生、家长的追捧。家住朝阳区的刘女士对记者说:“我和妈妈都是语文教师,这档节目的知识性和丰富性,甚至娱乐性都兼顾了,看的时候我们会为场上的选手紧张,我妈妈说如果放宽年龄段,她都想去参加呢。”
诚然,这档节目呈现出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关注,青少年对于汉字的掌握和用法,如何让观众感受汉字之美。
节目的汉字先生(嘉宾评委)于丹说:“我始终认为汉字是藏在中华文化掌心里的掌纹,循着这个纹路,我们可以找到中国人的观念,找到中国人在历史进程中的文化演练。另外,我们的很多选手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进入比赛后的心理素质如何?是否能够不紧张,不纠结,不较劲?所以说这档节目不仅是比拼汉字的记忆,更是拼对汉字的理解使用,以及个人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不仅拼智商更是拼情商。
第一季结束后,很多优秀的孩子脱颖而出,他们都是来自哪里呢?
据制片人兼主持人马东介绍,第一季选手的选拔涵盖一百多个城市的校园,编导们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马东感叹中国的人才济济,小神童、文字天才们简直就是活动的“汉字”。节目播出后,随着影响力的扩大,主动找节目组的选手也越来越多,出题组在选择上的余地更大。
“我们要找识字多的、表现力好,又要找符合电视传播规律的选手。”马东说。
第二季某期节目的录制现场,尤如 不见硝烟的战场。在“写出刀字用法的汉字”这一题目时,小选手们进行了车轮大战,共写出90多个刀字用法的汉字,一个小选手绞尽脑汁地写了个“阉”字,惹得现场观众大笑。
当天的汉字先生高晓松说:“看着这些孩子们,我有喜有优,喜的是他们的表现力超过我的想象,忧的是我们的普通教育水平的错误率很高,我们是以文字立国的国家,应该提高文字普及。”他还爆料说自己在辅导女儿时,不会让她死认字,而是要她见识到自然的辽阔,希望女儿能更有诗意。
他还呼吁,如果第一季是完成人们对汉字的唤醒,第二季就要把重点放在对汉字的使用上。于丹认同他的说法,并分享了自己教女儿认字的方法,除了活学活用,汉字的魅力在于它的诗意。
“其实这个节目不需要语言文字的权威,更重要的是能去帮助人们共同讨论、引导、理解,进而对汉字产生兴趣。”马东说。
Q:作为汉字先生,没有能难住你们的字?
Y:绝对不是。我们坐在这儿点评旁边都得放字典,更何况有些孩子写出来的字是连第十一版《新华字典》都没有,只会出现在《康熙字典》里。有些字我们不知道也没见过,我们都不是文字的专家,我们是信任汉字,愿意把汉字推广普及的人。
M:汉字太庞大了,有很多字是历朝历代演变下来的,很庞杂。在比赛之前,我们声明了,我们以第十一版《新华字典》和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为标准,超出这两本字典的话,我们就很难去做判断了。
Q:会出错吗?
Y:我有些字的语音不太标准。我和马东、高晓松我们三个人都是六零后七零前这个阶段的人,我们接受的教育不太规范,底子其实打得不好。现在是以父母之心去跟孩子探讨汉字。
Q:网台联播给节目带来了什么?
M:我觉得现在任何人回答这个问题都为时尚早,新媒体的出现和电视如何互动,如何相互成长,是我们正在积极做的事情,在去寻找路径和相互合作的空间。
Y:新媒体、旧媒体格局之争,网台联播是将两者的优势都激活了,把观众的能动性、参与感、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以后,反而会使传统媒体的生存走向一种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