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推拿手法与Bobath技术相结合在缓解偏瘫患者肌张力中的作用

来源 :按摩与导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123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 涛 曾学清 李江林
  摘 要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与Bobath技术相结合在缓解偏瘫患者肌张力的作用。方法:将62例痉挛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2例,用推拿与Bobath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用Bobath技术治疗。两组在病变部位、病程、病情及年龄、性别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经40次治疗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分析方法采用两组资料X2检验,实验组显效率28.1%,有效率65.4%,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显效率20%,有效率63.4%,总有效率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推拿手法与B0bath技术相结合治疗痉挛期脑卒中患者,对降低肌张力缓解痉挛较单纯应用Bobath手法疗效显著。
  关键词 偏瘫 肌张力 推拿治疗 Bobath技术
  
  痉挛是脑卒中病人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严重的痉挛给病人造成生活不便,影响病人的康复。如何改善肌张力,抑制痉挛的发生,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促进康复进程是广大康复工作者不断研究的问题。目前国内对痉挛期偏瘫病人的治疗方法各异,大多数是单一应用易化技术来治疗。为此我科将推拿与Bobath手法治疗相结合;与单纯Bobath手法治疗相比较,研究如下。
  
  1 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符合的条件
  1.1.1 头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患者,发病后12天~2个月的新病例。
  1.1.2无意识障碍能配合治疗,年龄35~70岁之间。
  1.1.3血压平稳在140~160/90~100mmHg。
  1.1.4无糖尿病,精神病病史,无四肢骨关节畸并排除推拿禁忌症的病人。
  1.1.5患侧上下肢Ashworth法评定痉挛分级在2级以上(含2级)
  1.2一般资料 据如上条件,在我科收治的恢复期脑卒中病人中选取62例痉挛期偏瘫病人,实验组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岁;脑出血18例,脑梗塞14例。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脑出血16例,脑梗塞14例,治疗前按Ash-worth法评定痉挛分级在2级23例:实验组12例,对照组11例;痉挛3级26例:实验组13例,对照组13例;痉挛4级13例:实验组7例,对照组6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及程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1.3研究方法 实验组:应用推拿手法与Bobath技术相结合疗法治疗,充分应用反射抑制模式(RIP)和良好肢位的摆放来抑制痉挛。同时把传统中医推拿手法有机地结合其中,利用推拿直接放松肌肉的机理来改善僵硬的肌纤维,降低肌张力达到缓解或抑制痉挛的目的。对照组:单纯应用Bobath技术治疗,由PT治疗师来完成。通过利用关键点及其设计的反射抑制模式和良好肢位的摆放来抑制痉挛,待痉挛缓解之后,通过利用反射、体位平衡诱发其平衡反应等一系列的方法逐步实施各种训练,取得康复效果。两组病人均治疗相同次数,每次40分钟,并在治疗前,治疗后20次,治疗40次后,进行评价,然后采用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治疗效果。
  
  2 治疗方法
  
  2.1 实验组
  2.1.1选穴:百会、前顶、承光、通光、络却、四神聪、肝俞、脾俞、肺俞、肾俞、筋缩、命门、大陵、曲池、合谷、鱼际、肘腰、申脉、足三里、太冲。
  2.1.2手法:推法、拿法、滚法、揉法、摩法、拍法、抖法。
  2.1.3具体治疗:
  2.1.3.1 患者仰卧,头略后仰,医者立于床头,轻柔地按揉百会、前顶、后顶、承光、通光、络却、四神聪等穴,起到镇静安神作用。接上述体位,对患肢的屈伸肌群施术力度合适的滚法和拿揉,拍法等手法,平衡内外肌群的肌力,放松软组织。
  2.1.3.2推拿与Bobath手法结合治疗:①当患侧背部肌肉痉挛时利用躯干抗痉挛摸式让患者健侧卧位,医者立于其背后按揉患侧背部并点按肝俞、胃俞、脾俞、肾俞、命门、筋缩等穴达到放松紧张的背部肌肉,然后双手反向用力斜向牵拉患侧躯干。②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张力升高时,利用上下肢抗痉挛模式使上肢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伸腕,下肢轻度屈髋、屈膝、内收内旋下肢使背屈踝关节,然后以重手法刺激上肢伸肌,下肢屈肌来对抗痉挛状态的肌群,同时按揉合谷、肘腰、曲池、鱼际、大陵、阳陵泉、昆仑、太溪、足三里、百虫窝等穴后小幅度抖动上肢或下肢。③肩关节周围肌肉痉挛,利用肩部抗痉挛模式先放松紧张的肩部肌肉,然后抱摇动肩关节,最后将肩部垫起使肩部向前、向上。④若手部痉挛应先点揉鱼际穴、劳宫穴、然后推摩腕背部,使屈曲手指放松后再采用Bobath式握手。
  对照组30例由治疗师按照《实用康复医学》中介绍的运动疗法中的Bobath技术实施。
  2.2具体应用 要求治疗医生精力集中,将精气神专注于治疗部位,充分发挥生物磁场效应,每位病人从每周一到周五每天治疗1次,每次40分钟,周六、周日休息,一位治疗师每天完成5~6个病人为宜,具体治疗时间如下:
  治疗前10min按摩基本手法放松患侧肢体,中间25分钟两种治疗方法并用,利用反射抑制抗痉挛模式,良肢位置摆放将患者肢体放置到适宜于治疗体位,然后在患侧肢体上施术按摩手法,最后5分钟应用轻快揉和按摩手法,缓解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疲劳。
  
  3 疗效评定
  
  由经治医生,康复评价师,参照国际公认的痉挛评定方法-Ashworth对治疗前后的病人进行评定。显效:肌张力基本恢复正常,无痉挛发生;好转:肌张力明显降低,痉挛级别由4级降到2级或由3级降到1级;有效:肌张力有降低,痉挛由4级降到3级或由3级降到2级;无效:治疗无作用,肌张力无改善,或仅有临时改善,痉挛程度无变化;恶化:肌张力增高,痉挛级别上升。
  
  4 治疗结果
  
  两组病人均在治疗20次后和40次后进行了二次评价。治疗20次后,实验组,显效9例,好转9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恶化的0例,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显效6例,好转7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86.6%,见表(1)。
  


  治疗40次后,实验组,显效13例,好转8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显效率9例,好转6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90%。详见表(2)。
  两组在治疗40次后按Ashworth法评定比较后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90%,经用统计学X2检验,X2=49.6,P<O.05,故得出结论,实验组,用推拿手法与Bobath技术相结合的疗法优于对照组,单纯应用Bobath技术治疗。
  
  5 典型病例
  
  患者马某某,女52岁,诊断脑梗塞,入院时左侧肢体活动不灵,双侧肢体感觉不对称,左侧腱反射活跃,Brunnstrom分级左上肢2级手1级,左下肢3级踝0级,Fug-Meger评分,上肢45分,下肢45分,手,0分。平衡0分,左侧上下肢肌张均增强上肢痉挛曲屈状态。下肢僵直Ashworth量表法评定上肢屈肌3级。每小时痉挛6~5次,左下肢伸肌群僵直痉挛4级,每小时1O次,属实验组病例,经用推拿与Bo-bath技术并用治疗20次,后上下肢肌张力明显降低,上肢痉挛,降至2级,每小时痉挛1次,下肢降至3级每小时痉挛出现3次。经40次治疗后上下肢肌张力显著降低,上肢痉挛0级,无痉挛发生,下肢1级,快速运动刺激可诱发轻度张力增高,经3个月治疗Brunnstrom分上肢由原来2级达到5级。手由1级达到4级,下肢由2级达到5级,病情好转出院。
  
  6 讨论
  
  处于痉挛期脑卒中病人,如何缓解痉挛,直接影响病人康复效果。祖国医学认为中风(脑血管意外)由于火盛、气虚、湿痰内盛以至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生髓,肝风内动肝肾阳虚久泄耗液及肝脾虚损致肝风内动,损伤筋皮脉到引发抽率(痉挛),我们一方面利用推拿补泻手法对特定穴位的刺激达到镇静,安神、滋肝补肾、健脾和胃、舒筋缓急之功效,另一方面利用推拿直接放松肌肉的机理。选择具有缓解肌肉痉挛的手法融入Bo-bath技术中去,对患者进行治疗,而现代医学认为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性疾病常见的表现是以速度依赖性张力反射增加,伴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以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其发病机制目前不十分明确。易化技术是改善脑病损后运动控制障碍的治疗技术,依赖神经正常生理及从头到脚,由近及远的发育过程,运用诱导或抑制的方法,利用关键点的控制及设计的反射抑制模式和良肢位摆放来抵制痉挛的发生。我们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到一起用于痉挛期病人治疗,充分发挥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帮助病人渡过痉挛期,顺利地进行康复治疗,促进了康复进程,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其他文献
作者:苑庆(白令) 谭明鑫 沙作合  摘 要 目的:通过“两种不同的牵引推拿方法综合治疗498例脊柱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观察分析”牵引推拿于一体”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优越性。方法:将4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9例。治疗组:利用“简易全功能理疗床”,采用“牵引推拿于一体”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牵引和推拿分别应用的方法。结果:有效率:治疗组98:39%,对照组89.56%;复发率:
期刊
关键词 颈心综合征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手法治疗    颈心综合征是指由于颈椎病引起胸闷、心前区持续性压迫痛或钻痛,心律不齐等类似心绞痛的病症,属于颈椎相关性疾病。临床上常常被误诊为心绞痛,但含服硝酸甘油类药物不能使病情缓解。笔者从2004年至2006年对我科收治的64例颈心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手法组(42例,以下简称治疗组)和单纯手法组(22例,以下简称对照组)6对两种方法治疗疗
期刊
关键词 痛点 痛点检查器械 应用  以针的形式刺人.进行刀的活动,即为针刀疗法:加上药物注射治疗,提高疗效、预防并发症,即为药刀疗法或者称液水刀疗法:是当前微创外科和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受医务工作者和广大患者的欢迎。随着此疗法的推广,其临床治疗中,病变点、痛点、粘连点尤准确定位,治疗盲目,易致副损伤,远期疗效差,成为影响针刀、注射治疗的障碍,甚至某些医道同仁对此治疗提出不同看法和争议。本文将介绍
期刊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原发性 推拿治疗 针刺治疗  笔者自2004年2月至今,通过运用推拿结合针刺疗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0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6岁;以40~55为多数。病程短者6个月以内,长者4年以上。临床表现为突然在一侧面部出现阵发性闪电样剧痛,痛如刀割样、烧灼样、钻凿样或针刺样。每次疼痛发作短暂,数秒钟或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孙氏手法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采用孙氏颈椎不定点旋转手法治疗,对照组25例患者口服扶他林片(眩晕者加服西比灵胶囊)并红外线照射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标尺法测定疼痛的程度并进行评分,3个月随访后作最终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后积分比较及两组治疗前后积分之差值比
期刊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病,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椎动脉受压和发生弯曲、痉挛,或伴有椎动脉粥样硬化及转动、牵拉椎动脉时,引起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头痛、头晕为主要表现。笔者自2003年1月至2006年9月,采用颈椎牵引、推拿手法、中药等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8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180例病人,门诊治疗,男98例,女82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75
期刊
急性腰扭伤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是发病急,疼痛剧烈,活动受限。我们采用平衡针结合手法治疗72例急性腰扭伤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72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23例;年龄最大的64岁,最小的18岁:病程最短6h,最长7d;72例均为下腰部疼痛。其中左腰部疼痛22例,右腰部疼痛38例,两侧腰痛12例,72例中有8例疼痛向一侧下肢放射均未超
期刊
妇女经期或月经前后出现小腹、腰骶部疼痛,甚至疼痛剧烈,影响生活、工作者,称为痛经,也称“行经腹痛”。痛经多发于青年妇女。其病因各不相同,我根据不同病因应用推拿治疗本证。    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病人中,未婚女性11人,已婚女性19人;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35岁;发病时间最长的在lO年以上。最短者仅4个月;属气滞血瘀者12例,寒湿凝滞者10例,气血虚弱者5例,肝肾亏损者3例。    
期刊
膝骨关节炎多发于50岁以上,且以女性多见,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会劳动能力的常见病,而且可对病人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近两年来,我们根据患者的病机特点,个体差异。确定治疗准则,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 60例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52-82岁,平均67岁。右侧28例,左侧24例,双侧8例。病程半年-25年。膝关节x线检查:均有膝关节骨质增生,关
期刊
临床资料    患者陈某,女,42岁,2006年1月来诊。主诉:2年前,因做人流,现在每逢月经来前l天,小腹剧痛难忍,腰部两边肌肉酸痛,脸色苍白,冷汗淋漓,全身无力,经后恢复正常。体检:用中指轻按子宫穴,患者有敏感的压痛感。腰部两侧肾俞穴深处分别触摸有硬结物,腰2、腰5关节有错动。经CT、X光检查。诊为子宫内膜移位,排除子宫肿瘤、腰椎其他病变。治疗如下  ①手法患者俯卧,医者站于一侧,双手滚于腰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