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音乐课程的改革,应用音乐提高学生艺术感知与审美鉴赏能力获得了教育研究者的重视,笔者在长达两年半的音乐支教中也感触颇深,深刻体会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学生教育的影响,尤其是注重素质与人文培养的音乐教育。农村教学环境与资源相对落后,且家庭对音乐等人文性较强的科目缺乏重视,盲目追求“应试成绩”。经过两年半的支教考察,笔者将结合农村音乐教育现状,谈谈如何改善教学理念,提高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学水平与学生音乐素养。
【关键词】音乐支教 农村教育 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006-01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腾飞发展,但依然是农业大国,据调查现实,全国大约百分之七十的学生都在农村学习,做好农村学校教育十分重要。在“十五”规划里,教委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并颁布了一系列改革农村音乐教育的政策,这些都为我国基础教育里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契机。然而,现实的音乐教育依然和理想存在着差距,离国家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还需努力。在深入一线农村音乐课程支教过程中,我发现音乐课程普遍不受重视,只是作为农村教育的附庸,农村学校的音乐设备不足,且没能引起学校重视,在教学上,守旧的音乐教育屡见不鲜,学生学音乐常常是老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没能发挥音乐的鉴赏、审美的培养作用。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同样也要在农村学校引起重视,这对促进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音乐教育现状
1.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匮乏
在支教过程中发现,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常常将教学质量与学生成绩表现挂钩,但在思维里普遍认为音乐等人文学科可有可无,再往偏远一些的学校,音乐教育更是名存实亡,在实际的教学里,也有很多音乐教师不是按照新课标要求来组织教学,比如我支教的学校,音乐老师非常匮乏,且学校也基本没有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常言道:“国运成败系于教育,教学成败系于教师”如果忽视音乐教育,就会造成音乐教师资源的流失,为素质教育的展开造成巨大压力。
2.对音乐教育投入不足
支教的学校由于经济条件较差,所以教育资金远远不及城镇学校,农村音乐教学设施缺乏是常态,且还有农村学校没有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设备,在我支教的学校里只有一所是区重点实验小学,但是依然存在音乐教室缺乏、音响资料不足的现象,上音乐课常常只靠一张嘴。音乐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较为特色,不能让一切实践依赖于“听音乐课”,长此以往会影响教学计划的实施,也就无法带领学生领略音乐的魅力。
3.留守儿童较多
在支教过程中与学生、家长交流时,发现学校很多孩子的家长都在城里打工,家里只有老人照顾孩子或者将孩子长期安排在学校住宿,且教育观念相对守旧,这些都或多或少影响了孩子们的思想,可见,以音乐教育的渠道给予学生们人文关怀,陶冶其情操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音乐是人们情感的抒发渠道,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调味剂,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心理健康都有极佳的促进作用,农村文化生活匮乏,所以每一节音乐课我都认真的讲解乐理知识,想方设法让学生感受音乐美,但是一些家庭缺乏重视的心态不利于音乐教育的展开。
三、音乐支教教学策略
由上文可知,农村学校往往存在观念守旧、设备匮乏等问题,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更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为孩子带来展示的舞台,实现音乐教育扣人心弦、唤醒自觉的效果。
1.增进沟通,唤醒孩子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应该如同耕地的农夫一般,注重对学生这块“良田”的耕耘,如今,面对这片以“留守”孩子为主的荒地,教师应该增进与孩子的沟通,唤起孩子对音乐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引导其敢于放声歌唱,培养乐观自信、敢想敢唱的品质。先让学生亲近老师,才能让他们敢于表达对音乐的喜爱。考虑到农村孩子比较腼腆,于是,在一次课前我让每个学生在一张字上写下对音乐的看法,有的学生说喜欢唱歌、有的学生说想学乐谱、有的学生说参加过合唱……在增进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唤醒农村孩子对音乐课的喜爱。
2.音乐鉴赏,提高孩子音乐审美
在重视“德智体美”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的“美育”作用十分突出,对此,我想可以通过让学生鉴赏音乐来提高孩子的音乐审美,如贝多芬的忧郁与痛苦、柴可夫斯基对人生的思考、肖邦优美旋律中的深沉……学生在欣赏大师作品过程中,教师赋予一定背景介绍和讲解,可以更好的开发农村学生的音乐理解力、想象力,学会聆听和辨别不同的音乐艺术类型,升华学生情感。
3.合唱教學,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著名音乐治疗大师阿尔文说: “音乐具有唤醒、整合、完善人格的力量…”,可见,音乐对人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且支教学校的学生主要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心智发展不完善,所以可以借助音乐教育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比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时,我把音乐课堂交给学生,先让他们唱的好的学生主动举手到前面独唱,最后组织同学合唱,让学生感受合唱的美丽,此外,在音乐课上经常性的给孩子们欣赏合唱表演,在教学音乐的同时,活跃音乐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们对音乐课的热爱。
小结
综上所述,音乐的美丽不在于本领的传授,而在于引导、激励、唤醒孩子对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支教过程中,通过我们的教学,传递音乐之美,尽可能缩小城乡学生差距,这既是我们一线支教老师的责任,也是我们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覃展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需上下而求索[D].广西艺术学院,2016.
[2]王爱红,刘雪妮,乡村音乐支教引发的若干思考[J].现代农业研究,2018(12):91-92.
[3]刘娅西通过“西部计划”支教管窥农村音乐教育[J].北方音乐,2019,39 (15):161-162.
[4]宫林林.委内瑞拉的音乐救助体系与首师大教育支教实践比较研究[J].艺术研究,2014(01):68-69.
【关键词】音乐支教 农村教育 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006-01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腾飞发展,但依然是农业大国,据调查现实,全国大约百分之七十的学生都在农村学习,做好农村学校教育十分重要。在“十五”规划里,教委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并颁布了一系列改革农村音乐教育的政策,这些都为我国基础教育里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契机。然而,现实的音乐教育依然和理想存在着差距,离国家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还需努力。在深入一线农村音乐课程支教过程中,我发现音乐课程普遍不受重视,只是作为农村教育的附庸,农村学校的音乐设备不足,且没能引起学校重视,在教学上,守旧的音乐教育屡见不鲜,学生学音乐常常是老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没能发挥音乐的鉴赏、审美的培养作用。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同样也要在农村学校引起重视,这对促进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音乐教育现状
1.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匮乏
在支教过程中发现,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常常将教学质量与学生成绩表现挂钩,但在思维里普遍认为音乐等人文学科可有可无,再往偏远一些的学校,音乐教育更是名存实亡,在实际的教学里,也有很多音乐教师不是按照新课标要求来组织教学,比如我支教的学校,音乐老师非常匮乏,且学校也基本没有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常言道:“国运成败系于教育,教学成败系于教师”如果忽视音乐教育,就会造成音乐教师资源的流失,为素质教育的展开造成巨大压力。
2.对音乐教育投入不足
支教的学校由于经济条件较差,所以教育资金远远不及城镇学校,农村音乐教学设施缺乏是常态,且还有农村学校没有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设备,在我支教的学校里只有一所是区重点实验小学,但是依然存在音乐教室缺乏、音响资料不足的现象,上音乐课常常只靠一张嘴。音乐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较为特色,不能让一切实践依赖于“听音乐课”,长此以往会影响教学计划的实施,也就无法带领学生领略音乐的魅力。
3.留守儿童较多
在支教过程中与学生、家长交流时,发现学校很多孩子的家长都在城里打工,家里只有老人照顾孩子或者将孩子长期安排在学校住宿,且教育观念相对守旧,这些都或多或少影响了孩子们的思想,可见,以音乐教育的渠道给予学生们人文关怀,陶冶其情操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音乐是人们情感的抒发渠道,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调味剂,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心理健康都有极佳的促进作用,农村文化生活匮乏,所以每一节音乐课我都认真的讲解乐理知识,想方设法让学生感受音乐美,但是一些家庭缺乏重视的心态不利于音乐教育的展开。
三、音乐支教教学策略
由上文可知,农村学校往往存在观念守旧、设备匮乏等问题,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更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为孩子带来展示的舞台,实现音乐教育扣人心弦、唤醒自觉的效果。
1.增进沟通,唤醒孩子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应该如同耕地的农夫一般,注重对学生这块“良田”的耕耘,如今,面对这片以“留守”孩子为主的荒地,教师应该增进与孩子的沟通,唤起孩子对音乐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引导其敢于放声歌唱,培养乐观自信、敢想敢唱的品质。先让学生亲近老师,才能让他们敢于表达对音乐的喜爱。考虑到农村孩子比较腼腆,于是,在一次课前我让每个学生在一张字上写下对音乐的看法,有的学生说喜欢唱歌、有的学生说想学乐谱、有的学生说参加过合唱……在增进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唤醒农村孩子对音乐课的喜爱。
2.音乐鉴赏,提高孩子音乐审美
在重视“德智体美”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的“美育”作用十分突出,对此,我想可以通过让学生鉴赏音乐来提高孩子的音乐审美,如贝多芬的忧郁与痛苦、柴可夫斯基对人生的思考、肖邦优美旋律中的深沉……学生在欣赏大师作品过程中,教师赋予一定背景介绍和讲解,可以更好的开发农村学生的音乐理解力、想象力,学会聆听和辨别不同的音乐艺术类型,升华学生情感。
3.合唱教學,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著名音乐治疗大师阿尔文说: “音乐具有唤醒、整合、完善人格的力量…”,可见,音乐对人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且支教学校的学生主要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心智发展不完善,所以可以借助音乐教育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比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时,我把音乐课堂交给学生,先让他们唱的好的学生主动举手到前面独唱,最后组织同学合唱,让学生感受合唱的美丽,此外,在音乐课上经常性的给孩子们欣赏合唱表演,在教学音乐的同时,活跃音乐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们对音乐课的热爱。
小结
综上所述,音乐的美丽不在于本领的传授,而在于引导、激励、唤醒孩子对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支教过程中,通过我们的教学,传递音乐之美,尽可能缩小城乡学生差距,这既是我们一线支教老师的责任,也是我们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覃展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需上下而求索[D].广西艺术学院,2016.
[2]王爱红,刘雪妮,乡村音乐支教引发的若干思考[J].现代农业研究,2018(12):91-92.
[3]刘娅西通过“西部计划”支教管窥农村音乐教育[J].北方音乐,2019,39 (15):161-162.
[4]宫林林.委内瑞拉的音乐救助体系与首师大教育支教实践比较研究[J].艺术研究,2014(0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