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现状及对策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农民工转移进城已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其就业及城市的融入问题。而职业培训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质的关键,但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存在培训投入不足、培训缺乏统筹协调、培训内容缺乏实用性等问题,为此,要加强政府主导,发挥企业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市民化;职业培训;常州市
  作者简介:卞晶晶,女,东南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吕莉敏,女,江苏理工学院农村职业教育研究所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马建富,男,江苏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处处长、农村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0-0052-04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农民工转移进城已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初期两次大规模的进城热潮相比,目前,转移进城的农民工其主体以“80后”“90后”青年农民工为主。这些青年农民工大多在城镇或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或者在省际边界登记居住。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处在身份丧失与重建及自我认知的转型期,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逐渐转型,成为脱离农业和土地、融入城市生活的新的阶层。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融入城市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更快更好地就业。而成功就业的关键在于其自身综合素质。职业培训是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对常州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情况的调查,分析当前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
  (一)择业条件“具体化”
  新生代农民工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其生活水平和物质条件在不断的改善,为了生存而进城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根据对新生代农民工关于择业考虑因素的调查结果表明,他们在职业选择中除了考虑工资福利以外,也把工作环境、离家距离以及交通等因素纳入了考虑范围中。这就意味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新生代农民工对生活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他们在择业条件方面表现出从单一的物质化向多样化和具体化转变的趋势。
  (二)外出动机“多元化”
  “讨生活”是绝大多数第一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主要动机。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动机也变得复杂化和多元化。调查数据表明,“打工挣钱”已经不是这一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唯一目标。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为创业打基础、获得职业发展等都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外出打工的重要动机。这是因为:(1)新生代农民工大多读过初中甚至高中,有的还上过职业技术学校,深受电视文化和信息文明的熏陶浸染,在谋生、赚钱的同时,更关注个人发展。(2)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新生代农民工,其实远不是一个“农民工”的词所能概括。与其父辈相比,他们大都没有真正务过农,不愿意也不甘心再回到农村去,他们渴望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渴望融入城市,变成真正的城市人。
  (三)生存心态“积极化”
  新一代农民工虽然在工作待遇、工作环境等条件上还有诸多不如意,但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却有着较强的信心。在参与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中,表示对未来有信心的人数占到了77.3%,对未来比较迷茫的占15%,而表示对生活缺乏信心的仅占7.7%。这充分说明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心态基本上是积极和自信的。因此,他们能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冲破制度的制约和重重困难的阻碍,走出相对落后的农村来到城市。而到了城市后,尽管工资低、工作环境差,他们仍积极参加职业培训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丰富自己文化生活。
  (四)学习方式“多样化”
  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除了学历更高,个性更张扬外,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他们的学习能力更强,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当代社会是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新生代农民工善于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为自己的职业寻求帮助。以职业信息的获取为例,在我们的调查中,新生代农民工获取信息的渠道及占比分别是:电视(14.9%),报刊杂志(12.3%),户外广告(8.3%),社区公告栏(5.7%),政府组织机构(3.9%),朋友介绍(18.4%),互联网(11.8%),所在企业(18.9%),培训机构(5.7%)。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不仅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能更好地获取职业信息,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更快地准备多种职业能力,以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作用及存在问题
  (一)强化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必要性
  1.职业培训可以助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不仅包括从农村到城市的地域转变、从农民到工人的职业转变等外部特征,还意味着新的城镇户籍人口将享有住房、教育等福利待遇及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的融合。但在众多影响市民化的因素中,农民工自身综合职业素质是关键,而职业培训在提高其职业素质和技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培训机构具备齐全的设备和专业的培训师,为职业培训的质量做了基本的保障;(2)培训师会根据就业市场和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向农民工传授社会所需要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其职业素质;(3)职业培训可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职业文化传播给每一位农民工,提高其文化素质;(4)职业培训能够相对集中地对农民工开展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引导他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提高其道德素质(5)职业培训给农民工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帮助其增强社交能力,扩大人脉;(6)职业培训还可以通过对农民工进行心理测量与辅导,提高其心理素质。
  2.职业培训有助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在经济较好的时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所以,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工资,还有生存的质量和生活幸福感。相关研究表明,影响农民工幸福感的因素包括:收入、社会人际关系、情感因素、自尊、年龄等。而职业培训可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协调这些因素,提升其幸福指数。具体表现在:(1)职业培训可通过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使其胜任自己理想的工作,不仅帮助其获得满意的报酬,而且,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2)职业培训能给农民工提供互相认识与交流的机会,帮助其扩充人际关系,丰富情感;(3)职业培训通过对农民工的知识、技能、文化等各方面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和尊重。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1.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训效果不理想。调查显示,目前,已经有65.1%企业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培训,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现状。但是,职业培训的效果却不尽人意。调查表明,仅有18.2%的人认为培训对自己的工作有帮助,60.2%的人认为企业培训对自己工作的帮助微乎其微,而21.4%的人则认为,培训对自己的工作根本没有促进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具体表现为:(1)理论与实际脱节;(2)知识偏多,技能偏少;(3)培训模式整齐划一,缺乏个性化的培训。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三:(1)企业虽有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的意愿,却缺乏明确的培训目标和体系,导致培训过于粗略和形式化;(2)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大多不愿花过多时间和金钱培训素质较低的员工,而宁愿花钱直接雇佣高素质员工,因此,大多企业对于农民工的培训只停留在表面;(3)国家缺乏对职业培训的完善的保障体系,缺乏对实施培训的机构或单位的鼓励政策,导致企业对开展培训缺乏热情。
  2.职业培训投入不足,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职业培训投入不足主要是指经费投入不足和精力投入不足。(1)经费投入不足。表现在农民工个人、企业和政府三方面:①就农民工个人而言,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渴望接受培训,但又不愿承担或者承担不起培训费用。调查数据显示,62.6%的农民工表示希望参加职业培训。但是,数据同时表明,在培训投入不能立即回报的情况下,大多数农民工不愿承担培训费用。②就企业来讲,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讲求经济效益,因此,若职业培训无利可图,或者接受过培训的员工频繁跳槽,则企业就不愿投入培训费用。③政府方面,许多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不能足够重视职业培训,同时,因为财政贫困,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财政投入较少。调查数据表明,只有6.2%的人参加过政府组织的免费培训。投入的严重不足,已经影响到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2)精力投入不足。以培训时间为例,在我们的调查中,培训持续1个月以下的占84.1%,1-2个月的占9.7%,2个月以上的仅占7.2%。可见,目前,对于农民工的培训仍然较为形式化,培训机构和农民工个人的培训意识仍需加强。同时,政府则应该加强对职业培训的督导,以保障职业培训有个实质性发展。
  3.职业培训管理缺乏统筹协调,阻碍职业培训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有劳动、农业、教育、扶贫开发及其他各政府部门,都在以不同方式介入农民工培训,使得农民工培训多头管理、各自为政。部门间职能交叉、重叠突出,缺乏有效协调和合理分工。与此同时,各个部门培训的具体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补贴标准也各不相同,缺少统筹管理与规划。由于培训项目繁多,资金过于分散,重复培训现象严重,培训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率偏低,培训效果不佳。另一方面,这也让农民工眼花缭乱,不知道到底该去哪个部门培训。这种现状严重阻碍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良性和持续性发展。
  三、完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劳动法》专门对用人单位的职业培训工作做了规定,强调指出,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是用人单位的一项基本义务,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应端正理念、承担主体责任。企业开展职业培训具有很多优势:(1)大多数企业有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职业培训工作,开展职工培训有充分的组织保障;(2)企业按规定提取并使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可为职工培训提供基本的资金保障;(3)企业能够结合生产服务实际提出职工技能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提升培训效果。
  企业开展职业培训,要着重强调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针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就农民工本人而言,其文化程度不同,所掌握和使用各种技能的情况不同,因而,必须充分调研新生代农民工的现有文化、技能和教育基础,分层分类开展培训;②就企业而言,企业必须以实际生产情况以及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职业培训。另外,(2)实效性。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培训相应人才,而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职业培训也应跟着变化。所以,企业要广泛利用多种教育培训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开展培训,以增强职业培训的实效性,实现职业培训的最大效益。
  (二)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培训过程,构建具有个性化的职业培训模式
  新生代农民工既是受训者,也是培训的主体,没有受训者的参与或积极性不高,培训难以进行,也难以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培训中处于被动状态,培训的主动权大多掌握在用人单位手里,使得大部分农民工想要接受职业培训,却又无处可去,从而降低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应采取措施,让新生代农民工掌握参与职业培训的主动权。(1)让受训者参与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过程。职业培训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是为了让培训效果得到社会,尤其是受训者的肯定。因此,作为培训效果的重要评价者,受训者应该且有必要参与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过程,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受训者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而且,有助于实现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创新。(2)政府可以根据新生代农民工实际数量发放培训门票,持有培训门票的农民工可以在其就业的任何地方参加职业培训。[1]一些特定的培训机构或者为社会做服务的企业单位则不需要培训门票,应免费对农民工开展职业培训。农民工有选择培训机构、培训层次、培训内容等方面的权利。当然,一旦他们接受培训,就必须坚持完成培训内容,且需要在规定的培训期内完成相应的考核并取得结业证书。
  (三)加强政府的主导力量,促进职业培训又好又快地发展
  新生代农民工综合职业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农民工个人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但是,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最主要责任还在于政府。政府应当发挥好主导作用。
  1.资金投入。(1)各级政府要结合考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以及农民工培训需求规模和层次的变化,不断增加国家和地方政府农民工培训的财政投入。一方面,建立农民工培训经费的转移支付制度标准,并进一步丰富各县财政资源;另一方面,要设置专项资金扶持经济落后地区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工作。[2](2)政府要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或私人投资者参与农民工培训。(3)积极鼓励和引导非政府公益性组织参与职业培训。非政府公益性组织在职业培训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如获取培训资源的自主性和多渠道性、更易贴近基层群众等。   2.制度保障。(1)要完善职业标准和就业准入制度,建立健全职业培训质量保障体系;(2)要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加快落实农民工户籍制度;(3)要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资金保障等相关制度。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的提高将有利于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3]
  3.师资队伍建设。(1)要培养专业的培训师,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2)要建立教师权益保障体系,保障培训教师与其他类型教育的教师平等地位;(3)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教师的特色评价体系,保证教师的积极性。[4]
  (四)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职业的满意度
  新生代农民工思维灵活,综合素质较高,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速度较快,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不断努力寻求更好的职业,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但与此同时,绝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对当前职业情况考虑较多,而对于就业市场和职业趋向则缺乏全面思考,这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常常存在盲目性,最终导致求职失败或是对自己的职业不满意。为此,政府应连同企业、学校及社区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1)企业方面。企业在进行农民工职业培训之前,可以先对农民工的职业能力、职业倾向等方面做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展开培训,在获取培训效益的同时,提高农民工职业满意度。(2)学校方面。因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有着初中、中职甚至高职的文凭,所以,在学生还未踏入社会、成为农民工之前,学校就应该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避免学生盲目就业,减少因盲目就业给学生自己、用人单位和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3)社区方面。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农民工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Jiabing Tian, Linbo Zhou.The Research on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for Chinese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s in the Context of Balancing Urban and Rual Development[C].International Academic Workshop on Social Science,2013:1103-1106.
  [2]陈维华.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2(5):158-160.
  [3]皮江红.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内容——市民化角度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3):52-56.
  [4]周小刚,李丽青,钱芳.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的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9):76-80.
  [责任编辑 金莲顺]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常州科教城5所高职院为例,通过专业设置规模和重复性与常州市主导产业的对接性分析,以及新设专业与常州市新兴产业的对接分析发现,常州5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常州市主导产业的适配性较差,而新设专业与常州市新兴产业具有一定的适配性。从而为常州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常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产业结构;适配性  作者简介:王军,男,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
期刊
摘 要:阐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旅游“导游服务”课程中的实践与运用,分析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成效,对其实施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导游服务;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作者简介:吕丹萍,女,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导游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9-0058-05  一、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课程现状分析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成人教育教学模式中情景教学模式概念的阐述,得出情景教学模式在成人教学中的特点;分析中外两所学校运用情景教学模式的案例,梳理其运用情景教学模式的不同角度,由此发现情景教学模式在运用时产生的共同问题;进而结合现实背景和三大理念,得出情景教学在成人教学中运用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成人教育;教学模式;终身教育;情景教学模式;澳大利亚  作者简介:袁瑀,男,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
期刊
摘 要:数字化时代,高职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尤为明显,以微课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备受学生欢迎。比较后现代课程观和微课程设计特点发现,两者密切相关。围绕后现代课程观“4R”课程标准,提出了高职综合素质微课程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  关键词:高职;综合素质;微课程设计;后现代课程观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需求的高职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
期刊
摘 要:终身教育观念的大力推广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改变了人们对知识的看法及对成人教育的理解。在此背景下,各种社交网络工具也被广泛的运用到成人教育中。阐述社交网络工具对知识获取方式的改变及对传统师生关系的影响,分析微信和百度百科等新兴的社交网络工具对成人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成人教育;师生关系;社交网络工具;微信;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段冬利,女,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01
期刊
摘 要: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教育需要通过政府、企业、社区、公益机构等主体渠道,以闲暇生活教育传递、参与、陶冶等方式从闲暇生活知识、态度、价值、技能等内容入手,建立起政府部门的主导地位、企业以人为本机制、社区协助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自主教育机制为保障措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教育体系。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教育;对策;保障体系  作者简介:叶玲,女,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科技处副研
期刊
摘 要: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当前及今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要路径,鉴于以往资源建设中存在着共建共享共管难,资源的重复、离散、孤立、低水平建设等现象,以课程组的视角从实践维度论述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可优化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师资业务水平,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组;课程建设;教学资源;数字化;课程组  作者简介:张国民,男,浙江金融职
期刊
专题探讨·不断求新的成人教育研究  主持人按语:由于成人的社会性,成人教育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如青少年学校教育一般,被置于一个相对封闭甚至趋于保守的人为环境之中,而是与社会生活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呈现纷繁复杂的样态,并且和社会的变化演进有着最为直接的互动关系。因此,很多“新”问题以及社会变化的“新”影响,往往首先在成教领域中展露,对“新”问题敏感,积极采用“新”视角和“新”方法,是成人教育研究的必然。本
期刊
摘 要:以用友ERP-U8供应链管理系统为例,从软件安装、操作、课堂教学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教学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难题,并提出了提升实验教学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实验教学;用友;供应链管理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3NDJC038YB)  作者简介:桑滨,女,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师,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G7
期刊
摘 要: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windows server 2008配置与管理”课程改革,从课程的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单元设计、开放学习环境构建、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养与专业能力的培养融于教学,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windows server 2008配置与管理”;课程改革;行动导向;综合职业能力  基金项目: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