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在港口的船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里斯先生有一个助手,是一个19岁的犹太女孩。1942年11月,德军进入海滨小镇的当天,莫里斯把她藏在自家的阁楼上,一步也不让她下来。
  有一天,一个经常来药店买药的德军士兵悄悄告诉莫里斯:“你们家可能会被搜查。”犹太女孩藏不住了,让她出去是死路一条。莫里斯思来想去,决定去找刚从巴黎来的一对老夫妇。他们的儿子去伦敦投奔了戴高乐将军,老人带着孙子躲到这里避难。莫里斯知道他们是正直而勇敢的人。老先生当即答应收留这个危难中的犹太女孩。莫里斯把她装进汽车的后备厢,悄悄送到老先生家。
  因为这层关系,两家经常走动。老人的孙子叫皮埃尔,莫里斯的女儿叫玛莉亚娜,两个5岁的孩子经常在一起玩。街道上不时响起德军巡逻的脚步声,偶尔还有刺耳的警报声。时间过得很慢,空气几乎凝固,所有人都胆战心惊,尽量在家中躲着。只有孩子是快乐的,他们整天在一起嬉闹。
  两年之后,德军仓皇撤离。犹太女孩安全了。老夫妇一家带着小皮埃尔回了巴黎。战后的生活忙碌而混乱,两家人在不经意中失去了联系。犹太女孩嫁给了一个生意人,随他去了南美洲,一去不返。
  20年过去了。一天,一个高大的年轻人走进莫里斯的药店。
  “先生,玛莉亚娜结婚了吗?”他问道。
  “没有。”莫里斯诧异地看着他。
  “我要娶她。”年轻人说,“我是皮埃尔。”
  皮埃尔是工程师,玛莉亚娜是西班牙语教师,他们把家安在小镇靠港口的一幢房子里。房子很大,有个小花园,从窗口就能看到停在港口的一艘艘帆船。
  皮埃尔很快就迷上了帆船。他买了一艘,一有时间就在地中海上游荡。皮埃尔在家里什么事也不做,一切都靠玛莉亚娜。如果不在船上,他就找人聊天,净说一些虚无缥缈、完全跟生活无关的话。我的朋友郑鹿年先生说皮埃尔能拎着自己的头发在天上飘。皮埃尔不做家务,不管孩子,只要有客人来,就想方设法把人骗到他的帆船上。缆绳一解,风帆一挂,他立即就像一位战斗机飞行员,每一个动作都简洁有力、姿态优美。他渴望更大的风、更大的海浪,一直把船开往大海的深处。乘客的脸色越惊惶,他就越发勇猛。郑鹿年和妻子、儿子都被他惊吓过。
  皮埃尔娶了玛莉亚娜,却爱上了帆船。瑪莉亚娜与他争吵了许多回,丝毫不能改变他。玛莉亚娜过得不开心。
  有一年夏天,地中海上的风特别大。皮埃尔和他的船友们驾着一溜儿帆船一直行驶到希腊。许多天后,等他喜滋滋回到家时,玛莉亚娜让他一个人住到厨房隔壁的小房间里,不再理他。皮埃尔难过了一阵子,也就安心地玩他的帆船了。他像一个天真的孩子,一直到老。
  皮埃尔的一个老伙伴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约了他们出海。风把帆吹得鼓鼓的,船行得如飞一般。船队里有一个小号手,一直吹着爵士乐。海面上颠簸的帆船像一匹匹奔驰的骏马,一直冲往大海的深处。老伙伴把自己痴爱了一生的船凿沉在湛蓝的地中海中。船缓缓地沉下去,风很快把波浪吹平。老伙伴乘着皮埃尔的船回到了港口。
  从这一天起,皮埃尔就把船停在港口,不再出航。他把帆卷回家,放在自己床头的柜子上。他每天长时间地坐在港口,看他的那艘停着的帆船。风把船吹得轻轻摇晃着,光秃秃的桅杆孤单地指着天空。偶尔有人经过,会停下脚和他攀谈一番。大多时间他都是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妻子玛莉亚娜退休之后开始学做陶器,现在每天乐在其中,一早就去工作坊,晚上才回来。两人没有太多交流。
  2020年3月17日,法国全境实施居家隔离。皮埃尔和玛莉亚娜被关在家中,什么也不能做,什么人也不能见。皮埃尔想找点儿事做。“你做饭吧。”玛莉亚娜说。皮埃尔开始做饭,妻子在旁边指导。一个月下来,皮埃尔迷上了做饭。他找来各种菜谱,每天细致地研究着。菜做好了,他眼巴巴地等玛莉亚娜品尝。他的手艺越来越好。玛莉亚娜笑着说:“你可以去米其林三星餐厅应聘了。”老皮埃尔变得激情四射。他整天在厨房里忙忙碌碌,操作锅铲的动作一如操控航行于大海上的帆船。
  家里充满了烟火气的温暖,他们又开始了聊天与嬉闹,像是回到了童年。
其他文献
一  我的理发师是个韩国人,英语不大好,但手艺好、价格便宜。  第一次去时,一进理发店,里面坐了好几个韩国大妈一起叽叽喳喳,我立刻觉得来对了地方—作为一个在韩国超市买了10多年菜的人,在我心目中,韩国大妈应该是最会过日子的一群人了,常年化着最精致的妆,抢着最划算的菜。  所以,韩国大妈看中的理发师,肯定不会差。  坐下之后,我掏出手机,指着里面的图片:“这样的。”理发师对着照片认真看了看,又看了看
期刊
一  几个月前,德国“室友”的父母整理旧物的时候清理出一本不知哪个年代的中国菜谱。书里象征性地讲了几个地区的家常菜,图文并茂,可操作性很强。  不久前我取消了回国的机票。那时候颇为难过,盼了好几个月的胡吃海喝的愿望一下子落了空,回家遥遥无期。有一天晚上和“室友”一起看烹饪视频,看完一道又一道,不禁悲伤起来。“室友”不忍看我太低落,把那本落了灰的菜谱拿过来,说想吃哪个菜尽管点,他明天给我做。  我随
期刊
《秋园》的作者杨本芬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老人。之前从来没有写作经验的她,却在60岁的某一天突然萌生了要把母亲的一生写下来的念头。于是,在自家不足4平方米的厨房里,用两只高低不同的凳子当桌椅,在洗菜炖肉的间隙,杨本芬断断续续写了20年。杨本芬写母亲梁秋园的故事,写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随波逐流、挣扎求生,也写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这些普通人的经历不写出来,就注定会被深埋。她说:“书写的
期刊
吃穿用度、理发修容、精神滋养……這些我们生活中的必要元素,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周边的小店。它们构成了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承载了我们的很多故事和情感。  这其中,有旅美作者赵奋斗常去的理发店、铁板烧店、韩国夫妇开的干洗店,还有难吃到不想再吃第二次的三明治店。店中人与她的交流,是她日常生活图谱的一部分,回想那些人、那些店,尤显珍贵。  有Lyndon的木雕屋。一位并不成功的雕塑家,做着自己
期刊
一  彼时,我正在阿绿的注视下与一碗黑得不能再黑的凉茶做斗争。看着她那坚定且不容置疑的表情,我心一横,双眼一闭,一碗凉茶就此下肚。整个口腔被又苦又涩的浓郁药味儿包围的感觉真的不太好,我有些怀念家乡外婆煮的甜甜的栀子花糖水了。  每次脸上多了几个痘痘,或是感冒发烧,阿绿都会带我来这里喝凉茶。和所有的广州本地人一样,凉茶在她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哎,都来广州三年多了,喝个凉茶还是这么不情愿。”
期刊
提起人类文化遗产,第一时间浮现在我们脑海里的,不是失落在时间长河中的城墙、深埋于地下的青铜器,就是传承百年的独门手艺—总之绝不会与“工业”沾边。“工业”二字,似乎总是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铁锈味,带着钢铁和汽油的冰冷触感。我们在机床轰鸣的声音里,被裹挟着向未来奔去。  我们的城市已然建立在工业之上,我们的生活已然建立在工业之上—不再用石头堆砌城墙、不再把黄金玉器埋进墓地里的现代人,留给未来的遗产又是什么
期刊
一  与亦莹成为同桌时,我刚经历了两次沉重的人生打击。  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竟然离职了。她给我的第一篇作文打了满分,在我的每一篇周记后写下长长的评语,夸赞我颇有创作天分。我虽整体成绩不优,却因这份认可,始终开朗自信。  也许她会诧异为何唯独我没有出现在送别她的队伍里。那天风有点儿凉,我高坐在操场栏杆上,吸着鼻涕打着牙颤,远望她被簇拥着离去。  另一个打击来自我的死党阿希。我带她去看校内散文比赛获奖
期刊
一  住在美国中西部那个叫Sycamore的小镇时,大多数时间我是孤单的。  那是一个满是玉米地的小镇。秋天玉米成熟的时候,玉米火红而有些焦灼的穗子就在微风中摇摇晃晃,直到与农场里轰隆作响的收割机交织在一起,那摇晃着穗子的玉米秆才波澜壮阔地倒在一望无垠的土地上。  于是,小镇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玉米节。小镇的居民携家带口,簇拥着这黄灿灿、香喷喷的日子。  那天,老式的蒸汽机烹煮着成千上万根玉米,流水线
期刊
昨天收到一个采访提纲,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疫情影响下,你对自由职业者有什么建议?  其实疫情对我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并非天翻地覆,只是出门次数更少了。我每天仍旧是早起吃早饭,去花园看看,坐在书房看书、发呆、写一些自己怎么都不满意的内容,很沮丧。  本来有一些计划,比如等春天重新设计一下花园,可那时工人们不上班,新买的家具也不发货,只好在家种一些小植物。我们全家都爱上了在花园里劳作。我妈穿着雨靴,上面沾
期刊
一  25岁那年,我在北京一家图书公司做发行,也就是销售。当时公司里有个带我跑业务的师父特别爱喝茶,下了班以后常带着我去茶城,这家店喝两杯,聊几句,那家店喝两杯,聊几句。有时候他试喝之后会买二两茶叶,有时候什么都不买,白喝。我挺喜欢这种气氛的,不功利,很放松,很喜欢在茶城里待着。有一次我问他:“那些老板会不高兴吗?”师父笑了笑说:“这叫以茶会友,每家茶叶店手里都捏着好几个大客户呢!我们这种小散客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