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作孚:一个没有钱的爱国“大亨”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ICE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长江上游的川江航道被外国轮船公司垄断。英国的“怡和”、“太古”,日本的“日清”,美国的“捷江”等外国轮船公司的轮船横行川江,他们凭借雄厚的实力,排挤中国的轮船公司。当时四川省合川县的卢作孚看到外国垄断势力对中国肆无忌惮的掠夺,心中异常激愤,他发誓要自己创立一家轮船公司开辟一条从重庆到合川的新航线,把外国势力赶出川江,以挽回民族利益和主权。
  要创办一家轮船公司,对于身无分文的一介平民卢作孚来说,谈何容易!他四处奔走,多方求情,费尽千辛万苦最后才筹集到8000元的资金,而他到上海订造的一只载重70多吨的小轮船,造价就要3万元。经过艰苦的努力,船款终于凑齐了。1926年,民生公司创立,卢作孚自任经理,开始了“民生”号的航运业务。
  民生公司从酝酿、创立到业务的经营,始终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因素。卢作孚提出了“以个人影响社会,以事业影响环境,以社会影响国家”的口号,把“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作为公司的宗旨。当时民生公司设在一座破烂不堪的旧庙里,公司上下充满着艰苦创业的风气。卢作孚作为公司总经理,亲自上船热情招待旅客,改善船上膳食,竭尽全力提高服务质量。很快“民生”号就赢得了良好的信誉,受到旅客欢迎和社会好评。结果,船上次次客满,供不应求,公司获利甚丰,第一年获利即达2万余元。卢作孚不失时机地扩大公司规模,第二年公司拥有的轮船增至三艘,职工百余人,民生公司在川江航运业中,迅速站稳了脚跟。
  1929年,卢作孚被委任为川江航务管理处处长。为了打击帝国主义垄断势力,他借助广大人民反日情绪高涨之机,迫使日清公司接受检查.开创了外国轮船接受中国地方政府检查的先例。日本和美国的轮船公司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故伎重施,采用大幅度降低运价等恶毒的措施,企图挤垮新兴的民生轮船公司。卢作孚针锋相对,他一方面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他提出了鲜明的维护民族权利的口号:“中国人不搭外国船,中国船不装外国货。”在卢作孚卓有成效的领导下,外国轮船公司的阴谋没有得逞。这样,民生公司得到飞速发展。到1937年抗战前夕,民生公司的轮船达到40余艘,职工4000人,资产达1215万元,承担了长江上游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航运业务,航线直伸到上海,成为我国最大的民族资本航运企业。到1947年,民生公司已拥有各种轮船、驳船一百五十余艘,航线不仅遍及长江各口岸,而且航行于日本和东南亚,实现了“把民生公司的旗帜插到太平洋去”的理想。
  卢作孚这时已是一个拥有巨大财富的企业总经理,但他却没有一份公司的股权,股东们为了酬谢他对公司的无私奉献,一致同意赠送他一些干股,但卢作孚从没有领取分文红利。尽管自己身兼公司数职,但只拿一份工资,维持全家人生计。卢作孚生活俭朴,为了节省时间,他不留头发,常年光着头。他与公司职工一样穿着“民生服”,与职工一起排队买饭,凑足八人一桌进餐。卢作孚丝毫不因为自己是公司的一把手就特殊化。一次卢作孚的长子和次子因旅途中翻车,发电报要求父亲派车去接。卢复电道:“轻伤坐公共汽车返渝,重伤就地治愈返渝。”1942年,他的一位美国朋友私人赠送他一台收音机,他也转送给公司。卢作孚的为人深得公司职工的好评,也赢得了社会对他的尊敬,甚至美国人也觉得卢作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正如美国《亚洲与美洲》杂志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卢作孚是一位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学者,一个没有现代个人享受要求的现代企业家,一个没有钱的大亨。”
  (责任编辑 韩春萌)
其他文献
衙门设立越多,冗员亦无事可作,扯皮推诿之风必盛,这是封建吏治的主要特点之一。明朝中叶以后国家相对太平,上上下下喜粉饰奢靡,官场的扯皮现象更为严重。扯皮推诿的结果,使舆情不能及时上达、有创意的政见被冷落,沉冤积案不得处理。这种腐败的风气,直接危及大明的基业。  明代中叶官场的扯皮十分普遍,首先衙门要员议事,先是争讼不已。“或一事而甲可乙否,或一人而朝由暮跖”。如宜兴徐溥设置义田,赈济乡人,本是一件大
期刊
1998年法国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将在6—7月间展开,中国球迷不得不痛心疾首地面对世纪之梦再一次破碎的现实,眼巴巴地看外国人在绿茵场上拼搏。不过,透过历史的隧道,我们或许还可以找到些许安慰,中国足球队早在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上,就上演了辉煌与悲壮的一幕。  30年代的中国足球在亚洲已确立霸主地位,球队多次被加冕,一代球星李惠堂更是被誉为“球王”。他在国人心中的地位,恐怕不亚于后世巴西人心中的贝利、
期刊
欺骗得官,可谓宦海一景,历史上不乏其例,清代人更为“出色”。  清末有位李中堂(清时称文臣中最高官职大学士为中堂或相国),是当时有名的道学先生,平生最痛恨抽吸鸦片烟,常以禁烟干将自许。在任翰林院掌院学士时,他曾请一位新近留馆的吴太史(即翰林)为诸孙教读。因吴太史教法得当,态度和蔼,师生之间颇为融洽,故深受小孩们的喜爱,李中堂也颇为欣慰,对这位翰林出身的“家庭教师”自然也就另眼看待了。  有一天,吴
期刊
中世纪的欧洲,是各种流行病肆意施虐的场所。鼠疫、伤寒、天花、黄热病、霍乱、麻风病常使车水马龙的繁华城市变成杳无人迹的寂静坟场。人们对这些传染病束手无策,谈虎色变。当时,还不知道引起这些灾祸的罪魁祸首是人眼看不见的细菌,但已得知这些疾病是通过人或物传播的。因此,欧洲不少城市早就制定和实行了一定的防疫措施,如威尼斯和热那亚在十四世纪时就严禁传染病患者入城。西西里岛上的墨西那城规定,所有从传染病流行地区
期刊
不久前,湖北省襄阳市发生一起罕见的“头颅自我爆炸”事件。这天晚上约8时,一家人正在兴致勃勃地看电视,突然一声巨响.把他们吓了一大跳,只见19岁的孙某倒在椅子上,头顶侧裂了一个大口,脑组织不断外溢.还冒着热气。  这起国内首例“颅爆”事件被披露后,引起了我国医学界的兴趣,不少专家发表了看法。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实,世界上这种爆炸并非绝无仅有,新近在澳大利亚就发生过一起。  那天晚上,4
期刊
1936年岁末,正值隆冬之际,英伦三岛的人们正为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到来而忙碌,突然从白金汉宫传出,英王爱德华八世宣布退位,这位年轻英俊的君主即位还不到一年,登基大典的喜庆气氛还未完全消散。消息传出。三岛的臣民为之愣然、震惊。国王为何匆匆退位,成为当时举世注目的焦点。    媒体的误导    匆忙退位为那般?人们猜测、议论,莫衷一是。由于媒体的误导。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其原因在绝代佳人美国人辛普森夫人身
期刊
“名称最多的城市”    北京,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历史上名称最多的城市。  据统计,北京的正名、副名合算起来有60多个,北京地区在上古时称幽陵,夏代称冀州,周叫蓟,春秋战国谓之燕,秦置广阳、渔阳,西汉设幽州,东汉为广有、伐戎,北魏称燕郡,隋改涿郡,唐改范阳郡,辽改为幽都,建南京,称燕京,作陪都,又改为析津府;金建中都,改析津府为永安府,又改大兴府,元称大都,明朝永乐元
期刊
“以退为进”是商战中惯用的方法,这里举两例加以佐证。  陈银海原籍浙江绍兴,1957年申请到香港。他先在宏兴织造厂跟上海籍师傅学设计图案及“打花”。所谓“打花”,是根据图案在纸板上打洞,再由纺织机器依照板孔移动,编织出花来。1960年他花数百元买了一台打花机,开始自立门户。  当时香港谋生很困难,陈银海虽技高一筹,但几个上海行家向厂家进谗言,说他的技术不到家,叫厂家不要给他生意。干这一行,画师与打
期刊
九江南湖,历史悠久。位于古浔阳城(今江西省九江市)南侧,环绕城区南部,因而得名。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他在江州三年多时间里,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的《琵琶行》、 《大林寺桃花》等为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名篇。但他的有关九江南湖的两首诗,却鲜为人知,仅见于《全唐诗》和九江地方史志。    南湖晚秋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
期刊
鹦鹉,俗称鹦哥,种类很多,大多产于澳大利亚、美洲和中国南部的亚热带地区。头圆,嘴大,上嘴弯曲,基部有腊膜。羽毛色彩美丽,有白、赤、绿、黑等颜色。其舌质软,而且有弹性,能发很多种声音,能模仿人的语言。  1988年7月的一个夜里,鹦鹉“艾略特”的主人高夫曼家里的煤气管因故大量泄漏,而全家人正在睡梦中。在这紧张的时刻,“艾略特”发出阵阵凄厉的叫声,惊醒了高夫曼,从而避免了一场悲剧。鹦鹉“艾略特”因此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