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历史上的信件消毒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hinter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世纪的欧洲,是各种流行病肆意施虐的场所。鼠疫、伤寒、天花、黄热病、霍乱、麻风病常使车水马龙的繁华城市变成杳无人迹的寂静坟场。人们对这些传染病束手无策,谈虎色变。当时,还不知道引起这些灾祸的罪魁祸首是人眼看不见的细菌,但已得知这些疾病是通过人或物传播的。因此,欧洲不少城市早就制定和实行了一定的防疫措施,如威尼斯和热那亚在十四世纪时就严禁传染病患者入城。西西里岛上的墨西那城规定,所有从传染病流行地区来的人,必须在城外一个指定地区居住四十天,然后才能获准入城。有的城市一发现邻城有疾病流行,就关闭水陆交通,并对进城的旅客和物件进行隔离和烟薰。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传染病的蔓延。
  但是,传染病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在城市中流行起来。人们费尽心计,寻根溯源,提出了可能传播疾病的其它媒介,如风、鸟、昆虫等,也有人注意到了以前被忽视的东西——信件。于是,信件消毒就很快在欧洲风行起来。
  现存最早的一封消过毒的信件是1397年从埃及亚历山大城发出,寄往奥地利一个小城镇的。信封上有钳子和在醋中浸过留下的痕迹。
  1493年,威尼斯当局发出通令,凡从流行病区寄来的信件都必须经过消毒处理。1575年,在一场称为“黑色妖魔”的鼠疫大流行之后,几乎所有中欧和南欧国家都规定了信件消毒,英国也于1637年宣布信件必须进行消毒。这股信件消毒之风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才渐趋衰退,但美国有些州在二十世纪还规定信件必须消毒。
  在欧洲各国文字中,大多把负责信件消毒的机构叫做“拉柴莱图斯”(lazarettos),那是由于威尼斯当局于1448年建立的最早的防疫站,设在威尼斯城东两英里的圣拉柴罗斯岛上。起初,这个防疫站只扣留人和货物进行隔离清毒,后来就专门负责信件消毒。当时。大多数欧洲人都认为传染病是由东方传到西方的,所以不少国家的防疫站都设在国家的东面,尤其是从巴尔干和土耳其来的商路上,几乎每个城市都设有信件消毒站。
  起初只消毒信封。方法是用钳子钳住信件在醋里浸一下。后来采用熏蒸或烟熏的方法,烟熏时燃烧稻草、烟草、硫黄、沥青、火药等。十九世纪时普遍采用粉末硫黄、硝石、小麦麸皮、过氧化锰等。信件消毒后打上一个带有“S”字母的印戳,表示已消过毒。但这类消毒法常使信件变色,并发出难闻的气味,有时甚至使信封上的字迹变得模糊不清,而发生无法投递之事。
  既然信封能传染疾病,当然信纸也不是安全的。于是奥地利在1737年首开先例,命令防疫站把所有寄入奥地利的信件拆开,消毒后再封好投递。
  拆信消毒不仅麻烦,而且遭到写信人的强烈反对,有时还因私情泄露而上诉法院。后来,许多国家都采用一种叫做“拉斯特尔”(rastel)的工具,这是一种带有许多尖头铁齿的耙,用这种耙在信封背面拉一下,信封上就会出现许多小孔,烟熏时让烟由小孔进入信封,信纸就算消过毒了。
  信件究竟能否传播疾病呢?据记载,至少有一次流行性传染病应归咎于信件交往。1901年,美国密歇根州的塞奇那市流行天花,研究人员最后追踪到一位女青年。她的情人在阿拉斯加服役。他曾写给她一封信,信中说他刚患过天花,他的同伴中有不少人因天花而丧生。这位女青年成为塞奇那城中第一个天花患者,这封信就成了导致天花流行的“罪魁”。
  从现代医学的眼光看,信件消毒是否必要呢?不少流行病学家认为,附在信封上的病菌一般不会很多,病菌在干燥环境中生命力也很有限。也就是说,几个世纪中化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信件消毒必要性并不大,况且,古代欧洲使用的消毒法也并不能杀死多少细菌,只能起些安慰作用罢了。
  (责任编辑 韩春萌)
其他文献
反复推敲方成谜  陆天伦    创作一条灯谜,对谜人来说,并不太难。但要创作出一条象样的谜,就比较难了。  笔者曾经在一次谜会上悬挂这样一条谜:“千里江陵一日还”猜五言唐诗句,原底是“轻舟去何疾。”可在寄来的答案中有“水急客舟疾”、“早晚下三巴”,真是各显神通、应有尽有,对照谜面,发觉都有道理,孰优孰劣,无法确定。本来自认为一条较好的谜,自己却感到不满意了。  猜谜活动本来就是各抒己见,把自己考虑
期刊
清代南京状元秦涧泉有句名诗:“人从宋后无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诗之有名,是因为说出了老百姓对奸臣的愤恨。正因为人们对秦桧的愤恨,所以有关他的一些事反倒被湮没了。秦桧是南京人,在南京有一些关于他的踪迹。  秦坟被毁。秦桧是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十月死的。死后,葬回祖籍江宁。他的坟在江宁镇的七十里牧龙亭。元兵过江时,兵营驻扎此处,其坟被毁。明代万历年间,他的坟又被盗,从此无遗迹。他的后代曾居
期刊
中国历史上某些人物的名字,读法特异。乍一看,都不难认,读出来却往往似是而非,兹举数例。  伍 员 即春秋楚人伍子胥,以父兄之仇奔佐吴王阖庐,后被夫差赐剑自杀。他过昭关一夜急白头的故事几乎妇孺皆知,但你知道吗,他的名字读为“伍云”。  樊于期 战国秦将,后亡秦走燕,秦王政曾“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后自刭,以颅使荆轲献秦王。其名字读音为“樊乌基”。  郦食其 即自称高阳酒徒、献计沛公下陈留,片言折
期刊
中国近代史上有个著名的才子叫王闿运(1833—1916),字壬秋,别号王湘绮,湖南湘潭举人。  王壬秋饱读诗书,但对功名却较淡泊,加之他处在清末民初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无法施展抱负,又不甘屈于人下,生性落拓不羁,风流洒脱,平生以讲学为主,致使桃李满天下,名载史册。王壬秋在仕途上基本是个布衣,虽是布衣,但他却敢睥睨王侯将相,在清末民初留下许多佳话。    睥睨曾国藩    王壬秋与曾国藩是湖南同乡,
期刊
明初文坛上有三位令人仰慕的人物,即宋濂、刘基和高启。宋、刘的主要成就在散文,高启的名气则在诗歌。三人仕历、地位、人品不尽相同,但结局却极其相似,即不得善终,尤其是高启之死,一直引人争论。  高启明初诗名享誉文坛,其作品为人所称道。他于元末无心仕进,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潜心学问。他少时聪颖,与文士杨基、张羽、徐贲齐名,为“吴中四杰”。  明朝开国后,朱元璋曾招揽高启等名士入仕,初授翰林院编
期刊
巨 鼠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1995年,美国乔治亚大学生态实验室研究人员前往乌克兰作实地考察。他们戴着呼吸器、身穿防护服,手提辐射测量仪在这片被人们遗弃和荒漠的废墟上前进。从地表显示的斑纹状,专家们知道这里还残留和保持着高放射性,而当辐射测量仪的探头一靠近野生蘑菇和浆果等植物时,仪器即发出有辐射物质的尖叫声。而在捕获的野猪、野鹿及老鼠中,发现在它们的肌肉和骨
期刊
德国慕尼黑。1972年9月,第20届奥运会在这里举行,参加的国家和地区达121个,盛况空前,到处洋溢着节日般的气氛。    绑 架    9月5日,凌晨3时30分:紧张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正在酣睡,万籁俱寂。8名挎着背囊的男子.翻越奥林匹克村的围栏,保安人员没有察觉。  过了一刻钟,他们从背囊中取出枪支弹药,闯进以色列体育代表团住所的一个房间里,从睡梦中惊醒的8名运动员和教练,来不及做出任何反抗,就被
期刊
衙门设立越多,冗员亦无事可作,扯皮推诿之风必盛,这是封建吏治的主要特点之一。明朝中叶以后国家相对太平,上上下下喜粉饰奢靡,官场的扯皮现象更为严重。扯皮推诿的结果,使舆情不能及时上达、有创意的政见被冷落,沉冤积案不得处理。这种腐败的风气,直接危及大明的基业。  明代中叶官场的扯皮十分普遍,首先衙门要员议事,先是争讼不已。“或一事而甲可乙否,或一人而朝由暮跖”。如宜兴徐溥设置义田,赈济乡人,本是一件大
期刊
1998年法国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将在6—7月间展开,中国球迷不得不痛心疾首地面对世纪之梦再一次破碎的现实,眼巴巴地看外国人在绿茵场上拼搏。不过,透过历史的隧道,我们或许还可以找到些许安慰,中国足球队早在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上,就上演了辉煌与悲壮的一幕。  30年代的中国足球在亚洲已确立霸主地位,球队多次被加冕,一代球星李惠堂更是被誉为“球王”。他在国人心中的地位,恐怕不亚于后世巴西人心中的贝利、
期刊
欺骗得官,可谓宦海一景,历史上不乏其例,清代人更为“出色”。  清末有位李中堂(清时称文臣中最高官职大学士为中堂或相国),是当时有名的道学先生,平生最痛恨抽吸鸦片烟,常以禁烟干将自许。在任翰林院掌院学士时,他曾请一位新近留馆的吴太史(即翰林)为诸孙教读。因吴太史教法得当,态度和蔼,师生之间颇为融洽,故深受小孩们的喜爱,李中堂也颇为欣慰,对这位翰林出身的“家庭教师”自然也就另眼看待了。  有一天,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