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新课改中的学生活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ce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在我省的全面施行,学生活动在课改中的地位与作用逐渐突显出来,这也体现了新旧课程标准的一些内在不同。在旧有的课程标准中,数学教学偏重于系统数学知识的教学,往往忽略了学生活动。而新的课程标准,将学生活动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早在19世纪末,皮亚杰在其发生认识论中强调内在智力过程起源于活动;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学也认为,学校的教育即生活,主张教育的内容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经验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近代的心理学、生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可以从参与中获得活动的原动力,而只有不断获得新动力,满足人的高度自主、主体需要的活动,才是最有效、最有价值的活动。
  既然学生活动有如此重要功能,那么在新课改中,如何处理好学生活动这一重要环节呢?
  一、教师的情感态度
  教师不能以一个专家、权威的角色出现,而是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关系,切忌将个人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影响学生主体的发挥。现代教学理论研究表明,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能预测出学生的学习成绩。积极参与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更充分的交往机会,会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教师要让学生信任自身所体验的价值,形成真实的自我概念。即在创设问题情境后,组织学生活动,由学生已有的经验对所需学习的数学知识形成表象。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现实、应用于现实生活的理解。人本主义倡导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把自我实现的抉择权留给学生自己。根据“卷入理论”可知,参与对个体的影响非常广泛,卷入的程度越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思维能力的发展、学业成绩的提高以及学习兴趣、态度、意志品质的提高就越大。所以教师要给学生以自我发展的主动权,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意见,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二、学生活动的准备
  对于学习的主体“学生”,同时也是“学生活动”这一环节中的主体,在教师提供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进行问题探究学习、意义建构时,应特别重视“智力参与”,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是主体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数学活动及其经验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完全是学生主体的自主行为,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智力参与才能实现,具有不可替代性。前苏联教育家波利亚明确提出:“学习过程是自主的,自己头脑不活动起来,是很难学到什么东西的”。建构主义也认为,数学学习是以自主活动为基础,以智力参与为前提,又以个体体验为终结的活动过程。这种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最初表现为外部活动,即情境创设,再由学生的个体经验,进而内化,建构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所以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我建构过程,是在学校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
  三、学生活动的常见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活动内容实际上是非常丰富的。其中有些活动适合安排在课外进行,部分数学活动既可以在课内进行又可以在课外进行。像问题解决、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一般来说,常规的课堂教学重知识的系统性,而数学活动教学则更重视培养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学习内容受课本的限制也较少。所以活动的形式多样,常见的有: ⑴数学调查,即对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先行了解,可以激發学生兴趣,从而认识到学习这一知识的背景与必要性; ⑵测量活动,体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既可以是一些实验的准备,也可以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⑶模型制作,增强学习的直观性,为数学理论与直观感知建立必要联系,也即理性与感性的结合; ⑷数学游戏,增强趣味性,发掘数学魅力; ⑸数学实验,从实验的角度检验数学,也是数学严谨性的一种体现; ⑹问题解决,这也是旧有的教学模式中常有的一部分内容,当然也是新课改中保留的一项内容,它说明了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问题。
  四、学生活动的实施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很难想象,在一个思维封闭、沉闷的课堂教学中能出现具有探究创造精神的学生。”一般地,在教学中,把“问题情境”作为探究的起点,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与情境中产生认知“困惑”,提出问题,在探究中,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类比、猜想、归纳、分析、推理等思维工具解决问题,逐步养成学生主动“智力思维”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活动”,教师应注意两方面,一是数学知识对学生有着极大的魅力,教学时,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潜在的智力因素成分,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学生活动的良好情景,使他们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奥妙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增强学习的自主精神。二是教师在“学生活动”不宜将知识全盘托出,让学生被动接受,应留给学生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合作者的关系。当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自己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时,学生的参与意识会逐步增强,教学的单位时间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总之,“学生活动”作为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我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高标准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深入领会教材和把握学生心理,才能高效地组织“学生活动”。
其他文献
孩子稀奇古怪的问题往往出现在小学时候的课堂,所以新的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在学会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必要的情感体验。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传递正能量,有利于学生提出更富想象力的、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案例1:一名教师把某学生的作文当成范文在课堂讲评,刚读几句,一位学生喊:“这篇文章是抄来的。”课堂上立刻出现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只有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胡克英老师说:教学就是引导学习。就是说,教师应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授予”学生。据心理学原理,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认识活动的一种最实际、最直接的内部动力。而在教学过程中设置
期刊
摘 要:物理课往往被学生认为很重要,但同时也很枯燥,特别是刚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物理更加难学,产生厌学的情绪,原因在于:初中物理重在定性研究,所研究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教学要求以识记为主。而高中物理不仅要求定性地分析,而且要求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物理教学 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阶段开始尝试信息技术期末检测,笔者围绕命题中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试题材料的选择以及学生多样化操作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望能得到各位的指导。  关键词:信息技术 期末检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瑞安市滨江中学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评价,2008年开始,每学年举行信息技术学科质量检测,本人在参与信息技术质量检测过
期刊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为贯彻这一理念,以生活背景为载体来考察地理原理的题型越来越多,这对于促进教师开发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以地理视角观察生活、分析问题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以生活为背景的命题也容易出现一些误区。概括起来,以生活为背景的命题常见以下误区。  一、背离生活实际型  案例1:某学生沿着公路向西行进,来到一个十字路口,见到一块路牌(如下图),他想到八里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及新课标下高考改革的要求,在三种不同水平模式下,对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进行了探讨,让学生真正进入“身临而入境”、“体验而晓理”、“感受而动情”的境界,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预设情境 情境创设 挖掘教材 贯穿情境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组合作学习逐渐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然而,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着“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怎样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笔者在近几
期刊
新的数学课程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于这一新数学教学理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改革或创新我们的数学教学方法。  一、“探究——主體参与型”教学方法  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学模式。其指导思想在于: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又是创造与发展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发
期刊
多媒体这一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引进教学课堂,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下面几点,就是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成功应用。  一、多媒体语音准确,有助辨音,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民乐地区的方言中有“ai.ei”、“an.ang“和阳平、上声语音混淆的现象严重,大部分教师的语言中这样的语音错误也很严重,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学生,多媒体这一信息技术课堂的进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高效课堂”,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本文重点探讨实现中学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语文课堂 高效教学 策略  当今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倍受人们关注,语文已成为众矢之的。作为身在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应冷静思考语文教学的高效性。所谓“高效”可以从两个维度上来界定:一是效能与效率,着眼效能,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