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向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的“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是一项由教育部组织,通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动员发动,由学校具体操作的制度化运转的常规德育实践活动。
德育工作怎样更加贴近中职生、更加具有职教特色,怎样让中职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怎样在快乐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发挥作用,怎样把中职生内心深处闪亮的火花提升为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是职教德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反复探索的课题。设计出便于中职生大面积参加,便于学校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生动活泼、感染力和吸引力强的德育实践活动,是职教工作者多年以来认真努力的方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于2004年2月26日颁布后,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予以落实。德育处组织专家和一线职教德育工作者,设计了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活摄影、我爱我的专业征文三项比赛的初步方案。同年3月30日,中宣部、教育部为了落实《八号文件》,制订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德育处立即根据有关精神和中职生特点,把竞赛命名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确定了“弘扬民族精神,树立职业理想”的竞赛主题,并于4月份上报了竞赛方案。职成教司领导对方案予以认真推敲,做了进一步修订,于5月12日以《关于组织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04]21号)的形式下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文明风采”竞赛由此正式启动。
此项竞赛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主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承办。竞赛组委会决定在九月份,即《实施纲要》要求每年举办的“弘扬民族精神宣传月”颁布获奖结果。此决定,也为今后把此项竞赛作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常规德育活动作了铺垫。
十年间的基本情况
2004年举办的首届竞赛,从下发通知、逐级转发,到参赛作品征集、截稿,虽然只有一个半月,却受到学校的支持和教师、学生的热烈欢迎。在截稿的7月初,收到了来自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参赛作品6590份。
首届竞赛结束后,许多学校强烈要求今后继续开展此项活动,使活动有连续性;希望提前发通知,便于学校纳入德育工作计划,为更多的学生参加此项活动提供机会。四川泸州一位教师来信说:“这次竞赛由教育部主办,规格高,影响面广,充分反映了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关注。透过‘文明风采’竞赛,我似乎看见中等职业教育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向我们走来!竞赛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师生的一次精神聚会,也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师生风采的一次大检阅。”
由于首届竞赛活动展示了中职学生的文明风采,对丰富学校德育实践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感,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教育部职成教司于2005年决定,将“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常规工作,定期举行。第二届竞赛收到除港澳台和西藏外的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9613件参赛作品。浙江、福建、广东、江苏、山东、河北、辽宁等东部发达地区的学校成为参赛的主力军。2005年9月26日,在教育部会议厅召开了第二届“文明风采”竞赛颁奖会。竞赛组委会主任委员、职成教司黄尧司长主持了大会,竞赛组委会副主任委员、职成教司王继平副司长做了竞赛工作总结,竞赛组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秘书长余祖光宣布了获奖结果,获奖学生、教师、学校代表谈了心得体会。
吴启迪副部长在向获奖代表颁奖后做了重要指示。她指出,中央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和关心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和关心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建设。肯定了“文明风采”竞赛“重结果,更重过程”这种符合德育工作规律的作法。认为职成教司主办的“文明风采”竞赛,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是一项便于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推广、便于学校组织、能吸引学生广泛参加、能调动德育主体积极性、有利于教师主动投入和全员德育展开的德育实践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八号文件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有效载体。希望职成司能坚持做下去,年年举办。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要及时转发“文明风采”竞赛的有关通知,而且要发现、培养典型学校,及时组织经验交流。吴部长还提出希望有更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师和学校参加全国竞赛,要求学校把此项活动纳入工作计划,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教师加强指导,为学生参加此项活动创造条件。
随着竞赛的连续举办,少数民族集居地区、偏远地区和担负特殊教育的学校,也开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第三届竞赛时,新疆、云南、广西、内蒙、宁夏等自治区的参赛学生明显增加,西藏也有了参赛作品,江西、甘肃等中西部地区参赛学生也大幅增多。例如,地处赣西北罗宵山脉中段的江西省铜鼓县职业中专,全县人口仅有13万人,学校仅有学生300余人,却有95%的学生参赛,学校从中选出17份作品参加全国比赛。有职教任务的特殊教育学校也开始介入此项活动,例如,北京市第三聋人学校有中职生70余名,教师帮助学生克服语言、情感、心理、阅读、思维、人际交往等生理缺陷造成的困难,推荐了6篇参加全国竞赛。
“文明风采”竞赛是学校自愿参加的赛事。随着竞赛影响面的扩大,参加第四届全国竞赛的学生,在第一届的基数上翻了一翻。由于竞赛是在学校选拔基础上进行的,实际参与此项德育实践活动的学生、教师数量,远远超过参加全国比赛的人数。广东省惠州商业学校在总结中强调:“采取多种措施,使参加“文明风采”竞赛成为大多数人能向往并参与的盛事,而不是少数人“独享”、遥不可及的竞技场”。该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项目学生参与率达80%,征文类学生参与率达到了93%。在网上数据传播的照片有4842张,冲洗出参加校内比赛的作品1990张。参与此项活动的指导老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70%。学生参加比赛生成初始作品共20170件,经初评、复评选出3386件,从中再选拔出228件参加全国比赛。该校用四句话总结了组织参赛的意义,即“讲育人,塑造学生的职业人格新模式;重实效,让学生开拓视野、增强能力;展风采,让社会见证竞赛的魅力和目睹中职学子的风貌;扬师德,促进师生情深,师生同步成长。” 吴启迪副部长在第四届“文明风采”竞赛颁奖会上强调,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更加重视质量问题,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对“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再次给予充分肯定。
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文明风采”竞赛做了大量报道。例如,中国教育报除每届进行专版综合报道外,还做了职业生涯设计、创业之星优秀作品的系列宣传。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等杂志,均曾刊发大篇幅专访或刊登集体奖名单。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中学生作文报等报刊,或者每年编发获奖作品专刊,或者连续发表获奖作品。竞赛组委会编辑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优秀作品选编《创业之星(2005—2006)》、《我爱我的专业和职业生活摄影(2004—2006)》、《我身边的诚信(2006—2007)》,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受到学校和师生的欢迎。教育部等多家网站不但及时发布每届竞赛的通知,刊登每届获奖作品题目和获奖师生名单,有的网站还刊登了大量获奖优秀作品,这些网站的点击率也因此大大提高。
第五届参赛的省、区、市达到36个,经选拔参加全国比赛的学生达24505人,是第一届参赛人数的3.75倍。共有14892名学生的13692份作品和8025名教师、214所学校获奖。
在第五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颁奖会上,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出席并为获奖者颁奖。陈希对竞赛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要充分认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关系着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把他们培养成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他要求,各地各学校要把立德树人始终作为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把德育始终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
第六届大赛吸引了全国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173所中职学校的17116名学生,参加了征文比赛、设计比赛等四类九项比赛。经过专家评审,共有14727名学生的14161份作品和8364名教师获奖。
第七届大赛经过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省级复赛选拔后,有1712所中等职业学校参加了全国决赛。经选拔后参加全国决赛的学生,由第一届的6590人,增加到第七届的31525名学生,是第一届的4.78倍。直接参与决赛的指导老师,由第一届的2135人,增加到第七届的16303人,是第一届的7.64倍。竞赛项目由第一届的三类三项,增加到第七届的五类十项。初步形成了抓技能培养有技能大赛,促品德教育有“文明风采”,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两加强、两促进的局面。
第八届大赛有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兵团、计划单列市的1980所中等职业学校的52943名中职学生(参加中华才艺展演、职业礼仪表演集体项目的学生数没有计入,下同)的51174份作品,参加了全国决赛。参赛学生比2010年增加21418名,是上年的1.68倍。有36358名学生的35165份作品、984个集体项目和20184位教师,以及511所学校和14个省级复赛组委会获奖。获奖教师比2010年增加7433名,是上年的1.58倍。
第八届比赛展示类比赛除心绣未来演讲和职业礼仪展示外,新增了中华才艺表演的比赛项目,受到中职学生和教师的热烈欢迎。才艺的参赛形式有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武术、杂技、魔术、快板、相声、书画、沙画、茶艺等多种,有集体项目、个人项目。有541所学校的1871份作品参赛,其中有889个集体项目,少则十几人,多的有上百人参加。再加上也属于集体项目的494个职业礼仪展示作品,参加第八届全国“文明风采”决赛的学生在六万人以上。
第九届竞赛有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兵团、计划单列市的2328所中等职业学校的111948名中职学生的83890份作品,参加了全国决赛。有78008名学生、31336名教师的57505份作品获奖,712所学校获奖,20个省级复赛组委会获奖。
与2011年比较,参赛学校增加348所,递增17.6%,获奖学校增加201所,递增39.3%;参赛作品增加32716份,递增63.9%,获奖作品增加22340份,递增63.5%;参赛学生增加59005名,递增111.5%,获奖学生增加41650名,递增114.6%;参赛教师增加14199名,递增54.0%,获奖教师增加11152名,递增55.3%;获奖省级复赛组委会增加6个,递增42.9%。第九届竞赛的各项增幅,均高于历届。
第十届比赛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2856所学校、117.5万名学生、102.2万份作品参加初赛,近五千份作品进入全国决赛。无论是参赛规模还是作品水平均为历年之最。
作品展现中职生风采
竞赛形式活泼、项目主题鲜明,针对性、时代感强,为中职生展现自己的风采,提供了舞台。参赛学生来信说:“‘文明风采’竞赛,是国家搭台、学生唱戏,为我们中职生扬眉吐气!”
“职业生涯设计”是2004年第一届竞赛就推出的项目,不但开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此类竞赛之先河,而且参赛作品届届递增,由第一届的1433份,增加为第四届3302份,是参赛作品数量增加最快的项目。中职生通过分析发展条件、明确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制订发展措施的设计过程,从职业的角度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不但形成了实事求是、拚搏向上的职业理想,而且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祖国的繁荣富强联系起来。
一位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以“当一个响当当的汽车修理技师”为标题,分析了“现在的我”,描绘了“明天的我”。字里行间饱含对即将从事的职业的热爱,敬业爱岗的纯朴之情十分真切,起到了通过职业生涯设计“为了明天,珍惜现在”的作用。他简朴直率地说:“我的职业目标就是我不管到那去修车,都会认认真真的去修,会把自己选择的这份工作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会认真的对待每一辆车,就像对待我自己的身体。让人们把爱车送到我这来都放心,我会让他们高高兴兴的把自己的爱车从我这开走。他们取车时,还能从我这儿知道为什么会出这种毛病,平时怎么使用才不会出这种毛病,这也算优质服务吧。我就是想当一名修车工,而且是最优秀的修理工!”评委对这份设计点评道:“他对汽修工服务岗位职责的理解,是发自内心的、结合岗位技能的理解,是职业理想形成后,对职业道德真谛的掌握。如果汽修工都能如此,开车人会多么高兴!如果每位从业者,都能结合自己的岗位实际,真正具有类似的职业道德情感,这个社会该多么美好!” 一位服务专业的中职生,决心在毕业后从洗碗工、服务生做起,边打工、边存钱、边学习、边参加技艺竞赛,确定了先当上调酒师,再开一家酒巴的发展目标。评委指出:这份设计没有把近期目标定位在升学上,而是以职业资格等级和调酒技艺的不断提升,作为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台阶,既务实,又雄心勃勃,把创建自己的酒吧放在就业10年之后,即在积累资金、编织网络、熟悉行业均有成效之时,使创业成为既有激励作用,又很实在的发展目标。
一位稀里糊涂、无可奈何学了花卉园艺专业的家境贫困的农民子弟,在分析发展条件时,既从专业学习的角度写出了自己从了解到喜欢,再到热爱自己所学专业的过程,又分析了盆景市场在区域经济中的发展前景,决心选择到花木场或盆景店参加毕业实习,强化盆景制作、销售的技能,毕业后回乡在自家承包的两亩地上,从成本较低的树桩盆景做起,再做成本较高的山水盆景,成为一名出色的盆景造型师。从小到大,逐年完善设施、循环运作,增加盆景数量、做好广告宣传、疏通销售渠道,直至建成一个小有规模的盆景园。评委指出,这份规划不但从自身条件、行业特点两个角度,动态地剖析了自己的发展条件。而且制定了针对性強的发展措施,成为创业的具体行动指南。
创业教育渗透于多个竞赛项目中,“职业生活”摄影的获奖作品中,有不少创业的题材。一幅以《回家创业》为题的照片,画面中心是一个戴着学校胸卡的蔬菜专业的女生,她抱着一捆刚刚收获的蔬菜,面带微笑地注视着前方,背景是隐约可见的蔬菜批发市场。为此项竞赛把关的专家——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希望工程“大眼睛”的作者谢海龙指出:“这张照片主题鲜明、构图优美、用光合理、虚实结合、抓拍及时,画面布局主次安排恰到好处,人物姿态、表情真实自然,摄影语言运用的好,画面冲击力很强,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是一幅好作品。”
“我身边的诚信”征文中一篇来自江南水乡的参赛作品,以《小镇的故事》为题,通过描绘创业有成的人士和风土人情,叙发因诚信而散发出的脉脉温情。评委指出,读此文犹如随着作者优美的笔触走进烟柳轻扬的江南,文章带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地域特色,给人以散文诗的感觉,清新隽永耐人咀嚼,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着诚信之美。
“创业之星”征文比赛,要求在校生采访事业有成的毕业生,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理解“有志者事竟成”的真谛。在采访过程中,在校生了解了自己的师兄、师姐——中职毕业生创办企业、岗位成才的业绩,从中感悟他们拚搏奋斗的艰辛,体验他们以诚信、敬业而走上成功之路的过程。在中职生的参赛作品中,既反映了中职毕业生的风采,也写出了作者——中职在校生的感悟,即行行出状元、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以及通过向往未来、珍惜现在的努力,去实现自己对职业生涯发展追求的决心。
《柑橘飘红的人生》叙述了作为普通农家子弟的一位果林专业毕业生,以“痴”劲和“傻”劲,编织出了柑橘人生的灿烂和辉煌。从打工起步,现在己拥有国内外水果良种一百多种、40亩苗木基地、300亩生产基地、4000平方米的钢架大棚、自动控制温室和无病毒苗木实验楼、储藏仓库、隔离网室等设施,每年可向各地提供30万株优质苗木。这篇采访有两句点晴之笔,创业者心声:“人生之路,在追求中起步,在奋斗中铸就辉煌;只要肯努力,就会有成就”;作者的感悟:“只要肯努力,认准了目标,就会有成功的一天。谁说职高生不能干出大事业?”表现出中职毕业生和在校生的豪情壮志。
《携一片温馨,重启夕阳生机》,是两名卫生学校在校生采访本校毕业生建立民办托老所的报告。文章主角以“长者的福音,晚辈的重托”为己任,本着“博爱、敬业、求精”的服务宗旨,从6张床位、3000元起步,办成了当地规模最大的托老所。经民政部门推荐,成为本省百佳敬老所之一。创业者坚信:优质的服务是建立企业诚信的基石,而诚信是创业成功的关键。携一片浓郁温馨,她不但使当地的“夕阳事业”焕发出一片勃勃生机,而且为一批批护理专业毕业生创造了就业机会。
从“创业之星”征文比赛的参赛作品中,可以看这样一些数字:浙江省慈溪市周巷职高毕业生卢乔的钢材贸易公司年产值达3亿人民币;浙江省上虞职教中心88届毕业生韩礼力的泳池设备公司年产值达3.5亿人民币;广东省惠州商校84届毕业生黄伯康的至远实业集团年产值超3.6亿人民币;湖南省望城雷锋职业中专90届毕业生刘的建筑公司年产值2.4亿人民币,近年来他向社会、向教育事业捐款达242万元;2000年7月刚刚毕业的山东省济宁财政学校的杨以进稚气未脱,已是年销售额2400多万元的电脑公司董事长……这不仅仅让我们看到了中职生有着无穷的创业力量,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中职生那“可亲、可敬、可畏、可佩”的人格魅力。
岗位成才的中职毕业生,也是此类征文的采访对象。《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的作者,采访了在世界宝马维修大赛中荣获第三名的师兄陈志锡。评委用了这样一句话点评:“没有学历的光环,没有耀眼的证书,凭借扎实的知识、精湛的技能,在世界大赛中获奖。他的经历给那些现在平凡,也许将来也要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中职生这样的启示:只要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成为不平凡的创业之星。”
“我爱我的专业”征文的参赛作品,抒发了中职生对即将从事的职业的感情。一位医护专业的学生说:“在斑斓的彩色世界里,我选择了无暇的白色;在多姿的服装世界里,我选择了简单的护士服。生活的方式有千万种,我决定了用一生去陪伴病人。这是因为,荣誉和肩上的担子是等重的。人们把‘天使’这个纯洁而美丽的名字给了我,我奉献给人们的是我平凡的生命。”一位来自农村的学生说:“为了圆父老乡亲的梦,为了让家乡能够有一条像样的路,有一座像样的桥,让小学生上学时不要走很多冤枉路。我毅然选择了‘路桥’专业。”一位来自山区的女生说:“我是一个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女孩,不久的将来我将还会回到大山深处,回去实现亲人及乡亲们对我的期盼——修水电站。”
《选择了你无怨无悔——畜牧兽医专业》、《养殖——我和父亲的共爱》、《天下美食出我辈》、《烹饪——我的天堂》、《我要做孩子王》、《我和“她”之间——记我的专业“模具”》、《数控,我无悔的选择》、《机加工,我悄悄地爱上你》、《汽修,我原以为你很平凡》、《新一代女测量工的骄傲》、《建筑,凝固的音乐》、《我是未来的白衣天使》、《一枚税徽》、《键盘上敲出来的尊严》、《农村旅游业畅想》……仅从参赛作品的标题,就能看出中职生对将要开始的职业生活的向往。 紧跟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新精神、新要求,注重时代感,是“文明风采”竞赛项目策划的特点。例如,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2006年的竞赛就增加了“我身边的诚信”征文比赛。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荣辱观教育,2007年的竞赛就增加了“荣与辱”FLASH动漫比赛。2007年新学年落实了国务院的中职生资助政策,2008年就增加了“从中职生资助政策想到的”为主题的竞赛项目……
2007年成为竞赛项目的FLASH动漫比赛,中职生用现代手段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爱和对荣与辱的认识。《你好?陈水扁》是一位福建中职生的作品,以夸张、比喻的手法,讽刺分裂祖国的行为。《绿色奥运,从我们身边做起》、《节约资源,为社会造福》以写实、点睛的手法,以小见大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从《盗版可耻》、《勿以恶小而为之》、《作茧自缚》、《同样的年华,异样的人生》这样的标题,就能看出中职生的爱与憎。为这项赛事把关的中国动漫协会副秘书长李中秋赞叹道:“这些中职生的选材好、技术好,新兴的动漫产业需要他们。”
每届竞赛,组委会都收到许多学生的电话和电子邮件,有的说:“在小学和初中,我连班级的奖状也没得过,这次虽然得了个最低的奖项,也让我高兴地跳起来”;有的说:“知道自己获奖了,半夜里做了个好梦,笑醒了”;有的说:“参加竞赛使我们重新找回了全新的自我,重新树立了自信。”更多的人说:“有了目标的感觉真好”,“职校生也是优秀的,我们并不矮人一截”,“职校生也能成功!”通过竞赛实施成功教育,有利于大面积调动学生积极性,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引导学生以“成功者”的心态走上社会。
许多学校结合竞赛和校园文化建设,组织社团和专项培训,参加的学生争先恐后。广东一所学校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主题讲座,每班可以选派3名学生参加。没想到学生十分踊跃,主动挤进课室里听课。以致原本200座位的阶梯大课室,许多学生只能坐在地上甚至站着听讲。3个小时的讲座,学生不但认真听,而且认真做记录。教师们惊叹地说:没想到,中职生也会这样听讲。
在学校组织竞赛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例如,广西南宁一所学校结合感恩教育开展“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时,提出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以前,可以首先从了解父母的职业开始,去了解职业生活。一个有网瘾、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的学生,假此为由,行旅游之实,跑到母亲打工的另一个城市。当他看到母亲艰辛的劳动场面,想到母亲为扶养自己而饱经风霜,他愕然失色、悔恨无比。回校后,他结合所学的烹饪专业设计了自己的未来。班主任通过网络,收到这个从来不做作业的学生交来的作品后,不失时机地对症下药、精心指导,安排他在主题班会上发言,帮助他进一步挖掘自己。他的参赛作品在全国比赛中得了二等奖,更令他为之一震。几个月后,他母亲从外地回来,发现儿子跟换了个人似的,追问源由之后,含着热泪把专门定制的锦旗送给校长。这个学生,现在己经在一家大宾馆就业,成为一名既敬业爱岗,又孝敬母亲的好厨师。
随着竞赛的持续进行和影响的扩大,竞赛结果还为用人单位从德育的角度了解中职生增加了手段。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开始用有无“文明风采”竞赛获奖证书,来筛选求职中职毕业生。竞赛满足了用人单位十分重视求职者思想品德,又难以找到衡量“抓手”的需要。手持获奖证书的中职毕业生,增添了求职竞争获胜的砝码。
四年来的实践证明,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贴近职业、贴近社会、贴近中职生”,能从中职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适应了中职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不但对他们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且展现了中职生的风采。
“三个注重”
在策划和组织“文明风采”竞赛的过程中,竞赛组委会始终把握“三个注重”。
第一,注重职教特色和“润物细无声”的德育过程。
“文明风采”竞赛的各个项目,均从中职生和学校实际出发,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为依据确定,贴近中职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实际,具有明显职教特色,提高了学生参与德育过程的主动性。
竞赛用设计、摄影、征文、FLASH动漫等多种既对学生有吸引力,又便于学校组织的比赛形式,渗透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择业观、创业观以及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关心今后所在行业的发展,关心国家大事,并在此基础上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升华。在生动活泼的参赛过程中渗透德育、训练能力,学生感到可信、亲切、有用、愉快,使德育能“润物细无声”进行,“快乐德育”的理念得以落实。
历届竞赛通知,都强调此项竞赛“重結果、更重过程”的特点,要求学校结合竞赛,积极组织全体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强调德育主体积极性的调动,强调学校全员德育的要求。
学校通过参赛实践,对此要求深有体会。浙江省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总结中提到:“如果说一开始组织竞赛活动,还有较多的为了参加比赛、拿奖的成分,但随着活动的持续深入,比赛和拿奖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我们看到,在系列竞赛活动中,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我们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校的校风、学风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广东省肇庆市四会中等专业学校体会到:“同学们尤其是一年级的新生可以尽快摆脱困惑,一进中职就有机会参加国家级大赛,这本身就带来了成就感和自豪感。”云南新华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校领导在推进竞赛活动时指出:“参赛的目的并非单纯获奖,而在于通过精心组织,促进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健康、持续地开展。”湖北省荆州市职教中心明确要求:“不能把它单纯地当作一个竞赛夺奖的过程,而应当把它办成一个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实践活动,办成一个亲历、亲见活动,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学习、专业技能上,都有大的收获、大的进步、大的提高。”
竞赛内容和日程相对稳定,便于学校把竞赛纳入工作计划,更好地发挥竞赛“更重过程”的德育功能。不少参赛学校把竞赛纳入学年工作计划。从每个新学年开始就进行动员,在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做到把竞赛与日常德育工作相结合,与文化课、专业课教学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共青团和班主任工作相结合,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实训实习相结合,与用人单位在德育工作中发挥作用相结合。 例如,福建省税务学校在总结中认为,“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是提高学校管理质量的助推器。连续参加了四届竞赛的浙江科技工程学校,每年十月启动“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第二年七月份结束。山东省平度市教育中心在每届“文明风采”竞赛结束之时,就开始着手进行下一届竞赛的各项工作。海盐职成教中心把每年九月份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确定为“职业生涯规划月”,仅2005年职业生涯设计一个竞赛项目,就有1250份作品参加校内比赛。
此外,组委会办公室在每年3—10月竞赛运作过程中,也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的自身优势。在竞赛通知发放、参赛作品数据录入、来电来访接待、获奖证书邮寄等工作中,组织文秘等专业的学生完成了大量行政事务工作。这些参加服务的中职生,不但得到了应有的生活补助,提高了专业能力,而且在组织能力、勾通能力、合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待人接物方面的能力有明显提升,行业职业道德行为得到训练。学生在服务工作中完成的实训,也为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第二,注重德育整体合力的形成和队伍建设
竞赛运作过程,十分重视竞赛对学校德育整体合力形成的拉动和两支队伍的建设。
“文明风采”竞赛为德育课、文化课、专业课老师和分管教育、教学以及其它工作的干部,提供了从不同角度介入德育实践活动的机会,为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可能,使各方面力量形成整体合力,为“全员德育”提供了有效载体。
例如,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校长亲自动员,团委张贴大幅海报,利用学生广播台、电视台向学生发出号召,专业课、文化课老师用课题组形式、项目培训方法进行专题辅导,学生们的参赛欲望空前高涨。浙江绍兴县财经学校仅“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一项比赛,就有2000多名学生参加。教务处组织演讲比赛,德育处组织作文比赛,实习处组织就业招聘大会,各处室协同配合。班主任、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发挥各自的优势,全员上阵,同心协力,为了一个目标,拧成了一股劲。
又如,广东省湛江市霞山职业高级中学由校长亲自挂帅,由实训处、教务处、政教处三部门联合成立竞赛组委会,召开全校班主任会议,举办专题讲座。各班用诗歌、演讲等形式举办主题班会,师生互动、气氛热烈,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该校还组织学生参观用人单位,让学生深入岗位一线,感受生活,亲身体会来自于社会的职业竞争、技能要求、生存压力。在各班组织全体学生参赛的基础上,通过班级选拔向学校上交了185件参赛作品,学校组委会通过再次选拔,选送了其中20件参加了全国比赛。
中职生大面积参加的全国性德育实践活动的顺利推进,离不开两支队伍的建设。
第一支队伍是一线德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一线教师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形成制度化运转的德育工作者奖励机制,对于职教德育队伍建设有重要意义。
“文明风采”竞赛的指导教师奖,为肯定广大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劳动建立了常效机制,填补了职教德育工作者很难受到全国性奖励的空白。竞赛不但调动教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为师生“零距离”交流提供渠道,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闪光点,使竞赛发挥了教学相长的作用,促进教师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形成。
广大教师通过竞赛活动与学生增进了了解,增进了友谊,为师生心灵的沟通搭建了平台。许多参赛学校辅导老师的办公室里出现了门庭若市的现象。浙江省的一位老师说:“平时在我们看来较差的学生,当你真正靠近他们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的可爱;欣赏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也完全不一样。”武汉市的一位教师认为:“组织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也促进了老师重新认识、评价学生”。
许多教师为了做好指导工作,有目的地考察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从关心学生发展前途的角度,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即将从事的职业,加强了与学生点对点的交流,发现学生的优势和长处。在指导过程中,不但改善了师生关系,而且有助于教师发现自己教学与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的差距,提高了教师改进教育、教学的自觉性。
第二支队伍是竞赛评委队伍的建设。由于竞赛是一项常规德育实践活动,竞赛评选的公平、公正和权威性,是竞赛具有号召力和生命力的保证。
每个项目均有一个专门的评委会,由知名专家把关,由熟悉中职生的一线干部、教师、教研员和德育研究会、语文研究会、督学研究会、学生工作研究会成员和中国图片社等单位的同志组成,依托北京市商业学校、求实职业学校、汽车工业学校、金融商贸职业技术学校等学校运作。评选使用“三轮筛选、竖分横比”的评选方法,做到了既确保获奖作品水平,又考虑地区间的平衡,体现了德育活动参与为主的精神。
通过连续四届的评选活动,“文明风采”竞赛已形成了一支作风严谨、熟悉职教、业务水平高的评委队伍。评委们不但能驾轻就熟地完成越来越重的评选任务,而且能及时发现问题,对今后评选提出操作性强的建议。
第三,注重发现基层经验和提炼推广
职教一线干部、教师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积累了经验。在“文明风采”竞赛的运作过程中,十分重视发现、挖掘蕴藏于基层的经验。此项工作主要通过抓好参赛学校工作总结入手。竞赛要求参赛学校必须交工作总结,并将其作为获得组织奖的必备条件。这些来自于基层、来自于德育工作实践的经验,有血有肉,操作性强。不但有推广价值,而且便于理解、便于落实、便于推广。对今后开展“文明风采”竞赛以及开展其它德育工作,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例如,许多参赛学校对参加竞赛怎样“更重过程”做了积极探索。他们认为竞赛活动的组织,要做到“提前启动”和“三结合、三落实、三到位”,应落实“人人参与、班班比赛、校内选拔、全国亮相”。“提前启动”,即不等竞赛通知,把此竞赛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在暑假后动员培训、开展活动,寒假前重点辅导、布置任务,接通知后组织多级竞赛进行校内选拔。“三结合”,即“文明风采”竞赛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与多种德育活动结合、与师资队伍建设结合。“三落实”即组织落实、任务落实、活动落实。“三到位”即宣传到位、指导到位、表彰到位。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重要措施,是贯彻《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有效载体,是新形势下加强中职德育工作开拓创新的产物,是一项具有中国职教特色的德育实践活动。此项活动,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在教育部职成教司直接领导下健康发展、不断完善,受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干部、教师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德育工作怎样更加贴近中职生、更加具有职教特色,怎样让中职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怎样在快乐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发挥作用,怎样把中职生内心深处闪亮的火花提升为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是职教德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反复探索的课题。设计出便于中职生大面积参加,便于学校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生动活泼、感染力和吸引力强的德育实践活动,是职教工作者多年以来认真努力的方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于2004年2月26日颁布后,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予以落实。德育处组织专家和一线职教德育工作者,设计了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活摄影、我爱我的专业征文三项比赛的初步方案。同年3月30日,中宣部、教育部为了落实《八号文件》,制订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德育处立即根据有关精神和中职生特点,把竞赛命名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确定了“弘扬民族精神,树立职业理想”的竞赛主题,并于4月份上报了竞赛方案。职成教司领导对方案予以认真推敲,做了进一步修订,于5月12日以《关于组织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04]21号)的形式下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文明风采”竞赛由此正式启动。
此项竞赛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主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承办。竞赛组委会决定在九月份,即《实施纲要》要求每年举办的“弘扬民族精神宣传月”颁布获奖结果。此决定,也为今后把此项竞赛作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常规德育活动作了铺垫。
十年间的基本情况
2004年举办的首届竞赛,从下发通知、逐级转发,到参赛作品征集、截稿,虽然只有一个半月,却受到学校的支持和教师、学生的热烈欢迎。在截稿的7月初,收到了来自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参赛作品6590份。
首届竞赛结束后,许多学校强烈要求今后继续开展此项活动,使活动有连续性;希望提前发通知,便于学校纳入德育工作计划,为更多的学生参加此项活动提供机会。四川泸州一位教师来信说:“这次竞赛由教育部主办,规格高,影响面广,充分反映了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关注。透过‘文明风采’竞赛,我似乎看见中等职业教育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向我们走来!竞赛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师生的一次精神聚会,也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师生风采的一次大检阅。”
由于首届竞赛活动展示了中职学生的文明风采,对丰富学校德育实践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感,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教育部职成教司于2005年决定,将“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常规工作,定期举行。第二届竞赛收到除港澳台和西藏外的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9613件参赛作品。浙江、福建、广东、江苏、山东、河北、辽宁等东部发达地区的学校成为参赛的主力军。2005年9月26日,在教育部会议厅召开了第二届“文明风采”竞赛颁奖会。竞赛组委会主任委员、职成教司黄尧司长主持了大会,竞赛组委会副主任委员、职成教司王继平副司长做了竞赛工作总结,竞赛组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秘书长余祖光宣布了获奖结果,获奖学生、教师、学校代表谈了心得体会。
吴启迪副部长在向获奖代表颁奖后做了重要指示。她指出,中央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和关心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和关心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建设。肯定了“文明风采”竞赛“重结果,更重过程”这种符合德育工作规律的作法。认为职成教司主办的“文明风采”竞赛,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是一项便于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推广、便于学校组织、能吸引学生广泛参加、能调动德育主体积极性、有利于教师主动投入和全员德育展开的德育实践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八号文件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有效载体。希望职成司能坚持做下去,年年举办。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要及时转发“文明风采”竞赛的有关通知,而且要发现、培养典型学校,及时组织经验交流。吴部长还提出希望有更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师和学校参加全国竞赛,要求学校把此项活动纳入工作计划,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教师加强指导,为学生参加此项活动创造条件。
随着竞赛的连续举办,少数民族集居地区、偏远地区和担负特殊教育的学校,也开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第三届竞赛时,新疆、云南、广西、内蒙、宁夏等自治区的参赛学生明显增加,西藏也有了参赛作品,江西、甘肃等中西部地区参赛学生也大幅增多。例如,地处赣西北罗宵山脉中段的江西省铜鼓县职业中专,全县人口仅有13万人,学校仅有学生300余人,却有95%的学生参赛,学校从中选出17份作品参加全国比赛。有职教任务的特殊教育学校也开始介入此项活动,例如,北京市第三聋人学校有中职生70余名,教师帮助学生克服语言、情感、心理、阅读、思维、人际交往等生理缺陷造成的困难,推荐了6篇参加全国竞赛。
“文明风采”竞赛是学校自愿参加的赛事。随着竞赛影响面的扩大,参加第四届全国竞赛的学生,在第一届的基数上翻了一翻。由于竞赛是在学校选拔基础上进行的,实际参与此项德育实践活动的学生、教师数量,远远超过参加全国比赛的人数。广东省惠州商业学校在总结中强调:“采取多种措施,使参加“文明风采”竞赛成为大多数人能向往并参与的盛事,而不是少数人“独享”、遥不可及的竞技场”。该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项目学生参与率达80%,征文类学生参与率达到了93%。在网上数据传播的照片有4842张,冲洗出参加校内比赛的作品1990张。参与此项活动的指导老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70%。学生参加比赛生成初始作品共20170件,经初评、复评选出3386件,从中再选拔出228件参加全国比赛。该校用四句话总结了组织参赛的意义,即“讲育人,塑造学生的职业人格新模式;重实效,让学生开拓视野、增强能力;展风采,让社会见证竞赛的魅力和目睹中职学子的风貌;扬师德,促进师生情深,师生同步成长。” 吴启迪副部长在第四届“文明风采”竞赛颁奖会上强调,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更加重视质量问题,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对“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再次给予充分肯定。
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文明风采”竞赛做了大量报道。例如,中国教育报除每届进行专版综合报道外,还做了职业生涯设计、创业之星优秀作品的系列宣传。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等杂志,均曾刊发大篇幅专访或刊登集体奖名单。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中学生作文报等报刊,或者每年编发获奖作品专刊,或者连续发表获奖作品。竞赛组委会编辑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优秀作品选编《创业之星(2005—2006)》、《我爱我的专业和职业生活摄影(2004—2006)》、《我身边的诚信(2006—2007)》,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受到学校和师生的欢迎。教育部等多家网站不但及时发布每届竞赛的通知,刊登每届获奖作品题目和获奖师生名单,有的网站还刊登了大量获奖优秀作品,这些网站的点击率也因此大大提高。
第五届参赛的省、区、市达到36个,经选拔参加全国比赛的学生达24505人,是第一届参赛人数的3.75倍。共有14892名学生的13692份作品和8025名教师、214所学校获奖。
在第五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颁奖会上,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出席并为获奖者颁奖。陈希对竞赛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要充分认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关系着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把他们培养成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他要求,各地各学校要把立德树人始终作为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把德育始终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
第六届大赛吸引了全国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173所中职学校的17116名学生,参加了征文比赛、设计比赛等四类九项比赛。经过专家评审,共有14727名学生的14161份作品和8364名教师获奖。
第七届大赛经过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省级复赛选拔后,有1712所中等职业学校参加了全国决赛。经选拔后参加全国决赛的学生,由第一届的6590人,增加到第七届的31525名学生,是第一届的4.78倍。直接参与决赛的指导老师,由第一届的2135人,增加到第七届的16303人,是第一届的7.64倍。竞赛项目由第一届的三类三项,增加到第七届的五类十项。初步形成了抓技能培养有技能大赛,促品德教育有“文明风采”,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两加强、两促进的局面。
第八届大赛有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兵团、计划单列市的1980所中等职业学校的52943名中职学生(参加中华才艺展演、职业礼仪表演集体项目的学生数没有计入,下同)的51174份作品,参加了全国决赛。参赛学生比2010年增加21418名,是上年的1.68倍。有36358名学生的35165份作品、984个集体项目和20184位教师,以及511所学校和14个省级复赛组委会获奖。获奖教师比2010年增加7433名,是上年的1.58倍。
第八届比赛展示类比赛除心绣未来演讲和职业礼仪展示外,新增了中华才艺表演的比赛项目,受到中职学生和教师的热烈欢迎。才艺的参赛形式有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武术、杂技、魔术、快板、相声、书画、沙画、茶艺等多种,有集体项目、个人项目。有541所学校的1871份作品参赛,其中有889个集体项目,少则十几人,多的有上百人参加。再加上也属于集体项目的494个职业礼仪展示作品,参加第八届全国“文明风采”决赛的学生在六万人以上。
第九届竞赛有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兵团、计划单列市的2328所中等职业学校的111948名中职学生的83890份作品,参加了全国决赛。有78008名学生、31336名教师的57505份作品获奖,712所学校获奖,20个省级复赛组委会获奖。
与2011年比较,参赛学校增加348所,递增17.6%,获奖学校增加201所,递增39.3%;参赛作品增加32716份,递增63.9%,获奖作品增加22340份,递增63.5%;参赛学生增加59005名,递增111.5%,获奖学生增加41650名,递增114.6%;参赛教师增加14199名,递增54.0%,获奖教师增加11152名,递增55.3%;获奖省级复赛组委会增加6个,递增42.9%。第九届竞赛的各项增幅,均高于历届。
第十届比赛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2856所学校、117.5万名学生、102.2万份作品参加初赛,近五千份作品进入全国决赛。无论是参赛规模还是作品水平均为历年之最。
作品展现中职生风采
竞赛形式活泼、项目主题鲜明,针对性、时代感强,为中职生展现自己的风采,提供了舞台。参赛学生来信说:“‘文明风采’竞赛,是国家搭台、学生唱戏,为我们中职生扬眉吐气!”
“职业生涯设计”是2004年第一届竞赛就推出的项目,不但开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此类竞赛之先河,而且参赛作品届届递增,由第一届的1433份,增加为第四届3302份,是参赛作品数量增加最快的项目。中职生通过分析发展条件、明确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制订发展措施的设计过程,从职业的角度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不但形成了实事求是、拚搏向上的职业理想,而且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祖国的繁荣富强联系起来。
一位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以“当一个响当当的汽车修理技师”为标题,分析了“现在的我”,描绘了“明天的我”。字里行间饱含对即将从事的职业的热爱,敬业爱岗的纯朴之情十分真切,起到了通过职业生涯设计“为了明天,珍惜现在”的作用。他简朴直率地说:“我的职业目标就是我不管到那去修车,都会认认真真的去修,会把自己选择的这份工作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会认真的对待每一辆车,就像对待我自己的身体。让人们把爱车送到我这来都放心,我会让他们高高兴兴的把自己的爱车从我这开走。他们取车时,还能从我这儿知道为什么会出这种毛病,平时怎么使用才不会出这种毛病,这也算优质服务吧。我就是想当一名修车工,而且是最优秀的修理工!”评委对这份设计点评道:“他对汽修工服务岗位职责的理解,是发自内心的、结合岗位技能的理解,是职业理想形成后,对职业道德真谛的掌握。如果汽修工都能如此,开车人会多么高兴!如果每位从业者,都能结合自己的岗位实际,真正具有类似的职业道德情感,这个社会该多么美好!” 一位服务专业的中职生,决心在毕业后从洗碗工、服务生做起,边打工、边存钱、边学习、边参加技艺竞赛,确定了先当上调酒师,再开一家酒巴的发展目标。评委指出:这份设计没有把近期目标定位在升学上,而是以职业资格等级和调酒技艺的不断提升,作为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台阶,既务实,又雄心勃勃,把创建自己的酒吧放在就业10年之后,即在积累资金、编织网络、熟悉行业均有成效之时,使创业成为既有激励作用,又很实在的发展目标。
一位稀里糊涂、无可奈何学了花卉园艺专业的家境贫困的农民子弟,在分析发展条件时,既从专业学习的角度写出了自己从了解到喜欢,再到热爱自己所学专业的过程,又分析了盆景市场在区域经济中的发展前景,决心选择到花木场或盆景店参加毕业实习,强化盆景制作、销售的技能,毕业后回乡在自家承包的两亩地上,从成本较低的树桩盆景做起,再做成本较高的山水盆景,成为一名出色的盆景造型师。从小到大,逐年完善设施、循环运作,增加盆景数量、做好广告宣传、疏通销售渠道,直至建成一个小有规模的盆景园。评委指出,这份规划不但从自身条件、行业特点两个角度,动态地剖析了自己的发展条件。而且制定了针对性強的发展措施,成为创业的具体行动指南。
创业教育渗透于多个竞赛项目中,“职业生活”摄影的获奖作品中,有不少创业的题材。一幅以《回家创业》为题的照片,画面中心是一个戴着学校胸卡的蔬菜专业的女生,她抱着一捆刚刚收获的蔬菜,面带微笑地注视着前方,背景是隐约可见的蔬菜批发市场。为此项竞赛把关的专家——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希望工程“大眼睛”的作者谢海龙指出:“这张照片主题鲜明、构图优美、用光合理、虚实结合、抓拍及时,画面布局主次安排恰到好处,人物姿态、表情真实自然,摄影语言运用的好,画面冲击力很强,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是一幅好作品。”
“我身边的诚信”征文中一篇来自江南水乡的参赛作品,以《小镇的故事》为题,通过描绘创业有成的人士和风土人情,叙发因诚信而散发出的脉脉温情。评委指出,读此文犹如随着作者优美的笔触走进烟柳轻扬的江南,文章带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地域特色,给人以散文诗的感觉,清新隽永耐人咀嚼,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着诚信之美。
“创业之星”征文比赛,要求在校生采访事业有成的毕业生,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理解“有志者事竟成”的真谛。在采访过程中,在校生了解了自己的师兄、师姐——中职毕业生创办企业、岗位成才的业绩,从中感悟他们拚搏奋斗的艰辛,体验他们以诚信、敬业而走上成功之路的过程。在中职生的参赛作品中,既反映了中职毕业生的风采,也写出了作者——中职在校生的感悟,即行行出状元、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以及通过向往未来、珍惜现在的努力,去实现自己对职业生涯发展追求的决心。
《柑橘飘红的人生》叙述了作为普通农家子弟的一位果林专业毕业生,以“痴”劲和“傻”劲,编织出了柑橘人生的灿烂和辉煌。从打工起步,现在己拥有国内外水果良种一百多种、40亩苗木基地、300亩生产基地、4000平方米的钢架大棚、自动控制温室和无病毒苗木实验楼、储藏仓库、隔离网室等设施,每年可向各地提供30万株优质苗木。这篇采访有两句点晴之笔,创业者心声:“人生之路,在追求中起步,在奋斗中铸就辉煌;只要肯努力,就会有成就”;作者的感悟:“只要肯努力,认准了目标,就会有成功的一天。谁说职高生不能干出大事业?”表现出中职毕业生和在校生的豪情壮志。
《携一片温馨,重启夕阳生机》,是两名卫生学校在校生采访本校毕业生建立民办托老所的报告。文章主角以“长者的福音,晚辈的重托”为己任,本着“博爱、敬业、求精”的服务宗旨,从6张床位、3000元起步,办成了当地规模最大的托老所。经民政部门推荐,成为本省百佳敬老所之一。创业者坚信:优质的服务是建立企业诚信的基石,而诚信是创业成功的关键。携一片浓郁温馨,她不但使当地的“夕阳事业”焕发出一片勃勃生机,而且为一批批护理专业毕业生创造了就业机会。
从“创业之星”征文比赛的参赛作品中,可以看这样一些数字:浙江省慈溪市周巷职高毕业生卢乔的钢材贸易公司年产值达3亿人民币;浙江省上虞职教中心88届毕业生韩礼力的泳池设备公司年产值达3.5亿人民币;广东省惠州商校84届毕业生黄伯康的至远实业集团年产值超3.6亿人民币;湖南省望城雷锋职业中专90届毕业生刘的建筑公司年产值2.4亿人民币,近年来他向社会、向教育事业捐款达242万元;2000年7月刚刚毕业的山东省济宁财政学校的杨以进稚气未脱,已是年销售额2400多万元的电脑公司董事长……这不仅仅让我们看到了中职生有着无穷的创业力量,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中职生那“可亲、可敬、可畏、可佩”的人格魅力。
岗位成才的中职毕业生,也是此类征文的采访对象。《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的作者,采访了在世界宝马维修大赛中荣获第三名的师兄陈志锡。评委用了这样一句话点评:“没有学历的光环,没有耀眼的证书,凭借扎实的知识、精湛的技能,在世界大赛中获奖。他的经历给那些现在平凡,也许将来也要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中职生这样的启示:只要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成为不平凡的创业之星。”
“我爱我的专业”征文的参赛作品,抒发了中职生对即将从事的职业的感情。一位医护专业的学生说:“在斑斓的彩色世界里,我选择了无暇的白色;在多姿的服装世界里,我选择了简单的护士服。生活的方式有千万种,我决定了用一生去陪伴病人。这是因为,荣誉和肩上的担子是等重的。人们把‘天使’这个纯洁而美丽的名字给了我,我奉献给人们的是我平凡的生命。”一位来自农村的学生说:“为了圆父老乡亲的梦,为了让家乡能够有一条像样的路,有一座像样的桥,让小学生上学时不要走很多冤枉路。我毅然选择了‘路桥’专业。”一位来自山区的女生说:“我是一个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女孩,不久的将来我将还会回到大山深处,回去实现亲人及乡亲们对我的期盼——修水电站。”
《选择了你无怨无悔——畜牧兽医专业》、《养殖——我和父亲的共爱》、《天下美食出我辈》、《烹饪——我的天堂》、《我要做孩子王》、《我和“她”之间——记我的专业“模具”》、《数控,我无悔的选择》、《机加工,我悄悄地爱上你》、《汽修,我原以为你很平凡》、《新一代女测量工的骄傲》、《建筑,凝固的音乐》、《我是未来的白衣天使》、《一枚税徽》、《键盘上敲出来的尊严》、《农村旅游业畅想》……仅从参赛作品的标题,就能看出中职生对将要开始的职业生活的向往。 紧跟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新精神、新要求,注重时代感,是“文明风采”竞赛项目策划的特点。例如,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2006年的竞赛就增加了“我身边的诚信”征文比赛。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荣辱观教育,2007年的竞赛就增加了“荣与辱”FLASH动漫比赛。2007年新学年落实了国务院的中职生资助政策,2008年就增加了“从中职生资助政策想到的”为主题的竞赛项目……
2007年成为竞赛项目的FLASH动漫比赛,中职生用现代手段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爱和对荣与辱的认识。《你好?陈水扁》是一位福建中职生的作品,以夸张、比喻的手法,讽刺分裂祖国的行为。《绿色奥运,从我们身边做起》、《节约资源,为社会造福》以写实、点睛的手法,以小见大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从《盗版可耻》、《勿以恶小而为之》、《作茧自缚》、《同样的年华,异样的人生》这样的标题,就能看出中职生的爱与憎。为这项赛事把关的中国动漫协会副秘书长李中秋赞叹道:“这些中职生的选材好、技术好,新兴的动漫产业需要他们。”
每届竞赛,组委会都收到许多学生的电话和电子邮件,有的说:“在小学和初中,我连班级的奖状也没得过,这次虽然得了个最低的奖项,也让我高兴地跳起来”;有的说:“知道自己获奖了,半夜里做了个好梦,笑醒了”;有的说:“参加竞赛使我们重新找回了全新的自我,重新树立了自信。”更多的人说:“有了目标的感觉真好”,“职校生也是优秀的,我们并不矮人一截”,“职校生也能成功!”通过竞赛实施成功教育,有利于大面积调动学生积极性,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引导学生以“成功者”的心态走上社会。
许多学校结合竞赛和校园文化建设,组织社团和专项培训,参加的学生争先恐后。广东一所学校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主题讲座,每班可以选派3名学生参加。没想到学生十分踊跃,主动挤进课室里听课。以致原本200座位的阶梯大课室,许多学生只能坐在地上甚至站着听讲。3个小时的讲座,学生不但认真听,而且认真做记录。教师们惊叹地说:没想到,中职生也会这样听讲。
在学校组织竞赛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例如,广西南宁一所学校结合感恩教育开展“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时,提出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以前,可以首先从了解父母的职业开始,去了解职业生活。一个有网瘾、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的学生,假此为由,行旅游之实,跑到母亲打工的另一个城市。当他看到母亲艰辛的劳动场面,想到母亲为扶养自己而饱经风霜,他愕然失色、悔恨无比。回校后,他结合所学的烹饪专业设计了自己的未来。班主任通过网络,收到这个从来不做作业的学生交来的作品后,不失时机地对症下药、精心指导,安排他在主题班会上发言,帮助他进一步挖掘自己。他的参赛作品在全国比赛中得了二等奖,更令他为之一震。几个月后,他母亲从外地回来,发现儿子跟换了个人似的,追问源由之后,含着热泪把专门定制的锦旗送给校长。这个学生,现在己经在一家大宾馆就业,成为一名既敬业爱岗,又孝敬母亲的好厨师。
随着竞赛的持续进行和影响的扩大,竞赛结果还为用人单位从德育的角度了解中职生增加了手段。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开始用有无“文明风采”竞赛获奖证书,来筛选求职中职毕业生。竞赛满足了用人单位十分重视求职者思想品德,又难以找到衡量“抓手”的需要。手持获奖证书的中职毕业生,增添了求职竞争获胜的砝码。
四年来的实践证明,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贴近职业、贴近社会、贴近中职生”,能从中职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适应了中职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不但对他们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且展现了中职生的风采。
“三个注重”
在策划和组织“文明风采”竞赛的过程中,竞赛组委会始终把握“三个注重”。
第一,注重职教特色和“润物细无声”的德育过程。
“文明风采”竞赛的各个项目,均从中职生和学校实际出发,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为依据确定,贴近中职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实际,具有明显职教特色,提高了学生参与德育过程的主动性。
竞赛用设计、摄影、征文、FLASH动漫等多种既对学生有吸引力,又便于学校组织的比赛形式,渗透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择业观、创业观以及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关心今后所在行业的发展,关心国家大事,并在此基础上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升华。在生动活泼的参赛过程中渗透德育、训练能力,学生感到可信、亲切、有用、愉快,使德育能“润物细无声”进行,“快乐德育”的理念得以落实。
历届竞赛通知,都强调此项竞赛“重結果、更重过程”的特点,要求学校结合竞赛,积极组织全体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强调德育主体积极性的调动,强调学校全员德育的要求。
学校通过参赛实践,对此要求深有体会。浙江省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总结中提到:“如果说一开始组织竞赛活动,还有较多的为了参加比赛、拿奖的成分,但随着活动的持续深入,比赛和拿奖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我们看到,在系列竞赛活动中,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我们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校的校风、学风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广东省肇庆市四会中等专业学校体会到:“同学们尤其是一年级的新生可以尽快摆脱困惑,一进中职就有机会参加国家级大赛,这本身就带来了成就感和自豪感。”云南新华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校领导在推进竞赛活动时指出:“参赛的目的并非单纯获奖,而在于通过精心组织,促进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健康、持续地开展。”湖北省荆州市职教中心明确要求:“不能把它单纯地当作一个竞赛夺奖的过程,而应当把它办成一个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实践活动,办成一个亲历、亲见活动,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学习、专业技能上,都有大的收获、大的进步、大的提高。”
竞赛内容和日程相对稳定,便于学校把竞赛纳入工作计划,更好地发挥竞赛“更重过程”的德育功能。不少参赛学校把竞赛纳入学年工作计划。从每个新学年开始就进行动员,在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做到把竞赛与日常德育工作相结合,与文化课、专业课教学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共青团和班主任工作相结合,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实训实习相结合,与用人单位在德育工作中发挥作用相结合。 例如,福建省税务学校在总结中认为,“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是提高学校管理质量的助推器。连续参加了四届竞赛的浙江科技工程学校,每年十月启动“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第二年七月份结束。山东省平度市教育中心在每届“文明风采”竞赛结束之时,就开始着手进行下一届竞赛的各项工作。海盐职成教中心把每年九月份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确定为“职业生涯规划月”,仅2005年职业生涯设计一个竞赛项目,就有1250份作品参加校内比赛。
此外,组委会办公室在每年3—10月竞赛运作过程中,也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的自身优势。在竞赛通知发放、参赛作品数据录入、来电来访接待、获奖证书邮寄等工作中,组织文秘等专业的学生完成了大量行政事务工作。这些参加服务的中职生,不但得到了应有的生活补助,提高了专业能力,而且在组织能力、勾通能力、合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待人接物方面的能力有明显提升,行业职业道德行为得到训练。学生在服务工作中完成的实训,也为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第二,注重德育整体合力的形成和队伍建设
竞赛运作过程,十分重视竞赛对学校德育整体合力形成的拉动和两支队伍的建设。
“文明风采”竞赛为德育课、文化课、专业课老师和分管教育、教学以及其它工作的干部,提供了从不同角度介入德育实践活动的机会,为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可能,使各方面力量形成整体合力,为“全员德育”提供了有效载体。
例如,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校长亲自动员,团委张贴大幅海报,利用学生广播台、电视台向学生发出号召,专业课、文化课老师用课题组形式、项目培训方法进行专题辅导,学生们的参赛欲望空前高涨。浙江绍兴县财经学校仅“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一项比赛,就有2000多名学生参加。教务处组织演讲比赛,德育处组织作文比赛,实习处组织就业招聘大会,各处室协同配合。班主任、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发挥各自的优势,全员上阵,同心协力,为了一个目标,拧成了一股劲。
又如,广东省湛江市霞山职业高级中学由校长亲自挂帅,由实训处、教务处、政教处三部门联合成立竞赛组委会,召开全校班主任会议,举办专题讲座。各班用诗歌、演讲等形式举办主题班会,师生互动、气氛热烈,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该校还组织学生参观用人单位,让学生深入岗位一线,感受生活,亲身体会来自于社会的职业竞争、技能要求、生存压力。在各班组织全体学生参赛的基础上,通过班级选拔向学校上交了185件参赛作品,学校组委会通过再次选拔,选送了其中20件参加了全国比赛。
中职生大面积参加的全国性德育实践活动的顺利推进,离不开两支队伍的建设。
第一支队伍是一线德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一线教师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形成制度化运转的德育工作者奖励机制,对于职教德育队伍建设有重要意义。
“文明风采”竞赛的指导教师奖,为肯定广大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劳动建立了常效机制,填补了职教德育工作者很难受到全国性奖励的空白。竞赛不但调动教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为师生“零距离”交流提供渠道,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闪光点,使竞赛发挥了教学相长的作用,促进教师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形成。
广大教师通过竞赛活动与学生增进了了解,增进了友谊,为师生心灵的沟通搭建了平台。许多参赛学校辅导老师的办公室里出现了门庭若市的现象。浙江省的一位老师说:“平时在我们看来较差的学生,当你真正靠近他们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的可爱;欣赏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也完全不一样。”武汉市的一位教师认为:“组织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也促进了老师重新认识、评价学生”。
许多教师为了做好指导工作,有目的地考察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从关心学生发展前途的角度,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即将从事的职业,加强了与学生点对点的交流,发现学生的优势和长处。在指导过程中,不但改善了师生关系,而且有助于教师发现自己教学与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的差距,提高了教师改进教育、教学的自觉性。
第二支队伍是竞赛评委队伍的建设。由于竞赛是一项常规德育实践活动,竞赛评选的公平、公正和权威性,是竞赛具有号召力和生命力的保证。
每个项目均有一个专门的评委会,由知名专家把关,由熟悉中职生的一线干部、教师、教研员和德育研究会、语文研究会、督学研究会、学生工作研究会成员和中国图片社等单位的同志组成,依托北京市商业学校、求实职业学校、汽车工业学校、金融商贸职业技术学校等学校运作。评选使用“三轮筛选、竖分横比”的评选方法,做到了既确保获奖作品水平,又考虑地区间的平衡,体现了德育活动参与为主的精神。
通过连续四届的评选活动,“文明风采”竞赛已形成了一支作风严谨、熟悉职教、业务水平高的评委队伍。评委们不但能驾轻就熟地完成越来越重的评选任务,而且能及时发现问题,对今后评选提出操作性强的建议。
第三,注重发现基层经验和提炼推广
职教一线干部、教师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积累了经验。在“文明风采”竞赛的运作过程中,十分重视发现、挖掘蕴藏于基层的经验。此项工作主要通过抓好参赛学校工作总结入手。竞赛要求参赛学校必须交工作总结,并将其作为获得组织奖的必备条件。这些来自于基层、来自于德育工作实践的经验,有血有肉,操作性强。不但有推广价值,而且便于理解、便于落实、便于推广。对今后开展“文明风采”竞赛以及开展其它德育工作,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例如,许多参赛学校对参加竞赛怎样“更重过程”做了积极探索。他们认为竞赛活动的组织,要做到“提前启动”和“三结合、三落实、三到位”,应落实“人人参与、班班比赛、校内选拔、全国亮相”。“提前启动”,即不等竞赛通知,把此竞赛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在暑假后动员培训、开展活动,寒假前重点辅导、布置任务,接通知后组织多级竞赛进行校内选拔。“三结合”,即“文明风采”竞赛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与多种德育活动结合、与师资队伍建设结合。“三落实”即组织落实、任务落实、活动落实。“三到位”即宣传到位、指导到位、表彰到位。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重要措施,是贯彻《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有效载体,是新形势下加强中职德育工作开拓创新的产物,是一项具有中国职教特色的德育实践活动。此项活动,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在教育部职成教司直接领导下健康发展、不断完善,受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干部、教师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