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制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蒸发》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changjing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培养学生科学看问题的意识。
  2.探究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3.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体验同学之间合作的快乐。
  4.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有机渗透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准备:
  1.关于蒸发现象及其应用的图片和视频。
  2.实验材料:温度计、纱布、电子表、酒精灯、三脚架、小毛巾、电吹风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蒸发现象
  师:同学们, 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水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很多同学都喜欢玩水,你们喜欢玩水吗?你们是怎样玩水的?
  生:(学生自由交流)。
  师:同学们知道吗,我们中国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淡水资源占全球水资源的6%,人均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所以我们要保护水源,节约用水。
  师:其实老师也喜欢玩水,看老师是怎样玩水的(用手蘸着水在黑板上写字),注意观察,你会有什么发现?字怎么看不见了?
  生:谈自己的猜想 。
  师: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一个小实验,做完后谈一谈你发现了什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右手指蘸一下水,甩一甩(教师示范),然后在左手背上抹一下,吹一吹,仔细观察,稍等一会儿后你有什么发现?
  师:好,停止! 请同学们描述一下你观察到的现象,想一想,水跑到哪里去了?
  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板书课题13.蒸发)教师强调“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蒸发现象?
  二、研究水在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
  师:好,同学们,你们知道水在蒸发时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图片,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游泳上岸后,浑身打颤的图片)想一想,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岸后觉得冷,这是为什么?
  生:学生讨论,提出猜想(水在蒸发的时候可能吸收周围的热量,教师适时板书:蒸发吸收热量)。
  师:用什么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呢?(对!做实验!)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的试验材料都在档案袋中,有温度计、量杯、电子表、棉纱和试验报告单。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底部有液泡,温度计的液泡代表那个游泳人的身体,它可以感知温度的变化。棉纱上蘸上水,把它包在温度计红色的液泡上,来模拟人身上的水。从包上蘸水的棉纱开始,2分钟之内,我们看一看温度是怎样变化的?这说明了什么?
  师:在动手实验之前请看温馨提示。
  生:根据老师设计的方案开始做实验。
  师:(学生整理完实验报告单后)哪个小组先给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试验结果?
  生:汇报实验过程和结果。(找两组汇报,询问其他组实验结果是否和这两组一样)。
  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棉纱上的水蒸发时引起温度计温度的下降,这说明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证明我们刚才的猜想是正确的。 所以人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很冷。
  师:哎!同学们,刚才抹在你们左手背上的水在蒸发时,有没有感觉有点凉?有谁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事情就是利用水在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热量这一现象来做的呢?
  生:讨论回答。
  师:(课件出示)。跳水队员上岸后为什么立即披上毛毯?夏天教室内洒水降温,这是什么道理呢?谁能用我们刚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下。
  三、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说了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蒸发时是慢慢的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的,同学们有没有办法让这种蒸发现象加快呢?谁能把你的猜想告诉大家?
  生:谈猜想,教师适时板书同学们的猜想。
  师:同学们说,用什么方法验证我们的猜想呢?(还是做实验)。老师这儿有块湿毛巾,也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块大小和含水量一样的毛巾,老师这块就自然放在讲台上不动。各小组运用老师给的实验材料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想办法让你们组的那块毛巾尽快变干。
  生:设计并汇报实验方案。
  师:好,现在每组都有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在做实验之前,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实验提示”。
  生:分组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注意事项;分工合作)
  生:各组汇报实验过程和结论。(说明:加快蒸发的方法有。板书“温度高低(加温) ;空气流动(风吹)。
  师:同学们,你们说,加快蒸发的方法除了给水加温和风吹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有谁知道?
  生:同学们自由发言。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增大蒸发面积。请同学们看视频。(视频播放增大面积加快蒸发的方法。)这个实验,请同学们在课下再做一遍。
  师:同学们,其实在生活中聪明的人們为了让潮湿的物品尽快变干是多种方法同时使用的。例如农民伯伯摊开粮食来晒;妈妈洗完头后用电吹风吹一吹等都是加快蒸发的有效方法。
  四、贴近生活,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是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加快蒸发?你能举个例子吗? 课件出示照片。(庄稼旱了的时候不需要蒸发;大树移植的时候不需要蒸发;在潮湿环境中培养的动植物也不要蒸发。)
  生:学生交流回答。
  师:好!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课件出示)
  生:可能会说(知道了什么是蒸发;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高低、空气流动快慢和面积大小有关;要学会与人合作;知道了要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
  师:看来这节课大家都有很多的收获 ,老师非常高兴,你们真棒!最后老师希望你们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好下课!谢谢同学们!
其他文献
一、宽严相济,以严匡正  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班风的形成离不开教育,同样也离不开严格的管理,"以严导其行",才能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班风。一件精美艺术品的问世,离不开挑剔的眼光和精湛的工艺。我对自己的学生也是如此,苛求在不理解时就成了苛刻,但这不影响我对教育的态度,“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无私的爱有时也像一把无情的刻刀削剪着本物的旁枝末节。因为我深知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才能道尊,执拗的我一直谨
期刊
核心知识能力、素养研究核心知识能力:文件及文件夾的新建、命名、移动。
期刊
【教学内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  (2)能够合理选择恰当的直角三角形判定方法来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证明、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和理性的思维习惯。  3.情感態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与交流,解决一些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
期刊
光阴荏苒,转眼我的广东省高中政治教师工作室挂牌成立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了,先后完成了来自全省各地市六批次高中政治骨干教师跟岗学员的培训工作,名师工作室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实验室,也不是精心呵护的温室大棚,无论是成员层次的组成、研究方法的运用,它都应该成为从科研成果到实践运用的纽带与桥梁,更好地、更多地为普通教师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供帮助与保障,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我也把工作室作为自己提
期刊
今年四月份,我校举行青年教师公开课比赛,我们语文组四位教师分别讲授了成语﹑病句﹑诗词鉴赏﹑小说阅读四种复习课例。评课领导指出的共性缺点就是把语文课上成了高考指导课,没上出语文课的特点——情感美。此后的教学实践中,我重视这个问题的摸索,探究了这一课题,写成此篇,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广大教师摒弃了许多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和方法有了长足的改进。然而,受高考的制约,还是会不自觉地回
期刊
一、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  《新课标》要求: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要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从多角度和层面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从而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二)教材核心内容及其价值  通过把握手法,能引导学生更好地从多角度和层面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能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李商隐秾丽朦胧的诗风。另外,学习这两首诗对于本单元和高中
期刊
案例描述:  《剃头匠》是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外拓展阅读文章,这一单元文章的主题是“当代视线”。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净化学生的心灵,指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丰富的人情美与趣味。  《剃头匠》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语言通俗易懂而又饱含深情,再加生动贴切的描述,可谓情文并茂。作者将剃头匠与现代理发师对比,指出科学技术发达了,商业性的服务增多了,对顾客来说,应该有更高的享受。但在作
期刊
教學目标
期刊
在化学教学实践中,许多一线教师研究发现:化学方程式规范而正确的书写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关系,也同时体现着化学学科的思想与智慧。但班内学生在化学方程式书写时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正确率较低,部分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也缺乏方法和技巧,产生了厌烦情绪,从而导致失去了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再者,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同时此内容学习方法也有一定的
期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