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名言,既可以使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和谐动听,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产生共鸣。特别是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逐渐由感性向理性过渡,对名言也具备一定的感悟能力。因而,名言自然成了品德教学中一道不可缺少的佳肴。具体可以通过“先声夺人——抢占思想高地”“以理服人——闪烁思想光辉”“幽香宜人——浸润思想芳香”三个方面来实现。
【关键词】名言 品德与社会 教学
名言,因其语言精练优美,蕴含智慧,能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能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而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和教育人士的推崇。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名言,既可以使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和谐动听,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产生共鸣。特别是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逐渐由感性向理性过渡,对名言也具备一定的感悟能力。因而,名言自然成了品德教学中一道不可缺少的佳肴,散发着文化的醇香。本文笔者结合浙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为例谈谈名言在课堂中的运用。
一、先声夺人——抢占思想高地
名言由于思想精辟,表达清晰,常常能引起读者的思想震撼和情感共鸣。用名言警句導入新课,可以让课堂教学一开始就站在思想的高地上,为课堂涂上人文的色彩。
如本册教材第一单元“成长的脚步”第一课《诚实是金》的教学,先采用名言导入的方法。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
“诚实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说‘我不知道’,也比说谎好。”
接着,让学生读名言,谈理解谈感受,瞬间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水到渠成地引出课题《诚实是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重点抓住“诚实”“金”这两个关键词组织教学活动。
事实证明,教学中巧用名言导入,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就可以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和探索热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学习指向。
用名言导入新课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名言要切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为学生所理解;二是名言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让其成为学生品德学习的引子。用名言导入,如果采用学生喜欢的或者是学生平时阅读积累的句子,效果会更好。
二、以理服人——闪烁思想光辉
名言,或深邃或简洁,表达了思想述说着道理,历来是思想教学的资源。但是在品德课堂中使用名句还需掌握时机,才能真正发挥其效用。
(一)在学生混沌时出示名言,使思想清晰
在品德教学中,采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事件作为教学资源,贴近了学生的思想实际,能够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然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对有些事物的理解又往往不尽相同,有时甚至大相径庭。
如在《当冲突发生以后》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引用了学生中的这样一件事:课间因为在教室玩,一位同学把另一位同学最爱的文具给踩碎了。两位同学因为赔偿问题发生口角,应该怎么办?同学们众说纷纭。这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
没有更多的解释,只是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一读这句名言。这时,吵闹的教室立刻安静下来。显然,名言起到了明晰思想、引导教学的作用,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呀。
教师又适时地出示名言:
“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文明,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生命的美丽。”
让学生体会、感受这些名言,使学生的观点明确、思想清晰。因为这些名言警句本身是课本内容的演绎、归纳、解释、论证的结果,概括自然有力,言简意赅,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二)在课堂讨论时出示名言,使主题凸显
名言内容丰富,论述精辟,运用得当能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收到凸显教学主题的效果。
如在《集体处处有规则》一课教学时,笔者所在学校正在进行规范教育,要求学生从细节中注意行为的规范,并能够自觉遵守。在本主题教学时,让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学校规定上下楼梯靠右走,由于出操时下楼梯的同学比较集中,上楼梯的同学没有,我们下楼梯的时候,是否可以越过楼梯的中心线?学生观点比较分散,而且出现了对立面。这时教师出示名言:
“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挣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获得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地。”
“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
学生读后恍然大悟:遵守规范要始终。达成教师的预设目标和品德教学的落脚点。
(三)在教学叙事中出示名言,使情感升华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教学更生动,为学生营造现场感,品德课堂常常采用小品表演和讲故事的方式叙述教学材料。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插入名言,能够增加材料的文学性,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如在《你是我的好朋友》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讲述了和朋友之间的美好回忆,激起了真实情感之后,教师适时出示名言: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
“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是可以通心的。”
……
通过对名言的诵读,进一步感受友谊的可贵,帮助学生对友谊有更深的理解。
三、幽香宜人——浸润思想芳香
四年级的学生,虽然文化的积累还不深厚,但是他们已经开始有了对名人的崇拜倾向。名人名言能给思想品德课增添一番文学风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品德学科教学中,让学生结合教学主题,适当拓展,通过找、读、议、记等手段,让学生受到名言的浸润。 (一)找——拓展思想宽度
品德学科教学中,教师课前让学生通过课外书、报刊、上网等途径寻找有关教学主题的名言,在课堂组织交流,可以充实教学内容,学生寻找名言的过程也是接受教学的过程、阅读的过程,为课堂教学做好了思想、心理和情感上的准备。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采取课外延伸的方式,让学生再找名言,使学生在查找的过程中,对课堂中获得的感受与名言再次碰撞,与大师交流,尽管四年级学生的感悟不可能很多,至少对他们而言也是一次接触,也是一种体验。
(二)读——感受思想神韵
名言健康向上,有警醒、引领、启迪等教育意义。名言在语言表达上有的简明、扼要,有的生动、形象,有的含蓄、深刻。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品德学科教学中,通过读让学生感受名言的神韵,感悟名言的内涵,在朗朗上口中让学生随着名言进入思想状态。在品德学科中,用名言教学时“读”往往是一个环节,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当学生被那些名言激起心中的某种共鸣并产生震撼时,就被赋予了丰富的教育内涵,成为催人奋进的动力和人生的标尺。
如在《集体力量大》一课的文本中,就有这些有关集体的名言:
“暴风可以吹断一棵大树,但在森林面前却是无能为力。”
“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一人一双手,办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大山能搬走。”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反复读一读,来感受集体的力量大无比。
(三)议——探究思想内涵
名言警句总有其主旨,有其特定的含义。有的时候名言的出现有其特定的语言环境和生活背景。在品德学科教学中,学生讨论、老师讲解能够使得对名言的理解更正确和完善,更容易达成教学目标。如在《失败怕什么》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适当补充了一些名言:
“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借口。”
“没有多次失败,难得一次成功。”
“千万人的失败,都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尚差一步就终止不做了。”
“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笔者引导学生先同桌之间互相议论再集体交流,在师生互动的不同情境中又生成新的含义,正是因为教师关注和诱导名言警句的意义生成,不仅实现了师生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而且使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获得新的认识,实现“三维”目标的新跨越,实现教学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反复循环。
(四)记——积淀思想智慧
用名言励志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常用武器。四年级的学生思想还不成熟,但是他们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已经有了一些思想的萌芽。在品德学科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对自己喜欢的名言进行记忆,会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这既是对人类知识营养的吸收,又是对自己人格的完善。这既是人生的艺术享受,还是思想道德的构建,其乐无穷,美不胜收。熟记的名言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
名言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载体,散发着人文精神的幽香。在小学品德学科教学中,教师如能巧妙地运用名言这一资源进行教学,将会使学生更好地明理,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思想行为,品德课教学也会犹如一支盛开的兰花,清香宜人。
(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中心小学 315430)
【关键词】名言 品德与社会 教学
名言,因其语言精练优美,蕴含智慧,能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能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而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和教育人士的推崇。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名言,既可以使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和谐动听,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产生共鸣。特别是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逐渐由感性向理性过渡,对名言也具备一定的感悟能力。因而,名言自然成了品德教学中一道不可缺少的佳肴,散发着文化的醇香。本文笔者结合浙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为例谈谈名言在课堂中的运用。
一、先声夺人——抢占思想高地
名言由于思想精辟,表达清晰,常常能引起读者的思想震撼和情感共鸣。用名言警句導入新课,可以让课堂教学一开始就站在思想的高地上,为课堂涂上人文的色彩。
如本册教材第一单元“成长的脚步”第一课《诚实是金》的教学,先采用名言导入的方法。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
“诚实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说‘我不知道’,也比说谎好。”
接着,让学生读名言,谈理解谈感受,瞬间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水到渠成地引出课题《诚实是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重点抓住“诚实”“金”这两个关键词组织教学活动。
事实证明,教学中巧用名言导入,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就可以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和探索热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学习指向。
用名言导入新课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名言要切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为学生所理解;二是名言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让其成为学生品德学习的引子。用名言导入,如果采用学生喜欢的或者是学生平时阅读积累的句子,效果会更好。
二、以理服人——闪烁思想光辉
名言,或深邃或简洁,表达了思想述说着道理,历来是思想教学的资源。但是在品德课堂中使用名句还需掌握时机,才能真正发挥其效用。
(一)在学生混沌时出示名言,使思想清晰
在品德教学中,采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事件作为教学资源,贴近了学生的思想实际,能够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然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对有些事物的理解又往往不尽相同,有时甚至大相径庭。
如在《当冲突发生以后》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引用了学生中的这样一件事:课间因为在教室玩,一位同学把另一位同学最爱的文具给踩碎了。两位同学因为赔偿问题发生口角,应该怎么办?同学们众说纷纭。这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
没有更多的解释,只是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一读这句名言。这时,吵闹的教室立刻安静下来。显然,名言起到了明晰思想、引导教学的作用,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呀。
教师又适时地出示名言:
“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文明,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生命的美丽。”
让学生体会、感受这些名言,使学生的观点明确、思想清晰。因为这些名言警句本身是课本内容的演绎、归纳、解释、论证的结果,概括自然有力,言简意赅,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二)在课堂讨论时出示名言,使主题凸显
名言内容丰富,论述精辟,运用得当能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收到凸显教学主题的效果。
如在《集体处处有规则》一课教学时,笔者所在学校正在进行规范教育,要求学生从细节中注意行为的规范,并能够自觉遵守。在本主题教学时,让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学校规定上下楼梯靠右走,由于出操时下楼梯的同学比较集中,上楼梯的同学没有,我们下楼梯的时候,是否可以越过楼梯的中心线?学生观点比较分散,而且出现了对立面。这时教师出示名言:
“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挣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获得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地。”
“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
学生读后恍然大悟:遵守规范要始终。达成教师的预设目标和品德教学的落脚点。
(三)在教学叙事中出示名言,使情感升华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教学更生动,为学生营造现场感,品德课堂常常采用小品表演和讲故事的方式叙述教学材料。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插入名言,能够增加材料的文学性,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如在《你是我的好朋友》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讲述了和朋友之间的美好回忆,激起了真实情感之后,教师适时出示名言: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
“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是可以通心的。”
……
通过对名言的诵读,进一步感受友谊的可贵,帮助学生对友谊有更深的理解。
三、幽香宜人——浸润思想芳香
四年级的学生,虽然文化的积累还不深厚,但是他们已经开始有了对名人的崇拜倾向。名人名言能给思想品德课增添一番文学风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品德学科教学中,让学生结合教学主题,适当拓展,通过找、读、议、记等手段,让学生受到名言的浸润。 (一)找——拓展思想宽度
品德学科教学中,教师课前让学生通过课外书、报刊、上网等途径寻找有关教学主题的名言,在课堂组织交流,可以充实教学内容,学生寻找名言的过程也是接受教学的过程、阅读的过程,为课堂教学做好了思想、心理和情感上的准备。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采取课外延伸的方式,让学生再找名言,使学生在查找的过程中,对课堂中获得的感受与名言再次碰撞,与大师交流,尽管四年级学生的感悟不可能很多,至少对他们而言也是一次接触,也是一种体验。
(二)读——感受思想神韵
名言健康向上,有警醒、引领、启迪等教育意义。名言在语言表达上有的简明、扼要,有的生动、形象,有的含蓄、深刻。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品德学科教学中,通过读让学生感受名言的神韵,感悟名言的内涵,在朗朗上口中让学生随着名言进入思想状态。在品德学科中,用名言教学时“读”往往是一个环节,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当学生被那些名言激起心中的某种共鸣并产生震撼时,就被赋予了丰富的教育内涵,成为催人奋进的动力和人生的标尺。
如在《集体力量大》一课的文本中,就有这些有关集体的名言:
“暴风可以吹断一棵大树,但在森林面前却是无能为力。”
“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一人一双手,办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大山能搬走。”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反复读一读,来感受集体的力量大无比。
(三)议——探究思想内涵
名言警句总有其主旨,有其特定的含义。有的时候名言的出现有其特定的语言环境和生活背景。在品德学科教学中,学生讨论、老师讲解能够使得对名言的理解更正确和完善,更容易达成教学目标。如在《失败怕什么》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适当补充了一些名言:
“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借口。”
“没有多次失败,难得一次成功。”
“千万人的失败,都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尚差一步就终止不做了。”
“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笔者引导学生先同桌之间互相议论再集体交流,在师生互动的不同情境中又生成新的含义,正是因为教师关注和诱导名言警句的意义生成,不仅实现了师生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而且使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获得新的认识,实现“三维”目标的新跨越,实现教学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反复循环。
(四)记——积淀思想智慧
用名言励志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常用武器。四年级的学生思想还不成熟,但是他们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已经有了一些思想的萌芽。在品德学科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对自己喜欢的名言进行记忆,会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这既是对人类知识营养的吸收,又是对自己人格的完善。这既是人生的艺术享受,还是思想道德的构建,其乐无穷,美不胜收。熟记的名言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
名言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载体,散发着人文精神的幽香。在小学品德学科教学中,教师如能巧妙地运用名言这一资源进行教学,将会使学生更好地明理,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思想行为,品德课教学也会犹如一支盛开的兰花,清香宜人。
(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中心小学 31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