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ery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目前的中学地理教学中,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得不到保证;因此研究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势在必行。
  1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现在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但地理课堂的效率却没有相应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师备课不充分,只备教材不备学生。从老师的角度来说,是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时间紧,压力大,所以以讲为主。讲授完了,感觉到放心了,而实际上学生掌握的知识很少,时间一长,学生跟不上老师讲课思路,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
  1.2 教学方法不对路。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基本杜绝,但随之出现了“满堂问”的另一种极端的教学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效果也不好,学生该有的浓厚学习兴趣没形成,该有的良好学习习惯没养成,该掌握的知识没掌握,其实还是一种被动的学习。
  1.3 学生厌学地理。高一自然地理難度大,学生害怕地理课,更谈不上兴趣;上课时一知半解,课后稀里涂糊,考得不理想,越来越厌烦;自然地理基础没学好,高二高三的地理教学效果也不好。
  2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 加强集体备课。利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对教材、教法等进行统一的梳理,可以有效避免由教师备课不充分而导致的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每一位参与备课的教师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2 利用导学案教学。教师发挥集体智慧,精心设计导学案;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分成“制定学习目标,预习环节,创设情境,活动方案,课堂检测,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几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最大潜力,提高教学效率。
  3 课堂教学实施的原则
  3.1 改善师生间关系,创设良好课堂气氛。课堂气氛不仅与教师的教学有关,而且与师生关系有关。师生关系融洽,相互信任、尊重、理解,就为形成积极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主动地接触、关心学生,才会赢得学生友好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在师生间形成亲切、友好的双向交流,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3.2 创设精彩的开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始可以在人们的大脑皮层中建立一个优势的兴奋中心,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切入口。开头的教学方式有多种。有从科学故事开头的,以趣为始;也有从生动问题开头,以疑为始;也可以从文学语言开头,以美为始;还有讨论式、问答式等等。学生被生动的开头感染,课堂就会活跃起来。
  3.3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某个学生对某学科发生了兴趣,那么他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就会全神贯注。所以任课教师授课时要善于创设情境,巧设悬念,注意搜集一些有趣的事情,引用名人轶事,穿插趣闻,适当应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等,正确使用俗语、成语、谚语等诱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有利于新知识的接受。也可以充分利用挂图、模型、动画等直观教具加强直观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4 恰当运用地图教学语言,增强地理课堂的感染力。运用地图教学语言时,一定要遵循科学性第一,艺术性第二的原则。艺术性是指教学语言的技巧,生动有趣的语言有利于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教师语言要形象生动、风趣幽默、抑扬顿挫,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张有弛,紧张而不拘束,严肃而不失活泼,保持最佳学习心态。
  3.5 注意因材施教,调动积极因素。人的感情、行为、习惯都可改变的。学生会在自己适应的环境中,迸发无限的热情和积极性。作为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和掌握知识程度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生动的形式,形象的语言,创造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因人而异、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对活泼好动的学生重在培养注意力;对于性格内向、自卑胆怯的学生多鼓励表扬;对惰性较强,思维较慢的学生,强化自尊、自爱、自强教育,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和热情,以创设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四十分钟教与学的活动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就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探究的权利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究中显示自己的才华。
其他文献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困难现象,在初中普遍存在,而且在近几年有低龄化的趋势,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一般说来,刚进校的初中学生,对英语学习好奇心强,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也爱表现自己,知识结构也相对简单,学生容易掌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度的加深,以及兴趣的减弱,一些学生的成绩开始步步地落后掉队,而且落伍人数也相对的增加。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侧面说明了英语教学由主动开始向被动转化,严重时,就会影响整
期刊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谈到问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在教学中,问很重要,也很艺术。  1 让“问题”打开学习兴趣之路  教师先提出问题,暂不作解释,也不让学生立即回答,而是师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进行探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最先的提问需要充足地准备,精心地设计,要有血有肉。比如:美丽的蝴蝶竟是由“毛毛虫”变成的,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渗透到了课堂教育的各个角落。语文课程作为初中教学的三大主要学科之一,在初中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改革的整体效果。虽然初中教学的课程改革已初见成效,但是课堂效率尤其是语文课堂效率仍不尽如人意。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学,在
期刊
秦腔起源于陕西,是在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人民的创作而逐渐形成的,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陕西、山西、甘肃等地的最大剧种。秦腔在梆子腔系统中历史最为古老,学术界一般认为它是流传于南北各种梆子腔的鼻祖。秦腔与陕西民间音乐结合,分别形成“西路梆子”和“东路梆子”。“东路梆子”传到山西,与当地的民间音乐结合形成“山西梆子”,在河南形成“河南梆子”,在河北形成“河北梆子”,并且秦腔对京剧
期刊
我对教学工作从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虚心向同事们求教,因为我知道课程是一种实践,只要用心钻研、探索、反思、总结经验,就可以把语文融入到孩子们当中,变成孩子们的笑脸,变成学生愉快的学习,变成学生更真实的发展.少数学生还有一个缺点是书写错差,做题粗心,错题多,原因是书写随意,不讲格式,作业做完了,从不检查,针对这种情况,我注意强调书写格式,并要求字写得慢些,写得工整,格式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复习”。  内容解析:《二次函数复习》是在学完二次函数整章知识后所进行的一节复习课。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简单问题入手,经过一系列的问题串把本部分关于二次函数的概念、平移、图象及性质串到一起,层层递进。另外,其中蕴含的类比、归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对学生今后研究、解决函数问题,以及终身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期刊
通过对学生课堂学习现状调查了解到,目前许多课堂上学生质疑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普遍存在着质疑只有其“形”而无其“实”。我也听过部分教师上质疑课,更让我产生了不尽的困惑,而且随着听课次数的增多,这种困惑愈积愈多。一些教师将质疑简单地当作了对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而忽略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热衷于一些操作层面的内容,有些教师在学生质疑的学习中缺乏有效的指导,结果使课堂教学纠缠于许多没有价值的问题当中
期刊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个探讨已久,而又言犹未尽的课题。教无定法,教有多法。为改变政治课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考后全忘掉的僵化模式,真正把政治课引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我经过30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把“说”引向政治课堂。  教学实践证明,在政治课教学中重视“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听”、“思”、“析”能力的锻炼。“说”对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
期刊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这是许多教育教学工作者关心和研究的问题,如何提高呢?笔者在此浅谈几点体会。  1 教师精心备课  1.1 备教材。教师反复阅读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物理教科书,深刻理解大纲的总体教学内容和目标,真正掌握中学物理的知识体系及中学物理教学的总体要求;把握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知道这节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2 备学生。摸清学生的知识水平、接
期刊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起点,也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现就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谈几点看法。  1 创设科学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想问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老师讲授,学生接受。那种“填鸭式”的教学几乎没给学生“问”的机会,导致了学生不爱问,也不想问。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是获得知识的开端,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我们要时刻观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