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社会因素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3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者。若能安全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即可防止该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各种传染病的薄弱环节各有相同。在预防中应充分利用,除主导环节外对其它环节也应采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预防各种传染病。笔者结合当地的实际工作探讨社会因素对传染病的传播影响。
  关键词:社会因素 传染病传播 影响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606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373-02
  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3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者。若能安全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即可防止该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各种传染病的薄弱环节各有相同。在预防中应充分利用,除主导环节外对其它环节也应采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预防各种传染病。笔者结合当地的实际工作探讨社会因素对传染病的传播影响。
  1 当今社会因素的思考
  社会制度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进而影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这些年来,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为首的近几十年来的“性革命”,转变了人们对性的态度和认识,但是,艾滋病的猖獗流行与性生活混乱特别是与同性恋的关系极大,促使人们重新估量和规范自己的生活方式,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变,影响传染病的流行,影响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最主要社会因素是贫穷。全球每年死于传染病的860万,5岁以下的儿童中,贫穷和疾病的关系表现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疾病模式有明显差异。发展中国家人口主要死亡原因是传染病和呼吸道疾病,发达国家则是癌症和心血管疾病。贫穷、饥饿、营养不良、人口流动及人口城市化的影响,流动人口在国际称为“移动人口”,流动人口中多是青壮年,他们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是HIV主要易感人群之一,也是AIDS流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他们在各个城市之间川流不息,意味着外地人可能带来新的传染病。城市化把大量无法抵抗传染病者尤其是老人和小孩集中在一起,而且他们的人数也逐渐增加,疾病能够随着人口增长和人们向拥挤的城市迁移而肆虐,据报道在城市地带由于人口过度拥挤,加上空气不流动,只要一个人患上肺结核,如果没有被查出或未接受治疗,就会有另外10-15人被感染。
  2 传染病防制措施
  不断改进社会制度,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教育每个人养成良好的品格和生活习惯,以积极关注的态度来关心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传染病流行趋势,为控制HIV和艾滋病等传染病的发生,履行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环保和自我防护意识,贫穷是影响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最主要社会因素,得不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为传染病蔓延提供了条件。另外,其他的危险因素长期存在,如食源性危险因素对消化道传染病长期存在影响。病毒性肝炎仍然是我国当今社会的主要传染病,据有关资料报道,年平均发病率62.64/10万,其中甲戊肝炎的发生都与饮食卫生密切相关,饮食、饮水卫生得不到保障,个人卫生和自我防护意识差等,增强了各种消化道传染病的感染机会。
  扩大疫苗覆盖面,改变相应传染病的流行特征,重视传染病爆发及突发病情的发生及分布研究,研究高效多价疫苗、扩大接种面,对流动人口及免疫空白区重点进行免疫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能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或减轻症状,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树立大卫生观,积极推行社会预防和全民预防策略,以最佳的投入和组织方式开展传染病防制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传染病的发病率,加大传染病监测力度,完善监测体系。研究和制定对流动人口及特定传染病高危人群实施有效监测的对策,不仅关系到流动人群的健康,也影响着传染病在其他人群中的发生与流行。
  3 讨论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传染病的特点有两种,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和地方性,传染病的分类尚未统一,有人按病原体分类,有人按传播途径分类,传染病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主要传播环节为主导的综合途径。
  传染病传播是病原体从已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传染的全部过程,传染病得以在某一人群中发生和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在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可将病原体排出的人和动物,即患传染病或携带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患传染病的病人是重要的传染原,其體内有大量的病原体,病程的各个时期,病人的传染源作用不同,这主要与病种、排出病原体的数量与病人与周围人群接触的程度及频率有关。如多数传染病病人在有临床症状的能排出大量病原体,威胁周围人群,是重要的传染源。但有这些病人如百日咳患者,在卡他期排出病原体较多,其有很强的传染性,而且痉咳期排出病原体的数量明显减少,传染性也逐渐减弱。又如:乙型肝炎病人在潜伏期末才具有传染性。一般说来,病人在恢复期不再是传染源,但某些传染病(伤寒、百日咳)的恢复期病人仍可在一定时间内排出病原体,继续起传染源的作用。病原携带者指已无任何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携带者有病后携带者和所谓健康携带者两种,前者指临床症状消失,机体功能恢复,但继续排出病原体的个体,这种携带状况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少数个体携带时间较长,个别可延续多年,为慢性伤害带菌者。所谓健康携带者无疾病既往史,但用检验方法可查明其排出带病原体,这种人携带病原体的时间一般是短暂的,病动物也是人类传染病的传染源。人被患病动物(如狂犬病)所伤或接触病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而被感染。人和动物可患同一种病,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和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相同。如狂犬病的狗可出现攻击人和其他动物的行为,成为该病的传染源之一,而人患此病后临床表现为恐水症,不再成为该病的传染源。
  参考文献
  [1] 吕繁.桥梁人群在艾滋病病毒传播中的作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2):192-194
  [2] 显昆,陈立章.乙肝传播危险因素的调整分析:中国医师杂志,2006(12)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慢性乙肝防治指南,[EB/OL]2005,12:12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結合临床检验方面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有效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重点以及检验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降低检验偏差,对临床检验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临床 生化检验 质量 控制重点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584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
期刊
摘要:祖国医学有关节气季节等内容论述颇多,从人与自然关系,到生老病死过程,无不涉及,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依据二十四节气将季节气候与中医学密切结合起来,有助于掌握疾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诊治,促进养生保健,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 中医学 病因病机 临床诊治 养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564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
期刊
摘要:合成类或者半合成类药物已经成为目前医疗用药的主力军,不论是化学合成还是生物合成药物目前都已经大量的应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中,从开始的简单结构的合成药物例如阿司匹林到与天然成分结构相同的喜树新碱、优奎宁。人类在不断的探索和发现对人类更加有价值的药物。  关键词:药物 合成后 处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592  【中圖分类号】R9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对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174例患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就诊情况。  结果:174例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中,发病年龄以1~3岁为主,其中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发热以中热为主,本地和非本地患儿住院构成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调查分析  Doi:10.3
期刊
摘要:本文对多条纯化水制备工艺进行分析,提出了符合制药企业实际的制备纯化水的工艺流程组合方案。认为反渗透法制备纯化水的制水流程非常适用于制药行业。  关键词:纯化水制备 制药 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599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369-02  1 纯化水制备方法  1.1
期刊
摘要:目前人们在对克拉霉素分散片进行制备的过程中,为了保障其生产的质量,人们就将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到其中,从而对分散片溶出度进行相应的测定,以确保克拉霉素分散片药理性能。本文通过对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也讨论了克拉霉素分散片溶出度测定的相关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克拉霉素分散片 溶出度 测定方法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603  
期刊
摘要:通过对30例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的皮肤和肌肉组织进行活检,均表现出明显的病理变化。其中8例患者症状为多发性肌炎,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将皮肤组织进行活检证明出现病理变化。患者的皮肤变化为皮肤鳞状上皮出现萎缩,具有过度角化,结缔组织出现增生,基底细胞发生液化;患者的肌肉变化为横纹肌纤维粗细不同,并且横纹肌纤维发生萎缩,横纹消失。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组织活检 病理变化  Doi:
期刊
摘要:目的:对肝吸虫病4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和临床评价进行讨论,以期对肝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发展提供帮助。  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门诊进行肝吸虫病疾病筛查的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统计分析肝吸虫病四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情况。  结果:在59例患者中,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出率为67.80%,水洗沉淀法检出率为61.02%,饱和盐水漂浮法检出率为20.34%,使用直接涂片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我镇中小学肠道寄生虫感染现况调查及驱虫效果。  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主要包括个人信息、卫生习惯、是否服用过驱虫药物等。同时对调查对象进行病原学检查。  结果:该区2559例中小学生中感染虫种从多到少依次为蛔虫、钩虫、蛲虫,其中蛔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虫种;该区130例感染学生中男性感染率为66.92%明显高于女性33.08%;130例感染学生中,单纯感染118例占9
期刊
摘要:目的:对迈瑞BC5100血细胞分析仪性能进行系统评价。  方法:按照国际血液标准委员会ICSH公布的评价方法对BC5100用全血模式和预稀释两种模式对总重复性、线性、精密度等项目进行评价。  结果:BC5100血液分析仪两种模式下总重复性CV<5%,线性良好,携带污染率<0.6%。  结论:BC5100血细胞分析仪在两种模式下性能良好,各项评估指标达到相关要求,能够满足基层医院使用要求,但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