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引导下经皮穿刺髓核钳夹联合臭气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研究DSA引导下经皮穿刺髓核钳夹联合臭氧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颈C4/5、C5/6、C6/7、C7/T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钳夹组(A组)43例C6/7或C7/T1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DSA引导下经皮穿刺髓核钳夹联合臭氧消融治疗,射频组(B组)43例C4/5或C5/6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髓核射频热凝消融联合臭气消融术。观察比较两组各个时期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临床疗效。记录手术过程中及术后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24 h、72 h、1周,4周、12周VAS评分均低于术前,A组术后4周及12周的VAS评分低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A组优良率为91.3%,B组为80.5%,A组失败率为8.7%,B组为19.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DSA引导下经皮穿刺髓核钳夹联合臭气消融术是目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钳夹; 射频热凝; 臭氧消融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SA-guided percutaneous nucleus pulposus clamp combined with ozone ab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disc hermiation.Method:86 patients with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hermiation of C4/5,C5/6,C6/7 or C7/T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43 patients with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hermiation of C6/7 or C7/T1 in the clamp group(group A) were treated with DSA-guided percutaneous nucleus pulposus clamp combined with ozone ablation.43 patients with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hermiation of C4/5 or C5/6 in the radio frequency group(group B) were treated with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 combined with ozone ablation.The VAS scores and clinical effect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Complications during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were recorded.Result:24 hours,72 hours,1 week,4 weeks and 12 weeks after the operation,the VA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4 weeks and 12 weeks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VAS scores of group A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group B.The differences above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12 weeks after the operation,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group A was 91.3%,group B was 80.5%.The failure rate of group A was 8.7%,group B was 19.5%.There were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happened i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At present,DSA-guided percutaneous nucleus pulposus clamp combined with ozone ablation is the most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 for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Key words】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Nucleus pulposus clamp;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Ozone abl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 City,Zhanjiang 524037,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8.001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突出压迫和/或刺激颈神经根、交感神经、窦椎神经以及脊髓从而引起上肢、颈肩背胸部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综合征,脊髓压迫严重者可出现下肢瘫痪或步态不稳,部分患者甚至出现排尿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1]。是疼痛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有研究人员采用椎间盘内射频热凝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取得良好的疗效。本院疼痛科2012-2014年采用DSA引导下经皮穿刺髓核钳夹联合臭氧消融治疗颈椎间突出症86例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颈C4/5、C5/6、C6/7、C7/T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颈椎MRI确诊椎间盘病变,而且经过2~3个月正规保守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或不缓解或加重,颈椎MRI证实无颈椎段黄韧带增厚和严重钙化、椎体滑脱、椎管骨性狭窄等严重脊髓受压而致的脊髓变性、软化等。C6/7或C7/T1椎间盘突出43例为钳夹组(A组),其中男18例,女25例,年龄32~72岁,
  平均(46.8±2.3)岁,病程3个月~28年,平均(28.4±2.4)个月。C4/5或C5/6椎间盘突出43例为射频组(B组),其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31~75岁,
  平均(47.5±2.0)岁,病程3个月~30年,平均(28.6±1.6)个月。A组以上肢疼痛、麻木、酸胀、烧灼痛、放射痛等症状为主,其中有上肢肌力下降,伴有心悸、恶心6例,伴有乳房疼痛、不能触碰的1例。B组以颈肩背部酸胀、疼痛、紧缩感、压榨感等根性症状为主,其中伴有眩晕4例,伴有头痛的3例。8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单纯C4/5椎间盘突出6例,单纯C5/6椎间盘突出12例,单纯C6/7椎间盘突出12例,单纯C7/T1椎间盘突出4例;混合C4/5、C5/6、C6/7、C7/T1椎间盘突出而选择C6/7椎间盘突出纳入A组的17例,选择C7/T1椎间盘突出纳入A组的10例,选择C4/5椎间盘突出纳入B组的11例,选择C5/6椎间盘突出纳入B组的1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术前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后枕部、颈、肩、背、胸、上肢疼痛、麻木、酸胀、乏力等,颈椎MRI示C4/5、C5/6、C6/7、C7/T1椎间盘突出或膨出,而且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一致。(2)排除标准:突出受压节段脊髓内缺血变性、软化,颈椎段椎管骨性狭窄,颈椎段黄韧带增厚和严重钙化致椎管狭窄,椎体滑脱,严重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严重钙化,颈椎间盘严重脱出,颈动脉窦敏感和颈动脉斑块,臭氧过敏和使用禁忌,体内植入起搏器,凝血功能异常,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等。
  1.3 方法
  1.3.1 术前准备 86例患者住院后完善术前常规检查,术前对疼痛、麻木、上肢肌力进行检查和评估,预防和治疗急慢性咽喉炎,戒烟,宣教,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同时练习头后仰卧位,备皮。
  1.3.2 手术方法 患者入室后取仰卧位,后背肩下垫一10 cm厚薄枕,常规生命体征监测,开放静脉通道。在DSA引导下定位病变的需要手术的椎间隙。常规消毒、铺巾,调好影像定位60°角,选择颈前正中线旁开3 cm为进针点,用左手食指及中指轻柔将气管、食管、血管拨开,穿刺入路逐层局部麻醉,A组给予20G专用钳夹套管穿刺针沿球管方向缓慢进针,侧位片提示套管针位于椎体中后缘1/3,正位片提示套管针位于椎间关节与棘突中处,取出针芯,用5 mL注射器回抽无血液、脊液,然后由细到粗置入工作套管,再次定位,确定套管位于C6/7或C7/T1椎间盘髓核内或椎间盘中后1/3处,用医用专用颈椎间盘钳置入套管内,分次钳夹出软絮状椎间盘髓核组织,然后缓慢注射40%的医用臭氧3 mL进行消融治疗,术毕拔出套管针,局部压迫止血。B组予以20G射频套管针沿球管方向缓慢进针,侧位片提示射频套管针位于椎体后缘1/3,正位片提示射频套管针位于椎间关节与棘突中处,取出针芯,用5 mL注射器回抽无血液、脊液,再次定位,确定套管位于C4/5或C5/6椎间盘髓核内或椎间盘中后1/3处,置入射频电极探针,接射频仪并起动,按阻抗键,显示阻抗150~250 Ω,确定射频电极探针在椎间盘内,再按刺激键测试,予以50 Hz及1.2 V测试感觉神经,患者无四肢麻痛;再予以2 Hz、1.2 V测试运动神经,患者无四肢抽搐及震颤,接着按射频键,选择连续射频模式,分别调射频温度到60、65、70、75、80、85 ℃时间各1 min,按射频启动键进行连续射频热凝消融,完成后温度再调到90 ℃,按射频启动键进行连续射频热凝消融4个周期(1 min为一个周期),连续射频热凝消融术后予以椎间盘内注射40%的医用臭氧3 mL进行消融治疗,术毕拔出穿刺针,局部压迫止血。术毕都观察15 min后安返病房。
  1.3.3 术后治疗 术后绝对卧床24~48 h,24或48 h后带颈托起床。术后常规给予甘露醇125 mL静滴,1次/d,连续3 d;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地塞米松10 mg静滴,1次/d,连续3 d;鼠神经生长因子30 mg肌注,1次/d,连续3~5 d;维生素B12 0.15 mg/次,肌注,2次/d,连续3~5 d。
  1.4 疗效评估 (1)疼痛评估:按照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术前和术后24 h、72 h,1 h、4 h、12周疼痛程度。(2)效果评定标准。优:症状完全消失,体征消失,活动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恢复正常;良:症状明显缓解,偶尔短暂加重,体征大部分消失或减轻,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恢复原工作学习有时仍有不适;差:症状减轻后又恢复症状,需常用止痛药,体征大部分如前,活动与术前基本一样难以胜任原工作,自理受限;无效:疼痛如前或加重,体征无变化或加重,活动无变化或加重,生活不能自理[2]。优良率=优率+良率;失败率=差率+无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及VAS评分比较 手术过程和术后均无神经、血管、脊髓损伤、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A、B两组术后24 h、72 h、1周、4周、12周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后4周和12周的VAS评分低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24 h、72 h、1周、4周、12周均达到较高的优良率,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发生率仅次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年来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手机、电脑、网络广泛应用,其发病率日益增加,而且逐渐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髓核和纤维环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或脱出椎管内,刺激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出现头、颈、肩、背及上肢疼痛、麻木、步态失稳、四肢无力等症状和体征,严重时发生高位截瘫危及生命[3]。专家提出: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颈部由于急性或慢性劳损发生退行性病变等原因导致某纤维环破损、髓核膨出刺激或压迫颈神经和脊髓而引起的系列症状[4-5]。有研究显示,在椎间盘内,后纵韧带及硬膜分布的窦椎神经受到刺激也是产生诸多症状的因素之一[1]。也有文献证实,在CT或DSA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与射频联合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较好选择[6-11]。
  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射频电极在椎间盘内形成100 KHz~3 MHz的高频交流电射频电场,使工作端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12]。通过射频电极,连续将射频电流、射频能量通过射频电极的祼露部分直接作用于椎间盘髓核组织或突出部位,射频电极的祼露部分局部温度几秒钟内骤升至70~90 ℃。同时射频能量通过射频电极的祼露部分消融汽化部分椎间盘髓核组织,既能使胶原蛋白分子螺旋结构收缩,又能保持髓核细胞的活力,使椎间盘髓核体积缩小,达到对椎间盘周围组织神经根、动脉、脊髓等的减压目的[13]。热凝效应还有利于炎症因子、致痛因子、窦椎神经痛觉感受器的灭活和水肿的消除[13]。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国内的一些小样本临床研究显示,影像引导下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率可达85.71%~95%[14-15]。
  臭氧消融术是通过臭氧强氧化能力,对髓核内的蛋白多糖进行氧化,导致髓核脱水、变性、萎缩,使椎间盘体积缩小,同时对椎间盘内炎性物质及酶类产生分解和中和,从而起到抗炎、镇痛作用[16]。同时臭氧具有镇痛作用,臭氧注射后可抑制无髓损伤感受器纤维,激活机体的抗损伤系统,并通过刺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脑啡肽等物质,从而达到镇痛作用[17]。髓核钳夹术是用专用的医用颈椎间盘髓核钳在DSA引导下钳夹出病变的髓核组织或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使椎间盘体积缩小,椎间盘内压力降低,使突出或破裂的椎间盘纤维环回缩或者直接钳除突出椎间盘,消除因突出椎间盘压迫引起周围组织水肿及炎症反应,消除或缓解其对脊髓及神经根的压迫。因颈椎椎间盘间隙狭窄,钳夹术要求操作技术非常熟练,穿刺钳夹部位要精确、安全,而且要在椎间盘有限的范围内钳夹出突出的髓核组织。本操作必需严格规范手术适应证,术中严格按规程操作,严格无菌操作,熟练掌握操作要点和技巧,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手术的优良率术后早期达80%左右,术后12周A组达91.3%;术后失败率均低于20%,术后12周A组失败率只有8.7%,且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而且髓核钳夹联合臭氧消融术相对于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后期更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明显降低VAS评分。
  颈椎间盘髓核钳夹术属髓核移除手术,创口较小,术中除了注意甲状腺、气管、食管、颈动静脉、喉返神经、颈长肌以外,更应注意匆伤及胸导管,特别是进针的深度及插入工作套管不可超过椎体中后缘1/3,术中应及时透视监测,同时与患者对话交流。另外穿刺进针角度不宜过小,插入椎间盘的工作套管针应沿椎间盘移行,否则将损伤软骨板、出血、术后疼痛及椎间盘炎症反应。髓核钳钳夹髓核时应沿椎间盘轴进行,这样不损伤上下软骨板,髓核钳开口够大,才能钳出足够的髓核组织。
  本课题是通过研究经皮椎间盘髓核钳夹联合臭氧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将经皮椎间盘髓核钳夹术和臭氧消融术联合在一起,利用颈椎间盘经皮穿刺技术将穿刺针穿刺至椎间盘的髓核组织中,安装工作通道,以髓核钳钳夹突出的髓核组织,使髓核组织的内压降低,减小突出的椎间盘表面张力,达到有效性机械性减压,使被椎间盘突出压迫的神经根刺激症状消失或减轻,使纤维环对髓核的包容力局部消失,椎间盘回纳得到改善,压迫症状缓解。臭氧消融术是经皮穿刺至椎间盘,利用臭氧氧化、抑制免疫反应、抗炎镇痛等作用,氧化髓核内的蛋白多糖,使突出的髓核回缩达到机械性减压的目的,臭氧强氧化性可避免椎间盘感染,起到抗炎的作用。同时通过拮抗炎症反应中的免疫因子释放、扩张血管、改善静脉回流、减轻神经根水肿及粘连,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两者联用将提高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疗效,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疼痛评分,改善颈肩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远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经皮髓核钳夹联合臭氧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提高颈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手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一套科学、实用、适应医学模式发展需要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周伶,李荣春.CT引导下臭氧联合经皮射频热凝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7):392-393.
  [2]宋文阁,傅志俭.疼痛诊断治疗手册[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23-36.
  [3]谭冠先.疼痛诊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
  [4]郑光亮,陈镇浩.痛症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97-198.
  [5]易文彪,王万明,陈庆泉,等.Zero-P椎间融合器的早期临床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6):93.
  [6]孙琳,杨晓秋,周泽民,等.DSA引导下臭氧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评价[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19(1):3-7.   [7]何明伟,张文样,倪家骧,等.经皮点射频加双针穿刺穿通式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临床研究,2012,27(4):348-350.
  [8]张旭桥,姜升平,王晓晖,等.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局限性高信号1例[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9):139.
  [9]于鉴筠,吴承佳,朱静,等.射频热凝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5):29-30.
  [10]陶渝奇,朱海军,芦志新,等.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8-9.
  [11]李静,世武,项廷淼,等.射频点热凝消融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3):91-93.
  [12] Houpt J C,Conner E S,Mcfarland E W.Experimental study of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and thermal transport during radiofrequency current therapy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J].Spine,1996,21(15):1808-1812.
  [13]卢振和,高崇荣,宋文阁.射频镇痛治疗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39-140.
  [14]魏星,廖正银,杨益森,等.颈椎间盘突出症经皮射频热凝结合医用臭氧消融31例临床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9,30(10):1595-1596.
  [15]葛顺杰,陆茂德.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09,15(5):370-372.
  [16]刘娜,吴大胜,官小文,等.射频消融联合臭氧髓核溶解术与无创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1):64.
  [17]相锋.椎间孔镜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7):131.
  (收稿日期:2015-02-03) (本文编辑:王利)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催产素是否能应用于剖宫产术后足月妊娠的引产。方法:收集自2012年2月-2014年  3月于本院就诊并住院分娩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842例,观察催产素引产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其安全性。结果:瘢痕子宫组孕妇接受催产素引产治疗,发生产后出血3例,发生率为6.52%,无产褥感染情况,无新生儿转入NICU,住院时间2~9 d,平均(4.24±2.05)d,与非瘢痕子宫组比较差异均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行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  1月-2014年1月本社卫中心辖区内居家康复中心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1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后的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7.6%,明显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颌骨骨折托槽牵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7月-2014年  7月收治的31例儿童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托槽牵引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治疗后患者的菌斑指数、软垢指数、牙龈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和咬合错乱等,经随访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发育受限和继发畸形等现象。结论:
期刊
【摘要】 目的: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NBI-ME)在平坦糜烂型胃炎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10月在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符合样本的平坦糜烂型胃炎患者186例,随机分成3组,普通内镜+活检组70例,NBI-ME+活检组62例,NBI-ME组54例,比较三组的萎缩与肠化检查结果。结果:与普通内镜+活检比较,NBI-ME组在胃镜检查中能很好的发现平坦糜烂型胃炎中的萎缩与肠化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双能量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及双能CTA征象,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容积再现(VRT)、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处理。结果:50例患者CTA检出动脉瘤34个,其中大脑前动脉动脉瘤1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9个,后交通动脉动脉瘤10个,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4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9个,基底动脉瘤9个,瘤体最大径15 mm,DSA检
期刊
【摘要】 目的:探析MRI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49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其中海绵状血管瘤具有较高的表观扩散系数,其次为肝脏转移瘤,最低为原发性肝细胞癌;肝脏恶性肿瘤与血管瘤之间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支架置入术对不同梗阻部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9月-2014年9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介入科在DSA引导下行胆道支架置入治疗的7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梗阻部位不同,将患者分为高位梗阻组(30例)和低位梗阻组(42例),比较手术前后两组的总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72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两组术前术后总胆红素变化比较差异均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比较复方丹参注射液和50%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新生儿输液外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7月于本院行静脉输液的新生儿共131例,均有输液外渗症状,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湿敷50%硫酸镁溶液治疗,观察组湿敷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消肿时间、显效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开始消肿、完全消肿、显效时间分别为(2.78±0.57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碳酸镧对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30例规律透析患者(透析至少3个月)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为期12周的碳酸镧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该组患者iPTH(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FGF2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25(OH)D(血清25羟维生素D)等指标水平。另外停用碳酸镧后继续服用1个月的碳酸钙,比较两组上述指标水平。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床旁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心外科术后急性肾衰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本院心外科行心脏手术后发生急性肾衰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RRT,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心、肾功能。结果:所有30例患者中,存活26例,其中痊愈23例,有效3例,死亡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CRR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