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江苏历史高考中运用史料创设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题目越来越多,历史教师也会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查找课外史料来组织复习课,这种做法固然可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在江苏现行的高考模式(历史高考只算等级,不算分数)下,历史课课时少,如果过多地运用课外史料组织复习,会导致基础知识无法落实。另一方面,教师使用的课外史料大多是通过网络搜索的,这些史料或缺乏完整性、科学性或不够精练。面对这些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合理利用课本史料的方法来组织复习。荣孟源先生认为“一切类书、史抄、教科书、历史读物都属于传抄史料”,可见,历史教科书本身就是一种史料。根据现行教科书的内容,笔者把课本史料分为三类即“正文”“小字”和“历史插图”。笔者在利用课本史料组织高考历史复习时,一般会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整合“正文”夯基
在组织历史高考复习课时,笔者通常会将正文部分合理整合并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分组探究。在整合正文史料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1.同一章节内部的整合
对于同一章节内部的正文,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相同主题的段落作为史料,设计探究性问题,分组探究。在课堂复习中,由于受时间限制,一般以设计三个左右的问题为宜。
例如,在复习《抗日战争》这一课时,为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笔者整合必修一第75页正文第二段、第74页正文第三段、第75页正文第一段和第76页正文第三段共四段史料如下:
材料1 日军占领平津以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广大军民英勇抵抗日军侵略。
材料2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材料3 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材料4 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根据整合后的史料,设计探究问题如下:
(1)四组同学分别根据材料1、2、3、4,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该题分组完成)
(2)你认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该题由全班同学共同完成)
学生从这些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推论,既让学生较好地运用了“论从史出”的做题方法,又有效地引导学生回归了教材。
2.不同章节间的整合
在高考历史复习中,还应通过不同章节正文间的整合,来引导学生加强不同专题间的联系。在整合不同章节间的正文时,关键要找好、找准话题,不能牵强附会。现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是以专题式编排,很多专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挖掘不同专题之间的共同话题对教师而言还是比较容易的。
例如在复习必修三《启蒙运动》时,笔者从启蒙思想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影响这一话题入手,整合必修三《启蒙运动》第31页正文第二段、第三段,第32页正文第一段,以及必修一《辛亥革命》第64页正文第二段的部分史料如下:
材料1 伏尔泰猛烈抨击天主教会,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他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材料2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还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材料3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卢梭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材料4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财产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根据整合后的史料设计题目如下:
(1)根据材料1、2、3说说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哪些启蒙思想?(分三组完成)
(2)阅读材料4,说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西方启蒙思想?材料4中什么制度在材料1、2、3中找不到理论源头?该制度最早实行是开始于近代西方哪个国家?(全班共同完成)
通过对这些不同专题中的正文史料整合,使学生在复习《启蒙运动》基础考点的同时又回顾了《辛亥革命》的相关考点,加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如果长期坚持这种形式的训练,必然会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复习视野。
可见,通过整合课本正文设计探究性问题来进行复习,既可以回归课本巩固基础考点,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活用“小字”探究
现行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小字”史料,主要包括“每课引言”“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版块。“小字”史料包含很多的原始史料和撰述史料。灵活运用这部分史料展开复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在高三复习课中,对教科书中这部分史料的运用主要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用小字“补”正文
利用教科书中小字史料来补充正文部分是小字内容的主要用途,因此历史教师在组织复习时一定要根据每课复习的重难点,精心选择与之相关的小字史料并设计探究性问题来帮助学生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
例如笔者在复习必修三《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时,为加深学生对(旧)三民主义内容的理解,便选取了第79页的“学习之窗”作为史料进行设计。
材料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根据这段材料设计问题如下:
(1)孙中山主张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分别对应的三种“革命”是什么?
2.用小字“创”话题
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教师还要善于研究教材中分散在不同章节的小字史料创设共同话题,并设计探究性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获取和理解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一专题时,为帮助学生理解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不同的救国主张,笔者选取了教材必修一第62页“学思之窗”、必修三第69页“学思之窗”中的两处小字史料,以“近代先进中国人不同救国主张的比较”为话题进行题目设计。
材料1 魏源“师夷长技”的唯一目的是“制夷”,即抵抗外国侵略者。洋务派“师夷长技”的目的,首先是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其次是在与列强保持“和好”条件下,徐图自强。
材料2 顽固派重臣荣禄……教训康有为说:“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康有为回答:“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之地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非变不可!”
材料3 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遭到主张君主立宪的康有为的反对。……章炳麟立即撰写《驳康有为论革命说》针锋相对地指出:“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实现民主共和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根据材料设计探究性问题如下:
(1)根据材料1概括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主张并思考他们向西方学习的根本目的。
(2)依据材料2和材料3概括康有为的主要观点。
(3)依据材料3概括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要分歧。
通过对这些小字史料的探究,学生对近代先进中国人救国主张的主要不同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巧用“插图”说话
历史插图是指历史教科书中与历史有关或隐含一定历史信息的图片,主要包括教材中除文字以外的地图、图表和图片。历史插图在高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高考复习中,教师要精心挑选课本中的插图,设计合理的问题,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历史图片的能力。笔者认为,在利用课本历史插图组织高考复习时,尤其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1.选图要紧扣主题
历史教材中的插图很丰富,我们要尽量挑选与复习重难点内容相关的插图进行设计,如果贪多求全,就有可能冲淡主题,影响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在复习必修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这一专题时,为帮助学生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这一问题,选取了这一单元中以下三幅插图进行设计:第一幅是第51页《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第二幅是第52页《夸张的漫画》,第三幅是第55页《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2.设疑要由表及里
选好历史插图之后,关键就要设计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历史插图培养学生读图、解图的能力。在依托历史插图设疑时,应遵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笔者在依托历史插图设疑时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基于图片观察,提取表面信息型设疑。观察历史插图表面信息,抓住历史插图的主题,是解读历史插图的首要任务和前提。第二步,基于表面信息,挖掘深层信息型设疑。通过这类设疑,主要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历史插图所反映的表层信息出现的原因、影响等深层信息。第三步,基于信息理解,探究历史本质型设疑。在引导学生读图,提取历史插图中表面信息和挖掘深层信息之后,还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历史,探究历史插图所体现的历史现象的本质。仍以上文提到的必修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复习为例,在选取前文所述三幅历史插图后,设疑如下:
(1)依据这三幅图分别指出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3)结合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结果,你认为我国在今后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时要注意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通过这三道题目,帮助学生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解读上述三幅历史插图,从而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这一问题有了更加形象深入的理解。
总之,历史教师在组织复习时千万不能只注意追求用课外史料而忘了历史教科书这个“本”。合理利用课本史料,创设情境展开复习,既有利于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巩固基础考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史料信息的能力,提高复习效果,正可谓“一箭双雕”。
参考文献
[1]赵虹.浅谈历史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09(3).
[2]沈春华.历史教科书图文史料“开发”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2011(10).
[3]刘志明.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教学探究[J].历史教学,2011(21).
[4]杨竞.例谈对教材史料的补充和调整[J].中学历史教学,2011(11).
(责任编辑 庞丹丹)
一、整合“正文”夯基
在组织历史高考复习课时,笔者通常会将正文部分合理整合并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分组探究。在整合正文史料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1.同一章节内部的整合
对于同一章节内部的正文,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相同主题的段落作为史料,设计探究性问题,分组探究。在课堂复习中,由于受时间限制,一般以设计三个左右的问题为宜。
例如,在复习《抗日战争》这一课时,为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笔者整合必修一第75页正文第二段、第74页正文第三段、第75页正文第一段和第76页正文第三段共四段史料如下:
材料1 日军占领平津以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广大军民英勇抵抗日军侵略。
材料2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材料3 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材料4 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根据整合后的史料,设计探究问题如下:
(1)四组同学分别根据材料1、2、3、4,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该题分组完成)
(2)你认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该题由全班同学共同完成)
学生从这些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推论,既让学生较好地运用了“论从史出”的做题方法,又有效地引导学生回归了教材。
2.不同章节间的整合
在高考历史复习中,还应通过不同章节正文间的整合,来引导学生加强不同专题间的联系。在整合不同章节间的正文时,关键要找好、找准话题,不能牵强附会。现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是以专题式编排,很多专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挖掘不同专题之间的共同话题对教师而言还是比较容易的。
例如在复习必修三《启蒙运动》时,笔者从启蒙思想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影响这一话题入手,整合必修三《启蒙运动》第31页正文第二段、第三段,第32页正文第一段,以及必修一《辛亥革命》第64页正文第二段的部分史料如下:
材料1 伏尔泰猛烈抨击天主教会,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他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材料2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还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材料3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卢梭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材料4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财产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根据整合后的史料设计题目如下:
(1)根据材料1、2、3说说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哪些启蒙思想?(分三组完成)
(2)阅读材料4,说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西方启蒙思想?材料4中什么制度在材料1、2、3中找不到理论源头?该制度最早实行是开始于近代西方哪个国家?(全班共同完成)
通过对这些不同专题中的正文史料整合,使学生在复习《启蒙运动》基础考点的同时又回顾了《辛亥革命》的相关考点,加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如果长期坚持这种形式的训练,必然会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复习视野。
可见,通过整合课本正文设计探究性问题来进行复习,既可以回归课本巩固基础考点,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活用“小字”探究
现行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小字”史料,主要包括“每课引言”“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版块。“小字”史料包含很多的原始史料和撰述史料。灵活运用这部分史料展开复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在高三复习课中,对教科书中这部分史料的运用主要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用小字“补”正文
利用教科书中小字史料来补充正文部分是小字内容的主要用途,因此历史教师在组织复习时一定要根据每课复习的重难点,精心选择与之相关的小字史料并设计探究性问题来帮助学生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
例如笔者在复习必修三《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时,为加深学生对(旧)三民主义内容的理解,便选取了第79页的“学习之窗”作为史料进行设计。
材料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根据这段材料设计问题如下:
(1)孙中山主张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分别对应的三种“革命”是什么?
2.用小字“创”话题
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教师还要善于研究教材中分散在不同章节的小字史料创设共同话题,并设计探究性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获取和理解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一专题时,为帮助学生理解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不同的救国主张,笔者选取了教材必修一第62页“学思之窗”、必修三第69页“学思之窗”中的两处小字史料,以“近代先进中国人不同救国主张的比较”为话题进行题目设计。
材料1 魏源“师夷长技”的唯一目的是“制夷”,即抵抗外国侵略者。洋务派“师夷长技”的目的,首先是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其次是在与列强保持“和好”条件下,徐图自强。
材料2 顽固派重臣荣禄……教训康有为说:“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康有为回答:“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之地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非变不可!”
材料3 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遭到主张君主立宪的康有为的反对。……章炳麟立即撰写《驳康有为论革命说》针锋相对地指出:“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实现民主共和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根据材料设计探究性问题如下:
(1)根据材料1概括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主张并思考他们向西方学习的根本目的。
(2)依据材料2和材料3概括康有为的主要观点。
(3)依据材料3概括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要分歧。
通过对这些小字史料的探究,学生对近代先进中国人救国主张的主要不同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巧用“插图”说话
历史插图是指历史教科书中与历史有关或隐含一定历史信息的图片,主要包括教材中除文字以外的地图、图表和图片。历史插图在高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高考复习中,教师要精心挑选课本中的插图,设计合理的问题,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历史图片的能力。笔者认为,在利用课本历史插图组织高考复习时,尤其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1.选图要紧扣主题
历史教材中的插图很丰富,我们要尽量挑选与复习重难点内容相关的插图进行设计,如果贪多求全,就有可能冲淡主题,影响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在复习必修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这一专题时,为帮助学生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这一问题,选取了这一单元中以下三幅插图进行设计:第一幅是第51页《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第二幅是第52页《夸张的漫画》,第三幅是第55页《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2.设疑要由表及里
选好历史插图之后,关键就要设计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历史插图培养学生读图、解图的能力。在依托历史插图设疑时,应遵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笔者在依托历史插图设疑时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基于图片观察,提取表面信息型设疑。观察历史插图表面信息,抓住历史插图的主题,是解读历史插图的首要任务和前提。第二步,基于表面信息,挖掘深层信息型设疑。通过这类设疑,主要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历史插图所反映的表层信息出现的原因、影响等深层信息。第三步,基于信息理解,探究历史本质型设疑。在引导学生读图,提取历史插图中表面信息和挖掘深层信息之后,还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历史,探究历史插图所体现的历史现象的本质。仍以上文提到的必修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复习为例,在选取前文所述三幅历史插图后,设疑如下:
(1)依据这三幅图分别指出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3)结合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结果,你认为我国在今后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时要注意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通过这三道题目,帮助学生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解读上述三幅历史插图,从而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这一问题有了更加形象深入的理解。
总之,历史教师在组织复习时千万不能只注意追求用课外史料而忘了历史教科书这个“本”。合理利用课本史料,创设情境展开复习,既有利于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巩固基础考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史料信息的能力,提高复习效果,正可谓“一箭双雕”。
参考文献
[1]赵虹.浅谈历史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09(3).
[2]沈春华.历史教科书图文史料“开发”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2011(10).
[3]刘志明.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教学探究[J].历史教学,2011(21).
[4]杨竞.例谈对教材史料的补充和调整[J].中学历史教学,2011(11).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