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政治学习轻松起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fox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归根结底要回答“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基本问题。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提出“教给学生呈结构性的知识”,并指出“结构性、概括性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为此,笔者在政治教学中实施结构化、概括化策略,高效开发利用教材,解决新教材容量大、逻辑结构相对松散、内容零乱、前后反复的问题,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能,让政治学习轻松起来。
  “结构化、概括化”内容包括“知识内容结构”和“方法程序结构”两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结构化、概括化的策略粗浅地介绍如下。
  一、知识内容结构化、概括化的策略
  “知识内容结构”是由学科基本概念为核心组成的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它形成的基础是对琐碎的、零散的、表象的知识进行整合,寻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概括化、结构化的知识,强调知识内容的整体性。
  找到一根有效的“红线”,是将单个的、零散的、不便记忆和把握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平台的关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的不同,选择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的联系。
  “概念辐射法”即以一个核心概念为基点,全面辐射课本中与这一概念有关的知识点,并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整合,形成一个以此概念为核心的知识系统。例如“商品”这个核心概念,可以向四周辐射含义、属性、价值量、价格、对生产者的要求,进而形成一个以“商品”为核心的知识系统。
  “主体统领法”是以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为背景,着眼于其中不同主体的表现,如政治生活中的公民、政府、政党、民族、国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经济生活中的政府、企业、消费者、经营者、劳动者、投资者、纳税人等,解析其各自的行为原因、措施、作用和价值取向,从而形成富有运用性的知识系统。
  “问题指向法”指运用“是什么”(性质、本质、体现等)、“为什么”(原因、目的)、“怎么样”(意义、价值)、“怎么做”(手段、措施)等问题引领学生把握知识联系。如“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问题”,就包括“公民政治生活的表现或内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因”“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公民应怎样参与政治生活”等层次,并将每一个层次进一步分解,带出更多的相关知识点。
  “主题整合法”即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从主题需要出发全面搜索知识。如有关“民主监督”的教学,就可以把散见于政治生活第一、第二单元的有关内容进行集合,包括:(1)监督权的含义;(2)民主监督的方式、渠道;(3)我国公民行使民主监督的意义、要求;(4)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原因、措施等。从而在学生认知结构中,形成一个关于“民主监督”的新知识系统。
  当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情境的变化,指导学生把知识点按一定的线索和逻辑关系进行新的整理,梳理出不同的知识体系,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以培养学生灵活、综合的运用能力。
  二、方法程序结构化、概括化的策略
  “方法程序结构”是结构化了的一套办事操作步骤,体现了一种“技能”,即个人习得的一套程序性知识并按这套程序去办事的能力,强调方法技能的整体性。这是知识升华为智慧的关键,也是“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方法程序结构”主要包括自主学习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三个方面的内容。学生掌握了“方法程序结构”,就掌握了主动学习的工具,掌握了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
  “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不同教材的编写体例,中观上整体感知教材、重点把握知识的三遍读书法,微观上划分主谓宾理解概念、把握知识区别的方法。
  “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范围、指向、对象(主体、客体)”三个角度的审题方法,抓住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以及“从问题焦点出发、展开联想、确定知识联系”的思维导图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规范答题的方法,辩证地、历史地回答问题的方法,根据不同题型高效答题的方法。如“原因类”题目的解题方法:一是从材料中的问题找原因;二是从设问中找原因,明确主体与客体,分析原因与意义。主体、客体分别讲,多个主体分开说,内因、外因要找全。“措施类”题目的解题方法:一是依据材料中的问题对症下药找措施;二是根据不同的主体找措施。“意义类”题目的解题方法:一是从不同的主体说意义;二是从不同的方面说意义。“辨析类”题目的解题方法:一是补全内容,指出缺点说片面;二是肯定正确说合理;三是摆明观点说措施。“体现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找焦点、想知识、定联系。
  如何确定要点:下笔之前定要点,相同内容成一点,要点独立不重复,要点内容“三联系”,语言简练二三句。
  事实证明,学生掌握了概括化、结构化的知识内容和方法程序,就具备了最具迁移价值的知识,具备了较高的学科能力,具备了较好的思想方法和学科素养。同时使学习的过程成为知识转化为能力、知识升华为智慧的过程,让学生在“会学”的同时“愿学”“乐学”,真正达到教师少教而学生多学,轻负高效的目的,让政治学习轻松起来。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现在的高中生性格具有一定的叛逆性,对学习兴趣也不大。在教学中教师如能把课讲得有趣味,给学生有栩栩如生之感,学生就会印象深刻,难以忘怀,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探究知识的欲望、热情和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展现个人魅力,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那么就会赢得学生的喜欢,语文课也就会被学生所喜爱。  一、 多方展示教师的教学才能  中国的方块字具有悠久的历史,教师要让学生徜徉于方块字当中,让他们感受到
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是体育教学,同时体育教学又是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还能提高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我认为,一节好的体育课必须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凸显科学的教学方法,要以学定教,实现和谐课堂,高效教学。  一、备课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  1.吃透教材,把握课程标准特点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行动的纲领。我发现有
好的音乐课就像是一场音乐会,让人感觉不出教学过程设计的痕迹。从教学实践视角看,笔者以为,音乐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用“情境美、和谐美、愉悦美”的音乐课堂使音乐教学的知识技能、学法指导、德育渗透有机整合,从而实现教学关系的“亲力”、教学内容的“潜力”、教学活动的“活力”、教学评价的“动力”,展示音乐教学不加矫饰、质朴自然的课堂本色魅力。现就音乐新课程教学课堂魅力建构的策略作一叙述
回顾中学语文新课改的实践过程,许多学校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许多教师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教学经验。不少教师对自己的教法作了很大的调整,特别是在问题的设计上下足了工夫,尽可能地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也有些教师用一连串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进课堂,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用于独立思考探究。这样的“满堂问”使学生的思维实际上仍被束缚在教师的框架中。课堂上如何让学生不仅善答更能善问以培养学生
思品课堂是开展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而课程沉闷、学生听课积极性和效率不高是我国初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问题解决的关键就是教师要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学生作为出发点,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来做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让初中思品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为例,根据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探讨高效思品课堂的实现途径。  一、自主学习  开始上
现在流行穿越剧、穿越小说,开展历史教学时运用“穿越时空,设境激情”既能做到用情境作引导,又符合体验教育的思路。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穿越时空扮演特定角色,去真正体验历史、欣赏历史、应用历史,使学生在整堂课中都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思维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现谈谈笔者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利用“穿越”体验历史,使历史和现实一样生动的。  一、适时善导,搭建桥梁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如何上好政治课,已经成了政治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政治课理论性较强,一些基本概念、原理通常又比较抽象。如果采用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对政治学习提不起兴趣,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发掘学生潜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实例教
随着高三复习备考工作的推进,很多学生会出现越来越倦怠,越来越没信心的现象。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倦怠心理,增强自信,提高复习备考工作的实效,在高三复习备考中,笔者做过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复习备考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良好沟通增强自信  心理学实验表明,良好的沟通可以让我们吸收到新信息,还可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热情、信任,这些良性的结果必定增强一个人的信心。在高三教学中,笔者
有效教学指计划时间内有效实现特定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其关注的焦点是单位时间内(如一节课)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知识的增量及学生能力、方法等的边际收益。本文认为,建构合理的高三历史复习课模型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  关于历史课堂建模问题,历史教育界持有两种不同声音:  主张建模者实则代表“控制主义”(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强调在可控的状态下有保证地完成额定的教学任务。工业文明以来,控制主义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身边的地理,给地理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等特点,正确把握它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并在课堂中适时渗透,才能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以下是笔者在地理教学中的几点经验总结。  一、用语文诗词丰富地理课堂  我国古代诗词作品浩如烟海,许多诗歌不仅以其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而脍炙人口,千古流传,且其中一些诗句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