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象》看现象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3333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朋友送我两百元购书卡,遂去北京最大的书店,王府井新华书店。至少有两年没来过,如今这里已像个杂货大卖场,泥人、风筝、笔墨纸砚、学习机等各种所谓文化用品和产品,至少占据了书店一半的空间,包括楼梯的转角处,而主营的图书也多有商业味儿,大面积的儿童读物、教辅、金融、理财、时尚、悬疑小说,而历史、哲学、艺术等学术类龟缩在角落。
  有报道说,近年来中国人读书量年人均为0.7本,而我们的近邻韩国、日本都在15本以上,阅读强国以色列达到30本以上。这些数字着实令人汗颜与思索。一个不读书,或乏于读书的民族,其未来总是让人担心。
  摄影人读书的状况一定也不乐观,从摄影圈众多热闹而无聊的微信群,以及摄影家们自己撰写的作品阐述之类,就足以看出一二。
  中国摄影人最熟悉也是最喜欢的摄影家当中,一定有杉本博司。我见过多位摄影圈朋友的桌子上曾摆放着杉本博司的中译本文集《直到长出青苔》和《艺术的起源》。继这两本之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又推出了林叶翻译的杉本博司的评论随笔集《现象》,该书似乎与摄影没有直接的特别关联,它所讨论的艺术范畴更加开阔与多样,作者在书中探讨艺术、宗教、历史、造物工艺、电影、民间传说、歌谣。


  共13个章节中的《停止吧,时间》是一部追溯摄影诞生的考据小史;《本歌取》又是对杜尚式观念的东方回响;《临刑者小曲》中,作者接过苏珊·桑塔格未尽之工作,颇有兴致地推出自己心目中的七部日本电影;而《鬼畜的言说》俨然是作者写作的“现成品”;从收集的1940年代美国《时代周刊》,直接翻译出当时西方媒体对日本天皇的专题报道。书的内容貌似有些松散,但似乎不搭介的零星短文,其实都支持着探讨生命的文化主题。
  今年近70岁的杉本博司,22岁就开始在美国学习和生活,加之他经营古董生意长期往返于日美,他对东西方文化的理解颇为真切与深刻:“我作为一名当代艺术家,并不是为了自我表现而创作。我心中的自我,步履蹒跚地来到这漫长的民族历史尽头,只为了窥视彼方迷失了的远祖之地;我心中的自我,不过是盲人手中的盲杖,只能一点一点地敲打着那通向历史的道路,依靠回声的引导来从事我的创作。”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杉本博司的艺术试图超越许多艺术家以自我表现而呕心创作的偏狭,他对知识的摄取和对生命的思考也是秉持自觉的态度。
  从《现象》看,杉本博司是少有的站在摄影家的视角,以观看统摄作为现象的艺术背后的历史与哲思的大师,他的文字和照片都是如此。正如哈苏基金会国际摄影奖对其2001年度的获奖者杉本博司的评语: “杉本博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尊重的摄影家之一。他的重要摄影题材都是对艺术、历史、科学与宗教的诠释。他将东方哲学思想与西方文化主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此书开篇的《神成为佛之时》,以杉本博司一向轻松、干净的文风对宗教、艺术问题娓娓道来,不过6000多字的短文,竟有63条注释,足见其学识之不俗。
  杉本博司不仅有着很好的学问,还有极高的情商和睿智的独立思考,当然还少不了他了不起的文采,能把文章写得如此到位和好看,摄影家身份的人,恐怕很难再能找到几个。就是这位集多项才能于一身的杉本博司,还有着谦逊的美德,“我被称作摄影家已经好久了,然而被人这样称呼,我总觉得心中有愧。不管怎么样,所谓‘记录真实’之类的说法,终究是有点夸大其词,让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个自言自语的妄想狂”。这话里自有他的客气,也带着明显的自我主张。
  虽然这是一本毫无疑问的学术书,但你读不出装模做样的晦涩,这些轻松的叙述,有趣的句子非常适合带上火车或地铁,而并非要在什么周末的下午,更不一定必须在桌上摆一杯茶或者咖啡。
  我习惯在看书时遇到好的部分,用笔在句子下面画条线,而这本《现象》快让我画花了:“银盐摄影就是将银盐粒子集合起来形成图像,利用小小的胶片拍摄的图像,就像点彩派的绘画作品一样,每一颗粒子都可以看见。这让我恍然大悟,世界就像印刷一样,仅仅用点便可得到还原。”
  “我始终认为,物品的存在感不在于物品的大小而在于他的本质。”
  “不管在任何时代,如果什么都不信的话,那么人类的共同社会也就无法成立。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信仰总是会随着时代腐朽老去。”
  这种类似哲人语录的句子在这本书里随处可见,如火花般时常闪亮。
  每个读书的人或许都写过“母亲”这个题目,包括上小学语文课时强制的命题作文。《现象》也收录了2008年60岁的杉本博司写的一篇《母亲》,在文中他并没有像通常那样,回忆母亲拉扯孩子的艰辛,或讲几个故事来抒发母子深情什么的。他忽然发现他对当年已经82岁的母亲“其实并不是非常了解,特别是与父亲结婚之前、少女时代的事情,几乎就没有听说过。如果说是因为在丈夫面前有所顾忌,可我父亲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去世了。我意识到,我应该在现在这个时候,对母亲做一个询问调查,了解一下在我出生之前的生活。” 通过对母亲的询问,他才知道,少女时代的母亲刚从女子学校毕业不久,在参加教会活动时,认识了一位美男子,虽然没有海誓山盟,但相互之间都认定对方就是结婚对象。可是美男子未婚夫突然被征召入伍上了战场,到战争结束也没有消息,母亲以为这个人死在战场上了。后来经过相亲,很快就嫁给了当时是美容用品店掌柜的父亲。而杉本博司刚刚出生,那个美男子活着回来了,并在东京与母亲见了面。杉本博司揣测:“要是当时没有我的出生,估计母亲就会回到他的身边吧。也许就是我的存在阻碍了母亲的爱情之路吧。”之后,他开始谈起性、生命、文化、历史。这的确是篇好文章,从母亲的经历,自我的出生引深出去探讨高深的问题。
  杉本博司是值得敬仰的人,就算他没拍过一张照片,也会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但即使他来过北京,我也没有机会和习惯去见这样有名的人,他的照片和文字已经带给我或者我们足够多了,他的思考和主张平静而尖锐,在他摄影作品和文字作品不张扬的温和之下,涌动着思想的光辉,他在恪守和坚持着一种东西,这个东西不一定是真理,但我喜欢他的这句话:“然而,在任何一个时代坚持真理都意味着死亡。”杉本博司应该是条不惧死的汉子。
  看完《现象》,再看看我们摄影圈子里的现象,差不多与之有着火星的距离。我们的摄影爱好者、扬名立腕的成功者,在读着什么、想着什么、思考着什么、“创作”着什么?

其他文献
汉堡造型艺术学院(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ünste Hamburg)  汉堡众多的美术馆和画廊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氛围,汉堡摄影三年展每三年在汉堡举行一次。  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  “贝歇流派”的发源地,尽管其他艺术家并不在学院中任教,但安德列亚斯·古斯基(Andreas Gursky)依然是学校的教授。杜塞尔多夫的“年度
期刊
每当提起摄影,都不禁让人想起摄影的发明史。1839年8月19日,佛朗索瓦· 阿拉贡( Arago 1786-1853)在法兰西科学学会上,正式宣布摄影术的发明,即尼埃普斯(Nicéphore Niépce 1765-1833)和达盖尔(Louis Jacques Mandé Daguerre 1787-1851)共同发明的摄影术。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曾形容摄影为“绘画的仆人”,在摄影史早期,摄影令大众
期刊
你出生的地方摩洛哥,相信对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你对色彩的自由运用和娴熟把握。  我生于摩洛哥,那里的文化、色彩都深深烙印在我身上。我偏爱地中海国家,人的热情感染我,对我影响很大。摩洛哥是光的国度,肌理、光线和色彩非常丰富,历来吸引着众多艺术家,德拉克洛瓦、马蒂斯,还有伊夫·圣·罗兰!  你早期和经典的作品都是黑白,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用柯达克罗姆拍摄彩色照片?  1966年去巴西旅行时,鲜艳的
期刊
近年来前往美国各高校学习摄影相关专业的留学生不断增加。除了笔者就读的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外,笔者还邀请了另外8所著名美国高校摄影相关专业(按大学首字母排列)的中国留学生推荐他们就读学校的特色课程。  加州艺术学院(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  加州艺术学院的纯艺术研究生采取不分专业自由选课的模式,在课程上除一门图像类的“作品评论(Critique)”选修课外几乎没有
期刊
2016年3月5日至4月2日,七位“在暗房中获得快乐的人”在北京草场地希帕画廊举办了“再看·再观察:我的放大机Ⅱ”展览。  早在2009年2月14日,付羽、魏来、卢恒、邹盛武、路泞五位摄影家就举办过“我的放大机”首展。七年后这个群体又多了两位新成员:张玉明和马永强。与大多数摄影展览以“题材”方式命名所不同的是,“再看·再观察:我的放大机Ⅱ”展览所强调的是“媒介”,即传统银盐时代的审美与观看方式。 
期刊
2016年3月1日,TIPA实验室BetterNet同时公布了富士X-Pro2和奥林巴斯PEN-F两款相机的测试结果。两款新品都属于很“文艺”的复古型无反相机,前者是富士无反阵营中的旗舰机型;后者外形小巧,是奥林巴斯在胶片时代的经典135半幅相机PEN-F的数码复刻版。  富士X-Pro2  作为2012年发布的富士X-Pro1升级版,富士X-Pro2沿用了富士独一无二的“电子+光学”混合式取景器
期刊
在今天,摄影,或者说照相,作为林林总总纷繁复杂大众文化现象之一种,给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困惑。  有那么些作品让人“看不懂”了,原先熟知的那些关乎影像的美学标准、教化功能,呈现样态,变得暧昧、含混,气质忧郁,意义缺失,构思缺位,及至寻常、无聊、挑衅,甚至可怖了。有人言必称“当代”,一方面急切地名之为摄影的范式革命,预设出了叫好声,另一方面又同样急切地等待下一出戏上演,在中场休息时就不耐烦
期刊
1809年著名的普鲁士教育家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和他的弟弟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在柏林创立了最古老的大学洪堡大学,那时所树立的“洪堡精神”认为大学应该是“知识的总和”,基本组织原则是“寂寞和自由”。这一基本思想在德国如此地深入人心,它广泛地渗透到德国大学教育的根髓之中,使得几乎所有的大学教育不仅以教会学生基本技能为根
期刊
本期《英国摄影杂志》推出“拍摄豪门”专题,采访了一些将聚光灯转向富豪的纪实摄影师。富豪的人数在人群中也许仅仅占1%,但是以这个群体为题材的作品却可以清晰地表达摄影师们的批判态度和政治参与。那么,摄影师通过怎样的途径实施拍摄?他们又是如何塑造被摄对象?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摄影师对这个题材产生了兴趣?都杰·沃利斯(Dougie Wallace)拍摄的街头肖像咄咄逼人,使用闪光灯“带出问题的不可思议性”。
期刊
五十多年以来,马格南图片社的大将、法国摄影师布鲁诺·巴贝的足迹遍布五大洲,见证过无数次军事冲突和众多重大的历史时刻,为20世纪下半叶人类的进程捕捉了一份珍贵的视觉文献。但是,巴贝不仅仅是一位眼尖手快、心怀悲悯的人文报道摄影师,他更是一位自由地、创造性地运用色彩的卓越艺术家:他几乎与恩斯特·哈斯(Ernst Hass)同时开展彩色摄影实践,并且,他对色彩、光线和肌理的敏感,直接地追溯至他度过童年的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