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初中思品课创新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sunmi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强、理论观点缜密、有些抽象的学科,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接受—反思—辩证—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从低到高、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品德课不仅要打破古板说教、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还要看到学生的差异,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打造创新课堂,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的。
  一、创设课堂问题情境,强化质疑能力的培养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方式。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从根本上转变学习方式。传统提问在两个方面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一是提出的问题太难,使学生无法思考或者未能为学生提供思考时间或信息引导,忽视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条件;二是提出的问题没有考虑学生的需要,使学生不思考,或者形式单一,枯燥乏味,或者过于简单,学生难以产生思考的动力。学生不想思考,不开展思考活动,就无法提高思考的水平和能力。两个方面形成恶性循环,不仅使课堂提问的积极作用不能发挥,而且难以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难以有效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要改變这种状况,教师就必须转变提问观念,改进提问方式,转换提问功能,使学生想思考、能思考、善思考、乐思考,从根本上转变学习方式。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因思,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为学生自主探究,能思考、善思考夯实基础。“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把提问作为教师“质疑”的工具,只注重问题的深度、难度,而忽视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做法。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就必须转变观念,把提问由“质疑”工具变为“促进思考”的手段。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原理设“疑”,因为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没能提出而又是教学重点难点之所在的。这些问题有一定的深度,能引起学生认识思维的发散。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还要启发学生探究、思考、释疑,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磨砺坚强意志》一课时,通过课件出示“卧薪尝胆”、“挖井”两个小故事,提出问题:卧薪尝胆与复国大业有何关系?挖井为什么以失败而告终?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是磨砺意志的方法,是成功的保障。实践证明,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一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创新机遇,二要创设能促进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解决学生认识结构的矛盾,使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
  二、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激发思维的动力,它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思考力和想象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观察和探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创设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大脑神经系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如:在教学《意志的力量》时,我通过多媒体介绍历史上及近代成功人士的事迹,如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终成文学大家的故事,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的故事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得出意志是成才、成人、成学、成业的关键,坚强的意志能充分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其次,由重“助教”向重“激学”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想思考爱思考提供动力。传统提问定位于帮助教师教,其问题不仅太难,忽视启发学生,忽视学生的需要,忽视紧扣学生的薄弱点与困惑点,问题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所以教师的提问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自我感悟、自我探究为着力点。要在准确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来选择提问的内容与时机,如阅读前提出导入性、启示性问题,阅读后提出思辨性问题,在学生探求面临困境时提出启发性、铺垫性问题,在学生讨论有争议时提出导向性问题,在学生认识有偏差时提出反驳性、质疑性问题,等等。这样教学以问题链为线索,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探究的能力。
  三、挖掘教材中的创新要素,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学生思维具有开放性、广阔性特点,对于中学生来说尤为突出。对某一问题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进行发散思维,既有利于打破墨守成规、机械思维的模式,使学生用新知觉去认识、感知事物,提出新的创见,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要结合教材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成为独立思考、锐意进取的人才。教学中,教师还应结合教材内容,多提一些发散型问题,因为这类问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解决问题。如对我国神舟9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一事件,要求学生从成功发射的原因、发射成功说明的问题及发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等不同角度分析说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能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党的正确领导、航天员和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等方面分析原因,从我国的航天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综合国力、科技和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从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说明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再从青少年要有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发扬航天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要热爱科学,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要勇于创新和实践,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要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自己成为“四有”人才等方面谈启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训练,从而灵活地掌握运用。
  总之,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打造创新的思想品德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途径。我们应努力加强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导师王坤根诊治脾胃疾病规律的总结,从而加深对导师学术思想的理解。同时,藉由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掌握当代中医师诊疗疾病的思维模式。  方法:①积累原始资料:跟随导
摘 要: 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审美教学理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作者结合多年从事高中政治教学的实践,从几个方面出发,就如何在高中政治课中开展审美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审美教学 仪态表 语言美 表现美  马克思指出,人类的实践活动应遵循“美的规律的尺度”。高中政治课为学生展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从国际局势到中美关系,从世界杯、奥运会到世界
背景:  慢性肾脏病由于病程长,容易反复,及各种远期并发症,患者因疾病所致生理改变、经济负担及缺少社会支持等因素感到整日不安,容易产生恐惧、孤独感;社会工作能力下降甚至丧失
摘 要: 在中专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利用最新的科技现象,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 中专物理教学 探究乐趣 探究欲望 探究能力  无论是新知识的获得还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
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可以使师与生和谐、使教与学统一;并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
摘 要: 本文围绕新课标实验探究的基本理念,阐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实验教学中应该改进和完善的问题,调动学生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辅助实验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开发课外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多媒体手段  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教学的学科,对于老师而言,在课堂上开展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摘 要: 如何让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变得高效,从而达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作者不断地总结、改进,有了自己的感悟: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课上给予学生普遍关注,三要有创新,转变教学方式。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课堂效率 提高途径  天天看着学生在小山一样的作业前敖红双眼,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甚至厌学,做父母的心疼,做老师的又何尝不是呢?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有
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整合的三种教学教学模式。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探究中,教师不仅应关注通过探究让学生发现某些规律,而且应注重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探索兴趣,增进对探究本质的理解,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虽然参与了一个又一个探究活动,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探究过程。那么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有效”?通俗地说探究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已经开展6年了,为了让学校更好地执行新课程标准,为了让学生从过重的学习压力中解脱出来,为了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学习,作为教学第一线的物理教师,我认为应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那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呢?有效教学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尺度。  那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对提高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