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了解沧源县佤族卫生习惯及孕产妇就医行为情况,以提高少数民族健康水平及相关卫生医疗服务质量。方法:于2010年8月,以沧源县岩帅镇、东勐村、新华村为调查点,采用非概率利益抽样的方法,对该地地汉族和佤族村民进行经预调查证实可行的问卷调查,对比了不同民族的基本特征、抽烟、喝酒、饮用生水、生熟食品混放等卫生习惯及孕产妇就医行为。结果:共调查953人,分别调查佤族及汉族594人/359人,吸烟者分别为42.0%/36.2%、饮酒61.4%/56.0%、饮用生水43.8%/24.8%、生熟食品混放10.3%/2.8%,除吸烟外,其它卫生习惯相比较P <0.05。佤族与汉族孕产妇定期产前检查分别占42.2%/36.8%,在家分娩分别占25.5%/14.8%,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佤族比汉族不良卫生习惯多见;在家分娩现象高于当地汉族。关注提高佤族卫生健康促进工作及围产期保健十分必要。
【关键词】佤族/汉族;卫生习惯;就医行为;比较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427-02
云南省是全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拥有少数民族人口约1 413.04万人,约占33.32%[1]。佤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跨境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的边疆地区[2],佤族分布面积较大,资源配置不充分[3]。生活在边境山区的佤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因此了解沧源佤族卫生习惯及孕产妇相关就医行为,对提高佤族健康相关行为习惯,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孕产妇相关卫生服务质量有重要现实意义,且未见相关佤族卫生习惯文献报道。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及方法
2010年8月,采用非概率利益抽样的方法,用自行设计并经预调查修改问卷对沧源市岩帅镇、东勐村和新华村的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对比不同民族基本特征,抽烟、喝酒、饮用生水、生熟食品混放等卫生习惯及孕产妇就医行为。
1.2 质量控制
严格培训调查员,进行现场监督。访谈结束后立刻检查保证填答的完整。每天进行总结,及时改进。判断标准:1)吸烟定义为每天吸烟1支以上,持续或累计3个月以上。2)饮酒定义为连续12个月至少饮白酒一次。
1.3 统计分析
EPIDATA3.02软件双盲数据录入,经一致性检验和修正错误数据后建立数据库。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检验水准为0.05。描述性资料使用百分率,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及假设检验。
2 结果
2.1人口学基本特征对比
对966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52份,回收率为98.6%。分别调查佤族及汉族村民594人/359人。佤族及汉族农民分别占64、6%及39.0%,人月均500元以下收入分别占51.4%及40.5%,文盲及小学文化分别占51.4%及32.6%,P值均小于0.001。(详见表1)
2.2 佤族汉族主要不良生活习惯对比情况
佤族及汉族吸烟者分别为42.0%/36.2%、饮酒61.4%/56.0%、饮用生水43.8%/24.8%、生熟食品混放10.3%/2.8%,除吸烟外,其它卫生习惯相比较P <0.05。(详见表2)
2.3佤族汉族孕产妇医疗服务利用情况
佤族与汉族孕产妇定期产前检查分别占42.2%/36.8%,在家分娩分别占25.5%/14.8%。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详见表3)
3 讨论
本次调查地点集中在岩帅镇及其下属东勐村和新华村两个村进行调查,距县城120公里,被调查人群54.9%是农民;44.3%的学历在文盲或小学以下;47.3%的收入在500元/月以下。被调查人群长居山村,信息比较闭塞,居住条件较百公里以外的县城差许多。调查中发现,佤族在喝酒、饮用生水、生熟食混放、在家分娩方面比率均高于汉族,均有差异。究其原因,我们试图从当地的人文风俗习惯上探讨:
对于不发达的地方,特别是在农村贫困人群中,一种或多种寄生虫同时感染的现象屡见不鲜[4]。这不仅仅与经济和社会条件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当地习俗和个人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首先,在日常生活中,佤族有“手抓饭”、“吃生肉”的习俗,而多数家庭只使用一块砧板,这极易造成生熟食品之间病菌的交叉感染。其次,尽管所调查村庄大部分家庭都已经安装了自来水,但其饮用水水源直接来自天然的井水或地面水,未经任何消毒处理,这就增加了直接饮用生水的不安全性。再次,佤族村民普遍认为清澈甘甜的山泉水是优质安全水的象征,所以其直接饮用生水的现象(43.8%)较多汉族(24.8%)多。此外,调查也发现两个民族在职业、收入、学历三方面间均存在明显差别,所以,今后在发展当地社会经济,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还应侧重对该地佤族的社区发展支持,结合当地特色以佤族所能接受的方式,着重培养佤族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提高佤族群众的健康意识,从而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对佤族群众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
对于一个地处山区的跨境而居的古老少数民族,其整个民族的健康特别是孕产妇的健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预的。同周家瑜[5] 一样,我们在调查走访中也了解到佤族是一个原始宗教渗透到一切生产生活的民族,其鬼魂疾病观念至今仍然左右着佤族人民对疾病的治疗。尽管调查结果显示,佤族进行定期产检的比例达到42.2%,甚至较当地汉族(36.8%)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当地对孕产保健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当地仍有高达25.5%的佤族产妇在家分娩,较当地汉族(14.8%)高,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与当地经济条件落后及当地巫医及村中产婆的存在有关,从而致使当地佤族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安全状况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我们在继续推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政策时,应考虑加大对佤族村寨包括孕产妇在内的住院分娩健康教育,促进针对少数民族的医疗服务均等公平化。
本次调查人数数量有限,其数据有可能不足以代表整个佤族群体卫生习惯及孕产妇就医情况,建议今后扩大调查地点,并继续关注与佤族村寨密切相关的其它疾病防控的调查工作。
参考文献:
[1] 黄新萍,许传志,常巍等.云南省新平县傣族居民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5):495-498.
[2] 孟航.中国佤族人口分布格局及社会发展浅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6):55-62.
[3] 陶红梅.影响佤族农民经济行为的心理因素研究商场现代化[J].2009,8(583):63-65.
[4] 李雍龙.人体寄生虫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
[5] 周家瑜.近二十年佤族原始宗教研究综述[J].保山师专学报,2008,27(3):3-7.
基金项目:
艾滋病亚洲区域项目(Supported by HAARP),云迪减少伤害网络(YDHR)支持。
【关键词】佤族/汉族;卫生习惯;就医行为;比较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427-02
云南省是全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拥有少数民族人口约1 413.04万人,约占33.32%[1]。佤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跨境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的边疆地区[2],佤族分布面积较大,资源配置不充分[3]。生活在边境山区的佤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因此了解沧源佤族卫生习惯及孕产妇相关就医行为,对提高佤族健康相关行为习惯,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孕产妇相关卫生服务质量有重要现实意义,且未见相关佤族卫生习惯文献报道。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及方法
2010年8月,采用非概率利益抽样的方法,用自行设计并经预调查修改问卷对沧源市岩帅镇、东勐村和新华村的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对比不同民族基本特征,抽烟、喝酒、饮用生水、生熟食品混放等卫生习惯及孕产妇就医行为。
1.2 质量控制
严格培训调查员,进行现场监督。访谈结束后立刻检查保证填答的完整。每天进行总结,及时改进。判断标准:1)吸烟定义为每天吸烟1支以上,持续或累计3个月以上。2)饮酒定义为连续12个月至少饮白酒一次。
1.3 统计分析
EPIDATA3.02软件双盲数据录入,经一致性检验和修正错误数据后建立数据库。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检验水准为0.05。描述性资料使用百分率,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及假设检验。
2 结果
2.1人口学基本特征对比
对966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52份,回收率为98.6%。分别调查佤族及汉族村民594人/359人。佤族及汉族农民分别占64、6%及39.0%,人月均500元以下收入分别占51.4%及40.5%,文盲及小学文化分别占51.4%及32.6%,P值均小于0.001。(详见表1)
2.2 佤族汉族主要不良生活习惯对比情况
佤族及汉族吸烟者分别为42.0%/36.2%、饮酒61.4%/56.0%、饮用生水43.8%/24.8%、生熟食品混放10.3%/2.8%,除吸烟外,其它卫生习惯相比较P <0.05。(详见表2)
2.3佤族汉族孕产妇医疗服务利用情况
佤族与汉族孕产妇定期产前检查分别占42.2%/36.8%,在家分娩分别占25.5%/14.8%。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详见表3)
3 讨论
本次调查地点集中在岩帅镇及其下属东勐村和新华村两个村进行调查,距县城120公里,被调查人群54.9%是农民;44.3%的学历在文盲或小学以下;47.3%的收入在500元/月以下。被调查人群长居山村,信息比较闭塞,居住条件较百公里以外的县城差许多。调查中发现,佤族在喝酒、饮用生水、生熟食混放、在家分娩方面比率均高于汉族,均有差异。究其原因,我们试图从当地的人文风俗习惯上探讨:
对于不发达的地方,特别是在农村贫困人群中,一种或多种寄生虫同时感染的现象屡见不鲜[4]。这不仅仅与经济和社会条件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当地习俗和个人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首先,在日常生活中,佤族有“手抓饭”、“吃生肉”的习俗,而多数家庭只使用一块砧板,这极易造成生熟食品之间病菌的交叉感染。其次,尽管所调查村庄大部分家庭都已经安装了自来水,但其饮用水水源直接来自天然的井水或地面水,未经任何消毒处理,这就增加了直接饮用生水的不安全性。再次,佤族村民普遍认为清澈甘甜的山泉水是优质安全水的象征,所以其直接饮用生水的现象(43.8%)较多汉族(24.8%)多。此外,调查也发现两个民族在职业、收入、学历三方面间均存在明显差别,所以,今后在发展当地社会经济,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还应侧重对该地佤族的社区发展支持,结合当地特色以佤族所能接受的方式,着重培养佤族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提高佤族群众的健康意识,从而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对佤族群众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
对于一个地处山区的跨境而居的古老少数民族,其整个民族的健康特别是孕产妇的健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预的。同周家瑜[5] 一样,我们在调查走访中也了解到佤族是一个原始宗教渗透到一切生产生活的民族,其鬼魂疾病观念至今仍然左右着佤族人民对疾病的治疗。尽管调查结果显示,佤族进行定期产检的比例达到42.2%,甚至较当地汉族(36.8%)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当地对孕产保健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当地仍有高达25.5%的佤族产妇在家分娩,较当地汉族(14.8%)高,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与当地经济条件落后及当地巫医及村中产婆的存在有关,从而致使当地佤族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安全状况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我们在继续推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政策时,应考虑加大对佤族村寨包括孕产妇在内的住院分娩健康教育,促进针对少数民族的医疗服务均等公平化。
本次调查人数数量有限,其数据有可能不足以代表整个佤族群体卫生习惯及孕产妇就医情况,建议今后扩大调查地点,并继续关注与佤族村寨密切相关的其它疾病防控的调查工作。
参考文献:
[1] 黄新萍,许传志,常巍等.云南省新平县傣族居民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5):495-498.
[2] 孟航.中国佤族人口分布格局及社会发展浅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6):55-62.
[3] 陶红梅.影响佤族农民经济行为的心理因素研究商场现代化[J].2009,8(583):63-65.
[4] 李雍龙.人体寄生虫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
[5] 周家瑜.近二十年佤族原始宗教研究综述[J].保山师专学报,2008,27(3):3-7.
基金项目:
艾滋病亚洲区域项目(Supported by HAARP),云迪减少伤害网络(YDHR)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