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问境创设;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4—0099—01
什么是问境创设?问境创设,就是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的一种学习情境。这种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参与意识,强化学生对问题的观察、思维。成功的问境创设是有效教学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何创设问境,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就结合教学实例来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以调动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引入新课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过这样一句话:“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会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力争敲好第一锤。下面我们看看两位教师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起始片段的设计:
第一位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夜色朗月的画面,并配上了音乐。
师:这是拍摄于今年农历正月十五的一张照片,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在黄州看到这样的明月,写下了名垂千古的散文,这篇文章被后人誉为神品,那就是《记承天寺夜游》。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读一读这篇文章。(学生默读课文)
师:现在有哪位同学能展示一下你所了解的苏轼?
这位教师运用电子白板展示朗月,播放古典音乐,目的是帮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联想元丰六年的月色与元丰六年的苏轼。但是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构建主义理论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试想,学生在没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仅凭一轮朗月画面怎么能迅速进入情境呢。反思这位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其教学效果能有多大呢?
第二位教师的教学起始片段:
师:大家已经上了一下午课,我想可能有点累了,那么我们先讲一段文坛轶事,调节一下情绪,怎么样?
接着教师讲述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上茶,上香茶)的故事,引出苏轼,然后请大家介绍苏轼。
这位教师创设的故事情境深深吸引了学生,引起学生对苏轼的兴趣。教育家布鲁姆说得好: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从学生的反应看,学生能争相介绍苏轼,达到了教学目的。这样的问境创设能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教学效果当然明显。
二、以拨动学生心弦为切入点,突破难点
语文教学的难点一般来说是指某个知识点比较抽象,或者受学生年龄、经历、思维、认知水平等因素制约,而使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接受的问题。因此,教师创设问境时,要从学生的爱好、兴趣、经历等特点出发,积极营造能让学生活跃思维的场景,引导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我们一起来看一位教师的《背影》教学:
教师整堂课设置了4个活动,引导学生交流。这四个活动分别是:①全文几次写父亲的背影?有何不同?②课文中“我”总共流了几次泪?分别是在什么情景下流的,表明了什么?③试从文中找出写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话朴实而简洁的特点及所表达的怜爱儿子的感情。 ④真情体验。请一位和文中父亲身形相似的同学表演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买橘子的场景。
这四个活动层层推进,前两个活动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线索。第三个活动是揣摩语言,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关爱。第四个活动实际上是一个问题情境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有效突破了难点。我们一起来看教学片断:
师:我们所读的这篇文章曾经使很多人读之落下感动的泪水,并且在每一阶段读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在此,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原因,这样真切感人、催人泪下的情感到底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请同学们先来观看一场表演。(老师请同学表演父亲穿铁道,爬月台,同时邀请一位同学朗读相关的课文。)
表演结束后,师问:就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情景,自由讨论讨论,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生:这一段没有华丽的语言,而是父亲的一些真实行为,说明作者观察得仔细,描写得细致入微。
生:这一段读了让人有一种流泪的感觉,写出了作者和父亲之间这种真挚的父子之情。
……
第四个活动可以说是整堂课的一个亮点,表演者入情,朗读文本的学生更是投入了感情。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学生的回答全部切中问题的实质。这样的问境创设,能以拨动学生心弦为切入点,那么难点的突破自然水到渠成,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3]GHB0421)
编辑:刘於诚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4—0099—01
什么是问境创设?问境创设,就是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的一种学习情境。这种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参与意识,强化学生对问题的观察、思维。成功的问境创设是有效教学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何创设问境,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就结合教学实例来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以调动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引入新课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过这样一句话:“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会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力争敲好第一锤。下面我们看看两位教师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起始片段的设计:
第一位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夜色朗月的画面,并配上了音乐。
师:这是拍摄于今年农历正月十五的一张照片,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在黄州看到这样的明月,写下了名垂千古的散文,这篇文章被后人誉为神品,那就是《记承天寺夜游》。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读一读这篇文章。(学生默读课文)
师:现在有哪位同学能展示一下你所了解的苏轼?
这位教师运用电子白板展示朗月,播放古典音乐,目的是帮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联想元丰六年的月色与元丰六年的苏轼。但是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构建主义理论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试想,学生在没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仅凭一轮朗月画面怎么能迅速进入情境呢。反思这位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其教学效果能有多大呢?
第二位教师的教学起始片段:
师:大家已经上了一下午课,我想可能有点累了,那么我们先讲一段文坛轶事,调节一下情绪,怎么样?
接着教师讲述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上茶,上香茶)的故事,引出苏轼,然后请大家介绍苏轼。
这位教师创设的故事情境深深吸引了学生,引起学生对苏轼的兴趣。教育家布鲁姆说得好: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从学生的反应看,学生能争相介绍苏轼,达到了教学目的。这样的问境创设能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教学效果当然明显。
二、以拨动学生心弦为切入点,突破难点
语文教学的难点一般来说是指某个知识点比较抽象,或者受学生年龄、经历、思维、认知水平等因素制约,而使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接受的问题。因此,教师创设问境时,要从学生的爱好、兴趣、经历等特点出发,积极营造能让学生活跃思维的场景,引导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我们一起来看一位教师的《背影》教学:
教师整堂课设置了4个活动,引导学生交流。这四个活动分别是:①全文几次写父亲的背影?有何不同?②课文中“我”总共流了几次泪?分别是在什么情景下流的,表明了什么?③试从文中找出写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话朴实而简洁的特点及所表达的怜爱儿子的感情。 ④真情体验。请一位和文中父亲身形相似的同学表演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买橘子的场景。
这四个活动层层推进,前两个活动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线索。第三个活动是揣摩语言,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关爱。第四个活动实际上是一个问题情境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有效突破了难点。我们一起来看教学片断:
师:我们所读的这篇文章曾经使很多人读之落下感动的泪水,并且在每一阶段读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在此,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原因,这样真切感人、催人泪下的情感到底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请同学们先来观看一场表演。(老师请同学表演父亲穿铁道,爬月台,同时邀请一位同学朗读相关的课文。)
表演结束后,师问:就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情景,自由讨论讨论,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生:这一段没有华丽的语言,而是父亲的一些真实行为,说明作者观察得仔细,描写得细致入微。
生:这一段读了让人有一种流泪的感觉,写出了作者和父亲之间这种真挚的父子之情。
……
第四个活动可以说是整堂课的一个亮点,表演者入情,朗读文本的学生更是投入了感情。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学生的回答全部切中问题的实质。这样的问境创设,能以拨动学生心弦为切入点,那么难点的突破自然水到渠成,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3]GHB0421)
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