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探究教学;文本;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1—0065—01
探究,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发现问题,认真、深入地思考问题,并主动寻求途径、方法来解决问题。它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信息,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探究的过程。各个学科有各个学科的探究,语文学科的探究就是师生在课堂上探讨一个又一个语文的疑难问题。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对文本探究、感悟的过程。一堂好的语文课师生应积极互动,学生参与体验,注重情境创设,突出知识的探究。语文课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探究,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感悟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语文课的探究不能脱离文本。师生只把文本作为一个引子,天马行空的做法是要不得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对话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离开文本这个载体,探究就无从谈起。比如,探究《中国石拱桥》,为了引起学生研究兴趣,固然可以用多媒体插播一些桥的图片,但是万万不可以把 各式各样“桥”的形态构造或这些桥所凝聚的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当做核心探究目标;真正能体现语文学科特色的探究目的,只能是作者用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桥”的。探究《胡同文化》也是这样,决不能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搜集各种北京老胡同、四合院的图片上,而应探究笼罩全文的洒脱、幽默、含蓄,还有像看似随意道出的“再见吧,胡同”之类文句里深含的温馨又酸楚的丰厚人生况味,进而理解汪氏举重若轻的艺术风格。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生活阅历还不丰富、鉴赏水平有待于提高的中学生,更应该在老师引导下深入解读文本,整体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正确的感悟探究。要克服一些公开课上所表现的那样——对一些传世名篇进行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甚至匪夷所思的“创造性误读”。文本解读有主观无限性的一面,也有客观有限性的一面。其中必有规律、方法的东西存在。“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别的什么人。总之,语文课里的探究必须紧抓文本这个主体,紧抓语言文字这条线索,紧紧围绕“语文能力”这一核心,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其次,语文老师必须选择适合学生探究的好问题。语文课探究问题设计必须优化问点,选准时机(问在当问处),掌握分寸(问在难易适中处),注意对象(问在学生需要处)。好的探究问题一定有指导性,有想象空间,也有很强的包孕性。例如,《琵琶行》一文教学中,当引导学生鉴赏“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时,教者可以发问:白居易为谁而泣?学生很快就能从诗人的情感入手研讨这个问题,做出准确的回答。探究的问题一定要关照学生思维高度发展。这就需要老师的设计“一石激起千层浪”或者“于无声处听惊雷”。例如,张超老师在执教《项链》一课时,引导学生探究“丢项链”对玛蒂尔德来说是“断送”,还是“拯救”?还有“如果没有丢项链,玛蒂尔德今天又该是什么样子”?这些问题设计高人一筹,都引起学生很强烈的探究兴趣。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对人物形象有了准确到位的把握。深入理解了小说的主旨和哲理 ,同时理解了莫泊桑小说独具匠心的构思。
再次,还要提倡微观探究——炼字炼句的探究。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者常常过分甚至片面强调整体感悟而淡化甚至否定具体分析,结果常常陷入架空分析的虚浮之境。其实,对于阅读能力还不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具体分析似乎更重要。即使整体感悟,也必须面对“字词句篇”这些具体的语言材料。再说,真正的千古名篇,它的“字词句篇”是一个浑然的整体——没有“字”,哪来“句”;没有“句”,哪来“篇”?没有具体的分析,哪来的整体感悟?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咬文嚼字”似的探究必不可少,不可等闲视之。
总之,语文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组织、启发、诱导下,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开展有目的的表达、质疑、探究、讨论,以实现教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必须按上述三个方面规范自己的探究教育教学行为,才能回归探究的本真。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启迪语文智慧,最终提高语文素养。
编辑:刘於诚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1—0065—01
探究,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发现问题,认真、深入地思考问题,并主动寻求途径、方法来解决问题。它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信息,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探究的过程。各个学科有各个学科的探究,语文学科的探究就是师生在课堂上探讨一个又一个语文的疑难问题。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对文本探究、感悟的过程。一堂好的语文课师生应积极互动,学生参与体验,注重情境创设,突出知识的探究。语文课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探究,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感悟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语文课的探究不能脱离文本。师生只把文本作为一个引子,天马行空的做法是要不得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对话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离开文本这个载体,探究就无从谈起。比如,探究《中国石拱桥》,为了引起学生研究兴趣,固然可以用多媒体插播一些桥的图片,但是万万不可以把 各式各样“桥”的形态构造或这些桥所凝聚的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当做核心探究目标;真正能体现语文学科特色的探究目的,只能是作者用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桥”的。探究《胡同文化》也是这样,决不能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搜集各种北京老胡同、四合院的图片上,而应探究笼罩全文的洒脱、幽默、含蓄,还有像看似随意道出的“再见吧,胡同”之类文句里深含的温馨又酸楚的丰厚人生况味,进而理解汪氏举重若轻的艺术风格。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生活阅历还不丰富、鉴赏水平有待于提高的中学生,更应该在老师引导下深入解读文本,整体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正确的感悟探究。要克服一些公开课上所表现的那样——对一些传世名篇进行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甚至匪夷所思的“创造性误读”。文本解读有主观无限性的一面,也有客观有限性的一面。其中必有规律、方法的东西存在。“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别的什么人。总之,语文课里的探究必须紧抓文本这个主体,紧抓语言文字这条线索,紧紧围绕“语文能力”这一核心,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其次,语文老师必须选择适合学生探究的好问题。语文课探究问题设计必须优化问点,选准时机(问在当问处),掌握分寸(问在难易适中处),注意对象(问在学生需要处)。好的探究问题一定有指导性,有想象空间,也有很强的包孕性。例如,《琵琶行》一文教学中,当引导学生鉴赏“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时,教者可以发问:白居易为谁而泣?学生很快就能从诗人的情感入手研讨这个问题,做出准确的回答。探究的问题一定要关照学生思维高度发展。这就需要老师的设计“一石激起千层浪”或者“于无声处听惊雷”。例如,张超老师在执教《项链》一课时,引导学生探究“丢项链”对玛蒂尔德来说是“断送”,还是“拯救”?还有“如果没有丢项链,玛蒂尔德今天又该是什么样子”?这些问题设计高人一筹,都引起学生很强烈的探究兴趣。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对人物形象有了准确到位的把握。深入理解了小说的主旨和哲理 ,同时理解了莫泊桑小说独具匠心的构思。
再次,还要提倡微观探究——炼字炼句的探究。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者常常过分甚至片面强调整体感悟而淡化甚至否定具体分析,结果常常陷入架空分析的虚浮之境。其实,对于阅读能力还不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具体分析似乎更重要。即使整体感悟,也必须面对“字词句篇”这些具体的语言材料。再说,真正的千古名篇,它的“字词句篇”是一个浑然的整体——没有“字”,哪来“句”;没有“句”,哪来“篇”?没有具体的分析,哪来的整体感悟?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咬文嚼字”似的探究必不可少,不可等闲视之。
总之,语文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组织、启发、诱导下,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开展有目的的表达、质疑、探究、讨论,以实现教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必须按上述三个方面规范自己的探究教育教学行为,才能回归探究的本真。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启迪语文智慧,最终提高语文素养。
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