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老教师跌落桃色陷阱

来源 :道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hion_dar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献出爱心却换来苦涩的恶果,农夫与蛇的故事像是从未谢幕。当道德和法律的交界线被你踩上时,请擦亮双眼!
  今年65岁的黄忠,原是江苏省南京市某中学教导主任、高级教师。他的妻子张兰是南京某研究所的退休高知。他们结婚已36载,两个儿子也学有所成,全家人过着安乐平静的生活。然而,老两口做梦也想不到,一次本意是资助贫困大学生及其无业母亲的爱心行动,却从此搅乱了自家人的安宁。倒贴了几万元钱不说,花甲书生黄忠竟鬼使神差地跌进一个精心设置的桃色陷阱,最后被以重婚罪告上法庭。而身心憔悴的张兰,则千里迢迢跑到湖北省某县,状告曾经受其救助的妇女余萍破坏其家庭,亦构成重婚罪……
  这两场官司搅到一起,到底孰是孰非?本文作者近期两赴南京,就此作了详尽采访。
  
  公园奇遇,退休教师动了恻隐之心
  黄忠和张兰都出生在1936年,他们的家乡在江苏省通州市两个相邻的村庄。从小学到初中,黄忠和张兰都在一个班级读书。上到初中二年级时,黄忠因家境贫困而辍学,先是在家务农,后跟人学干泥瓦匠,辗转至南京做工。1953年底,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黄忠经人介绍,到南京某部队院校院长办公室做后勤工作。而张兰一直在家乡读书,1956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南京农业大学。一个在南京工作,一个在南京读书,两小无猜的朋友又聚到了一起,彼此间由相互照应发展到倾心相恋。在张兰的影响下,黄忠又萌生了继续读书的念头。1959年,经他本人要求,所在部队院校同意,他考入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一年后,张兰因学习成绩优秀,毕业分配至南京某研究所工作。1963年,黄忠也因为张兰的关系,成为全系少数几个留在南京工作的毕业生,到南京市某名牌中学当老师。翌年2月,两个相恋多年的年轻人成了家。随着两个儿子相继出生,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欢乐和希望。
  在单位,黄忠和张兰多年来都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深得领导和同事们的赞许。1987年第一次职称评定,时任重点中学教导主任的黄忠被评为高级教师;在某科研杂志搞编务工作的张兰也评上副编审职称。他们的孩子也很争气,大儿子于1983年考上大学,后又考取中科院某研究所研究生,1992年到美国留学;二儿子在北京某重点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南京一家金融机构工作。
  1996年,黄忠和张兰一前一后退了休。他们住在南京市北京东路某研究所的大院里,两室一厅的房子是张兰单位分的,四周环境优雅,周围的邻居基本上都是所里的知识分子。因为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老两口的日子过得平静而简朴。老两口为人忠厚谦和,家风严谨,大凡熟悉的人对他们都非常敬重。
  然而,生活的轨迹就在不经意间改变了。
  1997年5月的一天早晨,黄忠像往常一样,在离家不远的和平公园散步。这时,一个拎着大包、风尘仆仆的中年妇女朝他走了过来。黄忠回忆说:“当时也没怎么注意她,就觉得她皮肤较黑,眼睛挺大,透着一种农村人少有的机灵。从打扮上看,她肯定是来自农村。她先是问路,后来不知怎的就开始讲自己的身世。她说她刚离婚,一人拉扯三个孩子,生活很艰难,所以到南京来打工。说着,她拿着离婚证及儿子在大学里写给她的信。”
  黄忠遇到的村妇叫余萍,她自称老家在湖北省某县,大儿子去年考入保定的华北电力大学。黄忠接过信一看,果真是她儿子从保定寄来的。信中一再强调,因为学费问题,很可能面临辍学,字里行间透出非常焦虑的心情。黄忠看到这里,心头一阵酸楚,他想起了自己和夫人张兰当年求学的艰难。那个时候,他们拿着篮子当书包,到几十里外去上中学,常常饿得都睡不着。正因为黄忠联想到自己也是农村出来的,有过艰辛的求学经历,而且干了这么多年的教师,深知农村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是多么的不易,所以他动了恻隐之心,产生了资助余萍儿子读书的念头。他当时就安慰余萍说:“我家的经济条件还不错,我回去跟老伴商量一下,想办法帮帮你,资助你儿子读完大学。”
  余萍自是千恩万谢,说自己算是遇上贵人了。交谈中,余萍说她租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黄忠也将自己和家里的大致情况告诉了余萍。双方约定改日还在和平公园见面。
  回家后,黄忠把自己的路遇和想法跟老伴一说,心地善良的张兰表示赞同。两人商量后决定,每月从退休金中省下一点钱用以解决余萍儿子在学校的困难。
  第二天,黄忠兴冲冲地赶到公园,想把老两口商量的结果告诉余萍,但余萍却没有如约而至。以后的几天,她仍然不见踪影。黄忠有些疑惑不解,正当他快要把这事抛到脑后的时候,余萍又出现在公园里。听说黄忠的老伴同意资助,余萍显得非常高兴,她请黄忠赶快兑现,以解儿子的燃眉之急。因为黄忠身上当时并未带钱,他就将余萍领到家里。张兰拿出500元钱交到余萍手上,并对她说:“你家的事,老黄已同我商量过了,我们决定每学期资助你儿子1000元。这些钱,我们以后会分批寄到你儿子的学校。”(直到2000年7月余萍的儿子大学毕业,黄忠和张兰共给他寄款5000元)。
  一个多月后,余萍第二次来到黄家。当时,家里只有张兰一个人。余萍说了一番感激的话,提出想拿一张黄忠的照片,说是儿子来信要的,想认认恩人。张兰见推辞不过,就找了张黄忠在杭州灵隐寺的单人照交给她。
  张兰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乖巧的农妇会对自己的老伴有所企图。
  
  酒后“重婚”,不良农妇设下圈套
  余萍再次失踪了。大约三四个月,她没有在和平公园露面。没有人知道她在南京的确切住址、电话和任何联系方法,她像水蒸气一样在空气中迅速蒸发。黄忠有意无意地打听了几回,见没有结果,也就不再理会。
  直到1997年9月的一天,余萍又突然出现在和平公园。黄忠见她面容消瘦、神情忧郁,便关切地问她最近干什么去了。余萍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在黄忠的再三追问下,余萍才为难地说,由于找不到工作,她只好去卖淫,被警察抓住,送到收容所,前两天刚放出来。说完痛哭流涕。
  黄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摇头叹息道:“你……你呀,什么事不好干,怎么能干这种下三滥的事?”
  余萍哽咽道:“你说我能干什么?实在没办法呀……我后悔死了,以后再也不干了。”
  见余萍孤独无助、泪水涟涟的样子,黄忠心中涌起一种保护欲。他思忖再三,说:“这样吧,我退休后,有家外资公司聘我当业务顾问,有时帮人家做点事情,你先跟我跑跑,看能不能在这方面发展发展。”余萍听说黄忠愿意带她出去跑业务,顿时喜出望外,说:“黄老师,你真是我的大恩人啊!”
  此后,黄忠和他的两位搭档一起,几次把余萍带到山东枣庄、薛城及安徽马鞍山等地联系业务,他向客户介绍说余萍是公司的业务员,往后请多加关照。然而余萍对业务一窍不通,且实在上不了台面(诸如在酒席上将对方“孝敬”的好烟一把装进自己的衣袋等等,让黄忠颇为尴尬)。最终,黄忠为她谋一份职业的想法只好搁浅。
  黄忠担心余萍生活无着,又会重蹈覆辙,便产生了帮人帮到底的想法。他想如果为余萍找到正当的谋生之道,或许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1998年初的一次见面时,黄忠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并询问余萍有什么特长。余萍说自己只有小学文化,谈不上有什么特长,只是原来在家乡时跟前夫开过一个小餐馆。本来也曾想过在南京开个小饭店谋生,但苦于没有资金。她还说如果开饭店的话,南京有个当警察的表哥也可以帮她。
  此次黄忠擅自做主,瞒着张兰取出自己的1万元住房公积金,允诺借给余萍开饭店。转眼到了1998年春节,余萍回湖北老家过年去了,她介绍的表哥突然打来电话,约黄忠去看看饭店的筹备情况。在南京中央门车站附近,戴着“大盖帽”的表哥领着黄忠参观了一个正在装修的饭店,说这就是余萍和他合伙开的,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叫黄忠尽快将1万元钱拿过来。
  黄忠允诺在先,也就未作细想。可是,就在他准备送钱给“大盖帽”的时候,却意外地接到余萍打来的电话,说她已回到南京,正想找黄忠谈谈开饭店的事。当她得知表哥的“举动”后,竟然于气愤中露了馅:“他不是我表哥,他是骗钱的。他以前对我有恩,所以我认他做表哥。”
  此后,余萍在黄忠面前三番五次说自己想回老家开饭店,并说春节期间已在家乡作了一些筹划,在镇政府工作的舅舅打算与她合作,一定能够生意兴隆。黄忠天真地以为,余萍这一次是真想改邪归正,走一条劳动致富的道路,自己也不枉做一件功德圆满的好事。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1万元钱交给了余萍,当时连张条子也没叫她打。
  1998年6月8日,余萍突然登门,向张兰提出,想请黄忠随她一同到老家某县,指导她与舅舅合作开饭店的事宜。张兰出于热心,也没多想就同意了。
  第二天下午,余萍便带着黄忠一起去了某县。走了几天后,黄忠没个音信。张兰便有些着急,因为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在发大水,她心想可别出了什么事。按照余萍留下的号码,她往阳新县打了数次电话,可没有一次能找到黄忠。
  原来,黄忠在那里真的出了事。
  且说黄忠随余萍到阳新后,当天晚上,本想寻旅馆住下,却被余萍劝住了。她说在外面住宿太贵,没有必要,不如就住在家里,有空房的。黄忠不便推辞。晚饭时,余萍特地拿出家乡酿制的白酒招待黄忠。在美酒的刺激下,42岁的余萍显得格外动人。黄忠本来就没什么酒量,没喝多少,就已醉得不省人事……等他醒来时,不禁吓出一身冷汗,原来余萍赤身裸体同他躺在一张床上。
  此后的几天,黄忠一直处于进退两难之间。想走,余萍执意挽留,温柔之乡毕竟难以抵挡,而且“生米已煮成熟饭”,迟走和早走已无本质区别。可留在这里一天,心里就多受一天的煎熬。犹豫间,这天早晨,余萍慌慌张张地从外面跑回来,说邻居本来就跟她不和,这回正好寻到事端,要到派出所告他俩卖淫嫖娼。
  黄忠一听这话,顿时慌作一团,不知如何是好。自己为人师表一辈子,退休前还是学校的教导主任,若是这件事情被捅出去,他这张老脸往哪里搁啊!这时,余萍反倒镇静下来,她提出一个计划,让黄忠扮作她从南京领回来的新夫婿。她说自己的舅舅在镇政府工作,还有个侄儿是村支书,让他们帮忙弄个结婚证,即使派出所来检查,也能对付过去。
  余萍的主意尽管荒唐,但惊惶失措的黄忠还是同意了。在余萍的安排下,黄忠利用一张原单位的信笺,写了个已丧偶的证明,余萍花了200元钱刻了个假公章盖上去。两人又拍了张合影照,余萍便到镇上把结婚证领了回来。由于是余萍托亲戚走的后门,结婚证上连双方的身份证号码都没有填写。这一天是1998年6月18日。第二天,黄忠慌忙离开这块是非之地,动身赶回南京。
  
  硝烟弥漫中,老教师选择了妥协
  黄忠回家后,生活一度恢复平静。他以为,那荒唐的一切都已成为过去。
  2000年7月,余萍的儿子大学毕业,黄忠老两口对他的资助也就顺理成章地结束了。然而,这段善缘却意想不到地结出了一枚辛涩之果。
  开始,是张兰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话。对方一听她的声音便挂断电话。按照来电显示的号码一查,全是在公用电话亭打的。有一次,张兰甚至听到公用电话亭的老板指责对方为什么电话通了却不讲话。
  其间,黄忠终日心神不定,神情恍惚。终于,在9月的一天,他向老伴坦白了一切,并说余萍近来死赖活缠,不久前约他在鼓楼广场见面,竟然凶相毕露,拿出他们在某县办的“结婚证”,威胁说:要么拿10万元钱和一套房子,否则告他重婚罪,让他坐牢。
  张兰听后又惊又气。惊的是相濡以沫几十年的丈夫晚节不保,竟与农妇做出荀且之事,为求脱身,又置法律于不顾,稀里糊涂地跟人家领了结婚证;气的是自己热心诚意帮助他人,没曾想,受助人恩将仇报,企图鸠占鹊巢,狠敲竹杠!她本来就体质虚弱,当下连气带病住进了医院。黄忠深感自责,在医院里连天带夜地看护着老伴。经过再三解释,终于得到老伴的宽恕。老两口达成共识,对余萍的无理要求坚决予以拒绝。
  余萍岂能善罢甘休,她的纠缠骚扰开始逐步升级。
  2000年12月17日,一个男人用公用电话恶狠狠地对黄忠说:“交10万元钱,保你一条命,若舍不得钱,打断你一条腿,叫你一瘸一拐到终身。”没几天,黄忠在中华门无意中碰见了余萍,他心里一哆嗦,吓得低着头欲逃走。结果还是被余萍发现,她二话不说,上前一把堵住黄忠,搜出他身上仅有的100元钱,并抢走他的老年证,跳上一辆“马自达”三轮车扬长而去。
  2001年1月17日,余萍带着一个光头男人赶到黄忠家所在的宿舍楼,到处张贴黄忠与余萍的结婚证复印件和写满恐吓言辞的“小字报”,扬言不交出10万元钱,就杀死黄的儿子,用雷管炸房子等等。并在楼道里大声叫嚷:“我是黄忠的小老婆,他就该管我到死!”此时,黄忠正陪张兰在上海住院治病。余萍这一闹腾,害得左邻右舍胆战心惊,大院里风言风语,惊动了辖区派出所和老两口的所在单位。黄忠的小儿子得知此事后,更是气愤异常,急忙打电话将父母从上海叫了回来。
  1月21日,一个自称是某律师事务所的邰律师上门威胁,还是要黄忠“私了”,“最后期限是今年5月1日。”并逼着黄忠支付了当天晚上的“差旅费”300元。2001年2月4日,最让黄忠伤心的是,余萍被资助的儿子不仅没有说一声谢谢,还打电话来,叫黄忠满足她母亲的要求,让她能够“心理平衡”。
  黄忠万般无奈,向南京市司法部门作了详细申诉。南京方面随即与湖北有关部门取得联系,经过取证和调查核实,某县民政局认定黄忠和余萍二人以弄虚作假等手段骗取结婚证书,根据《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和《湖北省婚姻登记管理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之规定,于2001年3月8日作出了“关于宣布黄忠、余萍婚姻关系无效的决定”。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完结。余萍见敲诈不成,“私了”无望,2001年4月7日,她以受害人身份,状告黄忠犯有重婚罪,请求追究黄忠的刑事责任,同时,依照新《婚姻法》第四十条,要求黄忠赔偿其精神损失费5万元。此案由某县人民法院受理后,当月底移交至南京市玄武区法院审理。
  张兰认为余萍恶人先告状,怒不可遏。2001年7月11日,她与自己的委托律师一道,千里迢迢赶到湖北某县,状告余萍在明知黄忠有配偶的情况下,却用心险恶,以欺骗方式达到与之结婚之目的,破坏他人家庭,亦构成重婚罪。某县法院随即受理此案,不久也移交至南京市玄武区法院审理。
  鉴于黄忠与余萍领取了结婚证,已构成重婚的事实;同时有证人证词表明,余萍在与黄忠领取结婚证前,亦明知其有配偶。法院建议双方息事宁人,达成和解,以避免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两败俱伤。
  2001年8月24日,经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调解,黄忠和余萍达成和解协议,黄忠付给余萍4万元和解金,余萍则自愿撤诉。接着,张兰诉余萍一案也自愿撤诉。
  这两场剑拔驽张的官司最后以黄忠的妥协而告终,应该说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余萍要钱的目的达到了,黄忠则避免了一场官狱之灾。但是,这一事件给人们留下的思索却是那样的沉重。(文中人物为化名)
  编辑/王凯滨
其他文献
也许他们之间不会再有雨中的漫步、雪中的嬉戏、夜色中的呢喃细语和海枯石烂的誓言,但只要他们能在一起生活一天,他们就会认真珍惜这一天。  谈起“亚婚姻”,大多数人都还十分陌生。“亚婚姻”这一说法其实是一个舶来品,始作俑者是以浪漫著称的法国人。2000年春天,“亚婚姻”的社会新闻开始陆续登上法国传媒的头条。这个概念是指未婚异性(包括已婚离异者)之间不办理结婚手续,但以正式契约合同的方式蒂结成鸳鸯伴侣,组
期刊
广大人民警察不辱使命、秉公执法、浴血奋战、顽强拼搏,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人们始终难以忘怀的是在警察身后那些长年累月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地支持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民警家属。  本文仅记叙的是二等乙级伤残公安战士、重庆市长寿县公安局河街派出所民警华昌万的妻子、长寿县实验二校先进教师梁明惠二三事。    “我就爱逮瘸子警察”    民警华昌万与教师梁明惠的罗曼史还得从四年前说
期刊
奥里森·马登是美国《成功》杂志的创办人,他被公认为是美国成功学的奠基者和最伟大的成功励志导师。马登认为,个性是缔造成功及维持不败的基础,崇高、正直的人格本身就是最大的成功。他告诉读者获得财富与事业成功的秘诀,反对追逐名利、贪得无厌,他说,生活的目的在于成就崇高的生命。  人在幼年时期就应该培养生命中优美的性格,养成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嗜好,获得敏锐的感觉,培养美的习惯。  再没有别的投资比得上培养爱
期刊
一    在我的记忆中, 母亲的脾气比父亲要躁得多,对我管得也严,对父亲更是当仁不让。为了我将来有出息,他们省吃俭用,在我7岁日寸就为我买了一架钢琴,花钱拜了一个老师,天天逼着我练钢琴。可我几乎是个音盲,没有—点乐感,母亲却非要赶着鸭子—上架,几年下来,母亲看我仍没有—点进展,气得经常骂我“牛听三遍也知道转弯。”又常常将气撒在我父亲身上,每当这时,父亲总是笑笑然后避开。对于这种现象,我有时都为父
期刊
有两个朋友来向我倾诉心中的苦恼。  一个为了生活,一个为了爱情。  第一个朋友眼含迷茫、恐惧,一副无辜委屈的模样,耶神情像一只迷途的羔羊。 他说:“在没钱的日子里,我拼命地挣钱,不顾一切地去争取每一个能赚钱的机会。我现在成功了,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可是这时我却突然发现,我除了钱,其实什么都没有。因为我从来就没有为这些付出所得到的回报而真正快乐过。我越来越不认识自已了,每天只是机械性地过着生活,
期刊
马克思不仅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而且总是选择恰当的方式。一次,马克思发现女儿劳拉法格有骄傲情绪,就写了一封信给她,信中引用了这样一则阿拉伯寓言:  湍急的河上有条小船,小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和一位船夫。  哲学家问:“船夫,你学过外语吗?”  船夫答:“没有。”  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历史吗?”  船夫答:“没有”  哲学家摇摇头说:“那么你失去了一半生命。”  接着,哲学家又问:“你学过数学吗?
期刊
在山东老家的河滩上,长着一种极其普通的杨柳树。它不像樟树,需要8巴沃的土壤;不像果树,苛求人们对它的悉心照料;也不像榕树,必须选择适宜自己生长的南方。它不择环境,不需照料,不计条件,插到哪里都能生根、发芽、生长、成材。更为重要的是,杨柳的性格极其柔顺,修长的枝条可以做出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弯成一个圆儿,像初升的太阳;打成一个弯儿,又像初三初四的月亮……杨柳这种宁弯不折的柔韧性赢得了人们的广泛推崇和
期刊
大多数人都做过天上掉馅饼、摔跤捡元宝的美梦,如果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捡到了钱物,你是想方设法让其物归原主呢,还是挖空心思将其据为己有?从古至今,这似乎一直都是一个道德问题。如今,灵宝人郭庆年“拾金而昧”吃官司的经历却提醒我们,其实这事法院也管。    乔老汉晕车破财  1999年3月21日,早饭过后,河南省灵宝市朱阳镇73岁的乔喜山老汉便兴冲冲地挤上了从朱阳开往灵宝的长途汽车。上车时,乔老汉小心翼翼地
期刊
“家庭暴力”这一说法,以往的概念只是男人施暴。然而,自新《婚姻法》中所涉及的“两性平等适用”原则出台后,不少不堪忍受妻子打骂的男人毅然丢弃大男人主义的虚荣面纱,到法院要求和家中的悍妻离婚,并向对方提出索赔。  武汉市洪山区法院有关人士近日称,今年每五对因家庭暴力到法院要求离婚的夫妻中就有一对是男方状告女方,这在以往是很少见的。该院不久前才判了两起男方状告女方施暴的离婚索赔案。62岁的王某是某高校退
期刊
我们要保护的不是某一个地方,而是整个地球。  说来你也许不相信,一个英国大学生自费到中国,每天交着食宿费捡起了垃圾。开始,周围的人们觉得不可思议,有人笑他傻,有人说他神经病……但最终,人们认可了他,并把他作为一面“环保的镜子”,约束了自己的环保行为。而他,却又要走了。  国际环保志愿者语出惊人:搞环保要从捡垃圾做起  2001年2月25日,詹姆斯·G·斯密思自上海国际虹桥机场走下飞机。第二天,他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