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高压下的组织情商策略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ipen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不少中国制造企业进入一个高压力时期,对他们来讲,很少见地出现生产过剩而消费疲软的状况。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持续增长30多年的经济体来说,这让许多企业不适应。那么,我们从组织情商的角度,解析一下企业面对巨大经营压力时,应以怎样的组织情商策略度过困难时期。
  高压力伤害组织情商
  根据BOEI情商测评的结果,外界的负面变化会影响组织情商的几个方面:组织内的压力增大,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幸福指数会随之下滑。而随着工作量的减少,员工开始担心他们的工作角色发生变化甚至失业。你还会看到,人们的乐观和正直表现也越来越少。另外,人们更不愿冒险,组织创新也在减少。
  此时,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可能最关心的是组织凝聚力问题。
  而要保持凝聚力,需要领导者与所有员工保持持续沟通。领导者需要经常地向管理层和员工通报组织当前的下滑状况,以及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当然,沟通应是双向的,员工也应有机会表达他们对组织内部如何开源节流的想法,市场和销售人员则可以表达他们对新市场和新产品的看法。
  此时,领导者应该培训并鼓励管理人员与他们的下属通过共同努力来提高效率。让管理者把注意力放在提高生产率上,而不是盯在人上。
  警惕监督型管理
  通常在高压时期,一些管理者会把注意力放在人上,但这是错误的。经济低迷期,对监督型管理者会是巨大的挑战。
  曾经一家企业里有位非常好的人力资源协调员玛丽,她工作很主动,对自己的职责了解得一清二楚。她的上司会定期检查,看事情进展得如何,一旦哪里出了问题,她都能及时发现。
  而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玛丽有了新上司比尔,这让事情发生了变化。比尔之所以能在这个时候上来,因为他是个完美主义者,喜欢事无巨细、一一过问。这给企业领导者一个假象,好像他可以力挽狂澜。
  在比尔任下,玛丽所做的一切被重新检查。比尔认为,他需要了解每个人的所有事情。毕竟作为上司,他要为人们所犯的错误负责。虽然在过去的10年中,玛丽在上司较少过问的情况下也表现得完美无瑕,但在比尔眼里,这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比尔刚上任几周时间,玛丽就开始胃痉挛。又过了几周,她一到下午就头疼。她去看了大夫,结果大夫没有发现她有任何生理疾病。
  她的健康每况愈下,在工作中走神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她在员工工作记录上犯了几次错误。当别人告诉她的时候,玛丽感到很震惊。这让她的工作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如此一来,比尔对她的监管越发有增无减……
  这个案例,帮我们说明了工作满意度与工作表现之间的重要联系。当人们为自己的工作负责时,他们会感到更加满意,也会表现得更好。工作自主性将直接影响到工作表现。如果人们相信自己对工作有更多的掌控权,那么不仅他们的感觉会更好,而且会做得更好。
  这在经济低迷期,是难能可贵的组织情商策略。但可惜的是,不少企业在高压下,会反其道而行之。
  被考验的领导者“顺应力”
  我们再看看,在高压时期,领导者本身会面临怎样的挑战?
  领导者的乐观精神通常会降低,尽管他们意识到自己需要表现出勇敢、坚强的情商特性,但有不少人开始自我怀疑。
  在这个时候,领导者不要被消极想法淹没变得至关重要。困难时期过去出现过,未来也还会再来。所以,“顺应力”真的很关键,领导者需要关注积极的一面,并与高管团队进行头脑风暴,找到如何带领组织前进的方法。他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还有明天,这不是世界末日,总会有办法走出困境。
  做帮助者,而非监督者
  而组织情商是需要企业长期重视才能打下良好基础的事情,为了应对经济周期中的高压力时期,企业需要在平时为组织情商打下怎样的基础呢?
  首先,对员工保持信任非常重要。他们应该有一定的自主权或者对工作空间和责任的掌控权。当人们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负有责任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取得成功。当他们成功时,组织自然会更成功。同时,对组织的责任也被分担了。
  另外,管理者也要帮助员工更好地完成他们的工作。在平时就主要以帮助者,而非监督者的角色出现,这很重要。通常来讲,形势开始变坏时,都是最好的员工最先离开,因为他们更有机会在别处找到工作。但是,在组织情商工作到位的企业里,最好的员工仍会坚守,他们与企业一起度过困难时期。
  高压挑战中式层级管理
  有一个案例让人印象深刻。面对巨大经营压力时,有家公司与员工保持良好沟通,并且通过听取员工的建议,在运营的许多方面勒紧腰带,与员工一起共同努力削减开支,甚至想出诸如“职位分享”这样的解决办法。而另一方面,即使压力巨大,公司在研发方面也没有减少任何投入,这使得他们能够保留住一些最有才华的员工。同时,他们开发出新产品和找到解决方案,一旦形势好转就能马上投放市场。
  后来,经济形势一发生变化——它永远都会最终变好——他们已经为新产品做好准备了。当竞争对手还在恢复时,他们已经在短期内把公司带回到萧条前的经营状况。
  通过让员工对所发生的一切保持了解,给他们机会积极参与,并且持续地向最具价值的研发人员表明,他们的重要性(通过行动而非只是口头),让这个公司在高压力下保持了很高水平的组织情商。
  许多中国公司还在沿用层级方法对待员工。尽管这在形势好的时候很管用,但在形势不好的时候就未必了。很不幸的是,改变这种文化会像改变人的个性一样难。我们都知道改变一些我们认识的人会有多么难。但是,能成功作出这种改变的公司,将会成为未来经济的全球领导者。
其他文献
政治高手一:专家型。这类人喜欢深度琢磨办公室里发生的一切事情。他身上的信息量很大,但也可能只是喜欢传传小道消息。要想对付这一类型的人其实非常简单,只要你不想被公司里的流言蜚语淹死,那就只要带着耳朵听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跟他分享太多你的信息。  政治高手二:说客型。这类人为自己负责的项目拉拢所有能出力的人,但实际上他们的想法往往并不是最好的,而他也从不喜欢听反对意见。你要留心注意他在推行的议程,当他企
期刊
中国企业的处境,真的历史性改变了!  这是我前一段接连出差,有幸与多家国内优秀企业高层接触后,由衷的感触。  海尔、苏宁、美凯龙的身前还有谁?  当我站在“海尔论坛”的鸡尾酒会现场,与海尔集团两位新任轮值总裁梁海山和周云杰交流中,能强烈感受到海尔环顾四望时的茫然。是的,当海尔一直是众多中国企业学习的标杆时,海尔心中一直有着自己的偶像。海尔从不是技术崇拜者,他们相信管理的力量。因此,丰田的精益生产和
期刊
很多优秀中国制造业企业,都是中国巨龙的脊梁。这其中,格力绝对算是名副其实的一家。走过22年历程的格力,在空调核心技术上,不仅打破了外企的垄断,更在很多技术上实现了中国企业“零的突破”。  不过,格力每每成为媒体焦点,并非仅因为技术,更与一位与格力画等号的商界木兰息息相关。早在任格力电器总裁时,董明珠便以所谓“偏执霸气”,常常“语惊四座”而闻名。而在2012年5月25日,58岁的她正式独挑大梁,身兼
期刊
调控下的市场  各种信息显示,近期人们对房地产业去行政化的预期日渐强烈。在7月底闭幕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13届年会”上,某知名经济学者直言“新国五条必须尽早结束”。而据8月14日某媒体报道,温州近日已经率先成为中国首个松绑地方楼市限购令的城市。  房价不跌反涨真的是“新国五条”闹的么?这确实值得商榷。中国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市场供需失衡,但供需失衡的背后因素则包括货币驱动、土地垄断、财税政
期刊
掘宝大数据:寻找理性需求 《封面文章:谁是“首席客户”》2013年8期  当生产制造商们还想一味“撒网捕鱼”,却反被消费者挑剔的眼光“倒打一耙”的时候,他们不得不重新坐下来,凝神思考,出路究竟在哪儿?《谁是“首席客户”》这篇文章,既解答了这个疑问,又传递出明快的信息:对企业而言,外来的竞争压力并不可怕,对旧的管理模式念念不忘才最要命。但可喜的是,时下,许多企业正在积极地谋定而动,他们脱掉思想的枷锁
期刊
新兴市场将为全球流动性泡沫埋单  对于中国高房价而言,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并非中国的调控政策,而是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  马光远 独立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  2013年全球经济格局的最大变化是,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充当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新兴市场,开始逐步将此角色让给了发达经济体。《华尔街日报》援引布里奇沃特同仁公司编制的数据显示:在总规模74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中,包括日本、美国和欧洲在内的发达经济体
期刊
找到一种技术或者搭建一个平台很容易,但最关键的是如何吸引顾客和合作伙伴使用并完善平台。  技术和创新正在使产品和服务越来越便宜。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企业家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调整企业适应快速的变化?MIT斯隆管理学院的迈克尔·库斯玛诺(Michael A. Cusumano)教授给出的答案是:打造平台。他说,市场中最后的赢家不是最好的产品,而是最好的平台。  库斯玛诺自1996年以来就关注和研究平台战
期刊
起死回生的十二个字  哲理的故事:  北方的某个小城市里,一家海洋馆开张了,50元一张的门票,令那些想去参观的人望而却步。海洋馆开馆一年,简直门可罗雀。  最后,急于用钱的投资商以“跳楼价”把海洋馆脱手,黯然回了南方。新主人入主海洋馆后,在电视和报纸上打广告,征求能使海洋馆起死回生的金点子。一天,一个女教师来到海洋馆,她对经理说,她可以让海洋馆的生意好起来。  按照她的做法,一个月后,来海洋馆参观
期刊
“企业决策是很现实的,提前一步叫前瞻,提前两步可能就是找死。”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对商业的理解总是别样的。  27年间,从600元借款到商户销售额500亿元的惊艳跨越,红星美凯龙开创了中国家居行业全新的商业模式。一手创造出这一商业成就的车建新,更愿意将此归结为超前跨越一步。  经过近10年竞争,身为中国本土企业的红星美凯龙,在没有家居连锁模式先例的情况下,不断探索:第一代商场租赁专营,第二代自建
期刊
销售人员最常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纽约有调研机构对很多公司的采购负责人进行调研:你认为来拜访的销售人员话说得过多吗?结果95%的回答说:是。  另外一个调查里,调研机构询问买家:在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通常先介绍产品,还是先了解你的需求?结果,80%的买家回馈:先介绍产品。  这两个数据揭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多数销售人员是不善于倾听的。  为什么虽然销售专家常常告诫销售人员要少说多听,但他们还是很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