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他们喜爱的教学内容,能够使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下面本文就以“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教学设计为例,希望为教学工作者提供些许经验。
关键词: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利用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配套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先读后思,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及独立思维能力;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通过预习、列方程及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阶段总结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寻找配套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2. 教学难点:对配套的理解,配套问题转化成数学方程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提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二、 检查预习:按问题清单回答问题,通过阅读谈谈感受;
三、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例1 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螺钉或2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
设计意图:1. 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课题,有助于理解题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分析获取信息,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阅读及思考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 提出问题
(1) 怎样设未知数?与哪句话有关?(2)怎样列与数量关系相关的代数式?与哪句话有关?(3)怎样找相等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探究,解决问题。
五、 探究问题
(1) 怎样设未知数?与哪句话有关?某车间有22名工人,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2)怎样列与数量关系相关的代数式?与哪句话有关?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螺钉或2000个螺母。(3)怎样找相等关系?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
设计意图:1. 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突破障碍,是教学的难点。2.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得出结论让学生初步体验成功的喜悦。3. 结合学生的学习经历,建立实际问题的方程模型,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六、 解决问题
阶段性小结:
1.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 解决配套问题的基本思路。
例2 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25个,或制盒底40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现在有36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例题2略)
注:在进行实际问题解决的时候,检验结出结果和实际意义是不是相符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重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并通过方程来进行简单的推理以及判断。
七、 课堂练习
1. 木器加工厂在给学校制作上课所用桌椅的时候,安排了22个工人,一个工人每天可以进行30把单人座椅或者是18张双人课桌的制作,为了让每天生产出来的桌子和座椅每天配套,那么怎样安排工人加工座椅和课桌。
(可选)2. 一张方桌由1个桌面、4条桌腿组成,如果1立方米木料可以在方桌的桌面50个或做桌腿300条,现有5立方米木料,那么用多少立方米木料做桌面、多少立方米木料做桌腿,做出的桌面和桌腿,恰好配成方桌?能配成多少方桌?
设计意图:1. 进一步地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做好数学建模思想的加强,培养学生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来进行问题分析以及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
2. 让学生分析他们比较熟悉的事物,能够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学生想象力也能够得到较好的激发,学生数学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八、 小结
1.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是:5个字;
2. 配套问题——比例关系——等量关系。
设计意图:本课通过对情况不同的配套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解题的时候做到层层推进和逐层分析,在学过这课之后,对于配套问题分析方法也会有新体会。
九、 课后作业
某个车间每天能进行120个甲种零件的生产或者进行100个乙种零件的生产,2个乙种零件和3个甲种零件可以配成一套,现在需要30天内生产出最多的成套产品,那么,应该怎样安排两种零件的生产。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巩固,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配套问题中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
【板书设计】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配套问题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例1:解:设——过程略
审设列解答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
作者簡介:
李一敏,吉林省松原市,松原市宁江一中。
关键词: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利用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配套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先读后思,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及独立思维能力;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通过预习、列方程及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阶段总结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寻找配套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2. 教学难点:对配套的理解,配套问题转化成数学方程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提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二、 检查预习:按问题清单回答问题,通过阅读谈谈感受;
三、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例1 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螺钉或2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
设计意图:1. 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课题,有助于理解题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分析获取信息,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阅读及思考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 提出问题
(1) 怎样设未知数?与哪句话有关?(2)怎样列与数量关系相关的代数式?与哪句话有关?(3)怎样找相等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探究,解决问题。
五、 探究问题
(1) 怎样设未知数?与哪句话有关?某车间有22名工人,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2)怎样列与数量关系相关的代数式?与哪句话有关?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螺钉或2000个螺母。(3)怎样找相等关系?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
设计意图:1. 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突破障碍,是教学的难点。2.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得出结论让学生初步体验成功的喜悦。3. 结合学生的学习经历,建立实际问题的方程模型,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六、 解决问题
阶段性小结:
1.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 解决配套问题的基本思路。
例2 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25个,或制盒底40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现在有36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例题2略)
注:在进行实际问题解决的时候,检验结出结果和实际意义是不是相符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重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并通过方程来进行简单的推理以及判断。
七、 课堂练习
1. 木器加工厂在给学校制作上课所用桌椅的时候,安排了22个工人,一个工人每天可以进行30把单人座椅或者是18张双人课桌的制作,为了让每天生产出来的桌子和座椅每天配套,那么怎样安排工人加工座椅和课桌。
(可选)2. 一张方桌由1个桌面、4条桌腿组成,如果1立方米木料可以在方桌的桌面50个或做桌腿300条,现有5立方米木料,那么用多少立方米木料做桌面、多少立方米木料做桌腿,做出的桌面和桌腿,恰好配成方桌?能配成多少方桌?
设计意图:1. 进一步地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做好数学建模思想的加强,培养学生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来进行问题分析以及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
2. 让学生分析他们比较熟悉的事物,能够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学生想象力也能够得到较好的激发,学生数学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八、 小结
1.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是:5个字;
2. 配套问题——比例关系——等量关系。
设计意图:本课通过对情况不同的配套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解题的时候做到层层推进和逐层分析,在学过这课之后,对于配套问题分析方法也会有新体会。
九、 课后作业
某个车间每天能进行120个甲种零件的生产或者进行100个乙种零件的生产,2个乙种零件和3个甲种零件可以配成一套,现在需要30天内生产出最多的成套产品,那么,应该怎样安排两种零件的生产。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巩固,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配套问题中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
【板书设计】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配套问题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例1:解:设——过程略
审设列解答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
作者簡介:
李一敏,吉林省松原市,松原市宁江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