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析政府公信力的伦理建构

来源 :新生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e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府公信力缺失是当今社会诸多问题中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其问题愈演愈烈,如何从伦理学角度探析其深層次建构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必经途径。从伦理学角度探究政府公信力本质及其现状和伦理困境,区分外部和内部伦理路径对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 现状 困境 建构
  长期以来,对何谓政府公信力以及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学、法学和行政管理等领域,未深入到道德层面。即上述几个领域对政府公信力的研究,是在伦理“缺勤”的情况下进行的。我们有必要从伦理视角对政府公信力进行重新建构,这也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必经途径。
  一、何谓政府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获取公众信任的一种影响力,它是政府部门在行政活动中凭借自身信用而赢得社会公众信任的一种能力。政府公信力包括了政府信用和政府信任两个方面的内容。政府信任以政府信用为基础,政府公信力就是政府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中,依据自身的道德状况所表现出来的与社会公众建立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关系源自于政府信用,即政府履行其对公众承诺的状况。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体现,体现着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二、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及其伦理困境
  (一)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
  1.权力腐败严重。权力腐败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影响政府公信力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权力腐败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它并没有随着历史文明的车轮前进而消失,反而是相伴而行。众所周知,权力源于公共生活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公共性是权力的本质。单从权力的这一特性来看,权力与腐败是格格不入的,因为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它不能给腐败的滋生提供任何条件和土壤。
  2.权力错位。权力错位是指行政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的时候,权力的运行和结果与权力本身相背离。行政人员作为行使国家公共权力的代表者,自身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人民的“公仆”,又是具有独立意志和个人利益的个体。因而在实际的权力操作过程中,为权力错位提供了不可根除的隐患和操作空间,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条件。使他们在使用公共权力时不可避免的发生身份冲突和角色冲突,致使他们有意无意的为自己或所属的利益集团谋取私利,致使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最终导致政府公信力流失。
  (二)伦理困境
  1.行政人员的伦理缺失。近几年来,随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开展和公务员录用采取考试制度以来,我国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是,存在于个别领导干部中的行政伦理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个体道德观念上存在的偏差,导致权力腐败行为的生成。他们的行为不仅否定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美德,而且还与其正大光明、勤政廉洁的职业道德相背离。摒弃了履行国家公共权力职责时应遵守的基本道德原则。
  2.政府缺乏诚信。政府诚信是政府公信力的脊梁,也是健全整个社会信用体制的保障。诚信对于政府来说不仅是一种道德义务,更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一种政治道德维系,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依然满足于计划经济时代那种一切围绕着政府转的权威感,习惯于运用行政权力,发号施令,强制性地推行自己的行政目标”。政策朝令夕改,严重的影响了公众对政府能力的信任。
  三、政府公信力伦理建构的路径
  提高政府公信力,需要我们从公务员自律和他律双管齐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即提高政府公信力的路径有两种: 内部伦理路径和外部伦理路径。
  (一) 外部伦理路径
  1.加快政府伦理制度化。我国政府公信力流失、政府伦理失范的表现之一是制度缺乏伦理关怀。法律和道德在社会上都起调节的作用,法律是道德的最低要求。道德在调控中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的信仰起作用,是“软”的一面,法律则通过国家机制强制社会成员遵守,是“刚”的一面。若要有效遏制有些行政人员无畏公众压力、道德沦丧的行径,就必须要把道德软的一面转化为刚硬的一面,即把伦理制度化。
  2.建立有效的道德监督机构。在我国,政府工作人员一定程度上拥有自由裁量权,而且行使过程中弹性比较大,一些权力使用的不合理、不公平导致了种种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不满。反观国外,为了有效的监督政府工作人员,一些国家专门设立了道德监督机构,如意大利设立了“审议庭”,这些机构的设立有利地促进了政府工作人员对道德准则的遵守,也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有章可循。
  (二)内部伦理路径
  1.加强官德建设。所谓官德指的是为官从政者在行使公共权力、从事公务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以及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我国以德治国的关键。加强官德建设需要我们抛弃“官本位”思想,需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2.加强公务员队伍道德修养。良好的公务员队伍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保证。行政人员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政府公信力也是通过他们在处理政务、解决老百姓问题时的出发点、态度、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就是加强公务员自身的“内功修炼”,从而能够自觉抵制各种“灯红酒绿”的诱惑和被“腐败之虫”侵蚀。
  3.加强公务员的道德教育。地方公务员工作都比较繁琐,平时根本没有时间给自己“充电”,更没有时间来加强自我道德素养,政府部门应该定期或不定期的为政府工作人员提供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和培训,从而防止腐败等各种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因素生成,同时提高受训人员的思想境界,正确引导行政人员的价值取向。
  值得注意的是,从伦理道德层面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需要我们把外部伦理途径和内部伦理途径有效的结合起来,只有将二者有效的融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调节和制约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永国,钟杨,公共服务、政府管理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中国城市政府公信力问题的调查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2】王国红,马瑞 ,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与重塑——多元协同治理的视角[N],湖南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2);
其他文献
【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遵循其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开展的,这些基本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思想状况相适应的规律。同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新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为中国革命开启了新纪元,从而中
期刊
【摘要】:“自由”一词有着一股神奇的力量,它是人类从古至今所热切追求的价值之一,是人们古往今来所孜孜以求的最崇高的理想。现在人们通常认为自由一词是一种西方哲学文化范畴,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早就有社会自由观的存在。此文章主要从儒家自由观、佛家自由观以及道教自由观这三方面来探讨中国的传统社会自由观,在此基础上指出社会自由观对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由 传统 社会自由  一、中国传统的社
期刊
【摘要】: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旨意,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既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又是新发展理念的落脚点和归宿。坚持共享发展,将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既体现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的深切期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因此,社会公平和共享发展二者有着内在的契合性和统一性。在社会公平视域下立求共享发展的新路径,以期达到共享发展与社会公平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教育引导、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作用。但是,由于受行业因素影响,许多党员干部对行业的发展认识不足,认为烟草是垄断行业,是皇帝女儿不愁嫁。因此,放松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文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的论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十九大 党员干部 加强 改进 思想政治工作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思想政
期刊
【摘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人民身心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出发,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正在铺设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在此背景之下,文章以江西省为例,对新形势下体育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发展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形势 体育 文化建设 和谐社会 发
期刊
【摘要】:在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的背景下,工会承担着构建党与群众联系桥梁的职责,工会工作是营造企业和谐工作关系的重要环节。国有企业工会要坚持以基层工作的开展为抓手,深入基层,掌握职工的思想、需求和工作、生活等的实际情况,维护职工各项民主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工作活力,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强基础。  【关键词】:国有企业 工会 工作活力  1引言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国有企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发挥着重
期刊
【摘要】:在党的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全面严格治理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新的要求,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首先提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然后指出习近平提出党的建设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实施习近平提出党的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实施的方法。  【关键词】:习近平 党风建设 思想  1习近平关于党的作风建设思想的内容  1.1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习近平关于
期刊
【摘要】:社會比较和权力姿势都是当前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热点。自Festinger(1954)提出社会比较理论后,越来越多研究者关注社会比较方向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同化和对比效应,以及其中的调节变量,如情绪和自尊。隐含非言语社会比较信息的权力姿势也会暂时性地影响个体状态性的情绪和自尊以及自我评价。由此,社会比较领域是否存在姿势具身效应?进而,在不同姿势下进行社会比较,姿势操纵和比较方向二者交互会对个体自
期刊
【摘要】:文化自信是对民族品格和时代变迁的认同和肯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生动力,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力量源泉。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是一个不断培养和提高的过程,文章论述了文化自信提出的背景及意义,分析了文化自信发展中面临困境困境,结合新时代文化自信发展过程中容易产生的误区,探索新时代视域下文化自信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文化自信 新时代 大学
期刊
【摘要】: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的重要講话,是指导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揭开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历史篇章。课程思政是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高校在新时代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