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活用课本阅读资源,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积累语言素材,学习写作技巧,读写结合,迁移运用。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中激活小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活用;阅读资源;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作文难,难在哪?不难发现,学生作文难,难在没有素材,无话可说。这与学生平时知识储备量有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们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如果把小学生比作蜜蜂,那阅读就是蜜蜂在百花丛中采蜜,写作就是蜜蜂酿蜜,只有采撷了足够的花粉,才能酿出香甜的蜜。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深深体会到:灵活用好教材阅读资源,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的营养,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活用课本阅读资源
1.精读美文,感悟语言
小学语文教材里有三百多篇课文,其中不乏文质兼美的篇目。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观念,把教教材改为用教材,课堂上把阅读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课堂上教师的分析讲解为学生的自主阅读,鼓励学生朗读、诵读,让读书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一节语文课,先要有书声琅琅,然后才能做到情意浓浓。书读透了,书中的优美语言,就自然而然地烙在学生脑海里;文中的美好情愫,也能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指导着他们日后的行为;课文的结构、章法,也能习得一二。
如教《桂林山水》一文,以优美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美景。教学时,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读,配乐朗读,观看图片、想象画面朗读,谈感受朗读,表演朗读,最后流利地诵读,在读中感悟优美语言文字,在感情朗读中不知不觉地积累了语言。学完了这课后,学生作文中出现了这样的句子:“我见过纯洁素雅的百合,观赏过色彩艳丽的玫瑰,却从没见过凤凰花这样的花。凤凰花真红啊,好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凤凰花真多呀,一开花,就是满树的红,富丽堂皇,热情奔放;凤凰花真美呀,像一只只停驻在枝头的金红色的凤凰,又像一只只展开翅膀,翩翩起舞的大红蝴蝶。”
2.背诵记忆,积累语言
古人学习语文的方法是背诵。这是最原始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学好语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背诵。小学期间是人生中记忆力的黄金时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阶段要背诵优秀诗文160篇。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认认真真地落实背诵要求,除了背诵优秀的诗文外,课本里要求背诵的内容,如名言警句、文章段落等也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另外,即使教材不作要求,但能激发学生情感的语段也要熟稔于心。
在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背诵时间。笔者常常在课堂上留出十分钟,让学生快速背诵,美其名曰:超强大脑背书训练营。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积极性高,精神高度集中,记忆力好,背得快。
教师在指导学生背诵时还要进行必要的背诵方法的指导。如,要求学生背诵《詹天佑》一文中的第四自然段时,指导学生采用“层次串联法”进行背诵。先背詹天佑怎么说的内容,再背詹天佑怎么做的部分,最后背詹天佑怎么想的内容。然后再把三个方面的内容串联起来,一段话就轻松背下来了。又如,背诵《望天门山》时,指导学生绘画,借助画面的情境进行背诵。方法指导得当,学生的背诵会是事半功倍。
二、拓展课外阅读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从小做起,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小学阶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因此,课外阅读是学生语言积累的有效补充。
教师应向学生推荐适合年龄段的阅读书目,在班级中兴起读书的热潮。这些篇目中,有学生阅读的长篇小说,也要有诵读的中华经典,如《论语》《笠翁对韵》《增广贤文》等。
“不动笔墨不读书。”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笔者鼓励学生摘抄好词好句,做批注,写读书笔记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语言素材。我所带的学生,他们都有一个“采集本”。对于要记的内容,“抄一遍胜过读十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将重要信息记在本子上,方便日后复习和运用。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在长期的训练和指导下,学生定能积累下丰富的语言。厚积才能薄发,学富五车才能才高八斗,写起作文来,才思泉涌,言之有物。
三、迁移运用,读写结合
学习课文时让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积累语言外,也要从中学到一些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实践训练,在实践中领悟语文应用的规律。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学生写作实践的最佳范文版本。在一篇课文里,可供学生学习与借鉴的内容是方方面面的,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巧妙的篇章结构,精美的修辞句法等,我们不可能也没有时间在课堂上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我们教学每一单元,每一课时应有侧重点。教学中,找准重点,难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特点有所侧重地进行写作训练。
1.展开想象,续写故事
这一类的写作训练有续写课文、改写课文、写读书笔记、与文本对话等,可长可短。如,《滥竽充数》这则寓言讲的是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在吹竽队伍里充数,最后混不下去,只好偷偷地逃走了。但逃走后,南郭先生会怎样?课文没有写出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教完这课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了故事续写。有个学生写道:南郭先生回家后,痛定思痛,认识到自己不学无术,混在行家里充数是不行的,决定痛改前非。于是,他不远千里,千辛万苦寻得吹竽的好老师,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成为一名吹竽高手。从此,他靠自己真正本事,养家糊口。这样教学,拓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又如,古诗《早发白帝城》是李白诗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此诗写于公元759(乾元二年)春天,李白流放途中行至白帝城时,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乘舟东下江陵。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教学此诗时,可以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将诗歌改写成现代文。学生通过想象,用上生动的语言描绘李白沿途所見、所闻、所想,把事情叙述得淋漓尽致。
2.借鉴文本,仿写课文
对文章表达方法的迁移运用,有仿写课文的某个句式,某种修辞手法,借鉴课文结构顺序,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等。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第6至13自然段是父母的对话。这里可设计一个语言描写的训练。教师让学生认真揣摩,了解语言描写的方法。接着,跟学生一起总结其特点:每个人物语言独立成段;提示语可放前面,可放中间,也可放在后面;提示语描写人物说话时动作、神态、语气等。最后,让学生进行练笔:想象父母继续争吵的画面。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模仿课文,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
又如,在学习现代诗《小草之歌》时,我让学生仿照课文一至三小节的句式,仿写一两个小节,顿时激起了学生诗歌创作的火花。当时,不少学生写出了朗朗上口的诗句。如:“我是一株小草,我很渺小;可我有远大的目标,我们拉起手来,让空气变得更好。我是一株小草,我为自己骄傲;狂风暴雨过后,我依然面带微笑。”从仿写的诗句,能看出学生学会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小草的特点,体会到其奉献的精神和顽强不屈的品质。
活用阅读资源,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素材,而且学到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犹如传说中的比翼鸟,此鸟一目一翼,只有双鸟比翼齐飞,才能飞得又快又稳。阅读促写作,写作提高阅读水平,两者相得益彰,不可分割。
【关键词】活用;阅读资源;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作文难,难在哪?不难发现,学生作文难,难在没有素材,无话可说。这与学生平时知识储备量有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们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如果把小学生比作蜜蜂,那阅读就是蜜蜂在百花丛中采蜜,写作就是蜜蜂酿蜜,只有采撷了足够的花粉,才能酿出香甜的蜜。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深深体会到:灵活用好教材阅读资源,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的营养,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活用课本阅读资源
1.精读美文,感悟语言
小学语文教材里有三百多篇课文,其中不乏文质兼美的篇目。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观念,把教教材改为用教材,课堂上把阅读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课堂上教师的分析讲解为学生的自主阅读,鼓励学生朗读、诵读,让读书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一节语文课,先要有书声琅琅,然后才能做到情意浓浓。书读透了,书中的优美语言,就自然而然地烙在学生脑海里;文中的美好情愫,也能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指导着他们日后的行为;课文的结构、章法,也能习得一二。
如教《桂林山水》一文,以优美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美景。教学时,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读,配乐朗读,观看图片、想象画面朗读,谈感受朗读,表演朗读,最后流利地诵读,在读中感悟优美语言文字,在感情朗读中不知不觉地积累了语言。学完了这课后,学生作文中出现了这样的句子:“我见过纯洁素雅的百合,观赏过色彩艳丽的玫瑰,却从没见过凤凰花这样的花。凤凰花真红啊,好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凤凰花真多呀,一开花,就是满树的红,富丽堂皇,热情奔放;凤凰花真美呀,像一只只停驻在枝头的金红色的凤凰,又像一只只展开翅膀,翩翩起舞的大红蝴蝶。”
2.背诵记忆,积累语言
古人学习语文的方法是背诵。这是最原始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学好语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背诵。小学期间是人生中记忆力的黄金时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阶段要背诵优秀诗文160篇。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认认真真地落实背诵要求,除了背诵优秀的诗文外,课本里要求背诵的内容,如名言警句、文章段落等也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另外,即使教材不作要求,但能激发学生情感的语段也要熟稔于心。
在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背诵时间。笔者常常在课堂上留出十分钟,让学生快速背诵,美其名曰:超强大脑背书训练营。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积极性高,精神高度集中,记忆力好,背得快。
教师在指导学生背诵时还要进行必要的背诵方法的指导。如,要求学生背诵《詹天佑》一文中的第四自然段时,指导学生采用“层次串联法”进行背诵。先背詹天佑怎么说的内容,再背詹天佑怎么做的部分,最后背詹天佑怎么想的内容。然后再把三个方面的内容串联起来,一段话就轻松背下来了。又如,背诵《望天门山》时,指导学生绘画,借助画面的情境进行背诵。方法指导得当,学生的背诵会是事半功倍。
二、拓展课外阅读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从小做起,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小学阶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因此,课外阅读是学生语言积累的有效补充。
教师应向学生推荐适合年龄段的阅读书目,在班级中兴起读书的热潮。这些篇目中,有学生阅读的长篇小说,也要有诵读的中华经典,如《论语》《笠翁对韵》《增广贤文》等。
“不动笔墨不读书。”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笔者鼓励学生摘抄好词好句,做批注,写读书笔记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语言素材。我所带的学生,他们都有一个“采集本”。对于要记的内容,“抄一遍胜过读十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将重要信息记在本子上,方便日后复习和运用。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在长期的训练和指导下,学生定能积累下丰富的语言。厚积才能薄发,学富五车才能才高八斗,写起作文来,才思泉涌,言之有物。
三、迁移运用,读写结合
学习课文时让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积累语言外,也要从中学到一些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实践训练,在实践中领悟语文应用的规律。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学生写作实践的最佳范文版本。在一篇课文里,可供学生学习与借鉴的内容是方方面面的,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巧妙的篇章结构,精美的修辞句法等,我们不可能也没有时间在课堂上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我们教学每一单元,每一课时应有侧重点。教学中,找准重点,难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特点有所侧重地进行写作训练。
1.展开想象,续写故事
这一类的写作训练有续写课文、改写课文、写读书笔记、与文本对话等,可长可短。如,《滥竽充数》这则寓言讲的是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在吹竽队伍里充数,最后混不下去,只好偷偷地逃走了。但逃走后,南郭先生会怎样?课文没有写出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教完这课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了故事续写。有个学生写道:南郭先生回家后,痛定思痛,认识到自己不学无术,混在行家里充数是不行的,决定痛改前非。于是,他不远千里,千辛万苦寻得吹竽的好老师,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成为一名吹竽高手。从此,他靠自己真正本事,养家糊口。这样教学,拓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又如,古诗《早发白帝城》是李白诗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此诗写于公元759(乾元二年)春天,李白流放途中行至白帝城时,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乘舟东下江陵。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教学此诗时,可以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将诗歌改写成现代文。学生通过想象,用上生动的语言描绘李白沿途所見、所闻、所想,把事情叙述得淋漓尽致。
2.借鉴文本,仿写课文
对文章表达方法的迁移运用,有仿写课文的某个句式,某种修辞手法,借鉴课文结构顺序,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等。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第6至13自然段是父母的对话。这里可设计一个语言描写的训练。教师让学生认真揣摩,了解语言描写的方法。接着,跟学生一起总结其特点:每个人物语言独立成段;提示语可放前面,可放中间,也可放在后面;提示语描写人物说话时动作、神态、语气等。最后,让学生进行练笔:想象父母继续争吵的画面。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模仿课文,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
又如,在学习现代诗《小草之歌》时,我让学生仿照课文一至三小节的句式,仿写一两个小节,顿时激起了学生诗歌创作的火花。当时,不少学生写出了朗朗上口的诗句。如:“我是一株小草,我很渺小;可我有远大的目标,我们拉起手来,让空气变得更好。我是一株小草,我为自己骄傲;狂风暴雨过后,我依然面带微笑。”从仿写的诗句,能看出学生学会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小草的特点,体会到其奉献的精神和顽强不屈的品质。
活用阅读资源,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素材,而且学到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犹如传说中的比翼鸟,此鸟一目一翼,只有双鸟比翼齐飞,才能飞得又快又稳。阅读促写作,写作提高阅读水平,两者相得益彰,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