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将“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一,曾写入十七大报告,更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焦点问题,为我们教育发展指明了大的方向。特别是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要重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这对于贫困、民族地区的教育可是福音。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农牧区中小学优秀教师的流动相当严重,造成了农牧区教育发展滞后。因此,加快农牧区的教育发展,稳定和提高农牧区教师素质,解决农牧区中小学教师的流动问题成为重中之重。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解决教师的流动问题呢?
关键词:农牧区 中小学教师 流动 思考 对策
一、采用适当的行政手段调限制“教师自主流动权”
(一)建立系统内长效流动机制。建立系统内长效流动机制,是指一名教师在一所学校连续任教几年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就安排他轮换流动到其他学校任教,并且制订出来的教师流动方案必须非常具体,长期坚持,保证实效,绝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其着眼点主要是力图解决目前教师的单向上位流动及校际师资发展严重失衡问题。目前,我区教师数量短缺的矛盾已不再是主要矛盾,但教师学科结构性失衡,校际师资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相当突出,特别是在农牧区、贫困地区。而且这种失衡有继续加剧的趋势,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危及社会公平。[1]
(二)优惠政策偏移。首先,各级各部门要把教师在山区和偏僻乡村的工作经历作为评先、晋级、领导干部选拔的重要条件;其次,各级要把职称评定的名额优先考虑农牧区教师;最后,各级还要关心在山区和偏僻农牧区工作的教师,为他们提供学习、培训和交流的机会,并进行适当的生活补贴,使他们安心工作。
二、改善农牧区办学条件和教师的工作环境
(一)加强农牧区、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
反映一个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通常的衡量指标为它所占GDP的比例。根据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GDP的比率一直徘徊在2%至3%之间,这一水平与发达国家6.2%的水平相比,相差甚远,与发展中国家4%的水平也还有较大的差距。[2]并且,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农牧区和城市的教育投入是极不均衡的。
国家把大量的资金投向的是城市学校而不是农村学校,使得本来就十分薄弱的农牧区教育更是雪上加霜,难以发展。这样就会加剧农牧区优秀教师大量流向城市,使农牧区教育出现没有老师而城市教师人满为患的局面,从而形成一种不合理的教师布局,破坏正常的教育生态环境。
(二)全面推进农牧区教育发展。
我们欣喜地看到,党的十八大会议要求我们为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体现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基础教育它面向的不是一部分学生,而是全国学生。因而我们的办学也不应照顾一部分学校而忽视另一部分学校。目前,教育差异客观存在,但我们的教育政策应立足于缩小这种差异而不是扩大这种差异,在政策上、行为上不应以牺牲其他学校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名牌效应”,是教育不公平的体现,也有损于教育发展的长远利益,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对于贫困地区来说,教育资源本来就十分有限,如果再把十分有限的教育资源倾斜于一两所重点中小学,那么教师资源的分布会更不均衡,优秀教师都会流向较好的学校,这样势必会给相对贫困、落后的学校的发展带来极端的困难。[3]
三、引入市场机制,建立个别化工资制度
建立个别化教师工资制度就是要打破单一的工资序列,根据市场需求,调节不同地区的基本工资。为了解决贫困落后地区的师资问题,或是吸引优秀教师到贫困落后地区任教,有的国家采取的是增加基本工资(永久性的、增加的金额也大);有的国家采取的是奖励的办法,例如澳大利亚;有的国家(如智利)同时采用两种办法;有的国家规定师资严重短缺地区的教师工资比其他地区教师的工资高,像瑞典。但不管哪种方法,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加倍提高贫困落后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来弥补落后地区、贫困地区其它不一样的待遇,正如中国基础司副司长所说的,落后、贫困地区其它方面待遇不好,产生教师频繁流动到城市,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用提高工资的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其它的办法好像都不灵。
我区现实情况是:(1)越是偏远的地区,海拔越高,生活环境越艰苦,在这里工作的教师不仅仅需要奉献精神。虽然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工作,即使是同一级别学校工资上会多出一部分补贴,但这远远比不上恶劣的气候对人的生理和精神上造成的伤害。(2)农牧区教师工作环境也比不上城镇教师,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条件差、教学任务重、教学压力大,并且其社会地位远不如城镇教师。另外,其子女入学所享受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质量是难以与城镇教师的子女相比的。(3)有些地区农村教师虽有一定的津贴,但远远不够补偿因城乡收入差距和经济文化环境差距所带来的损失,更谈不上奖励了。
四、以科学发展观,建立人文性的管理机制
(一)激发教师主人翁意识,增强教师归属感。
在现代教育管理中,实施教育的过程是依靠教师来实现,教育目的的最终实现也是依靠教师来完成的。[4]因此,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更应凸现教师“主人”的身份,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要使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使他们参与到学校的决策和管理上来。
(二)强调人文关怀,建设和谐校园。
教师是精神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教师管理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的发展,需要条件和空间,不仅包括物质条件,还包括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为此,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要不断调整管理的决策和措施,通过制度化建设,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互动交流的和谐校园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化组织。
[参考文献]:
[1]李石安.实现区域城乡中小学教师双向流动的困难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6)。
[2]郑成功.从福利教育走向混合型的多元教育体系———中国的教育福利与人力资本投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0)。
[3]尹博.对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内部流动问题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4)。
[4]傅树京.谈控制中小学教师流失的措施[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1)。
关键词:农牧区 中小学教师 流动 思考 对策
一、采用适当的行政手段调限制“教师自主流动权”
(一)建立系统内长效流动机制。建立系统内长效流动机制,是指一名教师在一所学校连续任教几年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就安排他轮换流动到其他学校任教,并且制订出来的教师流动方案必须非常具体,长期坚持,保证实效,绝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其着眼点主要是力图解决目前教师的单向上位流动及校际师资发展严重失衡问题。目前,我区教师数量短缺的矛盾已不再是主要矛盾,但教师学科结构性失衡,校际师资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相当突出,特别是在农牧区、贫困地区。而且这种失衡有继续加剧的趋势,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危及社会公平。[1]
(二)优惠政策偏移。首先,各级各部门要把教师在山区和偏僻乡村的工作经历作为评先、晋级、领导干部选拔的重要条件;其次,各级要把职称评定的名额优先考虑农牧区教师;最后,各级还要关心在山区和偏僻农牧区工作的教师,为他们提供学习、培训和交流的机会,并进行适当的生活补贴,使他们安心工作。
二、改善农牧区办学条件和教师的工作环境
(一)加强农牧区、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
反映一个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通常的衡量指标为它所占GDP的比例。根据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GDP的比率一直徘徊在2%至3%之间,这一水平与发达国家6.2%的水平相比,相差甚远,与发展中国家4%的水平也还有较大的差距。[2]并且,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农牧区和城市的教育投入是极不均衡的。
国家把大量的资金投向的是城市学校而不是农村学校,使得本来就十分薄弱的农牧区教育更是雪上加霜,难以发展。这样就会加剧农牧区优秀教师大量流向城市,使农牧区教育出现没有老师而城市教师人满为患的局面,从而形成一种不合理的教师布局,破坏正常的教育生态环境。
(二)全面推进农牧区教育发展。
我们欣喜地看到,党的十八大会议要求我们为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体现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基础教育它面向的不是一部分学生,而是全国学生。因而我们的办学也不应照顾一部分学校而忽视另一部分学校。目前,教育差异客观存在,但我们的教育政策应立足于缩小这种差异而不是扩大这种差异,在政策上、行为上不应以牺牲其他学校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名牌效应”,是教育不公平的体现,也有损于教育发展的长远利益,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对于贫困地区来说,教育资源本来就十分有限,如果再把十分有限的教育资源倾斜于一两所重点中小学,那么教师资源的分布会更不均衡,优秀教师都会流向较好的学校,这样势必会给相对贫困、落后的学校的发展带来极端的困难。[3]
三、引入市场机制,建立个别化工资制度
建立个别化教师工资制度就是要打破单一的工资序列,根据市场需求,调节不同地区的基本工资。为了解决贫困落后地区的师资问题,或是吸引优秀教师到贫困落后地区任教,有的国家采取的是增加基本工资(永久性的、增加的金额也大);有的国家采取的是奖励的办法,例如澳大利亚;有的国家(如智利)同时采用两种办法;有的国家规定师资严重短缺地区的教师工资比其他地区教师的工资高,像瑞典。但不管哪种方法,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加倍提高贫困落后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来弥补落后地区、贫困地区其它不一样的待遇,正如中国基础司副司长所说的,落后、贫困地区其它方面待遇不好,产生教师频繁流动到城市,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用提高工资的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其它的办法好像都不灵。
我区现实情况是:(1)越是偏远的地区,海拔越高,生活环境越艰苦,在这里工作的教师不仅仅需要奉献精神。虽然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工作,即使是同一级别学校工资上会多出一部分补贴,但这远远比不上恶劣的气候对人的生理和精神上造成的伤害。(2)农牧区教师工作环境也比不上城镇教师,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条件差、教学任务重、教学压力大,并且其社会地位远不如城镇教师。另外,其子女入学所享受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质量是难以与城镇教师的子女相比的。(3)有些地区农村教师虽有一定的津贴,但远远不够补偿因城乡收入差距和经济文化环境差距所带来的损失,更谈不上奖励了。
四、以科学发展观,建立人文性的管理机制
(一)激发教师主人翁意识,增强教师归属感。
在现代教育管理中,实施教育的过程是依靠教师来实现,教育目的的最终实现也是依靠教师来完成的。[4]因此,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更应凸现教师“主人”的身份,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要使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使他们参与到学校的决策和管理上来。
(二)强调人文关怀,建设和谐校园。
教师是精神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教师管理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的发展,需要条件和空间,不仅包括物质条件,还包括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为此,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要不断调整管理的决策和措施,通过制度化建设,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互动交流的和谐校园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化组织。
[参考文献]:
[1]李石安.实现区域城乡中小学教师双向流动的困难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6)。
[2]郑成功.从福利教育走向混合型的多元教育体系———中国的教育福利与人力资本投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0)。
[3]尹博.对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内部流动问题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4)。
[4]傅树京.谈控制中小学教师流失的措施[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