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师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有责任发现时代与社会的症结。马岩松面对城市这个生命有机体,尤为关注它的健康: 重要的是使生命体气血通畅、有良好的新陈代谢,而不是为了包装形象东施效颦、自乱阵脚。
距离加拿大的Absolute Towers封顶整整两年,被称为 “梦露大厦” 的性感建筑在建设中就已然改变了名不见经传的密西沙加市的形象;同样被人们热议的中国的鄂尔多斯博物馆也在提升城市面貌上不辱使命。完成这两个标志性的建筑项目后,马岩松的MAD建筑事务所近几年陆续接手了更多来自国内外城市的建筑邀约。人们渴望类似毕尔巴鄂效应的传奇被无限复制,也期待建筑像挺拔的巨人,引领城市朝着更光鲜、更高效的方向迈进。
面对被经济浪潮掀起的建筑狂热,马岩松泰然处之,功利化的建设在他眼中是失 “魂” 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正如马岩松曾在“北京2050”设计方案中畅想的城市蓝图,面对城市这个生命有机体,他关注它的健康:重要的是使生命体气血通畅、有良好的新陈代谢,而不是为了包装形象东施效颦、自乱阵脚。建筑师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有责任发现时代与社会的症结。马岩松近日现身香港2012年设计营商周,围绕“设计与社会”的话题与surface展开了对话。
S=surface M=马岩松
S:一个好建筑的标准是什么?
M:现代设计的问题在于,人们总是从实际角度去评论建筑的好坏。有人会说,绿色建筑是好建筑,有人说经济效益好、效率高的是好建筑,其实都不是。我认为它们都是一种产品。好设计并不等于好建筑。好建筑首先要有文化可取性。因为很多文化遗产都是建筑,建造背后有好的信仰,但现今的产品没有信仰。比如,过去人们建城要讲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绿色建筑的概念。那有种文化,人在这种环境里有精神上的感受和享受。这在现代城市里几乎没有,如果把建设一个剧场看作是一个工程,从政治层面来考虑它,那么这样的建筑一定不会成功。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需求不同,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建筑需要很强的价值观,由有灵魂的创造者做出来,是乌托邦式的想法,而不是民主社会决定的东西。
S:那么建筑师在扮演怎样的角色?
M:单说建筑师这个职业,是个很综合的角色,可能综合了艺术家、工程师、社会学家、理想家等等。在一个建筑产生的过程中,建筑师大概算是唯一知识分子的角色吧。建造涉及到各种人、权利和资本。政治家、商人和建筑师关心的事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建筑师不该太多参与到别人的工作中,或者说不应从政治或资本的角度去参与建筑,而应该关注自己该关注的事,就是建筑作为一种文化与历史产物,如何完成自己的使命。建筑师非常有责任去讨论这个问题。
S:你个人对建筑的审美观是怎样的?
M:大家的审美观不同,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觉得设计师不能讨论这个,美和不美只是一个形式。形式上的美人们可以各抒己见,但是如果说美是一种感觉呢?譬如我们在自然界中看到日出,看到一片树林、一片海,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有美的感觉吧。这种能与环境产生关系,使人产生更深刻的感觉,我觉得就是美好的。被图像激发起的感觉对人来说是很宝贵的东西。因为能获得情感上的反应,那么这个东西一定很重要。建筑是一个空间,空间可以说看不见;建筑是看得见的,而人走进建筑,就跟空间、光线和自然有了关系,也有了自己的感受。这空间或许营造了一种气氛,你会觉得??这种无形的气氛挺美的,而不是一座有形的雕塑之类的美不美。
作为一个艺术家或是建筑师,你必须对很多东西敏感,要有自己的视野,要学会尊重你自己的感受,所以有人相信建筑是更为个人化的东西。当你在建筑中释放感情的时候,人们是能感受到的。我们有时候设计高塔,有时候设计胡同泡泡这样的小项目——它不过是一个连接院子的5平方米的微小厕所。我们并不关心这些项目是否让人震撼,但一定要让人们感受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S:当经济带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候,建筑与城市规划随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M:中国正处于高度商业化的社会发展阶段,物质化的建筑与城市规划都非常注重功能性,将城市看作经济产物,从GDP增长的角度来考虑城市发展。对很多城市而言,城市规划就是做CBD,把城市的金融区做出来的样子就好像芝加哥那样,缺少一种精神和创造,缺少人对建造这件事的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建筑个东西? 以功利的想法建出来的城市就没有灵魂。那样没有灵魂的城市,人就很难有归属感。
对城市而言,文化、公共空间和交通都很重要。我觉得城市是一个有机体、一个生命。而这个有机体的健康很重要,要让其自然地新陈代谢。反过来讲,也好像人体内假如没有病毒也不一定健康,它同时是个矛盾体,有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碰撞才能向前进步。与城市相比建筑更微观,是一个人相聚的地方,供人们使用。建筑像一个场景、城市中的舞台,一种有意义的精神产品,人来到这儿会有所感受。
S:你在与客户合作中,尤其有关设计方案的沟通中如何权衡进退?
M:我的第一个国际项目是Absolute Towers,在比稿过程中,每个人都取笑我们的设计。但当宣布这个大厦将进入市场,500个单元在一天之内售罄。我想这是一种有魔法的东西。在 “梦露大厦” 的项目中,我和客户的沟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设计有时候可以将人们联系在一起。当人们被一些自己确信的想法、创意打动说服之后,他们是自愿为其工作的。
Absolute Towers最开始由客户公开??比稿来选一个方案,他们这样做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少有客户会这样做。他们有十分开放的思维。但是有些情况下,客户喜欢你,但却不够开放,他们会对你提出的一些东西品头论足。对我个人来说,我非常讨厌这样的干预。我非常乐于去满足客户的功能需求,但不是建筑设计。我们会根据功能要求去自由发挥。功能才是他们需要的。比如多些平方米,对于我来说并不是问题。如果他们想要更多的空间,我很愿意去尽力满足,但我不希望客户来告诉我怎么做设计。这些不应该在客户和建筑师之间发生。我们与客户的合作就是他们来找我,但需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如果发生我会觉得很遗憾。如果在合作一开始就是这样的话,我会直接走开。
S:作为2012年设计营商周的演讲嘉宾,你对今年 “设计·社会” (Design For Society) 的主题怎么看?
M:“Design For Society”在今天提出来很有必要。我小时候在北京,邻里关系非常好,邻居之间、小伙伴之间,整个城市、建筑与自然非常和谐,那是一个能促进整个社会融合的一个环境。后来这些东西丢失了,因为我们城市的价值观变了,要竞争,要更高、更快、更强,于是庞大的建筑出现。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建楼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而更冷漠了。这是设计师应该考虑的东西。
我在营商周上会与各位设计师一同探讨一下未来的亚洲城市以什么思想来主导。我觉得要面对今天社会的问题,传统价值观很值得重新来看待。传统的亚洲城市拥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倡导人、城与自然的结合。现代亚洲城市基本上崇尚北美国家的一些做法,建CBD,建摩天大楼……我觉得应该把我们传统的价值带到未来的亚洲城市里。
今年营商周合作主办的国家是丹麦。北欧设计朴素优雅、崇尚功能性,比较自然。这是我喜欢的设计风格。可能说起风格化的东西太表象了。小时候我所熟悉的传统中国家具和北欧设计很相似,很朴素,这是我们共通的东西。好的设计应该让人有共鸣,设计师用作品达成情感上的交流。如果人们在情感上有共鸣,那么设计在市场上的前景也就水到渠成了吧。
距离加拿大的Absolute Towers封顶整整两年,被称为 “梦露大厦” 的性感建筑在建设中就已然改变了名不见经传的密西沙加市的形象;同样被人们热议的中国的鄂尔多斯博物馆也在提升城市面貌上不辱使命。完成这两个标志性的建筑项目后,马岩松的MAD建筑事务所近几年陆续接手了更多来自国内外城市的建筑邀约。人们渴望类似毕尔巴鄂效应的传奇被无限复制,也期待建筑像挺拔的巨人,引领城市朝着更光鲜、更高效的方向迈进。
面对被经济浪潮掀起的建筑狂热,马岩松泰然处之,功利化的建设在他眼中是失 “魂” 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正如马岩松曾在“北京2050”设计方案中畅想的城市蓝图,面对城市这个生命有机体,他关注它的健康:重要的是使生命体气血通畅、有良好的新陈代谢,而不是为了包装形象东施效颦、自乱阵脚。建筑师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有责任发现时代与社会的症结。马岩松近日现身香港2012年设计营商周,围绕“设计与社会”的话题与surface展开了对话。
S=surface M=马岩松
S:一个好建筑的标准是什么?
M:现代设计的问题在于,人们总是从实际角度去评论建筑的好坏。有人会说,绿色建筑是好建筑,有人说经济效益好、效率高的是好建筑,其实都不是。我认为它们都是一种产品。好设计并不等于好建筑。好建筑首先要有文化可取性。因为很多文化遗产都是建筑,建造背后有好的信仰,但现今的产品没有信仰。比如,过去人们建城要讲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绿色建筑的概念。那有种文化,人在这种环境里有精神上的感受和享受。这在现代城市里几乎没有,如果把建设一个剧场看作是一个工程,从政治层面来考虑它,那么这样的建筑一定不会成功。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需求不同,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建筑需要很强的价值观,由有灵魂的创造者做出来,是乌托邦式的想法,而不是民主社会决定的东西。
S:那么建筑师在扮演怎样的角色?
M:单说建筑师这个职业,是个很综合的角色,可能综合了艺术家、工程师、社会学家、理想家等等。在一个建筑产生的过程中,建筑师大概算是唯一知识分子的角色吧。建造涉及到各种人、权利和资本。政治家、商人和建筑师关心的事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建筑师不该太多参与到别人的工作中,或者说不应从政治或资本的角度去参与建筑,而应该关注自己该关注的事,就是建筑作为一种文化与历史产物,如何完成自己的使命。建筑师非常有责任去讨论这个问题。
S:你个人对建筑的审美观是怎样的?
M:大家的审美观不同,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觉得设计师不能讨论这个,美和不美只是一个形式。形式上的美人们可以各抒己见,但是如果说美是一种感觉呢?譬如我们在自然界中看到日出,看到一片树林、一片海,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有美的感觉吧。这种能与环境产生关系,使人产生更深刻的感觉,我觉得就是美好的。被图像激发起的感觉对人来说是很宝贵的东西。因为能获得情感上的反应,那么这个东西一定很重要。建筑是一个空间,空间可以说看不见;建筑是看得见的,而人走进建筑,就跟空间、光线和自然有了关系,也有了自己的感受。这空间或许营造了一种气氛,你会觉得??这种无形的气氛挺美的,而不是一座有形的雕塑之类的美不美。
作为一个艺术家或是建筑师,你必须对很多东西敏感,要有自己的视野,要学会尊重你自己的感受,所以有人相信建筑是更为个人化的东西。当你在建筑中释放感情的时候,人们是能感受到的。我们有时候设计高塔,有时候设计胡同泡泡这样的小项目——它不过是一个连接院子的5平方米的微小厕所。我们并不关心这些项目是否让人震撼,但一定要让人们感受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S:当经济带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候,建筑与城市规划随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M:中国正处于高度商业化的社会发展阶段,物质化的建筑与城市规划都非常注重功能性,将城市看作经济产物,从GDP增长的角度来考虑城市发展。对很多城市而言,城市规划就是做CBD,把城市的金融区做出来的样子就好像芝加哥那样,缺少一种精神和创造,缺少人对建造这件事的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建筑个东西? 以功利的想法建出来的城市就没有灵魂。那样没有灵魂的城市,人就很难有归属感。
对城市而言,文化、公共空间和交通都很重要。我觉得城市是一个有机体、一个生命。而这个有机体的健康很重要,要让其自然地新陈代谢。反过来讲,也好像人体内假如没有病毒也不一定健康,它同时是个矛盾体,有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碰撞才能向前进步。与城市相比建筑更微观,是一个人相聚的地方,供人们使用。建筑像一个场景、城市中的舞台,一种有意义的精神产品,人来到这儿会有所感受。
S:你在与客户合作中,尤其有关设计方案的沟通中如何权衡进退?
M:我的第一个国际项目是Absolute Towers,在比稿过程中,每个人都取笑我们的设计。但当宣布这个大厦将进入市场,500个单元在一天之内售罄。我想这是一种有魔法的东西。在 “梦露大厦” 的项目中,我和客户的沟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设计有时候可以将人们联系在一起。当人们被一些自己确信的想法、创意打动说服之后,他们是自愿为其工作的。
Absolute Towers最开始由客户公开??比稿来选一个方案,他们这样做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少有客户会这样做。他们有十分开放的思维。但是有些情况下,客户喜欢你,但却不够开放,他们会对你提出的一些东西品头论足。对我个人来说,我非常讨厌这样的干预。我非常乐于去满足客户的功能需求,但不是建筑设计。我们会根据功能要求去自由发挥。功能才是他们需要的。比如多些平方米,对于我来说并不是问题。如果他们想要更多的空间,我很愿意去尽力满足,但我不希望客户来告诉我怎么做设计。这些不应该在客户和建筑师之间发生。我们与客户的合作就是他们来找我,但需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如果发生我会觉得很遗憾。如果在合作一开始就是这样的话,我会直接走开。
S:作为2012年设计营商周的演讲嘉宾,你对今年 “设计·社会” (Design For Society) 的主题怎么看?
M:“Design For Society”在今天提出来很有必要。我小时候在北京,邻里关系非常好,邻居之间、小伙伴之间,整个城市、建筑与自然非常和谐,那是一个能促进整个社会融合的一个环境。后来这些东西丢失了,因为我们城市的价值观变了,要竞争,要更高、更快、更强,于是庞大的建筑出现。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建楼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而更冷漠了。这是设计师应该考虑的东西。
我在营商周上会与各位设计师一同探讨一下未来的亚洲城市以什么思想来主导。我觉得要面对今天社会的问题,传统价值观很值得重新来看待。传统的亚洲城市拥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倡导人、城与自然的结合。现代亚洲城市基本上崇尚北美国家的一些做法,建CBD,建摩天大楼……我觉得应该把我们传统的价值带到未来的亚洲城市里。
今年营商周合作主办的国家是丹麦。北欧设计朴素优雅、崇尚功能性,比较自然。这是我喜欢的设计风格。可能说起风格化的东西太表象了。小时候我所熟悉的传统中国家具和北欧设计很相似,很朴素,这是我们共通的东西。好的设计应该让人有共鸣,设计师用作品达成情感上的交流。如果人们在情感上有共鸣,那么设计在市场上的前景也就水到渠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