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的回望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7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姥爷去世时,我怀孕两个月,担心我知道消息情绪不稳,影响了胎儿的健康,全家人瞒着我。
  孕8个多月,妈说漏了嘴,我才知道姥爷已经走了。
  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儿,妈上来拉住我的手:“别哭,对孩子不好……”
  嚎啕硬生生给憋住了,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
  孩子出生那天正好是我妈生日,躺在产床上想到我和姥爷的生日也就差一天……姥爷是在生日第二天,也就是我生日的那天去世的。
  女儿的一举一动,妈都喜欢拿来和我小时候比,“你刚出生的时候头发也是这么好,又黑又亮。”“你更胖,不过一块枕巾就包起来了。”“你小时候哭起来也这么响,眉毛都是红的。”……听着听着就想起姥爷,两岁多时住他家,半夜起来哭着要吃奶,大冬天的,姥爷一骨碌从被窝爬起来给我冲奶粉,姥姥让姥爷披件衣裳,他说:“哪顾得上?!”
  妈在厨房做汤,我抱着女儿去参观,看她泡木耳,切菜,打蛋……黄瓜木耳虾仁鸡蛋汤。做完喝一口感慨:“真好喝!和小时候姥爷请客时最后上那道汤一个味儿!”妈就笑。我又问:“妈,你会做姥爷最拿手的那种丸子吗?”“不会……”“以后再也吃不到了……”
  妈回老家给姥爷烧周年,走那天正好是我生日,想起小时候,总能在生日时吃到那种好多层、最上面还雕塑着寿星和寿桃的豪华大蛋糕,都是别人送姥爷的,姥爷只切一个最简单的,把漂亮的都留下来给我……想着想着就要哭,忽然孩子闹了,赶紧抹把泪去看,原来尿了。给女儿换尿布,又想起最后一次见姥爷,他躺在养老院的床上,隔着纱帘,妈和小姨给他换裤子和床单,让我到外面等着……一直记得出门前姥爷看我的眼神,和初生的小婴儿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就没有再见他最后一面呢?
  我越来越多地怀念姥爷,妈妈买了玉米煮给我吃,我就想起小时候跟着姥爷钻进玉米地里掰玉米,要哪根,姥爷就给我掰哪根。听到蝉鸣就想起夏天最热的晌午,姥爷带着我和表弟在村外粘知了,每粘到一只都让我们很兴奋,一下午可以粘上百只……
  终于,妈有天忍不住打断我:“不要老提姥爷了。”“为什么?”“咱老家有说法,故去的人不能老去念叨,他在下面不安宁。”
  我皱着眉头不服,却也不说话了。
  就像绘本故事《爷爷变成了幽灵》里的小艾斯本和爷爷,我和姥爷,是我不肯让他离去?还是他忘记了和我告别呢?
  那栋曾经住过姥爷的房子如今已经易主,可是脑海里老是姥爷在那栋房子里坐着看电视的样子,他的大藤椅斜斜地摆在客厅里,我有时候偷偷坐上去,看到姥爷背着手踱着步走进来,微笑着看着我……或者穿着大拖鞋站在厨房里做熏鱼,橱柜旁边放一把椅子,因为站得时间长了会累。他皱着眉头从冰柜里翻出一堆一堆的鱼啊虾啊,自己包的包子啊饺子啊,让我回家之前带上……他那张大部分时间都不快乐的脸,因为失去一只肾脏而虚肿的身体,仿佛还在家乡那栋房子里等着我,如果回去,拉开那扇门,我就能再次看到他……
  那么多的怀念、不舍,那么多离别的难过,杂糅成一大团难以消融的气结,藏在我的心里,让我忍不住不断去回望,回望,回望,回望……
  故去的人不能老去念叨,不是因为他会不安宁,而是念叨的人无法安然前行,因为没有一个正式的告别。
  我羡慕妈妈能参加姥爷的葬礼,能在葬礼后一遍一遍地烧头七,二七,三七,生日,周年……妈妈可以在仪式上尽情地不受任何打扰的流眼泪,送别姥爷。我越来越相信,这些古老的风俗自有道理,一个让我们那么爱的一个人,他的离开,是需要很长很长的送别吧?只有如此,才能装下我们所有的不舍。否则,会像我一样总是无法真正去告别,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去念叨念叨念叨……
  小艾斯本的爷爷决定离开前终于想起来自己忘记了什么,他说:小艾斯本,我忘记和你说再见了。
  对不起,姥爷,我没有和你说再见。你这么不舍,不断地回到我的世界里来,是因为这个吗?
  我错过了一些很重要的事情,那么,清明节吧,在这个固定而正式的日子里,让我好好去怀念姥爷,把我们永不消逝的爱郑重地安放在我生命中的一个位置上。
其他文献
“谁让你惹他们?”“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他干嘛不打别人呀!!”,这是家长最常对被打得鼻青脸肿回到家的孩子说的话,严重伤了孩子的心。  上期我们做的专题《遭遇飞来横祸,总有办法应对》,探讨了孩子在校园内遭遇欺负该如何应对。收到大量读者短信、QQ留言、微信留言,他们问:如何说不?  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不同阶段挨的打,无论是程度还是性质还是后果,都不一样。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受欺负,也略有差别。所以,应对
期刊
一听“领导”这词,好多爸爸妈妈就头皮发麻,更别提培养孩子了:  在单位大半辈子,一直处于最底层,领导谁去?  性格内向,天生不是这块料,给个领导我也不会当啊!  人人都是领导了,那谁被领导呢?  ……  嗨,这都是老黄历了。这个时代,“领导”这词的意义变了。指的不是那个金字塔顶端手握大权的少数人,而是指能召集他人去实现共同目标的人,强调的是影响力和号召力。和同学或同事一起干点事,就免不了用这些能力
期刊
“最家长”创刊已经4年了——呸,别瞎扯,我还是说人话吧——感谢CCTV、MTV各种TV,真心感谢愿意掏钱订我们杂志的每一位读者。作揖,鞠躬!  小时候,我们家有个邻居,是果丹皮厂的厂长,但他从来不给自己孩子吃果丹皮,因为他知道那东西生产的时候太脏啦;我家还有个邻居是贩菜的,但他吃的菜,是自己另外开地不打农药的“绿色”果蔬。  我在这议论这两位邻居,这两位邻居恐怕也在议论俺吧:你们编辑售卖这样一本“
期刊
种树、种花、献花,甚至弹琴、拉二胡,各种方式都可以向祖辈表达感恩思念之情,都很美,而且有意义,。  我们传统的节日,都有其深意,并非可有可无。  清明节,我们绕不过去。“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是往大里说。往小里说,往有用里说,清明节带孩子去给先人祭扫,孩子会从我们的讲述中寻找到自己与先人的生命的联结,体会到生命的珍贵,获得成长的资源;从庄重的仪式中收获敬畏之心,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这个清明节
期刊
孩子的想法是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没问,就直接就给他们做决定了。  有个网友,在多年前的清明节,想让八九岁的儿子回老家祭祖,妻子强烈反对。妻子认为孩子太小,老家路途又远,还要写作业,绝对不能回。夫妻俩大吵一通。孩子很迷惑。又过几年,孩子十来岁了,又到清明,孩子作业紧张,但孩子坚持要回去。给太姥姥上坟时,孩子默默地除草、祭扫,最后一个离开……  山东莱芜的中学老师杨富志和山东济宁的小学教师张学勇,协助
期刊
又到清明。  当我们对孩子说“作业那么多,你清明就不要去扫墓了”“你都快高考了,清明在家好好温习功课”时,或许没想到我们已经失去了一个给孩子前行、成长的机会。  清明节传承了两千余年,自有其深厚内涵,中国人讲慎终追远,所有的家族传承,都是后人成长的资源。  当“国人已近失教,失去自己的归宿和认同,只有父子两代之间的传承,已谈不上家教、家风”时,清明节的庄重进行,给我们一个找到根的机会,给我们一个可
期刊
一个“叛逆”的孩子一定是个“饥饿”的孩子,他的很多期待——如被理解、被关注、被允许、被欣赏等——没有得到满足;一个“太听话”的孩子一定是个“压抑”的孩子,他认为不听话是危险的,只有听话才能得到父母的爱。  太“听话”,孩子的自主性就得不到发展,未来俯仰随人,不能独立;太任性、太叛逆,父母的教导不能够传递给孩子,孩子社会适应又将困难重重。两者都是让人担心的,我们想要的是既“听话”又“有主见”的孩子,
期刊
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著名诗篇的海子,是安徽怀宁査家人,每年祭日,都会有无数人以各种形式祭奠怀念他。  有一位朋友,她跟男友选择祭奠海子的方式是,爬上泰山,在苍柏山风间,大声朗诵海子的诗篇。  这些人与海子毫无血缘关系,却会在这天不约而同向海子致敬,是因为他们从海子的作品和人生中获得了滋养,他们想对此感恩。  这个清明,我们应该祭奠这些人,虽然他们与我们无血缘之亲,但他们曾与我们的生命如此接近
期刊
如果一个男人,突然要给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半大小子当老爸,会怎样?这在安徽淮南张正涵家里压根不是个事儿。小张9岁时,老曲当上了小张的爸爸,一晃三年多,父子混得跟哥们儿一样,因为老曲对小张绝对尊重。今年家里去哪儿旅游,新家怎么装修,小张的青春期该不该谈恋爱等等,所有事都必须听听小张怎么说。  小张特别喜欢鼓动老曲一起去旅游,老曲比较宅,可拗不过儿子,老曲还是会提着自己耳朵尽量去。你看到了,旅途中俩人多
期刊
树苗爹在前恋爱时期的表现,让我觉得他没准是个好爸爸,然后我才怦然心动的。进化论说,任何动物择偶都优先考虑能成功繁衍后代并有效抚养后代,从这点来看,我无疑和山顶洞人是一伙的。  生孩子后,我坚拒我的父母来照顾月子,底气就是“树苗爹能行”,避免了很多育儿话语权的激烈争夺。现在,树苗四岁多了,我们看看五年前的照片,两人都老了一截,可见付出是差不多对等的,而且,树苗爹带娃的事迹里,颇有一部分是我做不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