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既然被推到了班主任这个工作岗位,就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管理孩子、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责任。既然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天真烂漫、单纯善良的孩子,那么我们的教育方式就应更直接、更活泼、更纯粹。可是,教师在繁杂的德育工作中,往往疲于应付,缺少了更多理性的思维。怎样使我们的教育活动更有实效性、感染力?教育活动中又有哪些误区?让我们通过实例来思考。
一、舍近求远,弱化了教育力量
记得有一次德育活动的主题是“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活动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要有一颗同情心、爱心,懂得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热情地给予帮助,从中感受助人的快乐,体味奉献的幸福。活动中我让学生听优美的歌曲《爱的奉献》,讲许多动人的小故事,甚至在教室中还挂起了“雷锋”的肖像,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讲着关于雷锋的故事:“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活动最后,让学生们谈感受。整个过程气氛热烈,孩子们也仿佛懂得了许多……
这一课,我曾感觉很成功。几年后,我觉得这一课上得肤浅了。道理,学生也许都懂了,可能真的都将这些道理融进自己的思想,转化为个人的行动指南,但他们在以后生活中能真正做到吗?这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这样 的教育不能走近学生,贴近他们的生活,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我们为什么不真真切切地寻找当时学生中那些真正面临着困难,需要帮助的同学呢?哪些同学没有家长接送,放学不敢一个人走路?哪些同学总是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任务?哪些同学因为生病没来上课,落下的功课还没补上……实际上当时班上的确有个需要帮助的孩子,他刚刚被查出血液出了些问题,需要到大医院接受治疗,昂贵的医药费让这个孩子的父母亲急得焦头烂额,孩子也紧张自卑地生活着。可是我却视而不见,而是从书本上找些已被人讲了无数遍的陈年故事,用自认为很动听、很感人的音乐去启发、感染学生。
舍近求远,背离了教育的目的,弱化了教育的力量,为什么老师不将这个学生的家庭状况讲解给学生听,鼓励学生们从各个方面帮助自己的伙伴?活动中,我们不需要精心准备精彩的节目,只要真实的表述;不需要播放动听的音乐,孩子自己的语言将胜过最美的音乐;不需要讲过多的大道理,孩子们同情的目光、帮助的小手,无一不体现了早已根植在他们思想中的对别人的“爱”。
教育,需要真实,需要身边实实在在的离我们最近的真实!
二、不面向全体,导致越来越多的“看客”
前不久,观看了一堂“感恩母亲”的主题班会。活动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很丰富,有歌有舞有乐器表演,还有与母亲的互动等,气氛也很活跃。其中有一个互动环节安排得很好,就是学生们离开自己的座位,向家长表达感激之情,有的是一个深情拥抱,有的是一个心爱的小礼物。可是,来宾席上只有几位母亲(是不是老师只挑选了几位母亲,还是母亲们太忙,没有空来?我们不知道)。于是,少部分学生完成了这一环节,而大部分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做了一次“看客”,看别人怎么表达。可悲的是,有的孩子整堂课都是“看客”:回答问题没有他,乐器表演没有他,舞蹈表演没有他。他总是在看别人演,听别人说。
为什么总是把那些能力强的孩子展现在我们面前?为什么我们的主题活动不能够面向每一位学生?既然有这么一个活动环节,就应让每一个学生的母亲到场;既然有让学生轻松的一刻,就应让每一个学生随着《只要妈妈露笑脸》翩翩起舞,我们不要只有几个人的整齐划一。所有学生的参与、投入,才是我们的追求,为什么不让所有人站起来舞一舞。哪怕,有的孩子表现得不理想。老师们总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殊不知,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孩子从不明白到明白,从不对到对,从不好到好。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孩子得到指导、教育、进步。“为了一切的学生”不应只是口号!
三、其身不正,丢失了为师者的诚信
德育工作也是人的思想工作,思想工作就应当是我们的心与孩子的心交流碰撞,相互激发的过程。因为我们的孩子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虽然单纯简单,但也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用那双爱观察、充满好奇的小眼睛时刻关注着我们这些教育他的人。
时常见到这样的状况:老师在学生面前严令不许在校园吃零食,他却在办公室吃瓜子、削苹果;老师要求学生上下楼梯要靠右走,自己却时常走在左边;老师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诚信的人,要说到做到,自己却经常忘记说过的话,食了言。当学生们认清了老师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面目,老师们还有何威信而言?“说真话,做真事”才是为师者的立身之本。古人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愿我们的教育者首先成为文明的缕缕阳光,去照耀、感染纯真的孩子们。
陶行知校长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是在告诉我们教育的真正内涵:德育工作是人的工作,必须“求真”“做真”,才能将人教成“真人”,否则,我们的工作必定是失败的。
率先垂范,与生同行!
一、舍近求远,弱化了教育力量
记得有一次德育活动的主题是“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活动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要有一颗同情心、爱心,懂得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热情地给予帮助,从中感受助人的快乐,体味奉献的幸福。活动中我让学生听优美的歌曲《爱的奉献》,讲许多动人的小故事,甚至在教室中还挂起了“雷锋”的肖像,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讲着关于雷锋的故事:“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活动最后,让学生们谈感受。整个过程气氛热烈,孩子们也仿佛懂得了许多……
这一课,我曾感觉很成功。几年后,我觉得这一课上得肤浅了。道理,学生也许都懂了,可能真的都将这些道理融进自己的思想,转化为个人的行动指南,但他们在以后生活中能真正做到吗?这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这样 的教育不能走近学生,贴近他们的生活,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我们为什么不真真切切地寻找当时学生中那些真正面临着困难,需要帮助的同学呢?哪些同学没有家长接送,放学不敢一个人走路?哪些同学总是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任务?哪些同学因为生病没来上课,落下的功课还没补上……实际上当时班上的确有个需要帮助的孩子,他刚刚被查出血液出了些问题,需要到大医院接受治疗,昂贵的医药费让这个孩子的父母亲急得焦头烂额,孩子也紧张自卑地生活着。可是我却视而不见,而是从书本上找些已被人讲了无数遍的陈年故事,用自认为很动听、很感人的音乐去启发、感染学生。
舍近求远,背离了教育的目的,弱化了教育的力量,为什么老师不将这个学生的家庭状况讲解给学生听,鼓励学生们从各个方面帮助自己的伙伴?活动中,我们不需要精心准备精彩的节目,只要真实的表述;不需要播放动听的音乐,孩子自己的语言将胜过最美的音乐;不需要讲过多的大道理,孩子们同情的目光、帮助的小手,无一不体现了早已根植在他们思想中的对别人的“爱”。
教育,需要真实,需要身边实实在在的离我们最近的真实!
二、不面向全体,导致越来越多的“看客”
前不久,观看了一堂“感恩母亲”的主题班会。活动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很丰富,有歌有舞有乐器表演,还有与母亲的互动等,气氛也很活跃。其中有一个互动环节安排得很好,就是学生们离开自己的座位,向家长表达感激之情,有的是一个深情拥抱,有的是一个心爱的小礼物。可是,来宾席上只有几位母亲(是不是老师只挑选了几位母亲,还是母亲们太忙,没有空来?我们不知道)。于是,少部分学生完成了这一环节,而大部分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做了一次“看客”,看别人怎么表达。可悲的是,有的孩子整堂课都是“看客”:回答问题没有他,乐器表演没有他,舞蹈表演没有他。他总是在看别人演,听别人说。
为什么总是把那些能力强的孩子展现在我们面前?为什么我们的主题活动不能够面向每一位学生?既然有这么一个活动环节,就应让每一个学生的母亲到场;既然有让学生轻松的一刻,就应让每一个学生随着《只要妈妈露笑脸》翩翩起舞,我们不要只有几个人的整齐划一。所有学生的参与、投入,才是我们的追求,为什么不让所有人站起来舞一舞。哪怕,有的孩子表现得不理想。老师们总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殊不知,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孩子从不明白到明白,从不对到对,从不好到好。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孩子得到指导、教育、进步。“为了一切的学生”不应只是口号!
三、其身不正,丢失了为师者的诚信
德育工作也是人的思想工作,思想工作就应当是我们的心与孩子的心交流碰撞,相互激发的过程。因为我们的孩子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虽然单纯简单,但也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用那双爱观察、充满好奇的小眼睛时刻关注着我们这些教育他的人。
时常见到这样的状况:老师在学生面前严令不许在校园吃零食,他却在办公室吃瓜子、削苹果;老师要求学生上下楼梯要靠右走,自己却时常走在左边;老师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诚信的人,要说到做到,自己却经常忘记说过的话,食了言。当学生们认清了老师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面目,老师们还有何威信而言?“说真话,做真事”才是为师者的立身之本。古人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愿我们的教育者首先成为文明的缕缕阳光,去照耀、感染纯真的孩子们。
陶行知校长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是在告诉我们教育的真正内涵:德育工作是人的工作,必须“求真”“做真”,才能将人教成“真人”,否则,我们的工作必定是失败的。
率先垂范,与生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