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督查的形式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1986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督查是对领导的重要决策或工作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古代没有与今天的督查工作完全对应的专门机构,但历代统治者为使自己的决策得到贯彻执行,也需要对行政系统内的衙署和官员进行督促检查,为此还设置了相应的机构,配备了相应的官职,建立了相应的制度。需要说明的是,古代对政令贯彻情况的“督查”与对官员本身的“监察”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形式也是多样的。
  一、最高统治者亲自巡视督查
  《明史·职官志》说,“巡按则代天子巡狩”,这说明刺史或巡按的职责就是受派遣代替天子本人对地方行政官员进行监察和督查。《孟子·梁惠王》说:“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这里所说的“述职”就是下级对上级的汇报,与它相对应的“巡狩”则是上级对下级的督查。从这个角度看,帝王为了督促地方政府贯彻执行自己的统治意志而亲自到各地进行视察,也是古代督查的一种形式。
  天子出巡始于古代关于尧舜的传说,西周有“天子巡狩诸侯”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逐步演变为国君的行政视察。秦始皇灭六国后在帝位十二年,先后五次出巡,足迹所及,几达当时秦国的所有国土。后来的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朱元璋、康熙、乾隆等一些有作为的帝王,都经常到各地进行巡视。
  二、督查官员奉旨督查
  监御史、刺史、巡按等受皇帝指派代表皇帝出巡,以检查诏令贯彻落实情况,这是古代对地方进行督查的最基本形式。
  三、建立办文时限制度进行催报督查
  领导机关的政令一般是通过公文下达的,因此明确规定办文时限,并以此为据对下级贯彻落实政令的情况进行催办催报,是督查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
  这种督查形式始于唐代。《唐律疏议·名例》规定:“小事五日程,中事十日程,大事二十日程。”《唐律疏议·职制》规定:“稽程者,一日笞十,三日加一等,罪止杖八十。”对皇帝制敕诏令和军国重事的公文,则要求随到随办,一旦成案,“即日行下”,“当日并了”,不得延误。如有稽缓者“一日笞五十,二日加一等,十日徒一年”。
  宋代规定:对收文办理,应“当日受,次日付”;对发文办理“小事限五日,中事给十日,大事二十日”,稽迟者罚之(《庆元条法事类》)。
  元代规定紧急公文必须随到随办,不得稽迟。元代还形成了公文定期催办制度。
  明代改革家张居正为内阁首辅时规定,官员公事文件上必须注明完成时限和进度,这些文件副本要发到各相关部门和监督人员手中。时限一到还没有办完,就要问罪。这项制度颁行后,“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虽万里外,(令)朝下而夕奉行”。(《明史·张居正传》)
  值得指出的是,古代公文办理时限制度往往是以法规形式颁布的,因而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四、通过文卷的“照刷磨勘”进行督查
  “磨勘”本来是宋代出现的一种审官形式,即通过核查官员所办事项的案卷,对官员的政绩作出鉴定,并作为官员升迁降黜的依据。元代建立的“照刷磨勘”制度则是一种督查制度,“明察曰照,寻究曰刷,复核曰磨,检点曰勘。”(《元典章》)就是通过对官府所办理的文卷的定期跟踪核查,及时发现公文处理中有无拖延、疏忽、隐没、涂改、规避等现象发生,从而揭发和纠正政务活动中的各种弊端。这样就使“磨勘”的功能由本来的评价鉴定转变为督查监控,由注重行政的后果转变为追踪控制行政的过程。
  据覃兆刿《磨勘转官与照刷磨勘文卷制度》介绍,元初文卷的照刷磨勘每年一次,后来改为半年一次,当时对照刷的内容、方法以及处罚措施都有详细规定,照刷告一段落,则视不同情况注明“已绝”(事已办毕)或“未绝”、“违错”(事已施行,但其中有违枉失错之处)、“稽迟”(事当办而未办)等字样。若经过磨勘照刷,确定办事过程无疑枉之事,便可注明“已绝经刷文卷”,后送入架阁(即今档案馆)保管;对那些从文卷中发现有问题的当事者则限期纠正处理,否则呈报朝廷弹劾或治罪。为了防止公事延误,便于及时从文卷中发现问题,当时还规定了周年交案的办法。
  由于“照刷磨勘”是一种行之有效而又便于操作的行政督查形式,所以被明、清两代沿袭下来。这一督查形式对保证政令的有效贯彻、维护行政系统的稳定有序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今天的督查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节选自《古人是怎样进行督查的?》,《秘书工作》2007年第4期)
其他文献
首先,我认为有必要强调一个关于读书的心理学现象,大多谈及这个话题的著作都忽略了这个现象——人们心中惦念的往往是未曾读过的书。有些时候,这些书表现得极其重要。人们惦念的书至少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书你一直打算某天读,却很可能永远不会读;第二类书你觉得原本该读但未读,这些书你在有生之年一定还会读,至少会读其中的一些;第三类书你听说过、谈论过、看到过相关信息,但几乎肯定不会去读,因为你对它们的偏见根深蒂固
期刊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大意:治理一个有一千乘兵车的国家,应该严肃认真,要守信用,节约财物,爱护官吏,百姓服劳役要在农闲时进行。  题解: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德化、礼治的政治理想。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大意:要得到天下是有方法的:得到天下人民,就得到天下
期刊
伪《列子》里有一段梦话,说得甚好:  “周之尹氏大治产,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有老役夫筋力竭矣,而使之弥勤。昼则呻呼而即事,夜则昏惫而熟寐。精神荒散,昔昔梦为国君:居人民之上,总一国之事;游燕宫观,恣意所欲,其乐无比。觉则复役人。……尹氏心营世事,虑钟家业,心形俱疲,夜亦昏惫而寐。昔昔梦为人仆:趋走作役,无不为也;数骂杖挞,无不至也。眠中啽呓呻呼,彻旦息焉。……”  此文原意是要说出“苦逸之复
期刊
臣窃寻往代以来成败之事,但有黎庶怨叛,聚为盗贼,其国无不即灭,人主虽欲改悔,未有重能安全者。凡修政教,当修之于可修之时,若事变一起,而后悔之,则无益也。故人主每见前代之亡,则知其政教之所由丧,而皆不知其身之有失。是以殷纣笑夏桀之亡,而幽、厉亦笑殷纣之灭。隋帝大业之初,又笑周、齐之失国。然今之视炀帝,亦犹炀帝之视周、齐也。故京房谓汉元帝云①:“臣恐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古。”此言不可不戒也。  【注释
期刊
落花飞絮茫茫,古来多少愁人意。游丝窗隙,惊飙树底①,暗移人世。一梦醒来,起看明镜,二毛生矣②。有葡萄美酒,芙蓉宝剑③,都未称,平生志。 我是长安倦客④,二十年、软红尘里⑤。无言独对,青灯一点,神游天际。海水浮空,空中楼阁,万重苍翠。待骖鸾归去,层霄回首,又西风起。  【注释】  ① 飚:狂风。  ② 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杜预注:“二毛,头白有二色。”后指老年人。
期刊
关于变化  我是一个没有太长远计划的人,因为总是觉得,计划没有变化快。当然,我同时是一个做事情非常有计划,准确地说,会有一些短期计划的人。因为对我来说,一旦决定,就一定要动手去做,因为只要拖延一下,那么可能自己又失去了做的动力和兴趣。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去做的最好时机可能就过了,变化出现了,这个时候,手头的计划,已经不是自己最好的选择。  我一直是一个不太喜欢变化的人,希望按照既定的规则,按部就
期刊
在中国古代,“幕”的本意是帷幄的意思。传说中的有巢氏教会人们筑屋而居,人们就习惯居住在土木建成的房屋里。而当战争爆发,大军远征,官兵只有在野外搭建帐篷作为临时居所,军中将帅所在的帐篷即是指挥部,称为幕府。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即缘于此。“僚”在商周,略近于奴仆,“僚者,劳也”;到了秦汉,“僚”演变成为僚属,如《三国志·魏书·王观传》载“治身清廉,帅下以俭,僚属承风,莫不自励”。这
期刊
教遍宫娥唱遍词,暗中头白没人知。  楼中日日歌声好,不问从初学阿谁。  品读  帝王选女入宫,不管是否得宠,从某种意义上看,她们都是牺牲品。一入侯门深似海,宫门更甚。宫廷深深,每天或明或暗地发生着无数的故事,然而深宫寂寥,人事如水流逝,大多数故事便被轻易遗忘。宫廷乐工固然地位不高,总归有一艺傍身,相对于更仰人鼻息的宫女而言,应该有更大的自由度。即使姓名被遗忘,能有歌声流传后世,毕竟是一种荣耀。  
期刊
持续不断的中原纷争,拉开了中原汉民大迁徙的序幕。  从江淮之间到江南地区,再进入岭南大地,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向南迁徙,不仅为生存寻找新的家园,还为中原文明在南方大地播撒新的火种。  很多年后,当学者们将一些平凡的生活片段所赋予的文化内涵勾连在一起时,一段中原迁民的心路历程和中原文化在南方的播迁过程变得清晰起来。  20世纪60年代,先进的外国卫星在中国南部闽、粤、赣交界山区,发现了惊天的秘密:大量的
期刊
“坚苦”指的是“坚忍刻苦”,意思是意志坚强,毫不动摇。例如:小说的主人公面对恶势力,坚苦斗争,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而“艰苦”多用来指环境的“艰难困苦”。例如:在创业中,下岗工人备尝艰苦,但大家齐心协力,逐步获得成功。  可见,“坚苦”是就主观意念而言的,多用于人的主观精神或工作作风方面。“艰苦”则是就客观环境而言,多用于环境、生活、条件、岁月等。需要指出的是,有时候,“艰苦”也用在主观意念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