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过去的追溯,以及未来的探索,是几个世纪以来围绕着人类亘古不变的议题。今年初,最新出版的《未来简史》收获了无数人的关注,这本书的作者是曾经撰写了世界级畅销书《人类简史》的Yuval Noah Harari。本刊试图从该书中提炼出作者对于艺术在未来的形态的看法。
在2011年出版的《人類简史》(SAPIENS)中,他回顾了人类社会7万年的历史,书中试图展现的一个观点是:作为一种物种,人类并没什么特别—— 没有与生俱来的权力,也没有独特的人性光辉。人类进化的背后,是进化规律在无目的地推动。书的末节,Harari认为,现代人(Homo sapiens)的历史可能即将走到终点。
但此次在新书《未来简史》(Homo Deus)中,这位以色列历史学家又推翻了自己之前的观点,并将目光放到了更好更广阔的位置—— 未来。从神学,人文主义,再到未来的数据主义,人们的信仰和习惯都在逐渐发生着改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饥荒、瘟疫和战争”都是人类的心头大患,但如今社会的发展已经能够成功地遏制这三大难题。如今不满足于现状的人们,开始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而科技的发展究竟会对我们的生活、经济、政治、艺术带来怎样的影响?或许都将能在这本书中寻找到答案。
艺术是智人独有的么
毫无疑问,智人(就是我们人类)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物种,因此我们开始洋洋得意,认为自己的伦理地位较为高尚。诚然我们相信人类一定有某些神奇的特质,超过了其他物种,但也总需要一些科学的证明来坐实这个观点,于是科学家们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寻找。
他们曾认为在地球上所有的动物中,只有智人拥有心灵。所谓心灵是脑中主观体验(例如痛苦、快乐、愤怒和爱)的流动。这种心理上的体验,就是各种紧密相连的感觉、情感和思想。但是这真的只是人类的特权吗?在书中,Harari指出最新的科学言论似乎有了新的转向。
2012年7月7日,许多神经生物学和认知科学的权威专家齐聚剑桥大学,签署《剑桥意识宣言》,其中提到:“各种证据均指出,非人类动物拥有构成意图的行为。因此,证据已充分显示,负责产生意识的神经基础物质并非人类所独有。非人类动物,包括所有哺乳类动物、鸟类,以及章鱼等其他生物,均拥有这些神经基础物质。”
这让我联想到之前看过的另一本书《第三种大猩猩》中所提到的那些具有艺术创作能力的动物们,例如办过画展的黑猩猩刚果、贝慈,爱好绘画的山羊Trent,大象西莉等,以及鸟类中的园丁鸟,善于搭建亭状“鸟巢”,并用花瓣装饰,是世界上构造最复杂,装饰最华丽的动物作品,足以与人类的作品媲美……当我们看到这些时,也许就很难单从灵魂、心灵这些虚无的名词来解释智人的特殊性。因为如果要说动物在上文所提到的这些做法,或是艺术方面的成就是出于无意识的话,那么也同样可以说人类平时的所作所为也都是一时冲动下的产物。
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似乎可以回归现实,正视究竟是什么生理或心理能力让人类取得优势。Harari多数的研究表明,智力和制作工具是人类兴起的关键,而且智人还具备灵活合作的能力,因此决定了为何目前主宰地球的是人类,而不是什么永恒的灵魂或是独有的意识。
人文主义让艺术更自由更开放
在了解了为何人类能够超越一切物种,成为世间的主宰之后,《未来简史》接着探讨了有关人文主义革命的命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是伟大的宇宙计划为人类生活带来了意义,但人文主义的观点却是,人类必须从自己的内在体验找出意义,而且不仅是自己的意义,更是整个宇宙的意义。因此,现代性推动的主要宗教革命并不是对神失去信心,而是对人类有了信心。但为了达到这一步,足足花了数个世纪。
例如在公元1300年,伦敦、巴黎和西班牙托莱多的市民还不相信人类自己就能判断善恶、正误、美丑。认为只有神才能创造和定义善良、正义与美丽。当时如果人们碰到任何困扰就会去找神父,然后从《圣经》中获得启示和赎罪。但现在就不同了,几个世纪以来,人文主义一直想让我们认为,人类自己就是意义的本源:“要聆听自己的声音,对自己真诚,相信自己,追随自己的心,做让自己快乐的事。”因此在现代,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并没有伤害其他人,那么似乎就可以按照自由意志来做选择,而这也让社会朝着更宽容更自由的方向发展。
除了社会政治和伦理,人文主义的观点也同样影响到了艺术与美学。在中世纪,艺术有客观的标准,这些美的标准不会因为人类的喜好而随波逐流,当时的人们认为,启发艺术的是一些超越人类的力量,而不是人类自身的感受。他们认为,是缪斯、天使和圣灵执起了画家、诗人、作曲家和建筑师的手,完成各种创作。很多时候,如果作曲家写出一首美丽的圣歌,众口赞颂的不是那位作曲家,原因就像大家不会赞颂那支笔一样。笔只不过由人的手指控制和指引,而人又由上帝的手来控制和指引。
但这种观点目前已经不再流行了。如今人文主义认为艺术创作和美学价值的唯一来源就是人的感受。人们可以按照自己主观的喜爱来欣赏艺术,而没有了任何客观的标准来告诉你“什么才是美的”。人文主义的座右铭就是:“看的人觉得美,就是美。”因此这也让艺术变得开放了。1917年, 杜尚买了一个批量生产的普通小便池,宣布这是一件艺术品,命名为《喷泉》,签了名,放到巴黎博物馆。这件被中世纪的人嗤之以鼻的作品,却成为了现代人文主义世界里重要的艺术里程碑。复制品不仅放在全球许多重要的博物馆内,更重要的是它引发了无数人对于艺术的讨论,究竟艺术是什么?我们怎么判断某个事物是不是艺术作品?—— 在人文主义观点的诱导下,我们可以说出这句“只要有人认为是艺术,就是艺术;有人认为美,就是美”。可见,人们对于艺术的态度变得越来越个性化。
但是在这样的观点下,对于艺术的定义究竟该如何掌握这个尺度?如今的艺术世界中,我们看到了太多“荒唐”的作品,标榜着艺术之名,却没有任何美感和内涵(可能有,毕竟艺术家们总是能够自圆其说的)。我甚至怀疑,是否艺术家只要靠一件作品成名,那么今后他所有的作品,不论好坏都能被規划到“艺术品”这一个范畴内呢?可见,如何防止“艺术”被滥用,如何宽容有度,也许在人们感性的想法中,还很难有一个既定的标准。
艺术在未来可能由人工智能与“神人”操控
2011年,美国CBS电视台制作推出的《疑犯追踪》电视系列剧火爆荧屏,其新颖的题材和对现实的预见性让人们开起了疯狂的追剧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疑犯追踪》是一部“数字朋克”(cyber punk)。它是科幻文学类别中的一个体裁,通常把故事设置在一种偏未来的背景下,关注“高科技、低生活”这一主题。聚焦目前社会上正在发生的极新的高科技,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于社会秩序的深层改变。
而从第三季开始,剧情开始探讨“人工智能”这一主题。在剧中,“宅总”芬奇发明了一个运算速度是人脑16倍的机器。当系统日渐成熟和完美以后,“宅总”发现它渐渐开始变得张狂、不顾忌,甚至难以控制。于是他决定清空它的记忆,这时机器说出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如果你不让我知道、记住、明白我的错误,我又如何成长?”随后剧情开始围绕着主角们对于是否应该销毁机器而产生的犹豫、迷茫和争论进行展开。
而这也恰恰契合了《未来简史》关于未来的预言,也同时揭露了人类在面临比自己聪明的机器时,可能会出现的惶恐与不安。生命科学认为“人类是许多不同算法的组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外部算法已经有能力“比我更了解我自己”。因此,21世纪的新科技可能会彻底扭转人文主义革命,让人类交出权威,送到非人类的算法手中。而被称为“人类最终的圣殿”的艺术似乎也难逃“被算法统治”的这一宿命。
在该书中还提到了一个有趣的例子。戴维·柯普(David Cope)是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音乐学教授,也是古典音乐界极具争议的人物。柯普写了一些计算机程序,能够谱出协奏曲、合唱曲、交响乐和歌剧。他写出的第一个程序名为EMI(Experiments in Musical Intelligence,音乐智能的实验),专门模仿巴赫的风格。虽然写程序花了7年,但一经推出,EMI在短短一天内就谱出了5000首巴赫风格的赞美诗。柯普挑出几首,安排在圣克鲁兹的一次音乐节上演出。演出激动人心,观众反映强烈,兴奋地讲着这些音乐如何触碰到他们内心最深处,但他们却并不知道作曲者是EMI而非巴赫……随后EMI继续更新,学会了如何模仿贝多芬、肖邦、拉赫玛尼诺夫和斯特拉文斯基。柯普还未EMI签了合约,首张专辑《计算机谱曲的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 Composed by Computer)受到意想不到的欢迎。
但人们在知道真相之后,还是产生了极大的抗议。有人认为,EMI的音乐虽然技术出众,但还是缺了些什么,一切太过准确,没有深度,没有灵魂。但事实却是,只要人们在不知作曲者是谁的情况下听到EMI的作品,常常会大赞这些作品充满灵魂和情感的共鸣。所以你看,一切并不是EMI的错,而只是人们主观上不愿接受比自己厉害的人工智能。
据悉,EMI在成功之后,柯普又继续写出了更复杂的新程序:安妮(Annie)。EMI谱曲是根据预定的规则,而安妮则是基于机器学习,会随着外界新的音乐输入,不断变化发展音乐风格,就连柯普也不知道安妮接下来会谱出什么作品。而除了写音乐,安妮还会其他艺术形式很感兴趣,比如俳句。2011年,柯普出版了《激情之夜:人和机器所做的俳句两千首》(Comes the Fiery Night:2000 Haiku by Man and Machine),其中有一部分是安妮写的,其他则来自真正的诗人。但书中并未透露具体篇目的作者是谁,需要读者用自己的火眼金睛来分辨。
所以在Harari看来,未来人类将面临的是一个更为大胆的科技宗教—— 数据主义,它并不围绕任何人类生命形式的欲望和经验,崇拜的既不是神,也不是人,而是数据。它所强调的是,宇宙由数据流组成,任何现象或实体的价值就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比如,当人类再次因为某些重要抉择而迷茫时,系统可以提供相对应的意见,看哪部电影、去哪里度假、选哪个工作机会、甚至是该和谁约会及结婚……因为从你出生开始,你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包括身体的变化都储存在了系统里,它可以通过各项数据的评估,为我们做出最佳的选择。
因此不难预言,未来的生活中,人工智能也许会占据社会的主流,人类将完全不具备价值,或者说又将回到更加残酷的“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当然,人类整体仍然有价值,因为再强的算法系统也依旧需要由人来谱写交响乐、教历史或编写计算机程序,而这些站在机器背后操控的则是超脱世人的“神人”们。
如此一来的话,也许一切都能用数据说话,人们所独有的感性成分在面临选择时,将不再成为影响决定的因素。算法系统对你的了解会远远超越你自己,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那些有选择障碍的人,也许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但这似乎还是一件令人绝望的事,如果科技真的发展到成为一个完全由人工智能和“神人”所统治的世界,那么“人”所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也许这才将成为21世纪我们所面临的最重要的议题了吧!
在2011年出版的《人類简史》(SAPIENS)中,他回顾了人类社会7万年的历史,书中试图展现的一个观点是:作为一种物种,人类并没什么特别—— 没有与生俱来的权力,也没有独特的人性光辉。人类进化的背后,是进化规律在无目的地推动。书的末节,Harari认为,现代人(Homo sapiens)的历史可能即将走到终点。
但此次在新书《未来简史》(Homo Deus)中,这位以色列历史学家又推翻了自己之前的观点,并将目光放到了更好更广阔的位置—— 未来。从神学,人文主义,再到未来的数据主义,人们的信仰和习惯都在逐渐发生着改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饥荒、瘟疫和战争”都是人类的心头大患,但如今社会的发展已经能够成功地遏制这三大难题。如今不满足于现状的人们,开始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而科技的发展究竟会对我们的生活、经济、政治、艺术带来怎样的影响?或许都将能在这本书中寻找到答案。
艺术是智人独有的么
毫无疑问,智人(就是我们人类)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物种,因此我们开始洋洋得意,认为自己的伦理地位较为高尚。诚然我们相信人类一定有某些神奇的特质,超过了其他物种,但也总需要一些科学的证明来坐实这个观点,于是科学家们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寻找。
他们曾认为在地球上所有的动物中,只有智人拥有心灵。所谓心灵是脑中主观体验(例如痛苦、快乐、愤怒和爱)的流动。这种心理上的体验,就是各种紧密相连的感觉、情感和思想。但是这真的只是人类的特权吗?在书中,Harari指出最新的科学言论似乎有了新的转向。
2012年7月7日,许多神经生物学和认知科学的权威专家齐聚剑桥大学,签署《剑桥意识宣言》,其中提到:“各种证据均指出,非人类动物拥有构成意图的行为。因此,证据已充分显示,负责产生意识的神经基础物质并非人类所独有。非人类动物,包括所有哺乳类动物、鸟类,以及章鱼等其他生物,均拥有这些神经基础物质。”
这让我联想到之前看过的另一本书《第三种大猩猩》中所提到的那些具有艺术创作能力的动物们,例如办过画展的黑猩猩刚果、贝慈,爱好绘画的山羊Trent,大象西莉等,以及鸟类中的园丁鸟,善于搭建亭状“鸟巢”,并用花瓣装饰,是世界上构造最复杂,装饰最华丽的动物作品,足以与人类的作品媲美……当我们看到这些时,也许就很难单从灵魂、心灵这些虚无的名词来解释智人的特殊性。因为如果要说动物在上文所提到的这些做法,或是艺术方面的成就是出于无意识的话,那么也同样可以说人类平时的所作所为也都是一时冲动下的产物。
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似乎可以回归现实,正视究竟是什么生理或心理能力让人类取得优势。Harari多数的研究表明,智力和制作工具是人类兴起的关键,而且智人还具备灵活合作的能力,因此决定了为何目前主宰地球的是人类,而不是什么永恒的灵魂或是独有的意识。
人文主义让艺术更自由更开放
在了解了为何人类能够超越一切物种,成为世间的主宰之后,《未来简史》接着探讨了有关人文主义革命的命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是伟大的宇宙计划为人类生活带来了意义,但人文主义的观点却是,人类必须从自己的内在体验找出意义,而且不仅是自己的意义,更是整个宇宙的意义。因此,现代性推动的主要宗教革命并不是对神失去信心,而是对人类有了信心。但为了达到这一步,足足花了数个世纪。
例如在公元1300年,伦敦、巴黎和西班牙托莱多的市民还不相信人类自己就能判断善恶、正误、美丑。认为只有神才能创造和定义善良、正义与美丽。当时如果人们碰到任何困扰就会去找神父,然后从《圣经》中获得启示和赎罪。但现在就不同了,几个世纪以来,人文主义一直想让我们认为,人类自己就是意义的本源:“要聆听自己的声音,对自己真诚,相信自己,追随自己的心,做让自己快乐的事。”因此在现代,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并没有伤害其他人,那么似乎就可以按照自由意志来做选择,而这也让社会朝着更宽容更自由的方向发展。
除了社会政治和伦理,人文主义的观点也同样影响到了艺术与美学。在中世纪,艺术有客观的标准,这些美的标准不会因为人类的喜好而随波逐流,当时的人们认为,启发艺术的是一些超越人类的力量,而不是人类自身的感受。他们认为,是缪斯、天使和圣灵执起了画家、诗人、作曲家和建筑师的手,完成各种创作。很多时候,如果作曲家写出一首美丽的圣歌,众口赞颂的不是那位作曲家,原因就像大家不会赞颂那支笔一样。笔只不过由人的手指控制和指引,而人又由上帝的手来控制和指引。
但这种观点目前已经不再流行了。如今人文主义认为艺术创作和美学价值的唯一来源就是人的感受。人们可以按照自己主观的喜爱来欣赏艺术,而没有了任何客观的标准来告诉你“什么才是美的”。人文主义的座右铭就是:“看的人觉得美,就是美。”因此这也让艺术变得开放了。1917年, 杜尚买了一个批量生产的普通小便池,宣布这是一件艺术品,命名为《喷泉》,签了名,放到巴黎博物馆。这件被中世纪的人嗤之以鼻的作品,却成为了现代人文主义世界里重要的艺术里程碑。复制品不仅放在全球许多重要的博物馆内,更重要的是它引发了无数人对于艺术的讨论,究竟艺术是什么?我们怎么判断某个事物是不是艺术作品?—— 在人文主义观点的诱导下,我们可以说出这句“只要有人认为是艺术,就是艺术;有人认为美,就是美”。可见,人们对于艺术的态度变得越来越个性化。
但是在这样的观点下,对于艺术的定义究竟该如何掌握这个尺度?如今的艺术世界中,我们看到了太多“荒唐”的作品,标榜着艺术之名,却没有任何美感和内涵(可能有,毕竟艺术家们总是能够自圆其说的)。我甚至怀疑,是否艺术家只要靠一件作品成名,那么今后他所有的作品,不论好坏都能被規划到“艺术品”这一个范畴内呢?可见,如何防止“艺术”被滥用,如何宽容有度,也许在人们感性的想法中,还很难有一个既定的标准。
艺术在未来可能由人工智能与“神人”操控
2011年,美国CBS电视台制作推出的《疑犯追踪》电视系列剧火爆荧屏,其新颖的题材和对现实的预见性让人们开起了疯狂的追剧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疑犯追踪》是一部“数字朋克”(cyber punk)。它是科幻文学类别中的一个体裁,通常把故事设置在一种偏未来的背景下,关注“高科技、低生活”这一主题。聚焦目前社会上正在发生的极新的高科技,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于社会秩序的深层改变。
而从第三季开始,剧情开始探讨“人工智能”这一主题。在剧中,“宅总”芬奇发明了一个运算速度是人脑16倍的机器。当系统日渐成熟和完美以后,“宅总”发现它渐渐开始变得张狂、不顾忌,甚至难以控制。于是他决定清空它的记忆,这时机器说出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如果你不让我知道、记住、明白我的错误,我又如何成长?”随后剧情开始围绕着主角们对于是否应该销毁机器而产生的犹豫、迷茫和争论进行展开。
而这也恰恰契合了《未来简史》关于未来的预言,也同时揭露了人类在面临比自己聪明的机器时,可能会出现的惶恐与不安。生命科学认为“人类是许多不同算法的组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外部算法已经有能力“比我更了解我自己”。因此,21世纪的新科技可能会彻底扭转人文主义革命,让人类交出权威,送到非人类的算法手中。而被称为“人类最终的圣殿”的艺术似乎也难逃“被算法统治”的这一宿命。
在该书中还提到了一个有趣的例子。戴维·柯普(David Cope)是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音乐学教授,也是古典音乐界极具争议的人物。柯普写了一些计算机程序,能够谱出协奏曲、合唱曲、交响乐和歌剧。他写出的第一个程序名为EMI(Experiments in Musical Intelligence,音乐智能的实验),专门模仿巴赫的风格。虽然写程序花了7年,但一经推出,EMI在短短一天内就谱出了5000首巴赫风格的赞美诗。柯普挑出几首,安排在圣克鲁兹的一次音乐节上演出。演出激动人心,观众反映强烈,兴奋地讲着这些音乐如何触碰到他们内心最深处,但他们却并不知道作曲者是EMI而非巴赫……随后EMI继续更新,学会了如何模仿贝多芬、肖邦、拉赫玛尼诺夫和斯特拉文斯基。柯普还未EMI签了合约,首张专辑《计算机谱曲的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 Composed by Computer)受到意想不到的欢迎。
但人们在知道真相之后,还是产生了极大的抗议。有人认为,EMI的音乐虽然技术出众,但还是缺了些什么,一切太过准确,没有深度,没有灵魂。但事实却是,只要人们在不知作曲者是谁的情况下听到EMI的作品,常常会大赞这些作品充满灵魂和情感的共鸣。所以你看,一切并不是EMI的错,而只是人们主观上不愿接受比自己厉害的人工智能。
据悉,EMI在成功之后,柯普又继续写出了更复杂的新程序:安妮(Annie)。EMI谱曲是根据预定的规则,而安妮则是基于机器学习,会随着外界新的音乐输入,不断变化发展音乐风格,就连柯普也不知道安妮接下来会谱出什么作品。而除了写音乐,安妮还会其他艺术形式很感兴趣,比如俳句。2011年,柯普出版了《激情之夜:人和机器所做的俳句两千首》(Comes the Fiery Night:2000 Haiku by Man and Machine),其中有一部分是安妮写的,其他则来自真正的诗人。但书中并未透露具体篇目的作者是谁,需要读者用自己的火眼金睛来分辨。
所以在Harari看来,未来人类将面临的是一个更为大胆的科技宗教—— 数据主义,它并不围绕任何人类生命形式的欲望和经验,崇拜的既不是神,也不是人,而是数据。它所强调的是,宇宙由数据流组成,任何现象或实体的价值就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比如,当人类再次因为某些重要抉择而迷茫时,系统可以提供相对应的意见,看哪部电影、去哪里度假、选哪个工作机会、甚至是该和谁约会及结婚……因为从你出生开始,你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包括身体的变化都储存在了系统里,它可以通过各项数据的评估,为我们做出最佳的选择。
因此不难预言,未来的生活中,人工智能也许会占据社会的主流,人类将完全不具备价值,或者说又将回到更加残酷的“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当然,人类整体仍然有价值,因为再强的算法系统也依旧需要由人来谱写交响乐、教历史或编写计算机程序,而这些站在机器背后操控的则是超脱世人的“神人”们。
如此一来的话,也许一切都能用数据说话,人们所独有的感性成分在面临选择时,将不再成为影响决定的因素。算法系统对你的了解会远远超越你自己,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那些有选择障碍的人,也许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但这似乎还是一件令人绝望的事,如果科技真的发展到成为一个完全由人工智能和“神人”所统治的世界,那么“人”所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也许这才将成为21世纪我们所面临的最重要的议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