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曾任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校长的朱孝岳看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紧跟着时代发展的脚步。
1961年,刚毕业的朱孝岳先生就进入了创办仅一年的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从讲师、教研组长,到副校长、校长,今年77岁的朱孝岳先生,从事工艺美术教育工作已有57年的时间。
一路走来,他见证了学校办学规模、人数的不断扩大。“第一届学生只有160人。”仅开设了五个专业,包括玉石雕刻、牙雕、木雕、漆艺和织绣。而这些专业的设置,主要是为外贸服务的。“1960年代,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这些工艺美术品主要作为出口商品销往国外。”
改革開放后,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大家对于美的物质有了新的追求。工艺美校的老师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时代的变化,对相关专业进行调整和增设。“1980年代初期增设了服装专业;1990年代初期,我们又在全市第一个开办了数码专业。”朱孝岳先生津津乐道地谈起当时引进硬件设备的场景,为了适应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学校在市教委的支持下,购买了9台486电脑。486电脑是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以CPU型号命名的计算机,当时一台486要上万,那时候一个普通家庭全年的总收入还不到一万。
为了更好地适应专业教学的变革,学校里一批年轻的教师主动走上了转型发展之路,有的从传统的玉雕专业转向平面设计专业,有的从传统家居设计专业转向室内设计专业。他们通过自学、去北京中央工艺美院进修、邀请行业大师进校一起研究课程等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这群教师身上流淌着一种不断适应时代发展,主动求新求变的可贵精神。”令朱孝岳先生感动的是,当这些新专业的师资逐渐充沛,当初主动转型的那群教师,再次选择回归传统工艺美术专业的教研,“传统工艺美术也需要传承。”
有所创新,有所坚持。“学校一直提倡‘坚持动手’的理念,这也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要有‘工匠精神’。”朱孝岳先生和记者说起两个故事。
1978年前后,全国掀起了一股出国热潮。学校里一个玉雕专业的学生也前往日本考察学习,并在一家日本餐馆打工赚生活费,店里的厨师因为能够用一套很复杂的工具,把食材雕刻成活灵活现的龙,而受到老板器重。“我用一把刀就可以雕出同样的龙。”当这位学生拿出成品的时候,餐馆老板欣喜若狂地跑上街头炫耀。
另一个玉雕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进入上海博物馆从事玉器研究工作,而今已经成为古玉石专家,谈及取得的成就,这位专家觉得自己的优势就在于“会动手”,相较于纯理论性的玉器鉴定方式,他可以从玉器上琢磨出雕刻玉器的工具等实际操作的方面,另辟蹊径。
“这份‘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指掌握一门技术,更重要的是坚持、敬业的态度,这是不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弱化的。”从事工艺美术教育57年的朱孝岳先生,从当年一个中文系出身、对工艺美术一窍不通的教师,到沉浸其中,退休后依旧在参与工艺美术理论和历史的研究工作,他对工艺美术教育的热爱从未停止。
1961年,刚毕业的朱孝岳先生就进入了创办仅一年的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从讲师、教研组长,到副校长、校长,今年77岁的朱孝岳先生,从事工艺美术教育工作已有57年的时间。
一路走来,他见证了学校办学规模、人数的不断扩大。“第一届学生只有160人。”仅开设了五个专业,包括玉石雕刻、牙雕、木雕、漆艺和织绣。而这些专业的设置,主要是为外贸服务的。“1960年代,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这些工艺美术品主要作为出口商品销往国外。”
改革開放后,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大家对于美的物质有了新的追求。工艺美校的老师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时代的变化,对相关专业进行调整和增设。“1980年代初期增设了服装专业;1990年代初期,我们又在全市第一个开办了数码专业。”朱孝岳先生津津乐道地谈起当时引进硬件设备的场景,为了适应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学校在市教委的支持下,购买了9台486电脑。486电脑是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以CPU型号命名的计算机,当时一台486要上万,那时候一个普通家庭全年的总收入还不到一万。
为了更好地适应专业教学的变革,学校里一批年轻的教师主动走上了转型发展之路,有的从传统的玉雕专业转向平面设计专业,有的从传统家居设计专业转向室内设计专业。他们通过自学、去北京中央工艺美院进修、邀请行业大师进校一起研究课程等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这群教师身上流淌着一种不断适应时代发展,主动求新求变的可贵精神。”令朱孝岳先生感动的是,当这些新专业的师资逐渐充沛,当初主动转型的那群教师,再次选择回归传统工艺美术专业的教研,“传统工艺美术也需要传承。”
有所创新,有所坚持。“学校一直提倡‘坚持动手’的理念,这也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要有‘工匠精神’。”朱孝岳先生和记者说起两个故事。
1978年前后,全国掀起了一股出国热潮。学校里一个玉雕专业的学生也前往日本考察学习,并在一家日本餐馆打工赚生活费,店里的厨师因为能够用一套很复杂的工具,把食材雕刻成活灵活现的龙,而受到老板器重。“我用一把刀就可以雕出同样的龙。”当这位学生拿出成品的时候,餐馆老板欣喜若狂地跑上街头炫耀。
另一个玉雕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进入上海博物馆从事玉器研究工作,而今已经成为古玉石专家,谈及取得的成就,这位专家觉得自己的优势就在于“会动手”,相较于纯理论性的玉器鉴定方式,他可以从玉器上琢磨出雕刻玉器的工具等实际操作的方面,另辟蹊径。
“这份‘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指掌握一门技术,更重要的是坚持、敬业的态度,这是不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弱化的。”从事工艺美术教育57年的朱孝岳先生,从当年一个中文系出身、对工艺美术一窍不通的教师,到沉浸其中,退休后依旧在参与工艺美术理论和历史的研究工作,他对工艺美术教育的热爱从未停止。